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幸福之路读后感10篇

时间: 2022-12-10 14:36:22  热度: 338℃ 

点击全文阅读

《幸福之路》是一本由伯特兰·罗素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3.00,页数:2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之路》读后感(一):早期心灵鸡汤

因为王小波看得罗素的《幸福之路》,原以为会是小说或者散文,没想到是本类似心灵鸡汤的杂文。

全文分为两部分: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原因

不幸福的原因有很多: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崇尚拜伦式的痛苦,争强好胜,无法忍受烦闷,嫉妒心强、在意别人的看法等等。

幸福的原因也很多: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从事一份有建设性的工作,多培养兴趣爱好,正确对待他人和家人,不要沉溺于自我……

罗素的建议和方法提了很多,但总归起来,是向外看,而不是向内看。意识到宇宙之浩大,人类之渺小,就会发现,自己的那点喜怒哀乐微不足道。在不断向外的世界中寻找乐趣,才能有效摆脱日常生活的缓慢、烦闷。仔细想来,颇有点道家遁世的意味,但也不那么绝对。

可是,到底什么是幸福呢?罗素也没有说明白。如果关注自我就是幸福,如果获得他人好评就是幸福,如果挣取大量金钱就是幸福,那这种技巧类的心灵鸡汤还有什么建设性的作用呢?

或许,罗素写这本书也只是他踏上幸福之路的一种方式,无关乎他人。

《幸福之路》读后感(二):读都懒得读,谈什么幸福

刚刚开始读这本书是我过得最糟的时候。感情失败,事业平平,怀疑人生,累觉不爱。我迫切想要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明明自己已经如此努力,还是被幸福拒于门外。

但当我放下自己开始环顾四周,我发现一个残酷却又略感欣慰的事实是,没有人是感觉幸福的。至少在我能够到的圈子里,在我所处的阶层中,没有。

反观四年前,我还是一个深信幸福的人。这里的信不只是相信,而是信仰。

信仰是一个很灵修的词,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个灵修之人。而灵修之人容易产生一个思维局限,即我的内在能决定外部世界——只要我自我探索,修心冥想,我的境遇会随着心境产生变化,我灵魂的纯粹能吸引幸福自发向我靠近。

我不想说这是什么鬼,更不会说这都是忽悠诈骗,很多亲身经验都在向我证实,这都是真的。

但这些年慢慢出现另一部分的亲身经验,不时在我脑中敲问号警戒我说,也许那只是部分的真相,并不是全部。而另一部分真相到底是什么,我试着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些参考答案。

总结来说就是:

幸福不是一种(我深信自己怎么怎么样它就会降临的)精神信仰,它只是一个(我只能努力去做并且运气够好就能达成的)世俗成就。

把注意力放在外部世界:衣食住行,健康,爱情,成功的工作并受到尊敬,都是组成幸福的要素(虽然没有哪一点是容易的)。如果得到了这一切还是不快乐,那就去看心理医生吧(更不容易啊)。

是罗素先生太耿直还是我的总结太丧。

总而言之,书是读完了,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实现幸福,就好像绝大多数读过抑或没有读过此书的人们一样。但若问我还会努力去试着过好这操蛋的一生吗,行行歇歇,浮浮沉沉,我想,大概还是会的吧。

《幸福之路》读后感(三):书摘

生活平静是伟人的特质,他们的快乐不是外人眼里的那种幸福……兴奋是毒品,会越来越上瘾……幸福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一定是一种平静的生活,因为真正的快乐只能常驻在平静的环境里…

爱攀比的习惯是致命的坏习惯……

人一定不能被情绪所左右,一会儿相信这个,一会儿相信那个。……

被虐狂的根源始终于过分夸大了自己的价值……一: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的那样无私……二,不要过高估计你的价值……三,不要指望别人也向你一样那么看重你……四,不要幻想着大多数人总是在想着怎么害你……

只有在兴致的情况下才能把事情做好,没有利己的动机是很难有兴致的……

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另一个人的缘故而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向…………人们对别人行为的抱怨,往往都是因自己自私的天性而对另一个人超出合理界限的贪得无厌所做的健全反应……无论事实多么令人不快,最好是去面对它,习惯它,并根据它来构筑你的生活

如果你显得害怕他们的样子,就等于是在说你是很好的猎物,而如果你满不在乎,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力量,进而放过你

平淡无奇的快乐与浮想联翩的快乐,肉体的快乐,精神的快乐……不高估自己的能力是幸福的源泉之一,低估自己的人,总会惊讶于自己的成功,而高估自己的人总会惊讶于自己的失败

不会危害其他人的任何乐趣都是有价值的……兴趣的范围要尽可能广,尽可能善意而不是敌意的对待你感兴趣的人和物……一个人感兴趣的事越多,快乐的机会越多,需要被拯救的机会越少,他如果失去一样东西,他能转向另一样东西,对其中任何一件事感兴趣的人会比没有情趣的人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缺乏情趣的原因之一:觉得没人爱自己,反过来,觉得有人爱自己则会比其他任何东西更能增加情趣

