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剑读后感10篇
《碧血剑》是一本由金庸著作,广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元,页数:201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碧血剑》读后感(一):碧血剑
小时候看电视剧总是混混沌沌的觉得有一把剑叫碧血剑,它是更胜于金蛇剑的存在,而且貌似还真有部香港电影讲的是这把剑,还经常跟我爸争辩说:不然书名为啥叫碧血剑而不叫金蛇剑咧!?
现在重读原著才发现,书中确实没有碧血剑,但也确实存在碧血剑。到底有没有,且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这本书是金庸写的一本很奇特的书,它并不像射雕的单主角,也不像天龙八部那样多主角的轮舞,而是在隐藏主角。书中的袁承志存在感很弱,可以说是金庸书中主角光环最弱的,而在其背后则是两个贯穿始终的隐藏人物:金蛇郎君夏雪宜和蓟辽督师袁崇焕。二人不仅影响了袁承志的一生,也影响了全书的走向。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为什么书名叫碧血剑?
我认为,金庸让夏雪宜和袁崇焕同时作为隐藏主角是有其深意的,二人都有路见不平的侠客精神且都宁死不屈,同时金庸又总是在隐隐约约的对比二人,夏雪宜为人亦正亦邪,锱铢必报,有很强的“自己人”观念,而书中袁崇焕则不同,刚正不阿,宽容大度,有很强的“是非”观念。而书中实际存在的金蛇剑,则是指代夏雪宜,书名中隐含的碧血丹青碧血剑,则指代的是袁崇焕。
所以确实有一把剑叫碧血剑,是更胜于金蛇剑的存在。只不过,它并不在书里,而在我们的心中。
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碧血剑》读后感(二):碧血剑
我在怀疑我是不是不该看这类书了→_→看的好烦躁。。还是说只是这本是这样的。刚开始的几回很喜欢,尤其是讲到袁承志发现金蛇郎君秘籍的时候,感觉很有意思,想往下看。虽然里面男主武功盖世让我觉得很无聊,很没劲。结果又是男扮女装,又是无理取闹,又是感情问题,很反感没有本事又无理取闹的小女孩,这本书里就是温青,不喜欢这个角色。难道金庸的书里就没个正常点的,还是古侠都是这样的。好吧,感觉就像是古侠版的高冷男总裁和灰姑娘,换了个背景,说的都是一样的本质。名著果真是不可超越的。继续看吧。看看能不能有个有意思的转折。
碧血剑明显比书剑恩仇录好多了,刚开始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金蛇郎君像是迷一样。
先说里面的爱情故事吧。本人不喜欢男主袁承志,不晓得里面的女的何苦喜欢的死去活来。既然喜欢阿九,就和她在一起啊。温青仍然是不喜欢她,只会胡闹,留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身边有什么意思。袁承志也很有意思,既然不喜欢人家,干嘛一开始就把青青带在身边,真是让人不爽。里面唯一让我喜欢的,就是何铁手。既然无法做到对方心中的唯一,那就干脆什么都不想,练好自己的武功就好了。袁承志,只是自己有一身武功,并无大将之才,带着那么多人,最后都死了,自己逃到海外去了,真是无用之至,竟还有一干人跟着他。金蛇郎君也没意思,何苦骗何红药,让她这样一生惨淡至如此地步,要知道,最不能骗的就是人的感情。
里面关于朝代更换的部分是比较让我喜欢的。人性这种东西太复杂,从来都不是所想的那么单纯。闯王刚开始想的也很简单,可是事情继续发展,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的了。里面关于兵,关于匪的描述很有意思。兵不是兵,匪不是匪,乱世中唯有做好自己,保全自己才是正道。只看一遍,其实关系还是没大搞清楚。以后再去细细琢磨吧。
