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黄金时代》读后感10篇

时间: 2020-03-13 09:50:35  热度: 323℃ 

点击全文阅读

《黄金时代》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80元,页数:3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黄金时代》读后感(一):书摘

。我这个人,一向不大知道要脸

。真实就是无法醒来。

。人老了就这么天真,事事都在别人意料中。

。在我看来,人生最大的悲哀,在于受愚弄。

。假如人处于一种不能克服的痛苦中,就会爱上这种痛苦,把它看成幸福。

《黄金时代》读后感(二):似水流年

刚刚把这一部分看完,觉得黄金时代真的是写真实世界的一本书,它可是真实的把当时人们心中所思所想赤裸裸的反映了书本上。但是虽然写的是那个年代的一代人的想法,但是,我想那些思想也不就是现在或许也是以前的伟人的想法吗。我不认为那是可耻的,因为那才是真实的,虽然事实往往比谎言和A更恶心。

同时,让我很诧异的是作者,他那么一位思想高深的人物,但是却是写文章时一点也不避讳,这一点是大多数作家不及之处。而且,从行文中可看出作者真的是一位大智如愚的智者,小生佩服之极,努力,往之。但是,很难理解的是,作者这样世人是难以明晰您老内心的,您不感到孤独吗。我经常会有这样的迷惑

《黄金时代》读后感(三):请努力抱拥你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前面看的我只想捂住纸张不让别人看见,看到最后竟有了纯洁感

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创作时的痞笑了,顿觉作者的坦荡纯真,感觉自己看的书不坏的,想到下次重读时心里多了许多坦荡,也忍不住要笑自己了

任何浪漫都被压抑的年代,不可以有爱情,只能讲伟大友谊

检讨报告里必须去掉那些温情的细节,只写所有动物都会的东西

他赤裸坦荡写性但又让人觉得一股孩子气,真是让人没办法啊

王二身处那样的环境,却能保持自己的本心,本性和灵气,不麻木不抱怨不靡颓,活出了自己的鲜活的带劲的黄金时代,活的汪洋恣肆,活的快意洒脱 虽身处乌烟瘴气,可内心不留半点烦累

自问自己活的带劲吗?还有灵气吗?洒脱敞亮吗?心里都是累死人的琐碎和情绪。愿你,也鲜活……

《黄金时代》读后感(四):生活的捣蛋鬼或控诉人

上大学时,曾读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除欣赏他奇诡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文笔外,没有引起多少思索。也许,工作后对生活的了解更加切近,重读此书,似有所得,直有想见恨晚之感。

王二和陈清扬,可以视为两种象征。王二象征着“超现实”,陈清扬象征着“理想”。整个黄金时代的故事就是陈清扬从“理想”,皈依“超现实”的过程。超现实在这里指的是:超越现实的规则和逻辑之外,如果将现实理解为生活,那么王二和后期的陈清扬就是超越现实的,生活的捣蛋鬼。他们看透了现实中的把戏。

“陈清扬说,她到我的小草房子里去时,想到了一切东西,就是没有想到小和尚。那东西太丑,简直不配出现在梦里。当时陈清扬也想大哭一场,但是哭不出来,仿佛被人捏住了喉咙。这就是所谓的真实。真实就是无法醒来。那一瞬间她终于明白了在世界上有些什么,下一瞬间她就下定决心走上前来,接受摧残,心里快乐异常。”这段原文,我觉得是小说的核心。文中还有一句更明白的话“陈清扬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

