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啊!设计》影评10篇

时间: 2020-03-13 07:05:54  热度: 321℃ 

点击全文阅读

《啊!设计》是一部由儿童执导,日本主演的一部2011-04-02(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啊!设计》影评(一):啊!设计

啊!设计

观看地址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4280566/?from=search&seid=2944986079337524984

为为小朋友做的设计节目。

没有很深的内容,但是都是非常的,简明易懂。

每期会拆解一样东西。

讲述一些东西的设计过程。

一个著名设计师来讲述对设计的理解。

展示。一个设计师最满意的作品。

第一集

开头放的一把调料壶,手感,防止泼洒来说明设计。

用动画讲述一长条纸进化到折页书的过程。

深泽直人。壁挂CD播放器。

看到一件东西,然后联想到另外一件东西。

设计灵感要从日常习惯中寻找。

个人思考

放置雨伞的架子做成能给盆栽供水的装置。也就是雨伞上的水会滑到,盆栽中。

当然,雨伞也,可以不被设计成向内关闭的模式。

第二集。

水果拼盘的设计。

次序,和谐,完美图形是一种美。

座机电话线的设计。

一开始我以为是要在电话机上夹个笔和纸方便,记录的。

讲的是电话线可拉长的好处。

视频来表达,旋转动作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

想想看。

几乎的所有机械运动都有绕圆,比如轮胎汽车。

设计师柴田文江

圆润的体温计

试着把感受转化成语言。

第三集。

你中午能够形成提包,背包腰包的各种射击来包装物品。可提可拿可背。

用做实验的方式来表明两台取款机,排一条队,是最公平的先来先用。

设计师,山中俊志治。

运动用的义支。

为什么会喜欢某种东西。时时刻刻为人着想。

第四集。

图案设计师渡边良重。

《啊!设计》影评(二):设计的观察

1.大师们的建议:

-广泛观察、贴近观察、不同角度观察

-体会生活中那些让人“怦怦然”的东西(形状、触感、气味、声音、细节),考虑使用时与人发生的关系、人的感受,并且转化成语言

-经常提问为什么“它”使用起来方便/不方便

-运用想象力来转化日常生活中相似或全然不同的物品,可以取材于大自然,或是物品之间互相转化(比如抽风机和唱片机)

-做一些大家都不做的东西

-好的设计是“有用”的内核加“人性化”的外表

2.多数工业产品从功能(与人或环境的关系)出发来思考,再来才是外形。比如一个灯,先考虑在某一位置需要怎样的光影再来设计形状、材质等;比如一把椅子,想想人可能的使用动作,如根据倚靠、悬挂动作设计出舒适宽阔的椅背;比如一把水壶,考虑如何改进壶嘴的设计使出水更方便或使出水量符合不同的使用需求 (发现、增加、改进)

3.一个事物可以用很多视觉方式表达。比如片子里对あ这个日文字符的诠释、奶油蛋糕的制作、礼物的包裹。前两者以视觉引导视觉,后者以功能引导视觉

4.观察生活中的不同的物件。一方面要拆解物件了解结构;另一方面再把物件抽象为形状得到更多延伸与联想,如砖墙、花木、钟表、城市建筑都可以被抽象为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他们的组合(在个数、大小和排列方式上变化)。另外,几何的特点可以体现为视觉表现的差异,也可以是响应功能的差异,如眼镜的方圆没有功能的区别,可以只考虑审美;而球、水槽塞子、剪刀柄多用圆形是因为圆形擅长滚动、转动、聚焦、穿透;书架、砖墙、电视屏幕多用方形是因为方形擅长于区隔、镶嵌、整齐排列、传达。观察得到的答案可以帮助学习和延伸运用了出色几何形状的设计

5.倒推、天马行空改造等方法找到"这样设计的好处在哪里?":重新发现不方便然后一步步改善得到最优解,比如书册、路标、饮料旋盖等的发明过程

6.素描学习:片子完美地表达了“不同人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事物,所有角度相拼构成了完整的图景”(一花一世界,世界又因为无数渺小而独立的花儿而完整),素描对于光影/形状/材质的学习很有帮助,可从人体、交通工具、玩具、雕塑、服装、家居、乐器等着手

7.观察人体的日常动作帮助人性化设计。如同一动作(如旋转)可以用在不同的物品上面;不同动作(舀、切、压、涂、搅、捣)可以聚集在同一件物品发展不同的用途。提问:为什么在某一场景使用A动作比B动作更好?

