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教室》经典观后感集
《沉默的教室》是一部由拉斯·克劳梅执导,耶迪斯·特里贝尔 / 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 / 弗洛里安·卢卡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默的教室》观后感(一):关于二战和战后反思
又是一部反思战后东西德战后体制的作品,近些年德国人拍类似题材拍得太多,剖析的可以说透彻得不能再透彻。其中,最负盛名的应该要数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窃听风暴》了,而此片则将聚光灯投射到了一群即将高中毕业(Abitur)的学生身上,至于随后发生的事情就有点老生常谈,无尽的背景调查和挑拨离间,仍是东德(或者说社会主义政府)一贯的伎俩。
这几年在工作中接触了一些德国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独立而冷漠。德国人有着非常强的自我意识,这也造成了其现政府世界第一的民主性,就连修个桥建个剧场都要层层投票表决,工期可以从下个月拖到三年后。但同时,德国人不让人觉得亲近,这种感觉甚至让人觉得很冷漠,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精致利己主义”。
有了这些认知,再来看看那些发生在德国人身上的历史事件,也就很好理解了。一战后,君主立宪制被彻底推翻,从此以后的德国一直都是非常民主的。二战的发起,没有任何德国人认为是受到希特勒蛊惑,恰恰相反,希特勒代表了绝大多数德国人的意志,是德国民主的最好体现,在凡尔赛条约的压迫下,德国就需要像希特勒这样的“民族英雄”来带领德国人重新夺回荣光。二战后的东西德分裂更是民主,就像电影中所描述的,德国人民的思想是分裂的,一部分支持社会主义,一部分支持资本主义,那么好啊,就分两个国家嘛。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大,所以宣传的就是东德内部向往自由的人们受到的压迫,可是,你们真的以为西德民众中就没有一大堆中产阶级羡慕社会主义的团结一致吗?
就是因为德国人太独立太冷漠太不妥协,所以造成了这个国家的强大,也造成了这个国家的迷茫,这大概可以说是日耳曼民族之殇吧。
《沉默的教室》观后感(二):东德的独裁令人窒息,西方逃亡寻求希望
主题是普遍的老一辈背负着二战的包袱,法西斯主义的记忆,而年轻一代高中生憧憬理想主义,在某种政治体制下,所有的想法变得天真,而表现出我们熟悉不过的手段操纵事态的发展。作为国人应该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东德政府认为必须消灭“反革命”活动。
这部片子,其实作为中国人是很好体会的,学校官僚一样被那样集中的政治体系所统治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通过共同努力(洗脑),用一些形式主义的校规保持着看上去的团结,学生们恰恰表现出了民主德国“社会主义”政权下暴露出深层的品质。
对于剧情中说实话和是说谎话,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因为有些事情是被迫的,但真实的感受一直贯穿着故事中展开,即使那些在年少时说出的谎言,更多是因为害怕。人物画得很好,很多时候情感戏份没有办法不去感到无助,和对生活在那样的体制下的无奈。
同学们低估了小小的行为姿态触发的后果, 学校校长试图将此行为视为同学们胡说八道,但教育部长怀疑其背后的政治行为并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找到煽动者。那些所谓的各种手段实在令人冷笑,如出一辙的场景似乎是同样某种政治体质惯用的伎俩。
20世纪50年代东德和西德之间以及战后德国和新纳粹之间的差异被挖掘,独裁阶级的匪夷所思最终让人无法顺从,教育部长的定性也简直是无稽之谈,但身边发生事情的荒唐又和电影中的情节有什么区别。
很多处情节更加人性化的设计反而更加讽刺了某种体制下对人性的迫害。小库被抓到了警察局,父亲出现,但他向警方撒谎并帮助儿子逃到西方,父一辈隐藏多年的不可告人的经历,其实也表现出对生活的妥协和刻意的回避,但面对这种无奈的体质环境下,人性的觉醒不希望子女再像自己这样的没有灵魂的苟且。学校女主任表示大多数人投票支持时,两个人立即被学校开除。 当剩下的学生起身并声称这也是他们的想法时,整个学校的班级都被开除了,这些情节都是很感动的。
音乐的配合很好,原声可以拿来听一听,舒缓富有感情,为电影主题的增添情感的意味。
《沉默的教室》观后感(三):一次表面观影体验