《碧血剑》读后感(三):郭襄与阿九:人间自是有情痴。
我本是大明公主,哪知生下来后钦天监正说我如在皇宫里娇生惯养,必定夭折。父皇爱我如掌上明珠,故许我在外闯荡。我在外面看到饿殍遍地,百姓食不果腹,父皇却不以为然,说那些都是流寇,杀光才能天下太平。
父皇身旁有一位武功高强的侍卫叫程青竹,小时候我一直缠着他要他教我武功,他拿我没办法,私下收了我这个公主徒弟。师父虽然心在皇宫,却心系天下。我常和他说我在皇宫外见到的事情。他和我说,其实流寇都是百姓,只是没有饭吃,只能被逼为寇。但凡他们有三分饱,就都是好百姓。我将师父的话默默记在心里,找个机会去劝诫父皇,哪知他大发雷霆,说:人人都反我,连我的亲生女儿也反我。原来那天父皇得知一个名叫袁崇焕的大臣通敌卖国,将他凌迟处死。
那之后的几天,师父总是闷闷不乐,教我武功时候也是心不在焉。有时候还和我说一些以后要自己勤练武功之类莫名其妙的话。我说师父你要去哪里,他却默然不语。
果然后来的几天我再没有见到师父,我向宫里的太监打听才得知师父居然去行刺父王,最后失败被擒。我很不解,我觉得师父是被冤枉的。我去牢里看他,想问个清楚。他说他并没有被冤枉,真正被冤枉的是袁崇焕大人。我才得知,袁崇焕大人是个大大的好官,父皇听信了奸臣之言才将他杀害。
半夜里,我悄悄的将师父放了出来。我问师父以后要去哪里,他说只能上山为寇。
我之后仍常常出去找他,听他讲一些江湖上的事情。时间慢慢过去,有一天师父和我说有一个书生拿着大批金银财宝路过山东,想劫了来。哪知盯上那书生的何止一家,大家便一个个比武去赢那十箱珠宝。我在和一个叫沙通天的比武时险些命丧他手,却被那个书生“误打误撞”相救。后来那书生又将各个盗首打败,并自称是袁崇焕之子袁承志。而就在此时官兵来袭要抢夺珠宝,那书生在人群中窜进窜出,如入无人之境,率领大家打退了官兵。我怕官兵认出我,和师父说了一声,先行回了皇宫。
回到皇宫后,我对那名叫袁承志的公子念念不忘,时时想要见他。我便经常带了侍卫出去,盼能见他一面。
一晚我刚刚画完袁公子的画像将之挂在墙上,却听见“咦”的一声,我知后面有人,不及多想拔起玉簪向声音处射去,不想回头却看见那朝思暮想的人儿。我们两人都大吃一惊,我只道他也对我心存爱意,来宫中看我。我们聊了许多,我将我如何拜师,为何闯荡江湖之事一一与他细说。我瞧他心事重重想要对我说什么,却听门外宫女说宫里来了刺客,我佯装生气将他们骂走,哪知她们将宫里极有权势的曹公公叫了来,我知不能在拒绝,便叫袁公子躺在我的床上,我脱了衣服将门打开后迅速跃到床上。曹公公细查之下见并无异样,便退了出去。
这之间虽只短短的一刻钟不到,却是我人生中最最欢喜的时刻。
后来袁公子和我说,曹公公密谋要在今晚刺杀父皇,拥叔叔诚王登基。我一听之下便飞奔向乾清宫。果然乾清宫外被侍卫围的水泄不通。但他们哪里是袁公子的对手。袁公子不知用什么计谋令叛贼中最厉害的何铁手叛变,登时将叛贼杀的溃不成军。
父皇问到他的出身来历,他说他是袁崇焕之子,想让父皇为他父亲翻案。他不知父皇的脾气,父皇不管所做之事是对是错,是从来不肯反悔的。袁公子见父皇不做声,便和我道别,自己去了。
之后的几天我度日如年,对袁公子的思念又多了几分。不知过了多久,李自成打进了北京,我劝父皇快出宫外躲避,王公公劝我一起逃走,我说我要等一个人。父皇睁大眼睛,喝道:你要等袁崇焕的儿子?我低头应道:是。哪知话音刚落,父皇提起宝剑砍去了我一条胳膊。之后我便痛的晕了过去。
也不知有过了多久,我慢慢睁开眼睛,却看到那天被袁公子说反的何铁手在我身旁。我问清来由,原来袁公子将我抱来这里,而朱家王朝也已经成为历史。待我伤好之后我与何姐姐一起去华山寻找袁公子。我路上从何姐姐处得知袁公子实对夏青青姑娘一往情深,不由得想起师父说前人郭襄女侠对神雕大侠苦恋一生,最后却在峨眉山出家。自己心痛之下也悄悄剪出长发。
在华山与袁公子相见,没想到是此生最后一面。我虽落发为尼,却时时盼望能再见到袁公子。但听说他已于旧人远征异域,从此没有再回中原。而我独自行走江湖,落了个独臂神尼的称号。
《碧血剑》读后感(四):重温系列之碧血
1.
