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收据》读后感精选10篇
《寂寞收据》是一本由邓惠文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1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寂寞收据》读后感(一):适合睡前阅读
看完全书觉得作者每个章节都很独立,每个看似是故事其实是结合了作者很多人生感悟于其间,这本书初读觉得很平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收获,但是当你整正的用心阅读,在阅读中你会发现,作者那种调侃语言背后是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写出这本书的作者绝对可以说是情感方面的专家级人物。
《寂寞收据》读后感(二):寂寞终会过去的
这是一本以女性思维角度写给女性读者的书,邓惠文以身为女性的敏感细腻和专业心理学的睿智理性,将多年来只属于自己的内心情感独白分享给读者,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从她口中娓娓道来,读者就象她的病人,躺在她治疗室一张舒适的沙发上,静静地享受着,她只叙述着一个个故事,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及多年的人生积淀去感悟其中的情感,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思考。社会何其纷繁,生活何其复杂,人类情感的天空何其浩渺,情感这东西,这个简单而又复杂、平凡而又特殊的问题,每个人有着不同的解说,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作为一名心理医师,在女人在爱情遇到困惑时,邓惠文从专业心理学角度提供专业的新意的爱情处方,在《一个爱的故事》中,邓惠文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来解释KiKi的动机,她爱上已婚男人,其实是爱上那些男人疼爱孩子的模样,把过的自己投射在对方的孩子身上。童年未完成任务的梦想、失落的创痛,都可以成为一个魔咒,让人只爱那些不可能好好爱自己的人。如果不能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就会落入重复的追寻。在邓惠文医师的循循诱导下,KiKi走出了过去的阴影,投入真正的爱情。
她的文字,如涓涓细流,淡淡的,优雅的,温馨的,却又情真意切的,清泉般地滋润着每一个读者的心扉,没有刻意的说教和观点,让人自己慢慢体会,慢慢感悟,自我成长。心理医师只有越深刻地了解自己,才能越深入地帮助来访者理清他们的人生,心理医师走多远,才能够带领人的来访者走多远。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每个人也需要自我成长,在人生的旅程中,需要象邓惠文一样的心灵捕手,以她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敏锐的智慧,为我们拔开蒙在情感上的迷雾。寂寞终会过去,而在漫长的告别之后,爱过的心依旧温柔,不会有永久的寂寞,只有自我关闭的心,重新收拾自己的心情,迎向新的未来……
这本书虽然不到十万字,共20多篇短文,每天晚上临睡前读一点,细细体会其中的哲意,让我们生活得更从容更自信。
《寂寞收据》读后感(三):温柔的疗伤
世间的伤有很多种,比如离散,比如失落,比如寂寞……在某日的午后,天空的阴沉加重了你的寂寥,所以,请信手翻开这本书,请从文字中体会爱与温暖,请从插图间感受清新与阳光。
邓惠文是台湾著名的心理治疗师,所以在她的文字中,你能读出很多很熨贴内心的东西。因为,邓惠文懂你。
在我们经历着亲人去世、成长压力、生活纠结、爱情艰涩、婚姻苦痛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向人倾诉呢?这个听我们倾诉的人必须是个不会告状,不会泄密,不会把你的失败失落当人生调味品的“安全人”,他必须肯听我们絮絮叨叨的说出心中的伤痛,必须不带任何情绪的鼓励我们……如果你真的在人世间难找一个这样的全能“安全人”的话,邓惠文说:就请买一个可爱的点头娃娃吧。一个只要有一点光照就能对着我们一直点头的傻娃娃,乍一听好像有点幼稚哟。让我对着它去倾诉一个多小时,还是算了吧,我的大脑还没出问题。可是,如果真的能够试一试,你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温那种被人肯定的温暖感觉,好像全身都被充入了力量,内心的压力、委屈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无条件的肯定,那怕只有一点点就好。大概就是出于这个原因,才有很多人会养宠物吧。猫猫狗狗对于主人无条件的信赖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为人类减压。如果你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饲养宠物,那么,一个憨憨的点头娃娃大概就是每天重温幸福感的最好选择了。