如此看来,超现实的捣蛋鬼,并不是人生来就想成为的,这里面有很强的无奈感。它更像是一种面对现实的选择,不想同现实合唱,只好选择捣蛋。这是一种控诉,滑稽的,悲凉的。

《黄金时代》读后感(五):黄金时代之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是人性闪光的时代。 自从产生社会,在观念的妥协与斗争中,人们就开始构筑自己的规则与秩序。伴随一个长期存在的秩序而产生的,是对其他观念的排斥与愤恨,哪怕这些观念本属于人性,并扎根于自己的心中。 陈清扬与王二在那个特殊的时间与空间背景下,擦出了人性的火花。陈清扬身上,有着纯粹的人性,对种种秩序有着天生的敏感。她是无意识,甚至可以说幼稚的。她觉得人性与秩序并不矛盾。但现实告诉她,人性需要符合的是大家认可的“秩序”,哪怕大家心中并不认可这种秩序,甚至想的与她一样。这种“秩序”不需要有人为之宣传或大声疾呼,沉默就是最大的认可。这种“秩序”为其子民提供了各种圈子,来圈住那些不服从秩序的人。陈清扬想让自己有人性,但又不想被圈子套住,最终还是选择了人性。 王二本身基本无视已经存在的所谓秩序。一方面他从外面来,没有对“秩序”的切身感受,另一方面他能看穿这个秩序并无视它。王二是个无意识的有人性的人。他的人性,在他的无意识中与陈清扬产生了共鸣。陈清扬不清楚,王二不在意。这样,一下子打击到了这个秩序的要害之处。对这个稳定的秩序,你的反抗,你的愤怒,根本伤不到它一根汗毛。唯有无视和无知,加上一点恣意的人性的引领,才能让这个秩序颤抖。 王二与陈清扬被审查,写了最有可能违背秩序规范的材料,却是无妨的。唯有陈清扬的材料,似源头活水汩汩流出,让那些异化的人在一瞬间瞥到了人性的美好。这在一个封闭而稳固的时代,忽然成为了最厉害的解药。 这是这两人的黄金时代。 希望,也能成为所有人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读后感(六):每个人活着都该有自己的故事

我又一次站到了镜子面前,静静得看了一下自己,然后开始反省这么多年的生活。

他说,当你一步步回溯一件过去的事时,当然会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但是假如你在一步步经历一件当前的事,你就会对未来一无所知,顶多能算一个事后诸葛亮。

我看着他的文字,脑海里好像能勾勒出他的脸庞、身材,单单地站立在这就仿佛感受到他的气息与气质,这该是怎样一种气息,又会是怎样一种气质。

下一步,对于我来说是什么。我看着经过十几年教化的自己,身上似裹有白千层外衣,可却未关注身躯强健与否。

他说,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故事。人生在世,似水流年。

他的故事就这样赤条条得讲给我,不拐弯抹角,我也就只能涨红着脸看他的性、他的情。其实,何来羞愧一说,这本身不就是人这个生物最本来的面目。我们习惯了伪装,差点见不得真实的自己,而感叹外衣的华美。这大概就是他的独特之处吧。因为独特,所以魅力十足,因为特别,所以印象深刻。

我和他似乎没有一点共通之处,他不按规矩,像个强盗,一下子就闯入了我的生活。大概,以后会时不时得想起他,想起他有趣的童年,他丰富的情史,直率的性格。

这种与众不同的人说他写小说不是为了教诲别人,没有时时刻刻挂在嘴边的积极向上——那应该是做人的准则,而只是为了好看。确实,我也只是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东西,听到了我想听的东西,他的真实。这些会引领我的下一步,生活仿佛结束却是新阶段的启航,正如我对于他的探索。

你仿佛已经很老了,又好像很年轻,在纸上,眉飞色舞。

早在遇见你时,就应该与你打招呼:王小波 你好哇!

《黄金时代》读后感(七):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波爷的时代三部曲之一,虽然还没有看过其他两部,但我相信从名字上看,“黄金”肯定是最精彩的一本。虽然小说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新中国最阴暗的那个时代,但却是主人公王二20左右的时期,是王二的黄金时代,而且恰巧的也是波爷的黄金时代。

我一直相信,小说除了人名之外都是真实的,小说家最爽的事情就是可以用小说的外衣说出很多现实中无法说出的故事。我也觉得波爷就是在写自己,王二就是波爷,可能不是每件事情都是发生过的,但小说在展现描绘王二的性格、个性的时候就是波爷在自画像。所以文章看起来很爽快,很真实,因为波爷就是在写自己的故事。

虽然因为是自画像,可能会有些随意甚至散漫,但这也是波爷的个性吧,王二也是这样。原本的生活就不是那么按部就班的,为了反应出王二在黄金年代的真实生活,也是煞费苦心的营造了很多细节,很多支线来构造出一个丰满的王二时代。毫不忌讳的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实展现,而且让王二的心理世界也袒露无疑。就是喜欢波爷的这种实在,这种真实。

