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告别皇帝的中国的读后感10篇

时间: 2020-03-13 09:14:51  热度: 265℃ 

点击全文阅读

《告别皇帝的中国》是一本由马国川 访谈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一):不错的采访录

两派意见,一派的主将是李泽厚先生,一派的主将是余英时先生。一派认为要告别革命,一派却认为辛亥伟大。两派的观点皆有可取之处,但是事实证明革命是清政府自找的。

里面两位先生比较好笑,一位是周有光先生,估计是年龄大了,和记者两人各说各话,估计记者也很崩溃,草草收场。

第二位是高全喜,提出了个“立宪时刻”理论,从而显摆自己的法学背景,但是在我看来他是学法律学呆了,而且有些政治幼稚病。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二):一个半文盲如何在矛盾中继续修复被扭曲的历史观

近十年来一直在阅读中对自己的扭曲的历史观进行自我修复。各种观点的碰撞也曾让人茫然,但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恰是,把辛亥的话题放在一起,让大学者们在同一本书中碰撞。

明显的是,书中贯穿着作者自己的观念,好在对作者的观念我基本认同。

仔细研读这些分歧,其实总能发现,基本的历史事实相对清晰地展现在读者脑海,而分歧不在于历史真相,而在于对历史真相的解读。角度不一样,理解也不同。

我一直认为,只会以马克思主义方法,包括历史观,来看社会和文化的人,属于文盲的一类。扭曲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历史,是愚蠢的做法,因为真相逐渐要沉淀下来。而歪曲历史,毒害群众,是一种野蛮。

作为受害者,要恢复为一个正常人,所能做的就是选择更广阔的知识,重构自己的历史观。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三):一半清澈一半迷雾

学院派的史学家们阐述出“辛亥革命&清末新政”新的理解:

为什么近两个世纪以来我们崇尚暴力革命?可如果革命的意义只是不断推翻而体制的本质不变,它造成的暴力就对社会发展有利吗?如果我能说如果,那么如果慈禧不死,是不是预备立宪就会继续进行下去,是不是辛亥革命就不会发生?为什么同样的西方文明入侵时,日本进行明治维新而变强大,可中国却至今离宪政很遥远?是不是中国人真的只适合被集权而不能将权力握在自己手里?

我想这些历史的迷雾只有等待时间的流逝去慢慢消散。

所幸有些东西是逐渐清澈了,关于“落后就要挨打”的本质,“闭关锁国”的本质。历史应当是理性,不带感情色彩的。

书的后半段有部分半路出家的老学究们,诸如“慈禧是一个坏人,慈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的言论,不忍直视。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四):古中国哪去了?

没读呢,不敢说。但看见这个标题突然对现今国人的状态感到极大悲哀和愤慨。之前还对晚清保守的老爷们不理解甚至鄙夷,但现在不那么认为了。到底是谁引领了现在国内脑子里垃圾又垃圾的文化。中国的唐宋遗风哪去了?中国的泱泱古风哪去了?为什么现今什么文化的东西都体现不出来了。12月份了,大街上到处Merry Chri。Merry他个脑袋。想想现在支那的状态,跟那个100多年过去的革命没关系吗?姓共的带来的伪马克si彻底混淆玷污了德国佬的原始逻辑,政治课上还居然用逻辑把马克思和必然中国恬不知耻的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灭了皇帝中国人连文化的根都丢了,现在,越来越不伦不类!

现在的中国早不是连拿破仑都不敢小瞧的中国了!中国强吗?看看老百姓怨天载道就知道了。中国还有值得骄傲的继承的骄傲吗?现在的我们还会继承吗?会吗?不懂也不会。NO!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五):12个版本的重读中国近代史

读的是牛津版的叫《没有皇帝中国》,一词之差差距很大。

12个访谈者对辛亥革命有12种解读,在孙中山的评价上也褒贬不一。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之后社会其实也只是处在一直在寻找权威的过程中。从慈禧到孙中山,从袁世凯到蒋介石。精英阶层似乎从来没有明白面对一群“乌合之众”,他们需要仅仅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激动人心的革命离生活太远,除非被逼到梁山。

从这样的大结构来看,辛亥革命只是这个过程中一个最标志性事件。它的必然性来自于政府权威性自我消解后,一瞬间树倒猢孙散的结果。

其实mao也应该算作这一进程中一部分,他的终结直到改革开放。中间这一过程中其实社会一直是向着现代化努力,但是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回环往复。