这部虽然比书剑好看得多,结局的苍凉感却大为不如。“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但总感觉是小袁带着一众人(其中又不乏各种逗比)去夏令营——较之红花会起事不成、避走回疆,就输了一番可叹。
金庸以陈家洛为其处女作的男主,大概被读者骂了个狗血淋头。第二部里于是不敢造次,让小袁无论见识过何种绝色,都只爱识于微时的青青。另外一方面,他性格上比总舵主坦荡得多,加上初版人设里是气度高华的帅哥,这下算是四平八稳了。金书中的完人不是郭靖而是袁承志。但是他……真的是太苏了,除了最后被闯王搞得心塞奔赴海外仙(huang)山(dao),他一出道即难逢敌手,又一身豪侠气派、四处排难解纷,缺乏江湖阅历似乎都不算是个事儿。阿九堂堂金枝玉叶,跟上部的喀丝丽一个毛病——没怎么见过世面似的,就对少年男子一见倾心了。喀丝丽天真无邪不问世事,这倒也罢了;阿九不是整天跟着程青竹在江湖上混吗……
时年三十二的金庸又不知怎的脑洞大开,开创出金蛇郎君这一派邪魅狂狷男子,实在是大快人心(书剑里就没这种人)。后来者如杨过、杨逍,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但如他这般以森森白骨之姿登场,又是后无来者。他与温仪的故事不过寥寥数页,读来如此惊心动魄。好一个痴情坚贞的温仪,带着哭腔硬要说完故事时,神智已近失常。再后来她被自家人暗算,弥留之际听到“寻访女子温仪”的遗言,死而无憾。这两人虽然聚少离多,但终不相负,愧杀我辈凡人。夏雪宜虽非端士,又是渣男,但魅力值满点、杀伤力爆表。对比之下,不要说小袁,就连杨过都显得迂腐无趣。
小袁这个人的眼界其实不俗。听温仪说故事时,不在意夏温二人无媒苟合,只感慨她一往情深。他视金蛇郎君为恩师,打心底里佩服敬重,似乎不太拘泥正邪之见。他师父和木桑都是张三丰一样境界的人,只是二师兄一家太过糟心。
迄今为止这两队人马,一队远走回疆,一队去向海外。老头可不是最崇拜范蠡么?
2. 妹子们
好到让我完全不想看射雕,你们懂的。
即使是以小心眼著称的女主,字里行间都看出她脾气虽坏,心肠却好。她既不爱记仇,对人也没什么坏心眼,倒不失一个“真”字。最后那次莫名其妙的出走,也是面对阿九不免自惭形秽内心气苦,至少也没故意为难或者找阿九对撕。即便这样,她始终不忘母亲遗命,使计引温氏四老送上华山,几乎不输霍青桐引关东三魔去见天山双鹰的智谋与胆魄。更难得的是,她对温氏四老这几个老瘪三尚有亲情,温方达被何红药毒死,青青坚持要刨坑埋葬,还赔上几滴眼泪。我真心觉得……青青是个好姑娘!