这是一部有点奇怪的电影,很多人认为它工整地叙述了一部西方视角的反社反共求自由的坎坷历程,一如多少年来那样在传统电影语境中将西方视为彻彻底底希望的化身而把红色阵营的此时此刻比作当下炼狱,但同时奇怪的是,我们也不乏能从电影中多个主要人物口中听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和信赖,即使被出卖,被告知父辈的真相以至人生崩溃,被专权欺凌护佑不了自己的学生,那些多次声称社会主义美好的人,不管处境如何艰险使得他们的言论像是自保的借口,在整个电影的氛围里,与主题似乎略微相悖的这些观点最终都并没有给予相应的传统上的讽刺效果,在它与传统无异的结局里,导演把自己的小心思插在了斡旋之地,他确实对那个时代那些制度的一部份被省略的美丽心存怀念。感同身受的异国观众如我们,尽可以在相似的官方话语,雷同的境外反动分子,熟悉的调查分化手段,钢铁般的女探员和她私下的卑鄙上找到历史的影子,瑞泽尔说过,当年如果马克思有余力能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官僚体系做一设想和研究,他可能更青睐资本主义,毕竟社会科学的发展早已经证明,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变迁与官僚体系或者说治理组织的合理化是完全两个方面,穷极社资两姓百年间各类极权政府,由一两处卡里斯马统治上升到一整个科层结构的专政化,系统在自我演变,阵营和利弊权衡的价值体系也分崩离析而。能来这个页面的豆友,基本上也经历过去年辗转多次的的士司机之旅,大概率也看过1987,之后也可能会去维基南朝那份历史
在东欧,资本主义是反动分子。在韩国台湾,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欧联,赤色分子是永久的梦魇。而学运,从五四到法国五月风暴,到布拉格之春,本片的布达佩斯,同志亦凡人问为什么同一种制度会在不同国家引起人性之恶,也就是问到底是制度引起的独裁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专政,其实关于这一点,看电影是没法厘清的,不那么艰涩地从学理上了解,大家可以去看托克维尔的那本书。让我真正感慨想到的是,导演在淡化意识形态之争的时候,即既没有片面歌颂西方电台的客观真实,又没有一昧从各个方面全景展现东德的窒息环境,它还有许多不断产生的新美好和坚守的旧人。而采选的由一场似乎无关大碍的默哀而层层递进诱发的政治恐怖,自老师到校长,督导到教育部科员,最后到部长,看客们似乎觉得太过小题大做,可深知学生背景们的官员却非要锱铢必较,穷凶极恶地在找到责任人的同时还要瓦解学生间彼此的团结,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叛国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基于一人的传染而团结更多人的威胁,一个精通权力技术的官僚系统,自然明白只有另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系统才能有对抗的资格,而消解这个资格的必要,不是基于所谓人性之恶,而是一个组织,一个以统治为目标的团体对维存自我的应当之举,这是没有意识形态区分的普遍现象,以电影的手法可以填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大家因而可以感受到相似的惊悚。19世纪以来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的越发精妙的权力技术手段在不断深入到日常治理的同时也深入到了独裁的智慧里,这点大家可以看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科层制的演变可移步韦伯的支配社会学,来略作深入一点的理解
《沉默的教室》观后感(四):都8012年了,我们却还在缅怀自由
电影讲述了匈牙利十月事件背景下,一个毕业班用沉默歌颂政治恐怖下的自由。海报上的同学们,是沉默,也是被禁言。
影片中整个故事发生在1956年的冬天,片中的高中生和我们一样,拥有着每一个平凡的日常,会在球场上恣意踢着足球,会为女朋友的开心伪造一株四叶的三叶草,也会念念不忘电影里的裸女镜头。
影片并没有于宏大的政治事件上着墨太多,着眼于每一个家庭的离散,于细微处见真意,不乏感人的名场面,这种有关爱的真情流露完胜千百遍的说教,让我们见识到人性的复杂,看到世界在非白即黑的社会格局下,象征自由的红色永不湮灭。
库特本应是最安全的人,却执意于世界的真相。他的父亲是靠政治投机出卖同伴而上位的城市委员会主席,他深谙在当时的背景下何为“正确”,以妻子的党卫军父亲为耻,勒令儿子严禁参与政治事件,在惹出麻烦后想要以权谋私包庇自己儿子的罪责,不惜嫁祸他人。却在影片最后,做出了作为父亲最伟大的壮举,牺牲自己的政治生命放儿子自由。在苏联士兵的监视下,他们甚至无法将道别的话说出口,这最后一次的握手之后就是他们心里都知悉的永别。
提奥的家庭则是另一番景象,他的父亲在53年的起义中也曾热血,在残酷的镇压下被发落到城市最底端的行业成了一名炼钢工人,屈服于命运。几年后面对儿子的困境,他不惜放弃良知,命令儿子出卖朋友以求保全。但对于儿子提奥远走他乡的决定,不再劝阻,用最长时间的注视目送他离开之后,面对小儿子的疑问依然要故作坚强,继续支撑起这个家。