最好的那种爱是可以互惠的那种爱,各种可以愉快接受,自然的给予爱,每一方都会因为这种互惠的快乐的存在而觉得这个世界更有意思

太强大的自我是一所监狱

《幸福之路》读后感(四):源于文化的幸福

《幸福之路》是伟大的作家伯特兰·罗素所著,由我国著名的翻译家学者傅雷所译。对文学有要求的读者会有意识的选择大家所喜的国外经典文学作品,这不仅会对原著有深刻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深切的领会其文学作品的魅力。傅雷先生所译的这本《幸福之路》无论是语言的选择,文彩的呈现都是经典。正如书中所言,“人生的暴风雨和自然界的一样多,来时也一样的突兀;有时内心的阴霾和雷電,比外界的更可怕,更致命。所以,我们多一个向导,便多一重盔甲,多一重保障。”此书可以很好的告诉我有心的读者如何在现有存的重负之下挣扎出一颗自由与健全的心灵,去一尝人生的果实。瘸腿的看见健全的人总认为自己不幸陷入悲伤之中而不可自拔,直到某一天瘸腿的人看见了双下肢残缺的人时才突然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好书的作用便是让我们这些时时身处瘸腿境界中的读者,不要那么局限与妄自菲薄,在无聊无益的哀叹中空耗生命。

此书共分为上篇的九章节和下篇的八章节,从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来剖析何为幸福,何为不幸福。有些语句看了确实会让身处迷情之中的人悚然一惊,彻底醒悟,人做为主观能动性强的物种,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幸福起来。脸上挂着悲穷愁苦的面容与面带微笑的同一个人,哪一个会更受欢迎?答案显而易见。幸福或不幸福到底主动权还在于自己的心态改变。

伯特兰·罗素的文笔轻快诙谐,而译者傅雷最大程度的用中文语言的独特魅力将这意境展现出来。此书读之并不感到沉重与沉闷式的说教,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慈祥老人坐在火炉边娓娓细说,让听者动容与舒适,倍感温暖。

分析了人性里的种种优点与劣情之后,罗素最后的笔端仍是充满温情与希翼的,也许这便是一个有着高尚品德与社会良知的文化人对社会精神的最大贡献。以德立于世,以文传于世,不虚于其表。民之幸福,国之昌盛,不忘耻辱,在重压的凡俗生活里仍怀有对明天的希望,这希望从阔大来看是世界依存的根本,对个体而言却是活得更好的内在源泉,从亚里士多德到柏拉图再至苏格拉底,各家的智慧均是让我们人类获得内心幸福,外在安康的保证。

《幸福之路》读后感(五):放下自我,关注世界

先对书本内容做大致概括。

《幸福之路》的作者是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散文家和社会活动家,幼时由严肃而有教养的祖母抚养。在此书中,罗素不依任何高深的学说,以浅近的语言,将幸福之道娓娓道来。

此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描述不幸福的原因,下篇描述幸福的原因。

现摘录几句个人尤为赞同的说法:

最无聊的莫过于自我封闭了,最令人愉快的莫过于将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转向外部世界了。 真正让人满意的幸福,都是伴着充分运用了我们的官能、充分认识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而来的。 如果我们都有看透他人心思的魔力,我想首当其冲的后果就是所有的友谊几乎都会解体,而第二个后果可能就不太好了,因为一个朋友都没有的世界是一个让人无法忍受的世界。 第一,要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的那样无私;第二,不要过高估计你的价值;第三,不要指望别人也能像你一样那么看重你;第四,不要幻想着大多数人总是在想着怎么害你。 理想主义给简单的动机披上了古怪的伪装,而对我们的公众人物所进行的冷嘲热讽的选民是对的。 不管做什么,只有在有兴致的情况下才能让把事情做好,没有利己的动机是很难有兴致的。 任何人都不应该为了另一个人的缘故而改变自己生活的主要方向。 人们对别人行为的抱怨,往往都是因自己自私的天性而对另一个人超出合理界限的贪得无厌所做的健全反应。 无论事实多么令人不快,最好是面对它,习惯它,并根据它来构筑你的生活。 能有伟大灵魂的人会打开自己的人头脑之窗,让来自宇宙的每个角落的风自由地吹进这扇窗。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一个明智地追求快乐的人是会在其赖以生存的人核心兴趣之外让自己拥有很多附带的兴趣的。 焦虑、烦躁、恼羞成怒都是毫无意义的情绪,这方面感觉很强的人可能会说他们克制不了这种情绪。

不管怎样,《幸福之路》对于在浮躁喧嚣的现实生活中焦灼不安的现代都市人来说,实在是一本读来畅快,不可多得的好书。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