温仪出淤泥而不染,自不用说。少年时读这段故事,只爱夏雪宜的乖戾与狂放,却看不见温仪的刚烈坚贞、一往情深。大约在少年时,我还以为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温仪当然不是寻常富家小姐,寻常人会像无尘爱上的官家小姐,她若不是有心害他,多半也会因为自身的软弱背叛他。小夏眼光甚好,虽然“生平不知玩过多少女人”,但最爱的这个的确也最配得起他。
何铁手最最好!何教主艳若桃李毒如蛇蝎文成武德一统江湖!我说了,金庸笔下女子不论族裔,心里都住着个汉族小媳妇,连霍青桐都要憋着口气让陈家洛去打听“我是不是个不自重的女子”,连我女神都要啊啊啊我再也不是个清白的姑娘了不能和过儿在一起了,简直烦死了!只有何教主真正落拓放诞风情万种,有智谋有决断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何教主的原型一定是白光一流。又反而是这样的人,真情流露起来更是可敬可爱。多年后她被韦小宝说到心事,脸上不禁发烧,令人浮想联翩。新修版毁了我yy她百合的乐趣,我非常伐开心!
我一直觉得出类拔萃的男女要么像金蛇郎君这样闹腾,要么索性注孤生。世人常说杨过害人,给小姑娘放烟火累人家一世。但其实郭襄这般人品性情,如乃母乃姊一样嫁人生子,如伧夫俗子一般白头到老,想来就令人丧气。如今的这个结局才是最不坏的。金书亦有通俗小说的一大俗套,就是所谓对一个女人的评价最终在于她归了怎样的男人。郭二至少跳出了这个怪圈,何铁手亦是,管她是不是百合。
其他还有些焦宛儿安小慧什么的都蛮好。归二娘孙仲君神烦,简直跟郭芙一个德行。
《碧血剑》读后感(五):走向乌托邦
不知为何,这一部小说在金庸的作品里算是相当低的了,我觉得挺好的。这一步小说线索非常清晰,如果说有败笔的话,我觉得最大的败笔是温青青这个人的塑造,比较拧,我觉得不太讨好读者。
小说的开头从浡泥国的两位来中土赶考的书生写起,这一侧面反映了外面国家对大明王朝的向往,然而很遗憾,他们没赶上好时候,险些赔上命;小说的最后,这两个人和上次跟着一同回去的镖师再次来到中土,因为他们听到中土太平了,他们想亲睹一下太平盛世,很遗憾,李自成的盛世名不符其实,自始至终中土反而不如他们的小国家的人民生活幸福,在最后,袁承志偕同众友离开了中土,说是去南亚的那个小海岛上落脚生活去了,他们开辟了一个新天地,颇有世外桃源的味道,这是一种逃避,不过也是无可奈何的逃避,清兵入关,他们不愿降服,只得离开。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们可以把这部小说理解为是对袁崇焕将军的致敬,大家都知道,金庸先生非常崇敬袁崇焕,一个爱国将领,最后被皇帝错杀,更重要的是受到了百姓的错怪,何其委屈。袁崇焕死后,其子袁承志发挥余热,继续驱除鞑虏,以一代大侠的身份,这就注定了他的反抗很有局限性,因为这是打江山,不是称霸武林,一人之勇用处甚小,除非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才有资格跟清兵对抗,袁承志没有军队却不能归咎到他的眼界低上,因为他们所有人,都以为闯王李自成就是那个为天下苍生奋力拼搏的将领,袁承志以为自己的使命只是以一代侠士的身份协助李自成打天下,但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李自成的境界,原来是这样低,所以失败,所以我们看到,故事的结局是国家哀鸿遍野,黄钟毁弃,最多,只是袁承志一行人,去了南亚小岛,维持他们的乌托邦去了。