在这本书中,不仅有一些治愈系的疗伤小品,更多的是邓惠文对于生活,对于情感的一些感悟。比如《价值相对论》,比如《雅子妃与纪子妃》,比如《驯养与被驯养的代价》等等。才女邓惠文总能从生活的细节中找到独特的角度去用自己的观点诠释出来,那种温柔的女性的且又敏锐的魅力会把你不自觉的带入其中。邓惠文的书中充满了爱、阳光、温暖、理解、善良、包容的字眼,读这本书时,你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为邓惠文的老朋友,你们在温馨的下午茶时光中,听她把自己的心事娓娓道来。读这本书时,你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个正在对着邓惠文倾诉失意的人,从她的文字中,从她的解读中,找到鼓励自己的力量,找到打开心扉的钥匙。
很爱邓惠文的这本新书,很爱那种温柔疗伤的感觉。
《寂寞收据》读后感(四):孤独的心你买不到
刚开始看《寂寞收据》,觉得很不高兴,好好的为什么竟然弄了三个序言,这作者得是对自己的文多没自信啊。待从正文开始读的时候,才觉得真是蕙质兰心的女子,字句都可圈可点。有一篇据说作者是当红女主持人的序言说与邓惠文的相识缘是一档名叫《台湾查某人》的节目,再看定性,果不其然,探讨女性议题,记得早几年看台湾著名的女性文学作者家李昂的成名作《杀夫》,里面那个自以为一身正气的尖嘴婆子总是踮着脚四处说“我们查某人怎样怎样”,节目取这样的名字,请来的嘉宾大约也是温婉和毒舌兼具的。不晓得邓惠文在书中表现出的是哪一面~
序言虽然有三篇,每篇也差不多两面纸,反倒是邓惠文自己写的更能看得进去,他爱书自己自打开始写这本书后,老有人质问她同一个问题:如果你也有一般人的情绪,怎么可以当精神科医师?
我刚看到这句话先是一愣,而后锤桌爆笑,接着又觉得很无奈,笑不下去了。因为不由得就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我最多的时候带四个平行班,两个班的孩子很懂事另外两个就让人提起来就头皮发麻,上课不听,讲话,玩手机打打闹闹,就这样,据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通气,我的课算是最好的了,大概除了我尽量把课上的有趣点,主要就是学生跟我闹不起来的缘故,搞过教育的人都知道年轻的老师好欺负,或者年轻气盛或者眼高手低,容易被学生钻空子,被气哭或者搞僵是经常的时,我在学校里虽最年轻的却很少被学生激怒过,不论新学期每个老师都会碰上的学生“试水”活动还是其他,我的脸上都是波澜不惊,几次下来,学生就会感觉跟这个老师闹的没劲,自然就老实多了。我是不是真的就不烦,不为他们这样荒废时间焦虑呢?
当然不是,我是个人啊。教师是人,精神科医师就不是了么?所以别人问邓惠文的这个问题,先让我觉得可笑,继而又为发问者感到羞耻,讲出这样的话的人,必须得是多没家教的监护人养大的啊,我都懒得骂了
即便这样,令人敬重的是,邓惠文的文风竟然是不疾不徐的,这本由很多短文合成的集子有浓浓的人情味儿,心情味儿,若说是像毕淑敏的随笔,两者也木有什么高下之分。她笔下给母亲陪嫁的橱子、曾经“不懂”世故的男子手做的八音盒都像静夜里的昙花——静静的,坦然的……
收据哪里会寂寞,寂寞的是人心,寂寞与孤独有区别,寂寞的心人尽可夫,孤独的心则遗世独立而无价可沽
《寂寞收据》读后感(五):情感缺失的多棱镜
文/乐乐0299
“爱?、因缘、失落、荣宠,人间流转的种种情感,其中的挣扎预期中的了悟,都是同等珍贵。”这是《寂寞收据》封面上的小标题,读着标题,想着情感的纠结,幸福的牵绊,岂不是人生中常遇到的问题,亲密与自由、家庭与热情、爱的获得与失落,为什么充满矛盾?邓惠文医师以女性的思维角度,诠释女人最珍视但却不被了解的心情,看见女人在层层叠叠的角色中,试图把持自我的挣扎。正如邓惠文医师所言,寂寞终会过去,在漫长的告别之后,爱过的心依旧温柔。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从告别亲爱的起笔,到你怎么了,最后落笔于爱情之间,全书27篇短?,娓娓道来,将人的脆弱、困惑、悲伤等等问题,跃然纸上,读着这些短文,慢慢思索,我们好似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过去、未来、现在呢?精神分析讲发现问题回归童年,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现在我们追求虚无的东西,是对是错?
