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一小时快照》影评10篇

时间: 2020-03-13 07:06:30  热度: 262℃ 

点击全文阅读

《一小时快照》是一部由马克·罗曼尼克执导,罗宾·威廉姆斯 / 康妮·尼尔森 / 迈克尔·瓦尔坦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小时快照》影评(一):One Hour Photo - 7/10

因为Robin Williams的存在,给予了这部电影生命力,他不需要太多的台词,仅仅靠表情就可以把人物的心理状态表现到极至,除了他,恐怕也只有Kevin Spacey才可以被相提并论。。本片的悬疑取材十分新颖,音乐也配合地很到位,不少情节还是很让人发毛的。但是感觉美中不足的是,导演似乎没有足够的成本投入,其实这部电影拍好了说不定能成为和SAW1或者SE7En同级的佳作。

《一小时快照》影评(二):写在罗宾威廉姆斯逝世第二天

很多年前,因为喜欢摄影,喜欢罗宾威廉姆斯,看到这部影片果断买下光碟。和那些著名惊悚片相比,这部影片其实一点儿也不惊悚,一点儿也不紧张,我是在很平静的心态下看完的。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罗宾威廉姆斯会接拍这样一部电影,和他之前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外界解读为转型之作,但仍然很难理解。

今天,在与他隔世一天之际,我终于明白,对于内心孤独这一点,他是有着自己切身的理解。一路走好吧,在天国,seize the day。

《一小时快照》影评(三):一个人的精彩

又是一段童年阴影,一个Creepy的偷窥者,还有一个濒临破裂的家庭。印象深刻的是所有场景都是那么的一尘不染,纯白,纯蓝,犹如Sy的简单的一成不变的寂寞的生活一般。长期的窥视使得他错误地估计了自己与其他人家庭的距离,而长期的寂寞则让他产生了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幻想。虽说是惊悚片,不过我还是不由得对Sy这样一个悲剧性的好市民产生了发自心底的同情,像他这样孤孤单单独自蜷缩在家中一角的悲剧性人物应该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在少数。

从片子本身来讲,其实有点故弄玄虚,从头至尾一直让你猜那些Scary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过值得称赞的一点是Sy孤寂的感觉表现得不错,Robbin Williams的确是个老戏骨。

《一小时快照》影评(四):罗比的快照

记得对罗比威廉斯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是 勇敢者的游戏。 基本他的电影我都会看,进年来他拍了很多小成本的文艺片最终剪辑、失眠、真相大白等。

这部电影表达的主题也是当下最普遍的社会显现-婚外情。sy做了11年的洗相员也真是不容易,可能也是靠着对jake和她的母亲的爱作为动力才做了这么多年,看着喜欢的孩子长大那种感觉不是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

直到影片的最后才发现,sy的童年是那么的悲惨-猥亵、虐待````相信这也是显示社会中普遍现象。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的工作压力也越大,很多人通过对家人的虐待来“平衡”自己的心态。希望现代人能够珍惜身边的一切,不管是父母、妻儿还是今天的天气不要到了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电影中的照片照的很漂亮,特别是sy家的照片墙,各种颜色的照片搭配的非常漂亮和艺术。

《一小时快照》影评(五):幸福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看这部片子的人都会赞威廉斯的演技,他的可赞之处大抵在于他出色的扮演了一个变态狂云云,是的,在大多数人眼里,萨都是个不折不扣的变态狂,一厢情愿地干涉别人的生活,给别人带来了灾难。但他本身的悲剧意识,却被忽略。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语,某种意义上,它代表着幸福,安定还有依靠,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却往往忽视了家的可贵,像这个家庭的男人,他的漠不关心是悲剧的开始。顾家的人,往往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好地洞察了家的真谛,遗憾的是,洞察这一切的萨却没能有一个家,于是窥视别人,并把自己想象成这个家里的一部分,成为某种寄托,我们只能说,这是一个极端的人,或者是完美主义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维护让他丧失理智。为了别人的幸福他把自己送上不归。

影片的最后,他在监狱里打开那叠照片,处处是贴心的小物件,琐碎温情的堆积,这俨然就是另一个家了。而无家处处家,这是一种极致的悲凉。

但我相信,他的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欣慰,因为他以为他维护那幸福,其实那只是表象,幸福是什么,是一个恒久的追问,妻子或以为是隐忍下的安定,萨却以为是绝对的忠贞,男人呢,自然有他另一种答案。

《一小时快照》影评(六):靓丽的照片,破碎的生活

人们总是会遇到这种情况:到刚认识不久的朋友家里玩,寒暄过后,为了进一步增进了解,女主人总是会拿一大堆的照片出来给大家看,从孩童时代到青壮年,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照片上的主人翁总是笑容满面,光彩照人,或是亲密无间,或是嬉笑有趣,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感慨称羡他们的生活和家庭的和睦,主人们会表现更加自豪和兴奋,仿佛照片里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但是,如果有人真的认为照片能代表生活的真相的话,那一定不是自恋狂就是有精神疾病倾向了。“赛”就是这样一个仅仅因为照片,把期望估计过高的人,可能他真的很天真,或是向往美好善良太久了。

相反的是,照片的瞬间只是记录美好的霎那,这一霎那如同春天里大树上一个露出来的新芽,鲜明美丽但不长久。事实上,树的成长却充满艰辛,风沙严寒,干旱病虫,人为破坏,确定和不确定的因素,随时都可以让百年大树轰然倒下!何况真实的生活,不知道要残酷多少倍呢。

然而人们还是愿意照相,记录他们欢乐的时刻,保存短暂的美好,至少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这些照片可以给他们带来安慰,或可以自我疗伤。或是当他们终于老了,记忆慢慢衰退的时候,这些照片就是他们仅存的回忆了,那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一小时快照》影评(七):关于赛