看这部小说的过程中我不自觉的联想到《书剑恩仇录》,其实挺像的,都是反清,然后都有一帮为此奋斗的侠士,但是我更喜欢书剑,因为那里面的所有人最后是生活在一起的,互相扶持,以图下一次对抗,他们也是一种桃花源,境界却比《碧血剑》的高,因为前者始终是与现实接壤的桃花源,是不会放弃信念的桃花源,后者呢,不是所有人都在一起了,很多侠士没有同去,比如,华山派众多门人,还有,阿九,所以我觉得,看似结局是个桃花源胜地,但是是有局限性的,是一种离别。
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对其中的人物抱有兴趣,这部小说让我尤其喜欢一个人,也尤其讨厌一个人;莫名其妙地非常喜欢何铁手,觉得她的笑里藏刀和嗲很有吸引力,她的处事方式也很讨人喜欢;讨厌的是温青青,自始至终都在吃醋,有点过头了,我很难不讨厌她。袁承志的成名比起郭靖一流又是不同,郭靖是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进步的,而袁承志刚从华山下来,就罕逢敌手了,后期的进益也是比较小的程度,还是以华山派功夫为基础,辅佐以金蛇郎君的变幻功夫,这种模式也决定了本书不会很长,所以两本书就能处理完了。阿九是这里面比较让人心疼的人物,高楼摇摇欲坠,她作为帝王的女儿是无能为力的,她在民间生活很久,能看到皇帝看不到的东西,但是病入膏肓,皇帝又比较固执,她是没什么决定意义的,她比较天真,以为袁承志是喜欢自己的,得知真相后,可以说是崩溃的,于是剃度为尼,很无奈的选择。夏雪宜,怎么说,绝对是风流倜傥的美男子,虽然出身比较让人同情,但是他玩弄女性的作为我还是比较不能接受的,喜欢上温仪是不由自主的,发生了很大变化,到最后,终于知道人生最可贵的,是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然而晚了。袁承志的师侄们看他年纪小刚开始都是很看不上他,这一点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小说中,只是在见识了他的不同寻常之后,才服气,可见国人一直以来都是把年龄作为衡量造化的重要变量的。大师哥黄真很有意思,二师兄归辛树不善管教,同归二娘两个人对儿子和徒弟太过宠溺,师父穆人清是个很好的人,比较喜欢,木桑道人也比较有意思,他代表了一类人,某一方面很出色但是自己并没有认可,反而自己的短板自以为很了不起······
金庸的很多作品都有一种桃花源意识,到底,人是为了美好生活而存在的。
《碧血剑》读后感(六):又一起后记比正文精彩的事故
《剑桥倚天屠龙史》的新垣平在后记中说,自己读过元史,感觉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没能展现那个时代的风貌,于是决心尝试双重陌生化写作,将虚拟的小说人物带到史实年代,以报告文学的笔调去阐述那个时代的风貌。熟读小说的人会感到陌生,因为背景与写作方式是非虚构类的;熟读元史的人也会感到陌生,因为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这种将虚拟和现实结合的写作,的确是一种创新。
不难看出新垣平的动机是在于对金庸写作的不满,至少他认为金庸还可以写得更靠近史实。其实金庸本人,对于文学创作未能接近史实也是不满的。但和新垣平不同,他以正经评论的写法,写出了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这一切都体现在《碧血剑》的后记《袁崇焕评传》中。
