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0篇

时间: 2020-03-13 09:27:01  热度: 278℃ 

点击全文阅读

《明朝那些事儿》是一本由当年明月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368.00元,页数:2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一):孤独

虽然是个喜欢独居的人,但是,看完全书后,我有一种深深的孤独感,难受到想哭却哭不出来。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委屈,人生怎么有这么多的悲伤呢?古代那么有才华的人也没几个得以善终,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是我的幸运,然而我要才没才,要貌没貌,过得也没比他们好多少,想想都很惭愧。也许世界也是公平的吧,也许人生都是辛苦的,不管有才无才,各有各的难处。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二):比一起历史书最大的好处就是我能很快看完

大多数历史书都有让人想睡觉的感觉,但当年明月的手法比较独特,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也算是网络文学范畴,所以文笔平实搞笑,但又不失深度,是一套非常好的“历史书”。

我博客也有相关评价,欢迎拍砖:http://www.jinlaiba.com/archives/4446.html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三):明朝里看历史

乱糟糟你方唱罢我登场

怪不得总有人说历史像副画卷,有像个巨轮。

像画卷是因为,每个节点都清晰可放大,总有故事可讲,但是又只是整个篇幅里的一抹颜色。像巨轮是因为,时间不可逆,新的故事无情碾压过旧事,无论是善是恶,或喜或悲。

奸臣忠良都没了,舞榭歌台也没了,帝王没了。可能历史就是故事的集合,又或许,时间是静止的,人和物才是变化流逝的。

既然一切对历史来说都没有意义,何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一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四):不仅是有趣

读过最好的历史科普读物,当年明月增加了许多对人物内心和性格的解读,也许并不是非常的准确,但是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还是有的。

而明月增加的这些解读我觉得是他写这本书的核心目的,通过对人和人心的刻画来歌颂那个时代那些忠勇,仁爱,有思想,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那些不那么伟大,不那么高尚却心有执念,为了心中事业而坚持的小人物。这些独立于历史的伟大人格才是这部书的真正主角,而非那些帝王将相。

因为这本书崇敬沈链,左光斗这些宁死不屈的死谏之人,他们是明代的脊梁;敬仰阳明先生这样知行合一的一代圣人,他们是明代的心和大脑;也佩服于谦于大人这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救大厦于将倾的股肱之臣,他们是大明朝的骨气。

历史有说不尽的人物和故事,但却有一样的真理,这本书我觉得不仅好在风趣幽默,开拓知识,更在于去恶扬善,以正人心,感谢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五):出名道路

当年明月在书里面有列举掌权的两条路,一条是读书人的路,千辛万苦的科举和各种权谋,在派别斗争和个人战中脱颖而出,一条是宦官的路,切了,然后报上boss的金大腿,是一条捷径。

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当官人流芳千古的路,一条是一身傲骨,良心到底,比如海瑞,一条是失小节成大业,或张居正,或徐阶,还要遭受名节受损等各种代价等等。甚至可以说,在名誉方面,前一条路是不赔本的甚至是有很大回报的,后一条最多小盈,甚至是赔本的!

一身傲骨的人值得敬佩,但这也不失为流芳千古的捷径,后一条路更难以挑战,能屈能伸、忍辱负重,不受他人理解,预料了自己名节受损却不悔,一片黑暗中守住本分,是非常非常难的,所以,我更喜欢后一条路上的人。

当时明月讲故事很有代入感,好多地方对我的触动都好大,没想到在最后会喜欢上崇祯,一个太苦太苦的皇帝。

最讨厌嘉靖,应该是最自私又无耻的人之一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六):从历史中找到自己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是无意中发现的,没有人推荐、没有人介绍,原因在于我生活的圈子里读书的少,我生于农村,眼里见到的大都是是朴实的相亲,嘴里说的都是家长里短,关于谈论读书历史的都是道听途说。受农村环境的影响爱听别人讲些生动的历史。突然有一天,我看到了这本书,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有时间就拿来阅读,有时候是干活间歇,有时候能读一晚上,内容读起来形象,脑子里会呈现当时的各种情形,一幕幕的呈现在我面前,对我了解历史更深刻。读起来更有趣味,读到有趣的地方大都会情不自禁笑起来。以史鸣鉴,历史是一面镜子,也可从中找到自己。

