《绿草地》观后感10篇
《绿草地》是一部由宁浩执导,达瓦 / 毕力格 / 戈利班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汉语言文学网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绿草地》观后感(一):小小的童年 大大的世界
寒假回家之前,因为家里没有无线网,所以特地下了很多的电影和综艺节目。也不知道为什么,下载了两部宁浩的电影《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看完后有颇深的感触。宁浩的作品,充斥着巧合,矛盾和讽刺,这大体是我看完后的最大观感。在此之前,我是看过他的《无人区》和《心花怒放》,两部喜剧色彩的公路片,前者描写了太多的人性,后者书写了人生的无奈。今天晚上一个人在寝室,想来可以看一部电影,又不知该看什么,所以直接百度了“宁浩”,出来了这部《绿草地》,风格大不相同,看完后眼前一亮,脑中回忆一下有感觉思绪万千。
(一)我们曾物质贫乏,却如此天真、快乐
这部电影是一部儿童电影,从三个孩童的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又通过一个小小的兵乓球来推动剧情的发展。小小的少年,无知、懵懂、纯真!在茫茫的草原,孩子对世界的认识极其缺乏,物资全靠一辆来自城里的小车运来,唯一的电视机还没有信号,只能通过一条父亲的套马杆高高的举在空中,来搜寻仅有的一点信号,还有放映电影机偶尔来放映一次电影,可以说草原上物质缺乏,文化熏陶更是少之又少。在这对比之下,是一群极其可爱、天真的孩子,他们相信奶奶的话在河里捡到的是宝物,相信奶奶这是一颗夜明珠,甚至为了证明这个三个人在外面的草地上守了一夜,还有从电视上得知这是一颗“国球”,处于爱国的决心,他们认定这个宝物必须要交还给国家,所以三个人,两匹马,一辆摩托车打算走出草原,到北京天安门,将“国球”还给国家。三个人信誓旦旦地要到北京,结果二锅头怕妈妈找他,要回去,另外两个继续穿过沙漠、来到另外一片草原,当他们看到远方无垠的草原时,脸上满满的困惑,他们不知道草原有这么大,北京有这么的远。年少时,我们可能也不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以为我们所在的村庄、城市就是整个世界,我们在这里成长,某一天我们打算出去看看,却迷茫失措。
(二)我们曾渴望长大,却如此迷茫、无奈
《绿草地》观后感(三):用赫尔佐格的风格讲了个《上帝也疯狂》的故事
毕力格、达瓦和“二锅头”是世居在草原深处的孩子。除了偶尔光顾的“红星”歌舞团、电影放映队和草原巡警,拿着各种各样新奇物件来和他们换羊的商人和他所带来的画册是他们了解外界的唯一方式。一天,毕力格在河里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白色小球,几个小伙伴儿谁都不知道是什么,问爸爸妈妈也不知道,问奶奶是不是河流里的“神灵”之宝没得到答案,问寺庙里的喇嘛是不是“吉祥宝”也没解开疑问。这个被伙伴儿们怀疑会发光的小球从未放过光,毕力格还因为不给其他孩子看这个球和他们打了一架。电影放映队放电影时,里面有一个运动的场景:一个人拿着一根棍子把一个类似的小球打进了草洞里,问电影放映员他们捡到的球是什么球被告知是“乒乓球”,毕力格失望地也把小球丢进了草洞之中。没几天,从交换来的每天变换自制天线方向还是没出图像的电视机里听说乒乓球是一种体育项目,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几个小家伙又用两啤酒瓶的水和一泡尿把小球从草洞中寻了回来。三个人闹不明白,摔跤才是体育,这么轻的球怎么也会是体育项目?既然是“国球”,那就和熊猫一样,是国宝,自己捡到了国家的宝贝,得交还国家才对,于是三人决定:把“国球”上交国家。国家在哪儿呢?国家在北京。北京在哪儿?北京在天安门。奶奶经常自言自语的时候唱“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只要朝着日出金山的方向走就能到达北京。三个小家伙唱着《北京的金山上》出发了。中途“二锅头”的摩托车油不够了,放弃了前进,毕力格和达瓦则继续策马前行。暮色将至,马儿也走不动了,他们爬上了一座草坡看北京是否快到了,放眼望去,前面仍然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他们找到了一个空的房子,躲避晚上可能会出现的狼群。