当然,有些人是把《黄金时代》当成黄书去看,因为里面有不少性的描写。但这就是生活,实实在在会发生的事情为什么要去避讳呢?而且如果把这部分从王二的时代剥去,那王二还能是个血气方刚的汉子吗?波爷绝对不是那种立牌坊的。而且我也是觉得真实更能吸引或者打动读者。比起主旋律只有好坏之分的偏执价值观,我更喜欢这样丰满的小说人物。

所以看了这本小说,可以去了解那个时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我觉得也是在了解波爷的故事。真心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2016-9-8

《黄金时代》读后感(八):和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爱相比,羞耻总更容易得到承认

那年的夏天我睡在木头地板上,早上睁开眼睛就能看到瓦蓝的天飘着轮廓很深的云,屋顶彩色的钢板被烤的滚烫,阳光洒在上面瞬间蒸发成滋滋的声音。那一年我剪了很短的头发,早上起来一盆凉水冲掉粘了一夜的汗,胡乱擦一把带着冰凉的水珠就大步出门。那一年我只穿白色的T恤,入夜时一口气跑过三四个路口,下雨时趴在窗口淋得湿透。那一年从窗户跳进绿皮火车抢座,在许多个回家的黄昏精疲力竭睡的深沉。

那一年我十九岁,黄金时代,所有的梦想都一夜成真,无数新生的奢望高高站立蓬勃生长,就像王二面对亚热带旱季的阳光,带着生猛无畏的狂妄,想爱,想吃,想冲,想迫不及待去完成生命中一切美好的可能。

那是我最初认识王二的年代,在课桌下面翻着黄金时代当做小黄书看,挑动人心的字眼隐藏着不明就里的猎奇,所能记得的,也只是单纯的有趣。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和王二的黄金时代再度会面时,看到的竟是政治的影射,世间的荒谬,捆绑的自由,爱欲的孤独,至于那些曾经鲜活有趣的东西,都变成了严肃的象征。很多年前我看着它偷笑,很多年后读着读着竟然想哭。我想我变成了王二最不喜欢的那类人,在缓慢受锤的过程中日益变得严肃而无趣。

许多年后的今天,我已经很久没有过冲动的奔跑,顶着不敢沾凉水软趴趴的头发,撑开雨伞努力躲避着雨,衣柜里找不到一件白色的T恤。我比那些身边对我极度熟悉的人更为惊讶那是我有过的曾经。

这个像秋天一样的夏天里,曾经滚烫的热度逐渐从我身体里退去,可能我再也无法时刻准备着用拥抱温暖另一颗心。也再不抱希望,开始衰老的身体和灵魂还能等来再一次气象更新

不如撇开那些隐喻吧,单纯看看这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我开始有点明白为什么明明有过的美好都要不加区分冠以后悔的名义,也许和承认曾经真实存在过的爱相比,承认羞耻来的更加容易

“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那一刻她觉得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再也不想理会别的事,而且在那一瞬间把一切都遗忘。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

《黄金时代》读后感(九):呼啸而过的黄金时代

在很久以前,我知道有个人叫王小波,他是一个人才,他去的很早。后来,我遇见了他的《黄金时代》,仰慕已久,终于有幸拜读。

在自己看之前,我已知道这是一本关于打屁股的“革命友谊”。看了之后,从这本书身上看到了无数个我。

我喜欢自行脑补书里发生的情节,在想,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像陈清扬那样活着,我会怎样?陈清扬是个悲剧,又像一出喜剧。从一开始就从高岭之花变成了破鞋。她放肆不羁,桀骜放纵,若是在今天必定是个潇洒的女人,可是,这件事谁又说的准呢。

王二是个流氓。嗯,我也这么觉着。我在想,王二对于陈清扬到底是什么感情呢?我猜不出来,也一直解不开这谜。我从未谈过恋爱,于男女之事只限于小说或影视,可那,又往往是被加以了许多艺术色彩的,就像一层白雾照在上面,我始终,也参不破情事。

一个破鞋,一个流氓,他俩到好似天生一对了。可那,爱情却又似乎更加不可能了。陈清扬是女性,她更加感性,我想,在被无端指责了那么久的破鞋之后,她遇上了王二,是抱有一丝希望的。爱情,多么美好,令人向往,让人痴迷。但她已经遍体鳞伤了。我无法想象那样一个年代的,她是怎样过下来的。但人在痛苦中,总是要有一些希望的。有了希望,才有光,日子才有过法。

