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对照记@1963》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 2022-12-07 00:19:36  热度: 302℃ 

点击全文阅读

《对照记@1963》是一本由杨照 / 马家辉 / 胡洪侠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对照记@1963》读后感(一):三个老男人的拼凑之作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在读之前就没有太高的要求,已经做好了只在厕所的空档翻翻的准备。但是没想到.....三个人选了若干词汇,各写一篇小文。谈些过往,没什么特别。尤其是胡洪侠,言语中总带着一些小得意。看过之后真的很失望。没想到第一次读三个人的作品竟是这样一部书。几个人为了赚稿费的游戏之作——游戏了爱看书的人。

《对照记@1963》读后感(二):把書看完再買走

在店裡,花了幾天,認真地看完,然後掏出珍貴的鈔票,買回來,存起來。

三人中我最愛的自然是馬家輝,然而書中文章,他寫的部份,卻讀得最少,因為早已在網上拜讀過,為節省時間,往往粗粗地帶過。

楊照寫的最吸引,有點南方朔的風格,畢竟都是台灣人,都愛讀詩寫詩,又都是理性的知識份子。我想我會像喜愛南方朔那樣喜愛楊照。

胡洪俠寫的人生經驗有三分熟識,又有七分陌生。我能從他的筆頭下看到父執輩的影子,饑荒,商品糧,艱難的生活,荒誕的社會。但他是讀書人,我的父執輩都是商人或農家子弟,雖然生在同一個時代,卻有著不一樣的人生經驗,所以看起來又隔了一重。

《对照记@1963》读后感(三):睡前阅读推荐书籍

初时很是看不上这本小书的

三个大老爷们惜字如金,每篇都精确控制在两页开外,三页以内,所有觉得小文太短太浅不经看。

不过读起来发现,竟然异常适合每天睡前翻几篇

更妙的是过了两三个晚上,读了十来个个主题之后,恍然觉得每个人的经历都印透在了那一篇篇小品里面。三个人的故事,文风,性格各有不同,跃然纸上。同一个词汇、事物,对于他们三者勾起的回忆是这般迥异。

非常新鲜的阅读体验,我想也达到了他们三人出这本书的初衷。所以,给4颗星~

打算有时间再读第二遍,不是用横向顺次的方法,而是依次把每人的文章读完,串起来看一个人。

一书两读,真好(仿佛我以前干过这种事的,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对照记@1963》读后感(四):对比还是很强烈的

轻轻松松读得书。三地人围绕30个话题写作文,没有刻意去对比,但反差却从字里行间渗了出来:大陆的严肃沉重、台湾的细腻、香港的浮华。

大陆人的回忆多半跟农村有关,贫穷、制度、进城。农村这个词本身就带着沉重,中国式的沉重。我们说国外的时候,一般用乡村,透着一股浪漫。而谈到中国,我们多说农村,一切就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

台湾人的调子就像他们的国语一样婉转,即使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讲起故事来也是柔软的。电台、单车、电影,好像任何词飘到了那里都变得文艺了起来。