“二锅头”路上遇见了110的巡逻车,找了一晚上,终于找到了毕力格和达瓦。在送他们回去的路上,他们决定把“国球”交给代表国家的警察,结果警察让他们收好就行了。回到家后,每个人挨了一顿揍,毕力格的妈妈还把“国球”给踩瘪了。达瓦怪毕力格没保管好球,主动请缨由他保管。两天后毕力格找达瓦要球的时候,达瓦拿球换了滚圈儿,毕力格生气地把达瓦给推倒了。晚上,听说孩子们打架的达瓦爸爸带着达瓦到毕力格家,让达瓦把球还给毕力格。毕力格的爸爸说:“你们要永远做兄弟。”拿小刀把球一分为二,一人一半儿。姐姐考上了向往的“红星歌舞团”,要进城了。毕力格到了年龄,也要到城里上学了。走的那天,“二锅头”来告诉毕力格达瓦搬走了,临走时让他把半个“国球”交给毕力格。毕力格骑马追去,没见到达瓦,只到了当时发现“国球”的河边。喜欢姐姐平时干点儿零活儿谋生的斯日古楞开着吉普车送姐弟进城,渐渐有了公路,离家乡越来越远。参加“欢迎新同学”的毕力格找地方尿尿,听见一栋大房子里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他顺着声音找去,一开门,惊呆了。
更年轻时的宁浩用赫尔佐格的风格讲了一个草原版《上帝也疯狂》的故事,一百分钟,跟宁浩一起闷骚了一把。
为什么感觉象赫尔佐格,是因为觉得叙事风格和《绿蚂蚁做梦的地方》特别象。《绿草地》是一部蒙语电影,全剧没有一处普通话。所表现的主题中也有原始与现代关系的成分。当然,《绿草地》也是一部儿童电影(赫尔佐格的《侏儒流氓》算儿童电影吗?),充满了简单与复杂、天然与矫饰的接触与对比。
为什么感觉象《上帝也疯狂》,开始不久毕力格发现从河上漂来的球时,就和有了一个和《上》一样的开端,影片过半,孩子们才知道这个球的名字,后面还球、争球、分球、合球、再见球都是在影片的后半段儿完成的。我预见会是一个他遭遇很多乒乓球的结尾,毕力格进城上学,使得这个结尾顺理成章。最后毕力格走到体育馆门前,犹豫了一下开门儿,镜头只对准毕力格的脸,然后戛然而止,只有打球的声音继续传来,结束得很潇洒。
宁浩是个NB的导演,拍这片子时二十七,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故事讲得很拙朴,没什么废话,但也很巧妙。看了这部电影就明白了二十九岁拍《疯狂的石头》的宁浩不是横空出世,《疯》里面一些技巧、手法在《绿》里面已经有了锻炼。进城上学的第一天,老同学们唱歌跳舞诗朗诵欢迎新同学。跳舞后端着姿势下场,小小姑娘经过矫饰充满感情地诗朗诵《园丁赞》让我想起了《疯》里面《木鱼石的传说》配千手观音。
影片开头儿,毕力格一家在天安门的背景板前照相(相信每个刚开始看到人都会有此疑问:“怎么天安门前这么少人?太假了吧!”等看到下面才知道是自己自作聪明。)拍完全家福,再让奶奶自己拍个“美国”的,背景一换,是法国的凯旋门;影片最后,毕力格到达城里,看到的第一幅场景是城里人在以草原为背景的大画前照相。“围城”的隐喻和商家借以谋利的精明都在其中不言而喻。
毕竟是草原电影,摄影很沉静、大气。长河落日圆、草原之夜、金山、彩虹拍得都很美。人物也象油画赛的。配乐也好,时机恰如其分,风格遒劲苍凉,听着真跟“苍狼”似的。讲故事、摄影、配乐、剪辑,各个分项都让宁浩一出道就显得比同道技高不止一筹。
我脚着宁浩也是个临摹高手,学谁向谁,这个学赫尔佐格(姑且这么说),《疯》是学盖里奇,听说《无人区》是学莱昂纳,都他妈是我喜欢导演,但听说《无人区》给禁了不让演,又有传闻说砍完之后可以演,真他妈不是东西。想起网上那则《假如中美开战》的笑话来了,“保卫政府?你保卫谁?保卫广电总局审电影的那帮混蛋,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
《绿草地》观后感(四):我们要将国球还给国家
看完《心花怒放》之后,决定将宁浩所有的作品都下载来看看。当时就通过各个网站将资源找齐下载到电脑了,如今过去一年,终于将最后一部《绿草地》看完,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挺期待宁浩导演接下来对科幻片的挑战。
《绿草地》是典型的宁浩早期风格电影,专注于偏远地区的小人物的小事情,和之前的作品《香火》一脉相承。蒙古草原上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好兄弟,在他们一起玩耍的时候,毕力格捡到一个乒乓球。在草原上生活的他们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乒乓球。电影前半段三个好兄弟一直在探索乒乓球到底是什么。但谁也没告诉他们什么,仅毕力格的奶奶告诉他这是河流上流神的东西,是夜明珠,可是它根本不发光啊。后来从一位电影放映人那里知道,这圆圆的、轻轻的、小小的白色小东西学名叫乒乓球。不过他们仍不知道这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