通读这本书,可以知兴替,无论哪个朝代发生的事情也能在其中找到相似的事例,或者原型。了解自然的规律,朝代的兴衰。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七):单纯记录读书过程

2018.4.24 第九本 bad ending1644,从此人间再无大明

2018.4.23 第八本 真的越看越生气 2018.4.22 第七本 唉,帝国的转弯,帝国再没有兴起的可能了,没有力挽狂澜的人了。 都说乱世出英雄,可乱世出的英雄却总是和当局无关。 2018.4.21 第六本 大厦将倾啊,好喜欢李如松 2018.4.20 第五本 嘉靖是聪明人,但是太自私了,自私的人成不了好皇帝。其实看到这一本已经有些厌倦心寒了,权利斗争尔虞我诈,无限循环的都不是新事。

2018.4.19 第四本 咋越看越好看呢。日常感叹当年明月那时候才27岁。 2018.4.18 第三本 于谦!朱祁镇为什么不自杀啊,怎么有脸活着。

2018.4.15

第二部看完,造反上位的皇帝是不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更愿意勤于政事,做个好皇帝啊。2018.4.12

第一部朱元璋看完,难以想象这是一个27岁的年轻人写的。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八):回看明朝那些事儿——终章

昨天终于看完最后一章节,合上书,意犹未尽。

想评价这九本书,竟不知从何说起。

一个字,好。

两个字,牛逼。

作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着实佩服。其实,这种历史写法类似于科普,看上去通俗,但若不是集大成者或深谙其道者,压根就写不出来。

对于明亡清兴这几十年,恐怕我们有很多遗憾吧?遗憾崇祯无力回天,遗憾袁崇焕含冤而死。但历史就是历史,允许我们随意将其打扮,却不能篡改。

作者不是在给帝王将相作传,也不是在书写胜王败寇的历史,更不是在率性而为,他只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自己的方式去求证历史而不是人云亦云。崇祯不是一无是处,袁崇焕也不是完美的。每个历史人物自有它的历史意义,当然也就自有他的历史局限性。我特别喜欢作者这种对历史的态度。

在最后一本书里,有少许的印刷错误,这个无伤大雅。最后作者给我们讲了徐霞客的故事,然后提出了一个惊艳的观点,这是我最为佩服的。没错,每个人都在创造自己的历史,无论身处什么时代,我们都在按照自己的选择去生存。朱元璋朱棣也好,严嵩徐阶也好,高拱张居正也好,李自成张献忠也好,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都在为自己的事业而活。我们可以用正史的眼光去评价他们,但不能忘记的是,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作者无时无刻不在体现这一观点。

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掺杂个人观点的史书,然而这本除外。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九):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说

2017过去了,我好像没看什么书。

哇,回顾一下,竟然只有如下寥寥——《巨人的陨落》、《流星蝴蝶剑》、《蔡康永的说话之道》、《一句顶一万句》、《腾讯传》,撑死再加上仍在读的《三国志》,实在是少的可怜,羞愧难当。以至于到近期看完《明朝那些事儿》,总有一种“这些个大部头”害我阅读量少得可怜之感。

《明朝这些事儿》真是个大部头。《巨人的陨落》已然篇幅宏伟了,可前者仍然将近后者的两倍长,堪比我之前看的《寻秦记》了,但要知后面提到的这两套书可都是小说,而《明朝这些事儿》可是……