8.立体较之平面,有更丰富的观察角度,比如侧面,俯视、剖面

《啊!设计》影评(三):说说日本

总有一天,我会去日本,好好体会,至少三个月。

一直想写日本,这个神奇的岛国。

最近,看了《工作细胞》,很有感触;看了《啊!设计》,叹为观止;然后这些天,诺贝尔奖全部公布完毕,一看数据,哇...简直了,从2001年开始至今,18年18个诺贝尔奖项,而且不是文学奖这种“虚头巴脑”的。

终于,忍不住要写点什么——我认知的日本。

首先冒出的前两个印象,比较糟糕。

1.二战,这个愚蠢的国家!偷袭珍珠港,简直坑了德国这个队友。(自己至今还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90年代的经济泡沫,房价崩盘,失去的二十年...至今萎靡不正。刚好身处家电这个行业,也深深的感受到日本整个家电行业的“败走”。(这个观念感觉要被推翻了,因为,就算在这萧条的二十年,连续18年拿出了实打实的18个诺贝尔学奖)

然后,说说有趣的好玩的,令我肃然起敬的。

1.先说《工作细胞》,被这种想象力给震惊了,能把人体上亿的细胞这么拿来玩,科普教育真的很到位。因为本身是做硬件的,刚好在日企,接触过那些教科书,以及把元器件拿来搭积木这么玩的,简直不要太生动。

2.再说《啊!设计》,如果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日本,我会用“精美”;我承认,这个名族高明的审美,折服了我们,也一直影响着我们。只是一部教育片,简单甚至有些枯燥,但是设计就是这样的吧,把所有的元素打乱重组,去发现规律,去探索去询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去素描...一个简单的日语“啊”都呈现出多少有趣的形态。最后你还会发现,后面访谈的都是设计界顶顶牛逼的大师来给一个幼儿节目捧场。

其他一些东东:

3.樱花和富士山;地震、海啸、台风。最初的印象,没啥好说的。

4.自杀率极高。其实,这个我想到的是,富士山下的“自杀森林”;以及新一代日本青年迫于生活的压力,“佛系”的生活;听同事讲得最多的一点就是,日本人晚上加班从不先吃晚饭,总是加班结束去喝点小酒,而且是非常非常慢的“品”,很晚回家。

5.二次元 & cosplay。参加过两届cosplay,一届主流的一届小众的...同时追着各种动漫...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腐宅么?秋叶原见吧。

6.后来,还接触了一个词,阴翳礼赞,一直不懂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学?希望下次去感受一下。

还有好多.....创造了好多有趣的文字和词汇;森林也是一个主题?;极度的僵化死板 or 严谨?;孤寂也算么?......

看到过这么一句话:最主流的日本,成了世界的非主流。

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幕...期待。

《啊!设计》影评(四):为什么人们都喜欢日本的设计?答案就在这里

本文大约1400字,看完也就喝一杯冰阔落的时间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一部《寻找手艺》在B站刷屏了。人们惊讶于片中的那些传统的技艺传承者手法之精妙,同时也对于我们国家那些残存的工匠们大加赞赏。通过这个片子,我们真正的了解到了:原来,我们是有手艺的。我们也是有工匠精神的。

长此以来,提到精湛的技艺,我们脑海里首先想到的不是本国的东西,转而是会对于一衣带水的邻国有着很深的艳慕意。众所周知,在公知里,对于日本精湛的设计一往情深的罗老师,时不时的会暗暗的投过去羡慕的眼光。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与日本有关的店铺也都是以让人感觉很舒服的装潢设计著称。

先抛开立场不谈,我们仅仅是对于背后的理念以及文化深掘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在日本,关于设计,这个国家或许比我们做得更彻底。

《啊!设计》是NHK的一档经典栏目。他通过对设计背后的故事进行深度发掘,使得设计者的理念深入人心。影片虽然面向儿童,但是其完善的设计理念,独特的视角,以及对于思维的启发方式无不让人称奇。而且片中不乏会邀请一些重量级的设计老师来为观众讲述设计要义。其内容深入浅出,在观众群中广受赞誉。

相比较而言,我们国家对于设计的教育从来都是非常死板以及没有任何变通的。设计是什么?设计需要遵循哪些要义?我们如何了解一个产品,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才能产生一个好的设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行讨论和分析的。但我们在这方面往往很缺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会简单的了解一下这样的原理?不会的。对于一个榻榻米而言,大家对于见到的成品会啧啧称奇,但是对于成品背后的那些工序却会选择性的进行忽略和抛弃。没有人会去真的在意那些工序。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件作品仅仅是停留在表象,而对于深层次却没有任何的发掘。