《带来幸福的点头娃娃》中那个点头娃娃,正寓指肯定的力量,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他希望在自己受挫、失意时,有人不停的鼓励自己,安慰自己,不停的说,“你真棒,你可以的,” 流失了很久的感觉,被肯定认同的感觉,在这个玩偶身上,得以体现,点头娃娃唤起了我们认可自己与别人的记忆。
《不要再说我幼稚》讲述自我成长过程。他花一个月时间为女友亲手做了一个八音盒,女友失望的说声谢谢,分手时女友说他不成熟,多年以后,他花3万多买了一个八音盒,送给现任女友,现任女友非常开心,而他却觉得疏离,他不再是职场菜鸟,懂得攻守之道,没有人再说他幼稚,但他付出的是亲密感,成熟而深沉的他,不会再被人们轻易看透,于是也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他,人们不断在鞭策自己成长,从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想摆脱幼稚的评语,但成熟是什么?学会依循别人的道理,抛弃自己内心的热情。
记得我十几岁时,为了看社火穿街走?,步行到大雁塔;夜晚兴高采烈看烟花绽放;曾几何时,已经没了看社火的热情,就像春天里唱的那样,我们物质上虽然不富有,但我们很开心、快乐,今天,我们拥有了24小时热水的家,拥有了信用卡、金钱等等,我们快乐吗?再看到烟花绽放时,还有当初的那种激动吗?在这个世界里,成功和快乐是以银行账户余额尾数零的多少、居室面积的大小和雇豪华车游览曼哈顿的能力来定义的吗?
《寂寞收据》读后感(六):爱的供养
——文/阳宝
读邓医生的书,有一种曾经读台湾作家刘墉先生书的感觉,关注身边微小的事物并有感而发。当然,邓医生会更注重心理情感,这应该是跟她的职业息息相关。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邓医生的书,对于寂寞,想必每个人都会有,只不过对待的心态不一样!
书中由短篇札记组成,很容易阅读,并轻松接受生活中点滴的微观发现,很多故事都与自己心灵相触,很是感慨。其实“寂寞”说大可大,大到可怕,大到可以吞噬自己,找不着方向;但如果内心向往积极,充满阳光,其实偶尔独处,偶尔寂寞也是给予自己一定的空间,让自己静下心来好好归整和思考,不失为一份很难得的闲情逸事。
当然,从邓医生撰的短篇札记中看得出邓医生的“多愁善感”,不过女生大都如此,尤其是感情丰富,内心世界单纯的女生更是。看着这些纯纯而认真的文字,自己也从《寂寞收据》中看到曾经的点滴,或许并不是书中所述的故事,但却能直触心底,激起阵阵涟漪。
每个人都会面对各种寂寞,该如何打发自己?我个人其实也有很多定义,当然,其中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一点是“心态”,心态的重要决定着你对于寂寞二字的态度,有些人或许觉得寂寞很可怕,尤其是面对一年好几期情人节,怕得都不敢上街出门,看到一对对幸福的情侣会让自己内心一阵酸楚。其实大可不必,现在很多人都选择独处,但不寂寞,她们会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遇到情人节,可以跟几个单身朋友一起小聚,也可以自己独处收集小兴趣,总之,这些人对寂寞选择无视,只因为内心是不寂寞的,是丰富多彩的。之所以会有人感觉到寂寞,是因为缺少爱,这份爱其实不仅仅是别人的给予,更多应该是自己给予自己的,懂得爱自己的人应该不至于寂寞痛苦,所以“寂寞收据”可以另译为“爱的供养”,这些曾经看似寂寞的感慨,其实都是包含着各种浓浓爱意和想念……当内心中不再被爱充斥,寂寞之寒将扑面而来。
正因为有爱,很多幸福的人到处晒幸福,而那些认为没有获得爱的孩子总以寂寞为由,痛苦万分。现在的女性,其实更多的不是为别人而活,不是为生活而累,而是为自己而活,为自己如何幸福快乐而活。心态真的很重要,它直接决定着你的想法,进而牵制你的行动。邓医生也正是因为心态积极、内心温柔而让整本书充满阳光,读起来暖人心,有些心灵鸡汤的味道。女人之所谓更爱纠结,是因为我们总是无法逃脱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网,那些网是否真的合适自己,当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时,我们将如何平复内心?如何抉择?如何果断放弃?!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心伤的时候,因为爱过。但是换言之,因为爱过,所以我们曾经拥有过,正是这份拥有,而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自己现在亦身为妻子,贵为人母,但内心中也会有一种无法填补各种缺失之感,这是人之常情,人无完人,事无巨细,抓住自己拥有的,无视那些我们渴望而无可得的,活得洒脱一些就好!