对于清末,很多观点的基本分歧在慈禧是主动选择改革还是被迫。也由此延伸出对于改革派境遇不同的理解。一个是乐观的,一个是悲观的。

关于从法理角度解读辛亥革命,传统认为的“妥协性”也恰恰体现了前后法理上的延续。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六):革命离场

看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繁体版,名为《没有皇帝的中国》。书成于2011年,有一副标“辛亥百年访谈录”,马国川采访了朱维铮、李泽厚、章开沅、袁伟时、雷颐、周有光、杨天石、萧功秦、许倬云、高全喜、余英时、刘香成12位学者,问他们对晚清新政、辛亥革命的评价,对革命和改良的态度,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理解。

一篇篇读来,虽都是名家、大家,学者的观点如此不同。不革命就宪政?革命伟大必然?这些对历史的评价与解读里都带着深深的现实忧虑。

其中最有启发的,是高全喜的观点。作为一个法学家,他对逊位诏书的解读令人印象深刻。他说,在看到革命的一面时,必须看到立宪派妥协的一面。历史的另一面才成就了我们所熟知的一面。而他对革命离场,宪政进场的分析,更有价值。

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试图厘清那个时间点上的很多问题,但可以看到,那是理不清的。在阅读的同时,很多的话语让人不禁想去寻找更多的书和史料。这本书像一个地图,为辛亥革命的那些历史画出了路线图。然而,想要到达,还是要靠自己走。

最后,读完这本书心里满是感佩,不论这些学者立场如何,寻找国家之路始终是他们出发的起点。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七):又见争鸣

遇见这本书是一次绝对的运气。

大一下在明新一楼上欧哥的比较政治制度概论,某一天从抽屉里掏摸出一本蓝色硬壳大书,一看书名,《没有皇帝的中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吓!再看内容,十二位学者关于辛亥革命的访谈录,多有趣!想了想,决定回去查书、入手。

然后,国内只有现在这个《告别中国的皇帝》的版本,于是多少有点失落,大概是对那一版的繁体竖排心念不已吧,好在拿到书之后并没有发现内容删减。

说实话,这种学术性的访谈一来对于采访者的事前准备要求十分充分,二来对于被访者的学术积累要求十分严苛,一般来说深度都比不上真正的学术专著。但这次的访谈录好在面广,十二位名家学者围绕一个不算很大也不算太小的主题各抒己见,加上不知是否是采访者的精心设计,隐约形成了前后的观点分歧,颇有争鸣之意,倒也弥补了无法深谈问题的不足。

既然是采访,那么除了学术,剩下的就是人了。纵观整本访谈,我的感觉是采访者有点引导前后争论的意图,他总是用前一位学者的观点去诱出后一位学者的相反论述。当然,本质上肯定是学者之间的观点分歧,但是我不知道作为采访,这样有失于中立的采访态度是否有待商榷,虽然这毕竟不是新闻采访。

不过有分歧才有对真实的探索,有思想的冲突才能造就更接近本质的想法,人文社科是需要思想交流的。这本书不是为了下什么结论,只是给我们看一个事实。结论不要轻易下,多看些事实,结论就会在事实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显现。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八):写在出版之前(转)

年初以来,有关辛亥革命的新书络绎不绝地出版。有的建立在新发掘的史料上,有的建立在独特的阐释视角上,其中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著作。这至少说明,百年以前的那场震撼世界的事件,始终未曾淡出人们的视野,仍有大量的细节未经披露,仍是一个待思的领域。

更真切的观察与更深入的思考,这正是我们介入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态度、方法以及目的。作为结果,就是刘香成先生最新的大型历史影像画册《壹玖壹壹》,以及大家手头上这本精彩的访谈录。

谈起编著《壹玖壹壹》的初衷,刘香成先生认为“用文字书写的历史过于概念化,而照片书写的历史真实而生动”,是以他“要用照片重新拼贴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历史图景”,并谦恭地说“希望这本影像集可以用看得见的方式,为研究现代中国史的历史学家所提出的观点作一点补充”。

与《壹玖壹壹》谨守克制与沉默的视觉逻辑不同,《告别皇帝的中国》呈现出的是另外一种面相。在马国川先生精心设计的提问下,十二位学者围绕“辛亥百年”这一主题,各自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汇成了一部气势恢宏细节繁复的交响曲,这是以思想突破概念化书写历史应当遵循的逻辑,也是以思想拼贴真实的历史图景需要施展的策略。