《碧血剑》的男猪袁承志实际上个性非常不鲜明,身负血海深仇,在未能实现报仇雪恨的情况下,选择了避世,这与他的“父亲”袁崇焕形成鲜明对比。
金庸说,这部小说其实并不想写袁承志,实际上的主角有两个,一个是袁崇焕,另一个是金蛇郎君夏雪宜,他们的故事都通过袁承志来讲述。
新垣平在《剑桥倚天屠龙史》中极尽模仿学术报告之能事,实则忽悠读者,但金庸的《袁崇焕评传》则不同,采用了大量的史料还原明末时代,从政治体制到经济民生,句句有出处,外加他个人的点评,我认为这篇评传才是金庸正常的学术水平,与新垣平那种模仿有天壤之别,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明末清初的时代,出了很多个性鲜明的英雄儿女。按明制,带兵的都是文职将领,这与宋朝一脉相承,是政治斗争的结果。皇帝都是行伍出生,害怕其他手握兵权的与其争锋。是故明朝与宋朝一样,军务几近废弛,北边的游牧民族频频南下侵扰。
明军的“水”体现在与清军的数次接仗中,每次人数都优于对方,但几乎每次都全军覆没。将兵者都是只会做八股文写一手漂亮书法的文人,上了前线,什么战略纵深啦,后勤补给啦,统统不懂。却急于寻找对方主力,展开决战,结果是被全歼。
书生中也不是没有带兵天赋之人,熊廷弼(解元)、孙承宗(殿试榜眼)等先后经略辽东,在他们主政边疆时期,清军不敢轻易犯边。到了袁崇焕,也是进士出身,他的军事天赋展现在经营宁远。
从关东进入北京的要道是山海关,历任辽东经略都认为山海关有长城与天险可守,明军野战战力比清军弱,应该龟缩在山海关内,守住山海关,北京就是安全的。
只有袁崇焕提出,龟缩关内的策略相当危险,这等于没有战略纵深,也就是对方一下就可以攻到关下,围着打,这种防守策略极为被动。转被动为主动的策略,要尽量将战线前移,这样双方接仗的地点就在关外,即便是输了也不至于一下就打到关前。因此袁崇焕开始经略宁远,以宁远的中心稳步向辽东腹地挺近。
努尔哈赤最终倒在了宁远城前,皇太极也未能攻破宁远,最后清军孤注一掷绕过山海关从关西——与德军当年绕过马其诺防线有异曲同工之妙——进入北京城郊的通州。按现在的观念,通州、三河属于北京,在当时,也算已经打到家门口。
袁崇焕最终死在了这次战役中,但令人唏嘘的是他并非战死,而是被崇祯赐予凌迟。
崇祯对于袁崇焕的不满从他登基以后便开始了。亡国之君的气质总是相似,崇祯接过皇位的时候刚满16周岁,虚岁18,年少气盛,不动声色的除掉魏忠贤,一度国家上下以为是明君,溥仪也有这样的气质。这也是专制制度的可悲之处,那就是期待明君。
袁崇焕在天启年间宁远大捷让他登上了个人成就的巅峰时期,在他之前,明军从来没有赢过清军。这样的成就令他有些飘飘然,在对待崇祯的时候多少有些倚老卖老,夸下五年内收复辽东的海口,其后又私自处决大将毛文龙,数次向崇祯伸手要军饷,连军饷的出处都替皇帝想好了——用皇家的内帑,相当于皇帝自己的钱。这正犯崇祯大忌。
清军攻到城郊,崇祯心急如焚,让千里跋涉带兵勤王的袁崇焕速速将清军击退以解北京之危。偏偏袁崇焕列阵城郊但并不出战,因为他明白明军的野战实力不如清军,明军是防守能力强,于是并没有按照崇祯的要求上去与清军接仗。崇祯对袁崇焕的恼怒终于集中爆发,清军尚未退兵,崇祯就将袁崇焕下狱。袁氏部下听闻后大惊,开始往山海关撤退。
崇祯让袁崇焕在狱中给部下写信,让他们回来解救北京,袁崇焕为了民族大义,最终写了一封信,令部下不得擅退。北京之围最终被解,解除的那天就是袁崇焕的死期。
凌迟,要求割到一千刀才死,而这时被围困多时并被洗脑的北京城居民,相信清军就是袁崇焕引来的,目的是为了逼宫,好找皇帝要权要钱粮,于是他们纷纷扑上去咬食袁崇焕,刽子手割下的袁氏肉也被高价售卖,民众以抢食“汉奸肉”来解心头之恨。有没有阴谋论的感觉?