香港人的文字都透着一股忙。赶时间一般浮光掠影。城市、跑车、金钱。读起来很容易,也不用什么思考,仿佛被人赶着一样,匆匆了事。

写着写着,突然觉得三地人的文章像三种音乐。大陆是交响,台湾是小调,香港就流行歌曲了。

《对照记@1963》读后感(五):真正的对照记

最初想看《对照记@1963》是因为马家辉,这个在《锵锵》中讲着一口粤味十足的台湾国语带着香港人特有的自嘲式讽刺的中年男人,伙同我认同的台湾文化人杨照和一无所知的胡洪侠,出了这本合辑。我向来对历史颇感兴趣(这几十年光阴姑且定义为历史),又有三联的质量保证,所以这本书甫一出版我便毫不犹豫入手了。这是个很有趣的对照。同年出生的三人分别有两岸三地的成长背景,哥仨对同个主题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好像层层迷雾遮盖住的“那个年代”被三双手慢慢拂去,虽然依旧朦胧不清,可却足够让人窥见一斑,细细品味。原来台湾在80年代还有新闻管制,看惯了现今台湾新闻自由的我不禁好奇这二十多年是有耗尽了多少努力;原来不止对大陆人,对台湾人来说香港也是自由的象征,至少能看到但汉章提到的“咸湿片”;原来大陆的厕所“臭名”由来已久。一幕幕生活思想的小片段如在光影中呈现,读来真实更有浅浅的羡慕,“那个年代”真的和我们相距太远了吧,地区间差异如此迥异如此多样丰富的时代不会再有了吧,这是该欢喜还是忧伤呢?

《对照记@1963》读后感(六):两岸三地,不可同日而语

初见,在书店看到时,才刚知道杨照,因为他的《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写给女儿的书,因为书名打动了我。胡洪侠,不认识。马家辉,是喜欢的作家,因为幽默,因为文采,因为随意,还因为香港。所以买这本书,一个原因是马家辉,还有一个原因是立意。对照记。真正的两岸三地。巧合地出生在1963年,3个不同政治、文化、教育背景下的作者,分别就三十个相同的关键词,所生出的理解、想象和现实。我愿闻其详。

但是真正读了之后,分出优劣。马家辉,是我一向欣赏的,他的文字风格和行文习惯,我都喜欢,还有他的描述下的香港,不管黑白,不管青红皂白,我就是接受,就是钟意。这就是喜欢不要理由。杨照,我对台湾作家也一直有种莫名的好感。究根结底,大致也是因为普遍散发出的文艺气息吧。那种软的、沉的、清的、静的,感觉。胡洪侠,虽然也许显得有些许的不公平,但相比其他两位作家而言,他在书中呈现的东西,显得太熟,太俗。是,肯定有他在内陆长大,经历和我们司空见惯有关,但是他的行文、用语、形容、描写,都不能太引发我的兴趣。所以,大陆这一块,是书的弱项。也不知道香港和台湾的读者是否对马家辉和杨照也会生出同样的疑惑。

《对照记@1963》读后感(七):写于与台湾人相处过后

整个概念就已经吸引人,能够在此中收获一点不同于以往主观印象的客观细节以及读到一点有趣的私人历史就能偷笑。结果读到中断,却是差不多。三十个关键词中看两岸三地,其中还包括飞机,初恋,孔子这些没有什么辨识性却又能给到足够空间三位去发挥的词语。

特别是,这三位本身的文风本身迥异。最喜马家辉,以前读爱恋无声已然惊喜,影评的细腻中透着精准;再读游记随笔,比如死在这里也不错,又是另外一种娓娓叙来却句句直指人心的痛快。读到此书,更加期待那本风评最高的站错边,该是多么独特的眼光,去谈时论政呢。在序里,马家辉狡猾地说,"希望杨照和胡洪侠都写得比我老实"。看到此言不由得会心一笑,马博士,你的精髓正在于这种略有偏焦的港式二重暧昧啊。杨照,是台大历史系的才子。文风中不仅有台湾人一贯的宝岛风情,字里行间的身份认定意识还让人联想到同是台大出身的朱天心。我略懒,没查资料甄别这其中是否存在真正的学姐学弟关系,不过那相同情怀是脱不了干系的了。至于胡洪侠,没有太大感觉,可能是因为他的伤痕文学痕迹甚重甚不讨喜。我一向是爱着苏童史铁生类长于那个年代却少受到其负能量影响的作家的。

三人中,两人的主修都与社会学沾边,马家辉更是两个社会学学位头衔,可能因为这样使得这本书在还原当时两岸三地的社会环境时有了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会很期待继续看这三个老男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吊诡的是,这又显得这本书过于空中楼阁,概念先行于内容了。