后来毕利格的好兄弟达娃从自家电视里听到乒乓球字眼,赶紧叫小伙伴来看,由于草原信号不好,他们只能听到声音,“咚咚咚咚”,乒乓球发出有节奏的声音,这声音如何发出的,他们不知道。不过他们终于知道这小东西原来是国球,那国球是什么?国球就是国家的球,就和北京的大熊猫是国宝一样。于是他们推测这东西很重要,决定去北京将它交还给国家。所以“交给国家”的梗非出自《盗墓笔记》,是宁浩的《绿草地》。
三个兄弟说干就干,毕力格和达娃骑上马,二锅头骑上小摩托,开始向北京出发。他们翻过草原上一个又一个山头,发现草原旁边还是草原,天黑了也没到了北京,后来被草原110所救。警察告诉他们,他们这么走绝对去不了北京,倒有可能去到俄罗斯,不过出国是要办签证的。三人一想,警察也是国家的人,那么还给他好了。警察叔叔自然是见多识广,国球啊,嗯,捡到的啊,别给我看了,得得得,送给你们。
回到家,毕力格和达娃分别被妈妈狠狠打了一顿,毕利格的妈妈还把乒乓球踩扁了。达娃批评毕利格保护国球不利,要他给自己看管,然后他用国球和其他草原小朋友换了铁环。因为达娃的这一行为,毕力格和他大打出手,两人因此闹翻,表示再也不要看到对方了。后来达娃的父亲带达娃去毕力格家道歉还球,毕力格的父亲拿出小刀一剖为二,两兄弟怎么能因为这个小东西打架,给了他们一人一半,这才是草原兄弟相处之道。
毕力格七岁了,家里人早想着送他去旗里读书。在他走之前,二锅头骑着小摩托来将见他,原来是达娃家要转场了,托他将那一半乒乓球还给毕力格。毕力格马上骑上马去追,可惜达娃家已经走了,没赶上。学校迎新会上,毕力格去上厕所,听到“咚咚咚咚”的声音,根据那节奏,他知道是国球所发出。赶紧循声而去,推开出的那一刻,一大堆乒乓球发出清脆的声音。影片到此完结。
我不妄自揣测宁浩导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不过在乔桑第一次出场时,我就感觉讲述故事的背景和《百年孤独》很相似。在偏僻的地方,乔桑就像吉普赛人一人将外面的先进东西带进来,电动刮胡刀,美国的茶——咖啡,电视机。他也搞游戏,一元一次,用滚轮胎的方式套东西。毕力格的父亲也爱折腾,在看到一本杂志上房子上的样式后马上开始谋划造一座。当然,电影100分钟的时间,绵延的时代不够长,寓意也不如《百年孤独》深刻,可是那种新奇的事物带来的冲击是相似的。这种新奇还不是所谓的先进,甚至可能很普通,就是没见过。
如今宁浩是名导演了,他的作品,即便是之前拍的,大家都会事后诸葛亮分析出好。的确也有好的地方,不过这样的影片在电影院肯定不叫座。所以宁浩导演很聪明放弃《香火》《绿草地》这样朴实的叙事风格,转而从《疯狂的石头》来转型。宁浩就是宁浩,往商业片上靠,内涵也透露着文艺,这就是宁浩之所以是宁浩,是优秀导演的原因吧,毕竟一个有知识的朴实之人很难学坏。
《绿草地》观后感(五):孩子的故事
画面特别干净,草原总是那么的安静,安静的让人冲动。
孩子的故事总是那么的感人,单纯而又执着;骑着马去北京“还国球”;为了兄弟之间的平等,孩子的父亲将乒乓球分成两半;孩子的爸爸喜欢新鲜的玩意儿,看了杂志上的风车之后自己也想建一个,摆了很多的啤酒瓶练习扔套的游戏···
他们仿佛是生活在世界边缘的人,远离了纷繁的喧嚣和嘈杂,相信神灵的庇护,草原的那边还是草原···
这种题材的故事能够直接触动观众的心,相信很多人都会被感动。但是在镜头的处理上欠妥当。片子整体节奏很慢,多用长镜头,主观镜头很少。不知道是导演的特殊用意还是出于什么别的原因,总之在表现的手法上还不够细腻,否则借助这样的题材,片子会更能打动人的情感。片子对细节元素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比如;乒乓球、车上那个标识、口红等,但就是在表现手法上缺点。毕竟不是纪录片,所以还是容许一些主观的表现手法的。伊朗电影《小鞋子》在细节这方面就做的特别好,在镜头的表述上,《绿草地》可以借鉴一下《小鞋子》的手法。
《绿草地》观后感(六):那份难舍的淳朴
电影是别人推荐的,之前对此片可谓一无所知。但是看了是宁浩的片子后,心中一喜;不过再看看影片的英文名是Mongolian ping pang,心中纳闷儿,如何把黑色幽默体现在这片草原上?