爱情,是一个迷人的东西。在破鞋和流氓的黄金时代里,可遇而不可求。以前曾喜欢“执茶在手,笑看纷争”,现在,倒是觉得它矫情了些。当命运开始发挥他的作用的时候,不论是谁,都是逃不掉的。

这场和打屁股有关的革命友谊,最后,成了一场烟花,引起了轰动,也逐渐消亡了。或许它从没开始,亦或是,它一直都在。

我们挺像那些看批斗的人们,远远地看着热闹,讲别人的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不是嘛,看着别人的生活,总比想想自己的苟延残喘要好。敦革命友谊,嘻,好多人怕是一辈子都遇不上这种乐趣了。

黄金时代,是挺黄金的。或许它只有一场风的时间,又或许有一辈子那么长。看得到吗,在那光辉的金色中,有些事发生了,有些事没了,有些人遇上了,有些爱,永不会有结果了。

《黄金时代》读后感(十):此亦希望之春,此亦绝念之冬

周五晚上,终于可以放下实验,一口气看完了王小波的那本小集子,看完之后仍有种兴致未尽的感觉,因为之前都在翻看经典文学,好久没有这种畅快淋漓的感觉了,犹如窗外的雨开始时淋漓大快了两下,然后就像呼吸不畅了似的,渐渐淅淅沥沥起来,而我此刻,好想来场犀利的大雨,好把这世间一切冲刷的干净透彻。

我不得不承认真的很喜欢小波同志,他的直爽,真诚,与敢爱敢恨,敢哭敢笑,丝毫没有矫揉造作,看他的作品没有国内小说作品常有的说教气,他是真的很认真很用心的在写这些作品,只是想让自己的作品更美再美,没有别的目的,我喜欢这样单纯的作家。

《黄金时代》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我就简单说下我眼中的哈姆雷特了。王二和陈清扬虽然和我们处于不同时代,但是青春的成长心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都有着对生活的真爱,对自由奔放的追求,对制度和政治的反叛。大篇幅的性的描写,并没有让人觉得有色情的嫌疑,而且更增加了浪漫和自然的色彩,似乎每个人都不能否认性的渴望,享受和追求,但真正能站到公众面前大声说出的却没有几人。记得曾经一个作家说过,不必要的性才是色情,必要的性是艺术。前半句我同意,后半句我觉得应该说是生活更恰当些,因为生活是真实的,是具体存在的,而艺术只是抽象,是高于生活的意识形态。

小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恐怖的文革时代,遭受种种不公平待遇,可他们却以自己独特的逻辑与黑色幽默对待这周遭这一切荒谬却又无法改变的人与事,性爱成了他们反叛与超越的方式,也是他们的革命的武器,在权威与制度的压迫下,他们克服重重,将性爱进行的轰轰烈烈,他们在人烟堙没的深山老林自由放肆的“做案”无数,却丝毫没有在后来的交待材料中掩饰,这是极大地反讽与挑战,他们坦然处之,亦乐为本,这是让人敬佩,也让人感到欢喜痛快的地方。在那个压抑无处不在的大环境下,两个主人公接二连三的被批,被整,被斗,境遇悲惨,却在精神境界获得了彻底的最终的胜利。

作品最恰到好处又最为独到的地方就在于,并没有用大笔墨强调主人公的种种遭遇借以博得读者的同情,而相反的是主人公泼辣调皮的近乎痞子气的作为与斗争方式让读者颇为喜爱,“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虽然荒唐中暗含心酸,却又不失喜剧的反讽味道,同时,作品的结尾似乎还透露着爱情故事的唯美——寂静山林的小道,陈清扬在王二肩上,如春藤绕树,小鸟依人,她衣着傣族的筒裙,长发齐腰,王二在李清扬屁股上拍了两下,顿时,火烧火燎的感觉在她身上飘散,那一刻,她觉得她爱上了他.....

以这样大圆满收场,仿佛是在向那些强大的压迫势力树立飘扬着的胜利的大旗,小人物最终在精神境界得到了高度升华,以前所未有的智慧的光亮照亮整片黑暗,刺痛那些长期在黑暗世界中挣扎的人的眼睛,让人无不痛快,无不拍手称赞。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