标题我乱起的。

《对照记@1963》读后感(八):台湾香港再内地

马家辉这个名字在去年开始熟悉,起于那段时间会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中觉得马家辉(另两人,主持人窦文涛,经常有的嘉宾许老师)说话颇为风趣,遂有兴趣做进一步了解。依旧是百度百科,里面说了马家辉何许人也,在哪方面有所成就,尤其是里面写得台湾傲人李敖青睐。观此,既有了解其作品的冲动,后在当当搜,便有寻得该书,此为由来。

看介绍的时候,说此三人皆同年生,也即1963,杨照最早,马家辉次之,再就是胡洪侠。说起这三人,他们的成长背景是很不相同的,杨在台湾,先前国民党统治时期管制甚严,但杨照的生活亦非枯燥;马在香港,据他所说他是在湾仔旧区长大的,先前由英国管辖;胡则在大陆,而且其的成长也颇具中国特色,大陆特色。至于有关他们更细的经历,兹不赘述。

这本书的亮点就是透过三位具有不同成长背景,不同经历,但都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的作家,按照他们商定的主题,每人就同一主题都有不同发挥,而且都各自写了关于他们自身要么往事要么看法,杨马行文颇具诙谐,胡的风格则有些严谨。较为清楚记得的就是杨照先生写他年轻时关于接触性方面亦或是他国中老师口中经常说他们就是“一锅粥里的老鼠屎”,江浙腔浓厚,尤其是写到他们模仿老师念那几字的时候,当时于图书馆中情不自禁笑起来了,觉得饶有趣味;而对于马家辉先生,写到他来大陆旅游时对上公厕中的“两瓣屁股”那一段,再就是关于粽子的忘不了她舌里的温度,都十分精彩;对于胡洪侠先生,大体规矩,并无如杨马两人那般有趣的生活经历,但由于自身也是在农村长大,虽不曾如胡一辈历经文革,但也能体味其中的辛酸。

《对照记@1963》读后感(九):听三个不同的老男人讲故事

三个人当中最喜欢看马佳辉,好像这个人很愿意在书里和电视上说自己的阴暗面,比如背着女朋友和其他的姑娘拍拖,曾经在厕所被吐口水的阴影,于是,在阅读的时候,好像可以看见作者难得的暴露自己弱点的坦诚,反而让这些并不具有太多深度,而是充满个人小情调的文字显得有趣。坐在对面的人是和你在坦白地交流,而不是以在文字上以一种装逼的形式出现。也许马佳辉念心理学的关系,感觉他可以非常坦诚地面对自己,于是在面向公众的时候,也可以适度展露自己的弱点,而不是总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嘉宾,一个个上演的都是完美的励志故事,每看一个家伙说自己的事情,好像他总以一种榜样的姿态出现,看看就觉得自己没出息。而马的这种表现,适度示弱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所以就算他有时侯说的东西不见得有多有深度,充满小情调加上知识分子的底蕴,还是觉得这个人很实在,可以如朋友一般倾听和阅读,偶尔还能有所启发,偶尔也默默嘲笑他的小愚蠢。

真实的表现自己可以活的更轻松一点,不过,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三子,需要迎合的人太多,玩个性,玩率真,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就走到西伯利亚去了。

另外,看看胡的文字,感觉就和课本上一路念过来的大陆作家真是一个路子,总带着一点伤痕文学的感觉;杨照先生,好像总有点怀乡和身份认定的问题;两者都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的烙印。难道是香港的开放和留洋的教育才能带来开放和自由的态度?或者亦只是个性使然?谁知道呢。

现实生活里,好像很少有机会听听老男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想想,书和文字真是非常不错的载体,踢去说话里的废话,去掉影像过度的干扰,充分保有思想和情感层面的交流,有乐。