影片给我的感觉和《Urga》有些像,只不过这次没有《Urga》里的那些超现实感觉,利用了更加淳朴的孩子来给人还原一个更加真实的民族。
当几个孩子说道“国家丢了国球得多着急啊”的时候,那种曾经的回忆一下子冲击进了我的大脑,这不正是我们丢失的质朴吗?
两个孩子因为乒乓球而打架,家长带着孩子来道歉的时候,毕力格的父亲拿出刀子把乒乓球一分为二,分给两个孩子。大笑之后才想到,这正是宁浩最拿手东西啊!
蒙古人不能生活在城市里。
《绿草地》观后感(七):关于孩子的梦想
在你我的童年中,是否也具有同样的梦想?
约三两个小伙伴,逃离大人的视线,
骑着小马,或者是“二八”式的单车, 试想游走天下,
总有自己的一个隐秘地方,可以忘记忧伤,忘记上学的烦恼,
也可以忽视掉,大人不断的喊叫,最坏的想法就是回去一顿暴打。
是否也收藏了一个“价值不菲”或“来历不明”的小小宝贝,
总会把它带在身边,睡觉时也放在床头,
时常希望,或睁开眼睛,就会发生奇迹,
宝贝答应实现我的一个梦想,或带我去梦想的远方!
在这部真实的电影里,小小的主人公又让我再一次回到了童年,
童年的乐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快乐时光,永远使我们都无法忘却!
还有这部纯真电影的导演竟然是宁浩,副导演是斯琴高娃,虽然片子失去了“疯狂”的清洁诱惑,但其讲述的童年趣事却也给与了观众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影片的情节,我就不想多说了,我想每一个人看完之后都能够在其中寻找自己童年往事的影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
《绿草地》观后感(八):宁浩的电影 一个小孩的梦醒 了
宁浩的电影 一个小孩的梦醒 了
2014.10.26 BY 张小么
我是最近才知道宁浩这么个导演,或者说,认真的去了解他的电影。
先是看了《心花路放》,按宁浩对《人物》说的话来说,他最满意的作品时《心花路放》,因为它不仅有表,而且有理。而《疯狂的石头》则是有表无里。
我连着翻出他所有的作品,一口气看了四部,《疯狂的石头》、《无人区》、《疯狂的赛车》和《绿草地》,一部比一部过瘾。
看《疯狂的石头》,被情节和台词笑破肚皮,它不像《后会无期》一样用自离破碎的段子来引人发笑,它的台词带着某种温度和生活的气息,就是“俗”,“俗”的可爱。
看《无人区》,才知道公路片也可以拍成这样,或许,这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路片,它更多是讲一个故事。虽然是围绕着一只鸟说起,但是宁浩借这个故事,试图去探索某种人性的东西,比如徐峥演的律师误以为撞死了“黄渤”,一路惊慌,甚至准备给他浇上汽油准备毁尸灭迹,宁浩像人展示的是在那种极端的环境下,即使一个懂法律的律师,也有可能做出的选择,这是对人性恶的展示。观众并不因此就断定律师是坏人。从徐峥遇到妓女、想摆脱她、无可奈何带上她到就她、为了她而牺牲自己,这个过程都是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面完成的,很有好莱坞大片的感觉,这种人物情感的发展很像美国片,而徐峥对妓女的感情是爱情,还是自我的救赎,并不可知。
看《疯狂的赛车》,他其实跟《疯狂的石头》很有类似之处,情节上的阴差阳错、人物的滑稽搞笑。宁浩始终用一种旁观者开玩笑的语调在讲一个故事,他没有说教,也没有批判,反而很幽默诙谐。这一点倒是有点周星驰的味道。
看《绿草地》,一共1小时40分钟,有点长,对于这种题材。电影取景于蒙古大草原,全片是听不懂的蒙古语,三个小演员也都是土生土长的蒙古小孩,整部电影采取的是缓缓叙述的方式,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但是却吸引着人去看,去听。大部分镜头都是一个角度不变,长时间的取景,比如毕利达和姐姐离开时,他们的父母长久地挥手告别,镜头定了足足有一分钟。这样的效果很好,很多镜头都给观众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或者准确的说是回忆。