《寂寞收据》读后感(七):寂寞女人心
文/Shirley
何谓寂寞?或许是别人不搭理你,你也懒得理别人;或许是别人热烈地与你联络,你也积极地给予回应;或许是布满你身体各个角落的空虚;也可能是你购物时留下的一张收据。连收据都要陪你一起寂寞的人,是不是连林黛玉葬花的忧怨也要败给你的寂寞?
《寂寞收据》是台湾作家邓惠文的随笔集,她号称疗愈系、爱情心理作家。“疗愈系”,不知在何时从日本舶来中国,提及率颇高,连十几岁的初中女生也挂在嘴边,普及率真高呀!我固执地认为“疗愈系”跟病有关,没病的话,何来治疗和治愈?后来,查找网络才大概了解到“疗愈”是缓解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系”包括音乐、文字和影像。如果硬拉扯上病的话,就叫“心灵病”好了,我觉得好过叫“精神病”。
现在的生活节奏好快,来不及赶乘公车,地铁已经开通了;来不及坐上火车,就开发高铁了;来不及在国内旅游,新马泰的价格已经便宜过海南游了;来不及买经济适用房,周边已经大兴土木在兴建别墅了;还没决定是否生养一个孩子,人家二胎已经上好户口了;还没想好自己要不要回家当全职主妇,人家夫妻双双辞职周游世界去了。
别嘲笑女人爱攀比,不用攀比,除非你与世隔绝,否则,上述消息就像三月的春风徐徐地吹进你心里。李清照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社会一直在称赞女性独立自强,孰不知道女人的心事就像刚刚舒展眉头,转眼别样的思绪又爬上心头。邓惠文以本身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加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将女性那埋藏在内心丝丝缕缕的寂寞,装进《寂寞收据》这本书中,就像童话里的阿拉丁,点亮神灯,寂寞原来如此美丽。
书中“告别亲爱的”里有三个小故事,联系起一些长辈的事,阿妈的老衣柜,关于爸爸与妈妈的感情纠戈,还有婆婆与阿公在最后时光里的爱与恨。尘封在心底的记忆,多少年之后讲出来依然是鲜活动人。那些曾经存在过的恨,等到告别,就会化成爱。所以,不要害怕憎恨,那是爱的另外一种形式。
寂寞一直寄居在爱情里,你爱过了,才会懂得寂寞。情到深处人孤独。“你,怎么了”讲的是爱情。邓惠文如精灵样的聪惠,就像《寂寞收据》的结尾,“让人面对寂寞的还不只是‘一个人消费’的收据。如果在情人的口袋中发现两个人消费的收据,但另一个人不是自己,或许才是最可怕的寂寞。”此寂寞非彼寂寞,你到底选哪一个?我们迷恋爱情算命师、玩偶、宠物,甚至固执地要送女友八音盒,也不在乎女人已经换成了另一个,无非是在索取一种心灵的慰藉。
邓惠文在“女人的幸福力”里一直试图找寻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平衡点,不是男女平等就幸福了,应该是男女平衡才最幸福。女人很笨呀,结婚有时就是为了摆脱妈妈的管教,还有人当情妇一直当到老,还为自己无名无份而自豪,向田邦子算一个吧?在“爱情之间”里邓惠文真不亏为女性心理的研究者,将女人的心事窥视到了极致,她说出了女人内心对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在倾诉她们的厌倦。无爱惹人怜,爱多了,也的确是种负累。
女人心海底针,我看邓惠文看得挺透彻,是因为女人看女人的关系吗?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