达芬奇为什么会被称之为大师级别的画家,正是因为他对于细节的整体把握。他要画出人体,一定会对于人体进行深度发掘,通过解剖来正确的认识每一个器官以及肌肉。尔后再作画的时候,才能够做出一个完整的画幅。这是达芬奇对于绘画的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这样的艺术态度是大加赞赏的,但是赞赏是一回事,是不是要跟着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总是习惯于站在门外惊呼,而永远也不会进去门里面真正的瞅一瞅。很遗憾,日本人真的进去看了。片子中对于小麦等各种谷物的理解,正是从对每一粒谷物进行非常细致的剖析分解,然后让儿童从小就养成这样细致认真的习惯。

同样的场景,对比一下我们的教育,差距马上就显现出来了。我们从小对于想象力的禁锢已经使得很多小朋友失去了梦想的能力,而我们的那种速成式教育更是让小孩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设计习惯。就拿色彩来说,我们仅仅是知道花是红色,草是绿色,太阳是黄色,但是真正的这几个颜色结合起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这个没人知道。我们也不屑于去理解,去深刻感知这样的颜色组合。因为固定的思维模式已经让我们对于对号入座的理念非常笃信。至于说开拓出一个新的领域更是不可能。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对于设计理念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所以导致我们大多数的国人乏于创新。

设计的本源就是要对于自己所熟知的物体全面细致的进行观察,而我们恰恰忽略了这样的基本观察。我们知道苹果是苹果,我们知道核桃是核桃,但是我们不知道苹果从小到大每一步的发育情况,同样的我们也不知道核桃剖开了以后,都有哪些组成部分。这就是一个优秀的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师,跟一个平庸的模仿者之间的区别。很遗憾,我们距离优秀的设计师还有很远,很远。

我们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但是唯独缺乏对于物质本质的深究。因此在设计的理解以及创新上,优秀的设计总是和我们擦肩而过。

什么时候,我们自己才能做出这样的设计?真希望这个梦想不是那么难以企及。

《啊!设计》影评(五):啊!Nippon

这是一档日本的儿童美育节目,但是放到大学的设计系作为课程也不为过

说来说去都是设计那些基本的东西,观察,剖析,分解,点线面,形形色色,但是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我们做不好呢

早几年我们的大学大扩招,那么学习不好的小孩干嘛,学美术啊,都学了最“没用”的艺术了,那就建议孩子报一个艺术类里面最好找工作的设计系吧,结果是我们做不出这样的美育节目,更别指望那些素描水粉集训三十天,考上人满为患设计系的美术生将来毕业能做出什么不朽的设计

我们不需要好看的设计,也不在乎设计有没有用,便宜就好,能用就行,所以不是种族天赋,只是我们“理”应如此!

首先这个节目的本身就很有设计感,字体,排版,剪辑,谋篇布局,方方面面都在设计

没有一点是因为给小朋友看的而马虎敷衍的意思,制作的精良让人唏嘘

分解是在讲由内而发的观察和分析事物

素描环节是从不同角度观察,性别,年龄,观察角度,绘画习惯都是切入一个事物的出发点,美术生都有过放学后素描作业摆一排听老师说谁又跟范画差太多,谁的画法又不适合考试,我们很少听到谁的画更有意思

形形色色是从事物中发现设计的原点,又从原点发散到事物上

天马行空是反观那些经典设计之所以经典的原因,试着重新设计,反推回来,还是被保留最广大的形式是最合理,比如我们在国内最直观感受到的优衣库里面的排队

比如电话线为什么是弯曲,我们改成直线不行吗,等到尝试过发现诸多弊病的时候,原来目今的存在最合理

再有我们去观察生活里那些散落的片段,试着连贯的,秩序的构建起来,才发现很多东西触类旁通,一切有为法

设计师环节

工业,产品,图案,视觉导览系统各个领域的出色设计师通过三个问题解答设计

你最满意的设计,设计里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精进设计

三个问题告诉你如何去设计一件好的产品

从小我就莫名很迷日本这个国家

到现在我越来越明白这个国家为什么值得我这么迷了

他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奇葩民族

他们比谁都更开放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但他们永远都有大和的烙印

他们比谁都更包容的创造一切本土文化,但你永远能看到放逐四海皆舒服的文明

执着精进极致

他们只看得到天地人

也只有这样的民族是火山地震和原子弹都不会被摧毁的

猜你喜欢

推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