要保证这种“突破”和“拼贴”的成功,端赖于对受访对象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到,在年龄上,十二位学者之间的跨度超过半个世纪,最年轻的也是将近半百,这就在历史记忆、知识积淀和生命感受上保障了对“辛亥百年”进行评论的品质和广泛代表性;在地域背景上,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海外学人在同一个主题下走到一起来,保障了认知和价值观层面上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学术领域上,十二位学者都是各自学科内建树颇丰的旗手,我们可以透过他们的视角,从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等多个维度重新审视“辛亥百年”,获得立体的整体认识。

真实的历史影像是我们进行坚实地观察和思考的前提,不断地观察和思考则是我们复活历史,使之与现时血肉相连,从而扎根于时间洪流不被轻易裹挟而走的必由之路。它们仿佛任何健康的人所需要的钙质和维生素,希望这两本书能够有助于读者做一个健康的中国人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九):告别的仅仅是皇帝

马国川的这本《告别皇帝的中国》从总体上来讲还是值得一看的。因为书中汇集了朱维铮、李泽厚、章开沅、袁伟时、雷颐、周有光、杨天石、萧功秦、许倬云、高全喜、余英时、刘香成等12位知名的学者,当中许多人的名字如雷贯耳。因着这些大家的思想,所以显得这本书十分的可看。

在说他的可看之处之前,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这本书的内容的编排却是很差的。尽管本书的大主题是围绕着辛亥革命,但是书中还是有着一个小主题的——李泽厚的“告别革命”论。在这个小主题的处理上,这本书显然做的不是很好。按照常理来讲,跟“告别革命”论相关的著述应该编排在一起,始作俑者的李泽厚的辩解或置前后置后;但是书中却把相关的著述杂乱的排列着,感觉非常的不好。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对岸的台湾已经举行完了一百周年大庆;对于此岸的我们,辛亥革命革命的遗产又剩下了多少呢?

辛亥革命使得中国结束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的统治,其成果可以说是斐然。但是在其结束后各种各种的弊病并没有因为告别了皇帝而作别。“辛亥革命留下的只是思想上的意义”,“只有名义上而没有实质上的丰碑”(李泽厚,p27)。

“革命本身不是自由,革命是一种动力和力量的源泉,具有摧毁的性质,而宪法则是革命之轭,是一种整治规范,用宪法之轭约束革命的势力,从这个意义上,一切真正的宪法都是反革命的。(高全喜,p159)”作为缔造民国的同盟会及其后续的国民党,不仅没有被“宪法之轭”,所束缚住,反而开创了“武力解决政治问题的先河”,与袁世凯一起“联手摧毁了民初的宪政架构”,“而且从长远来看,1928年国民党统一全国以前,这个宪政架构一直稳定不下来,更大的责任是国民党”(袁伟时,p62)。

在谈及辛亥革命前夜的晚清新政的时候,雷颐指出(p71)“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改革都只能有执政者来做,因为权力在他们手中,如果判断改革的权力也有他们来掌握,那么他们怎么可能承认自己是不改革呢?!”,而与此相对应,辛亥革命同样的将这种观念继承并延续下来成为一个负面的遗产。“谁当权谁就是革命,反对我就是反革命”(章开沅,p41)。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负面遗产就是“工科思维”或者说“科学决定主义”(章开沅,p48)。许倬云也指出,“五四运动等于是把启蒙搬过来,但是也没有在五四中贯彻。五四所留下的,一个是科学主义的迷信,一个是国族主义的信仰。”(p142)

尽管有着“现实的的政治利益在内。真正客观评价,要过二百年以后才能做到”,但是你见或者不见,它就在那里。

辛亥革命早已结束了。合上书,细细品味,还是序一周有光的那几句话说的很有味道。

“政治从神权统治到君权统治(专制)到民权统治(民主)。”

“世界各国都在这同一条历史跑道上竞走,中国不是例外。”

《告别皇帝的中国》读后感(十):序一 告别皇帝的中国 周有光

人类历史的演进轨道:

文化从神学思维到玄学思维到科学思维;

经济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

政治从神权统治到君权统治(专制)到民权统治(民主)。

世界各国都在这同一条历史跑道上竞走,中国不是例外。

审视中国在这条跑道上已经达到什么程度,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

这就是本书的目的。

是为序。

周有光

2011年8月1日

时年106岁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