1.赛对拍照和照片的理解不同于常人,原因就在于他是个孤独的人,并且还有童年阴影,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会伴随他的一生。至于大家对他的评价,什么变态狂之类的,我想是因为你们根本就不理解那类人,他们做的这些也没影响别人的幸福,只是在不远处静静地守望,将自己代入,以获得爱。

2.赛坐在墙角欣赏着小男孩拍的照片(拍的真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赛拍照片的风格就是这样的,他喜欢拍微不足道的事物,这个从他最后在审讯室洗出来的洗手间照片可以看出(那组照片拍的真好)。平日里那些普通的东西,经过了相机这道工序的放大,变形,就能显现出它的另一面,仿佛不再是本来的它了,关于这点,可以去看看罗兰巴特写的摄影札记《明室》。

3.当赛最后报复成功后,便想着逃跑,穿过一个又一个的房间,最后来到停车场,顺着螺旋车道跑下来,一圈又一圈,仿佛无穷无尽,他满脸的无奈,害怕,像一个孩子做错了事躲避父母的问责一样,我看着他,太可怜了,此刻我真想救他。最后他走投无路了,刺眼的白光照在他脸上,一切都结束了,其实他做这么多只是为了守护他心中所剩无几的那一丁点幸福而已,对他来说又有什么错?

4.我就是赛。

《一小时快照》影评(八):美好只能被保存?

y又没有把他收集的照片公布于众或用于任何一种对照片上的人有伤害的用途上,他做的一切只是自己欣赏一个家庭能够拥有的美好。而当他恼怒于油金不珍惜自己的家庭时也并没有作出任何伤害他人的事,有的只是警告和威吓。影片结尾处展开的20张照片给人一种平静而清澈的感觉,还有镜头拉远时审讯室里的Sy,好像在一张纯白底色的照片上。因此,我不明白那些说他变态的人是如何得出的结论。我觉得他的可敬远远超出影片中的任何人。

当一个人对色彩、对光线严谨得一丝不苟时,他对人也该是挑剔的。当遇到一个完美的家庭时,他对这个家庭的爱和关心甚至超出了对自己的生活。这个人的心灵和做事的初衷洁静的好似影片里超市的蓝白色调和他自己的家。

影片中这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在Sy冲洗的照片上展露无疑,却在现实生活中步履维艰。人们拍下照片除了试图记载那些时刻之外,是否该时常回顾一下,真正给你的人生带来快乐的、你该去珍惜的是什么,而不让美好只保存在相纸上。

《一小时快照》影评(九):所谓悲剧

今天晚上也没有什么事情,打开电视,时间刚好是2130,好吧,看看明珠台放什么片子。

呵呵,塞克--一小时照片冲印店的职员,四十多岁的单身男子,从照片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只能这样了),特别是一个典型的三口之家。这个家庭似乎充满了构成幸福内涵的所有要素--男主人有事业,女主人漂亮、善解人意,小朋友活泼可爱。

这就是塞克理想中的生活、理想中的幸福,塞克把自己代入其中,想象着这就是自己的幸福。

然而,幸福出现了危机。塞克发现,男主人事业有成,却没有珍惜幸福家庭,跟另外的女人搞到了一起。

塞克愤怒了,他根本没办法想象,竟然有人糟蹋了这么美满的生活,不忍心让可爱的小孩、美丽的女人遭到忽视--因为,这是他心目中最神圣的“家庭”。

塞克展开了报复。……

对塞克,我充满了同情。甚至,在电影刚开始,我已经有了情绪。当故事发展,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

某种程度上,我和塞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能容忍对幸福的亵渎和浪费、不能容忍对家庭的轻视。

当然,我不会采取极端的方式。

我选择了默默离开。并祝福曾经爱过的人。虽然,她没有犯同样的错,不过,她忽视了别人、错过了已经在身边的幸福。

《一小时快照》影评(十):幸福的企及、收藏与捍卫

这是一个充斥着幸福假相的世界,一如那洁白的超市,反射着让人舒服的耀眼光芒,而它下面所掩盖的确是冰冷的生存规则。假相越多,对真相的企及甚至臆想就越迫切。

无论Sy还是他所“偷窥”——作为自己“幸福镜像”——的三口之家,都生存在幸福的假相之中。这是困境,生存的困境。不同的个体在自己的生活中,每一刻,每一秒,都在经营着感情的出入,幸福的收支。当幸福成为垂手的猎物,“企及”成为奢侈品,那么“幸福”则会沦落为“日常”,而日常是让人漠视、玩耍、却还要依赖依靠的。只有当这已成为日常的幸福受到威胁时,幸福的占有者才会去认真的捍卫——“捍卫”竟成了人们对幸福唯一做到的事情。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到了幸福丧失的时候,人们还有起码“捍卫”的诉求与热情。可问题在于当人们准备捍卫幸福或者“被迫”捍卫幸福时,往往无不及时地开始反思这一“幸福”是否值得去捍卫。因为人们把它当作日常太久了,太久了,而这一幸福在日常的外衣下早已演变成另一种东西。所以,其实,即使捍卫了,结果将会是一次幸福的重建。

那若是幸福本来就缺失呢?那自然就无从谈及“捍卫”,只有——又回到了起点——企及。那是比“捍卫”纯洁多的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的Sy。

y的幸福少到每一点点的幸福都要精心收藏,少到需要到旧货跳蚤市场去“挑”一个“过世的母亲”,少到这一点点经营的幸福一旦被破坏,哪怕是被这幸福内部的当事人破坏,他就要冒着毁灭自己生活的危险去“教训”那个破坏幸福的人(那教训的方法让人迷惑而心痛)。

如果说这是惊悚片,那就是生活本身的惊悚。

猜你喜欢

推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