《对照记@1963》读后感(十):香港记忆

杨照、马家辉、胡洪侠三位媒体人联袂呈现的《对照记@1963》,之所以会邂逅这本书,盖因凤凰卫视梁文道的推荐。大陆人或许皆或多或少的对香港媒体有一种说不听道不明的信赖,我们更容易相信香港媒体讲的是真话,似乎他是诺大中国中一座傲然的小岛,既接着地又临着海,因而显得不偏不倚,,从不惧于世俗的权益纠纷,颇有一种超脱感。因此,当偶尔得知这本书时,又在第一时间被其“一时,一国,三地,三人”的奇妙构思所吸引,很快便购得此书,阅读开来。

因为我得知此书的机缘源自香港,而书中最喜欢的部分又是象征着港岛的马家辉所著,因此不如从此处说起。首先需的澄清,三位作者当然都写得很好,也各有其特色,杨照由事入情、马家辉有事有情、胡洪侠由事讲情,各有各的情意,我这里说最喜欢马家辉的部分,只因个人阅读习惯之因,再者家辉先生确有“可喜”之处,因此便令他担了“最”字。如此解释一番,便可进入正题了。

香港回归时候自己年纪尚小,对一个小孩子讲香港回归之于中国的意义未免有些“对牛弹琴”了,我只记得全班小朋友一起在上课时间看电视,要知道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记忆中唯二两次的类似记忆除此外,便是国足提前出线那次。小朋友们都聚在教室里,手里拿着塑料制的假花,不时地挥舞几下,小心翼翼的趁着老师转身时交流几句,印象着实不深。若再细究下去,对于香港的最初记忆,应该是那首《七子之歌》,“你可知麦卡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段优美的曲调,即使是孩子亦可感知其中情意,音乐总是有如此魅力。

但是马家辉却描述了另一个香港,这个香港在一定意义上更接近记忆中青春期时港岛:喧嚣拥挤的街市、灯红酒绿的都市夜景、充斥着港腔港调的叫骂声、晃荡于阴影处的古惑仔……是王家卫镜头前的冷寂,是系列电影《古惑仔》的现实投影。这座城市有着现代化特有的冰冷气息,高楼大厦遮蔽了阳光,阴影滋生,混凝土的铁锈气混着空气进入人们体内,仿佛人人都成了批量生产的机器人,体内充满机油的腐败滋味,哪里还有满腔热血。当然这也与马家辉本人的早年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生活环境便是如此,只是他从不过多的关注周遭冷硬的环境,他的文字在叙述自我经历时总有一种自我调侃蕴含其中,读来只令人专注于故事本身,毕竟即使夜幕遮蔽天地,盈盈月辉总会是不变的焦点。

也正是通过马家辉的回忆,香港的形象才变得有了血肉起来。不再是或好或坏的孤立符号和片段,松散的框架中被填入了充实的、最接地气的内容:满含中国市井味的尖沙咀、象征着英女王的King Cross、笑着的孔子像、抽着烟的鲁迅雕塑、关于女同学和女老师的模糊记忆、关于自己的羞怯懦弱的过往……他在讲自己,也在香港,是矛盾、是混乱、是自由、是变化,是值得写下来分享给我们看的1963年生人的人生,他自己写得开行,我们也看得开心,真是再好不过了。

最后要说的是,虽然我只挑了《对照记@1963》中马家辉的香港部分来写,但我确实仔细阅读了杨照的台湾和胡洪侠的大陆,都有所感触。只是杨照的台湾据我实在太远,连香港也还只是我自他出东拼西凑来的,更况乎海峡那头的台湾呢,因此实在不好写。而胡洪侠的大陆则恰恰相反,三者中我最熟悉的便是他,我的父祖辈着实离那个年代不远,电视剧又总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着天然的爱好,我对胡笔下的人生过往总有着一份熟稔,谈起来便少了些发挥的空间,实在不适合在一个冬日的、期待美好梦境的夜晚回忆。而这便是这篇短文的出处,聊做梦之引也而已。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