这无疑是历史上极为悲惨的一幕,因此评传实际上比小说精彩,金庸在评传中夹叙夹议的阐述当时各种关系的微妙与客观结果,将自己多年写时评的功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就凭这一点,回头再看新垣平的恶搞之作,实在有点难成气候。
或许后记和评论都是作家跳开故事本身框架,自由抒发的结果,许多作品的后记与衍生评论,都比作品本身要好看多了,比如《芙蓉镇》、《且听风吟》等等。
《碧血剑》读后感(七):碧血剑。袁承志。乱世中的局外英雄。
【三联版!三联版!三联版!不是新修版,不是!】
在金庸笔下所有的男主角里,袁承志是极特别的一个,他拥有绝对的出场时间优势,却没占得半分好处,被金庸用一个轻描淡写的“性格并不鲜明”踢出碧血剑第一男主角的位置,尴尬地成为了隐形男主的垫脚石。
金庸说了,碧血剑写的是袁崇焕,是金蛇郎君,而整本书里从头忙到尾的袁承志一点也不受他待见。
袁承志除了作为一个引子,在种种经历中构建出其父袁崇焕以及其师金蛇郎君的一生之外,金庸并没有赋予他更多的职责。
金庸根本就没打算将他塑成为可以继承袁崇焕遗志的民族英雄,因此袁承志在书中没有什么发展空间,没有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情节安排。他的出场除了偶尔的情爱纠缠,就只剩下打得一手好功夫,下得一手好棋,外加周到的为人处事。
从特地加在书末的袁崇焕评传来看,金庸很偏爱心怀家国天下的大格局英雄,因此这篇评传字字句句都是豪情万丈的英雄气概,悲壮慷慨的末路铁血。以墨为薪燃起的火焰,根植于文字,却直接烧进每个人心里,让每一滴血液都翻滚沸腾。直至看到这篇评传,胸中憋闷已久的豪情才得以舒畅,明末社会的大悲剧才得以刻骨铭心,由一个人扩展到一个时代的大手笔才得以显现,让人恍惚间觉得那不是史料,而是金庸的武侠世界,碧血剑不过是一个楔子。
袁崇焕这样的盖世英豪,令身为儿子的袁承志既佩服又感伤,默默叹道:“我什么都及不上爹爹。”
在明末江山风雨飘摇哀鸿遍野之际,本以为会出现一个在家国大事的方面有独到见解或是能够为此抛头颅洒热血不死不休的英雄,却没想到迎来的是一个完全从寻常百姓的角度出发,格局非常小的袁承志。
袁承志在这乱世中找不到着力点,完全被时代的矛盾压倒,空有一身武艺。他既没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又不能在失望中咬牙坚持寻觅希望。
还是小孩的时候除了为父报仇为父鸣冤之流的想法便再无其他,长大成人之后虽有一腔热血,却未见有大作为,决定相助李自成也是见其声势浩大民心所向,加之师父穆人清、李岩等站在李自成那边,他便一头热地去相信闯军能救民于水火了。而在闯军自以为功成之时,军队面貌瞬间坍塌,露出其原本地痞流氓强盗贼子的面目时,袁承志“满腔热望,登时化为乌有…突然坐倒在地,放声大哭”。在李岩自尽后,他更是对祖国失望透顶,选择移居海外,逃离明末困局。
袁承志在狼烟四起的空前危机中的种种做法,是人之常情,是普通人的选择,可以理解,却不免失望。
袁承志,终究还是辜负了父亲为他取的名字。
曾想象过如若袁承志如他父亲那般手握重兵,结果会是如何。
应该也只能是不了了之罢。
他应付不了当前局面,因为他不仅没有政治理想,更没有政治能力与军事能力。袁承志在书中争斗中,无论是人多还是人少,得以稳操胜券的最大本领都是他的盖世武功,对于号令天下指挥千军,他既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有理论知识。
这其实怨不得袁承志,孙仲寿等一众袁崇焕旧部一味想着他的武功修为,却全然没想着要如何将他引向成为袁崇焕的道路而不是为袁崇焕报仇的狭隘恩怨。在华山之巅的十余年,穆人清根本就没把他当作将门之后来培养,完完全全是按照江湖正途的一般模式来教育的,故他学成之时,除了武艺长进,为人处事长进,再无其他,着实是可惜了。
虽然袁承志的格局小,但也不代表他就失去了在金庸武侠里争夺一席之地的资格。在乱世里讨不了好,但若是在温和年代,他必定是一位众人信服武功绝顶的武林英雄。
金庸言其性格不鲜明,我觉得也不算是一个贬义词,只能说袁承志不合金庸的口味。