宁浩在接受《人物》采访时,说自己的电影都是悲剧结尾。
宁浩在电影里展示人物后,他把结尾和评价留给观众,他是在客观上的呈现,而非批判。而许多其他的电影在导时,导演本身已经代入了某种赞扬或者批判的情感,而宁浩没有,他很少给观众设定某种价值观,而是呈现。
比如《疯狂的赛车》里,那个卖假药的人和妻子互相买凶杀对方,看似凶狠的情节,却透着某种戏谑和悲哀,尤其是当他的胖妻子不小心踩在刀上倒在丈夫身上时,头舒服的靠在丈夫头上,很满足的表情,然而,就在观众也觉得放松的时候,却突然镜头切换到她的腹部,她已经被丈夫杀死了。而这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宁浩并没有说他的答案。但是他给每个人都安排了一个适当的结局,这种方式是让“天意”来决定的。
在《无人区》里,因为鹰隼,死了很多人,除了最后存活的妓女,几乎都死了。那些加油站的人,诈骗,强迫女人卖淫,他们都在那场战争中死亡,你不能说他们死有余辜,也不能说死得其所。宁浩就是给他们安排好了这样一个命运,恰如其分。
《绿草地》里,三个小男孩的故事只是围绕着一个乒乓球展开,从误认为它是夜明珠,再到认识到它是国球,甚至不远千里试图穿越草原去天安门把国球交回去。孩子的单纯和天真让人珍惜。毕利达和小伙伴因为乒乓球而闹矛盾了,直到分别也未曾好好和个好。最后,毕利达在学校里发现无数的乒乓球,电影的最后毕利达打开门,影片的镜头凝固了,只传出一阵乒乓球撞击桌面和球拍的声音。那一刻,看着毕利达,我竟感到世界过于残忍。
一个小孩的梦就这样醒了,他来到了成人世界。
《绿草地》观后感(九):骑马前行,不停,不靠,得草原
不论怎么样,这部电影让我开始向往草原的生活,那些慵懒的时光,单纯的生活,一切的东西未知又怎么样,所有的未知让你一直有着生活的新鲜感和对真挚生活的向往。
不像在浮世之中,人们是否还懂得什么是自我,不过是浮夸着叙述所有光鲜亮丽的假象。
草原人们简单,胸襟宽阔,向往着北京的金山,而城市里面的人们,不是也在照相机背景上放着草原的景致,这些所想要的生活,反衬而热烈。而真正草原的颜色,美得让人觉得其实无法替代。
影片最后的场景,何止是摧毁了一颗纯净的心,也在告诫着中国大陆上最后一片净土的纯净心灵,终究接受了被所有现实镣铐的命运。
孩子眼中的国球,就一下子成为自己记忆深处无法抹去的烙印,尽管那么残酷不过预示着成长。
如果生在草原中,活在草原中,
也许生活在我们面前的时候,都会变得容易摧毁。
其实无知与你知晓了太多的凡事,在你心里纯净的年代里,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最早的宁浩,带我走进了最好的草原。
执着的骑马前行,不知道方向也不会回头。
《绿草地》观后感(十):向国球行跪拜礼
宁浩的第二部长片《绿草地》拍的很无聊,但有一点值得深思:里面的小男孩因为信息闭塞教育缺失,家里的电视机连信号都搜不到,偶尔听到声音看不到画面。他捡到一个乒乓球都不认识,以为是神物。后来听说是这是中国的国球,于是这个小孩从神灵崇拜进而转到国家崇拜,以为国球跟熊猫一样都姓“国”,必须上交国家,于是一心骑马去北京。警察后来在戈壁滩里救了他,并对小孩的“国球”视若苟且。一个小孩连乒乓球都不认识,居然就心生对国家的极端崇拜和献身精神,可以想见中国的洗脑之成功,教育开化之失败。这也就不难怪奇葩巨婴之泛滥。宁浩将“神灵之物”转向“神圣国球”可以说是很厉害的嫁接,古代跪拜神灵,而今跪拜国家,总之让你搞不明白里面的道道然后跪拜它。
猜你喜欢
推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