诶~你根本不好界定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听说纸质版有9册,我看的电子版,7册,这么老长,像一部文言文转码成白话文的历史书,但又掺加了太多个人臆测(个人对历史场景进行大胆还原),使其显得不那么严谨;频繁地插科打诨,秀八零后标志性的无厘头式幽默,使其显得不够庄重;口语式的表达方式,没有一根始终清晰的剧情主线,又使得其不够精巧。但是反过来说,它不拘一格、风趣幽默、直观齐整,令读者仿佛在与作者对谈,听作者一段一段地讲故事,嬉笑怒骂间,整个明朝三百多年的事儿就全部说完了。这是多么新奇的观史体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相较于自己去翻冗长的史料、啃拗口的文言,这是不是更好的了解这段历史的方式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明朝那些事儿》为什么这么火?在我看来,一方面是因为它是一种伟大的创新。就好像大家吃腻了炒菜,又吃腻了火锅,麻辣香锅就此大火起来一样,《明朝那些事儿》另辟蹊径将多种表现形式糅合在一起,兼具了它们的优点,成为受更多人喜爱的“历史”打开方式;另一方面它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某些需求。真正愿意自己找史料、做论证、细考究的人越来越少,真正有兴有闲花时间看卷帙浩繁的枯燥史书、理清复杂的人物关系与事件因果的人濒临灭绝,像这样可以休闲娱乐、又能了解历史的读物,不正是现代人居家旅行、放学下班、等人坐车的必备良品吗?就像我,读完此书肯定不会再去碰明史了。

《明朝那些事儿》的精彩,简介里都已说得清楚明白。近三百年的胜败兴衰、来龙去脉被从头至尾逐一述说,这中间奇人繁多、趣事纷呈,令人很难不对其中一部分产生深刻印象,通读之后涨姿势之收获感溢于言表。笔者简单回顾之后,最终总结成打油诗一首,谨此留念:

变态劳模开洪武,武功盖世谱永乐。

土木堡中天顺祁,炼丹炉旁嘉靖难。

强臣悍后迫翊钧,梃击夺本惊常洛。

随后一双好儿郎,一个败来一个扛。

冥冥之中天注定,该怪阉竖怪闯王?

明存二百七十六,灾殃鞑虏酿国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十):王朝剪影

作为一本想要了解明朝的入门书,这是一套很好的故事集。重要的人物,都在书里。但是,每每读过,总是感觉意犹未尽——对很多人和事的描写,过于简略。

我想看历史,就是看人、看事、看理。这与马未都的历史不可能还原,以及作者强调历史规律,有些相似——历史的真相,是很难追溯的,但历史的道理,是永恒存在的。天下事无新鲜事,发生过的还会再发生。

这套书写人,是很有意思的。像朱元璋,每每要杀人的时候,作者总会写道:“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就这八个字,其实朱元璋的很大一部分性格,已经展现眼前。其实这种极端的性格,我是很理解的,年岁日长,越觉得中庸之难;而成大事者,有着一副中庸之态,则更是难上加难。

朱允炆是个好人,也是个悲剧。所谓好人,大概和心软之类的连在一起,但心软似乎也不等于与人为善。朱允炆的削藩,似乎也没有和当年与朱元璋对话时说的那样:先礼劝诸王,不听则惩罚他们;相反,朱允炆不告警而直接下手,并且丝毫不手软。我想,朱允炆是输在了年幼,输在了幼稚。比起朱棣,似乎这位皇帝,更适合当一个与世无争的王爷。

朱棣似乎不是好人,但朱棣是有能力的领导者。自然选择,会选出最适合的物种——也许有些时候有些运气的成分。朱棣是自然选择的产物,自然比温室花朵朱允炆有战斗力的多。作者对于朱棣的评价,还是很中肯的——朱棣有两张面孔,对敌人狠,对自己人慈。我想,这种处事方式,似乎十分现代——以自我为中心,有利于自己的,合作;不利于自己的,消灭。从这一点来看,朱棣其实很真实。再反过来看看,越是高位的人,经常越活的自我;而越是普通民众,似乎越来越高尚——而这种高尚,倾向于虚假。

从万历中期之后,内容偏向于无聊。并不是作者写的不好,而是历史偏向于无聊——边境忧患成为常态,却再没有充满想象力而又左右战局的大将;朝中也没有尝试改变的变革能臣。整个帝国,似乎除了党争,就是党争。像极了一出永远没有结局的烂戏,剧情整日不变,只是上台的演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为什么朱元璋、朱棣这样的早期君王,设计的制衡机制,远不如美国那样有效呢?为什么后来,帝权、相权、宦权总是此消彼长,却很难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呢?我想,差距不在于顶层,而在于底层——明朝的普通民众,是和朝廷没有关系的,只是一群蝼蚁,无论上层如何变,底层变化是不大的;但美国,人民的权力似乎很有力量,至少表面上,还是可以影响政局的(比如通过选举)。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