袁承志的不鲜明在于他在为人处事方面太周到了,是个毫无波澜,毫无新意的老好人。他拥有一个正人君子所有的品质,谦逊有礼,大公无私,待人至诚,处事谨慎,宅心仁厚,几乎与他相处过的每一个人都曾称赞他的美好。
鲜明得如金蛇郎君那样潇洒疏狂亦正亦邪的是江湖的亮点,朴素老实如袁承志之流方是江湖的根基。
在看到穆人清说的那句“你很好,不枉大家教了你一场”时,心里酸酸涨涨的,有些许感动慢慢涌现,竟然傻乎乎地跟着穆人清那老头子暗感欣慰。尽管袁承志有诸多不是,但也不失为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
袁承志生不逢时,否则在这中原武林里,也没有哪个人能与这顶天立地高风亮节的华山派高徒比肩了。
袁承志在情爱方面的不灵光我倒觉得无可厚非,实在是狠不下心去要求一个二十年来只见过三个女人,并且与这些女人相处加起来也不过数天的人去对男女之情无师自通举一反三,哪来那么多痴心的爱情天才呢。
他也就是在情爱方面迟钝一些,在其他方面一直都很聪明机智,尤其惊讶的是他在下山初期的江湖生活里就能熟练圆滑地处理事情了,本以为他会处处碰壁,谁知穆人清调教得这样好,他也上手得这样快。虽然有金庸偷懒的原因,但也很能说明他除却武功方面的悟性。
金庸在这部作品里真的很爱偷懒,例如开头孙仲寿那一派的主张,既推翻崇祯另选朱氏子孙继位,在之后的篇章里只字未提,这天子之位的血统问题在袁承志的心里没有丝毫挣扎过的痕迹;在袁承志分别接触过皇太极和崇祯后,他再没有政治思维也会对这世事的发展走向有所想法,毕竟他能意识到闯军的叛乱是在助长清军的进攻,说明他对于一些事情是有所观察的,但这个同样是只字未提;袁承志在为皇太极雄图伟略倾倒与展开刺杀之间的心里转变也没有提;何铁手在感情破碎与拜承志为师之间的心里转变也没有写。不得不说,这部作品完成得很仓促。
虽然如此,但还是不要随意修改的好,那新修版简直不堪回首……
袁承志这个老实巴交初出茅庐的傻小子虽然处事周到,但毕竟是没见过花花世界,在江湖上籍籍无名,暂时无法在这陌生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有了他模仿李岩的书生装以及模仿黄真的伪狂妄语气。
李岩这个角色我一直觉得挺重要的,其追求与遭遇跟袁崇焕太过相似了,都是一腔热血洒尽却换得个逆党的下场。书中闯军的正面形象是以李岩为基础建立的,袁承志相信闯军也很大程度上是为李岩的个人魅力说吸引。李岩的悲剧与袁崇焕的、与很多贤臣忠将的悲剧性质是一样,其根源于以一人为王的时代,发展于在位者对于权力的疯狂执念,众人无法力挽狂澜,连贡献一分力的机会也被剥夺了。当李岩的救国愿望被折杀时,袁承志便再也看不到希望,汉族人的统治便一去难返了。
袁承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书中的影响力挺大,例如出生于大盗世家的温青青从一开始的毫无家国情怀到后面的稍通情理,便是袁承志的功劳。在那乱世里,多的是连寻常百姓都不如的人,多的是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懂得的人,他们颇有本领,不会无端遭受欺凌,却也不会对正在受苦的人施舍半分,时世怎么变他们都是那样活着,一颗心里全是自己,一双眼睛看不出屋外。
看到有人说碧血剑是一部由书剑恩仇录过渡到射雕英雄传的作品,是与不是我倒觉得没有多大意义,我只能肯定碧血剑是一部看了会很郁闷的作品,家国狼烟四起,百姓不堪重负,主角无甚作为,其浓墨重彩的极端社会困顿已经为书中人所有的豪情热血抹上了一层灰霾,压抑焦虑将心上填得满满的。强盗横行,良民成了最无用的词语,没有任何道理可讲,全凭武力来维护正义,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毫无踪影的某个英雄身上,尚未见得半点光芒便已经身首异处。伤痕累累,白骨如山,这样一个绝望的世界,哪里还能有仗剑走天涯的疏阔自在?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