埃里克是片中最令人心痛的少年,他是班上最热忱的红色联盟信徒,是向老师道明默哀事件真相的人,也是出卖朋友的背叛者。他心目中本应是“社会主义英雄”的父亲,却是为民族自由而变节被同胞出卖最终被判以绞刑的“所谓叛徒”。当母亲粉饰的谎言被东德的官员戳破,他的信仰由此崩塌,混乱之中枪杀了一名老师并入狱。在这种情况下,他更是被他所信奉的主义彻底抛弃,他出卖了库特,却败于腐败体制下的官官相护,需要承担起默哀的全部罪责。
虽然是这种严肃的题材,本片却与亲情无间结合,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的苦楚,动荡的社会下,每个人的命运就像无助飘零的浮萍。青年们热血之下的胆怯是真实的,他们想要用谎言掩盖一时的热血行径,却在政治高压下开脱未果。他们每个人或许都动过背叛的念头,却幸而坚守住了自己的良知。活在那个时代的当下,谁又能看到正义的全貌。政治的对立不是社会的全部,超越政治理想的反思是一个民族自愈的开始。不应只有空谈的口号,而是人人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
其他场景也很细腻还原,老埃德加的破败农庄是少年们最后的乌托邦,在这里,他们开始尝试着触碰自由,为人民的自由举杯、舞蹈。压抑气氛中,他们在老埃德加的农庄尝试呼吸自由的空气,这也是斗争到来前最后的喘息。
平缓的叙事下,涌动的是对历史的反思,少年们对在起义中去世民众的哀悼,被解读为政治示威,也是他们个人意志觉醒的起点。片中校长那句“你们这样,真的给匈牙利人民帮助了吗?”的好意劝诫并不能为冷漠旁观的常态而开脱,对真相的探求到头来像是一场笑话。父辈的相互攻讦幸而没在子辈身上重现,阵营的界限被磨灭,更多的是对自由的拷问。影片最后热血的同学们带着对明天的期待,踏上去往西德的列车。惟愿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沉默的教室》观后感(五):统治的通病
这是一部有点奇怪的电影,很多人认为它工整地叙述了一部西方视角的反共求自由的坎坷历程,一如多少年来那样将西方视为彻彻底底希望的化身而将红色阵营的此时此刻视为当下炼狱,但同时奇怪的是,你不乏能从电影中多个主要人物口中听到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坚定和信赖,即使被出卖,被告知父辈的真相以至于人生崩溃,被专权欺凌护佑不了自己的学生,那些多次声称社会主义美好的人,不管处境如何艰险使得他们的言论像是自保的借口,在整个电影的氛围里,这些观点最终都并没有给予相应的传统上的讽刺效果,在传统的结局里,导演把自己的小心思插在了斡旋之地,他确实对那个时代制度的一部份美丽心存怀念。以上小发现只是个引子,对这部电影最大的感慨,来自评论区超爱的同志亦凡人的短评
一个好问题能来这个页面的豆友,基本上也经历过去年辗转多次的司机之旅,大概率也看过1987,之后也可能会去维基那份历史,
在东欧,资本主义是反动分子。在韩国台湾,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欧联,赤色分子是永久的梦魇。
而学运,从五四到法国五月风暴,到布拉格之春,本片的布达佩斯,直至春夏之交,同志亦凡人问为什么同一种制度会在不同国家引起人性之恶,也就是问到底是制度引起的独裁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专政,其实关于这一点,看电影是没法厘清的,不那么艰涩地从学理上了解,大家可以去看——
论美国的民主9.2[法]托克维尔 / 1989 / 商务印书馆让我真正感慨想到的是,导演在淡化意识形态之争的时候,即既没有片面歌颂西方电台的客观真实,又没有一昧从各个方面全景展现东德的窒息环境,它还有许多不断产生的新美好和坚守的旧人。而采选的由一场似乎无关大碍的默哀而层层递进诱发的政治恐怖,自老师到校长,督导到教育部科员,最后到部长,看客们似乎觉得太过小题大做,可深知学生背景们的官员却锱铢必较,非要在找到责任人的同时还要瓦解学生间彼此的团结,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叛国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基于一人的诱发而团结许多人的威胁,一个精通权力技术的官僚系统,自然明白只有另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系统才能有对抗的资格,而消解这个资格的必要,不是基于所谓人性之恶,而是一个组织,一个以统治为目标的团体对维存自我的应当之举,这是没有意识形态区分的普遍现象,以电影的手法可以装上不同的对象,大家可以感受到相似的惊悚。19世纪以来工业化迅速发展带来的越发精妙的权力技术手段在不断的深入到日常治理的同时也深入到了独裁的智慧里,这点大家可以看福柯
规训与惩罚9.1[法] 米歇尔·福柯 / 2003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科层制可以看马克斯韦伯
支配社会学9.7马克斯·韦伯 / 2010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猜你喜欢
推荐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