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读后感10篇
《无知》是一本由米兰·昆德拉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0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知》读后感(一):人人无知
昆德拉真是个机巧的人 他笔下的n多个故事都是主人公开始时看似没有关联而当结尾时你却突然醒悟 冥冥中 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曾经渴望逃离的叛逆流亡者回到家乡 而后又义无反顾的离开 除了和女主的艳遇 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 也没有带走 女主在渴望融入中做过挣扎 最后觉得自我醒悟 选择了放弃 渴望离开 以为抓住了命运送来的救命稻草 谁知确是一场玩笑 男主记忆中的事件和留在别人记忆相同的事件 却是大相径庭 可见我们的记忆并不可靠 当我们对过去进行品头论足 反攻倒算的时候 我们是否考虑 先对我们自身的记忆进行一番品头论足和反攻倒算 我们是流亡者 但不代表我们身上注定只能充满悲剧因素 我们可以过得很好 外界无知者的惯性思维 反而会成为他们正常生活的真正干扰 最后女主的老公和岳母上了床 女主也和男主上了床 女主的密友竟是男主的初恋 每个人都自以为自己知道的很清楚 其实 我们人人无知
《无知》读后感(二):生活本来就是用来遗忘的
#在这个世界上,她无法向任何人倾诉,因为人人都在唱歌,都在嚎叫;在这个世界上,也无人与她倾诉,因为人人都在蹦跳,都在舞蹈。
#今天,不问我们是否喜欢听音乐,音乐都在嚎叫,随时随地。
音乐就这样牺牲在音乐的脏水里
#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回忆往往多于对方对他的回忆;首先是因为记忆能力因人而异,还因为他们对于对方的重要性不一样
#往往在年少时,过去生活的历程微不足道,人的怀旧之情才是最为强烈的
#人生只有一次,他想到别处生活
……
所有人都在遗忘着,也被遗忘着,记忆并不可靠,生活的变故也并不可靠,如果只是按照心里的记忆去寻找给过你快乐和信仰的地方和人,也不会完全重现那些快乐的时刻,自从离开以后,你已不在是你,那个地方也在不断的变化,那些快乐也不再是原来的快乐。
对于离开以后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也不要奢求任何人能够记住我们自己,生活本来就是用来遗忘的。
米兰昆德拉的书总有一种让人低沉的无法言说的阴郁感,看起来书中描写的生活似乎轻松实质却沉重,而且总能写透人之本性,揭示性、死亡。后面继续拜读三部曲的其他两部。
《无知》读后感(三):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时间的长度
假设人的寿命是八十岁。每个人差不多都是按照这个期限来设想和安排他的生活的。我刚才所说的,所有的人都知道,只是大家很少意识到分给我们的年数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一个外在的特征(如鼻子的长度或眼睛的颜色),而是人的定义本身的一部分。能使出浑身解数活上两倍长时间的人,也就是说一百六十年,跟我们不属于同一种类。在他的生活中,一切都将不同,爱情、抱负、感情、思乡,都将不同。一个流亡者在国外生活二十年后,回到祖国,若眼前还有一百年,他就不怎么会为这大回归而激动,也许是因为对他而言,这根本不是回归,而仅仅是他漫长的生命路程中拐的无数的弯中的一个。
因为祖国的概念,从这个词高尚的情感意义而言,是与我们相对短暂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生命赋予我们的时间少得让我们没法去依恋另一个国家,另一些国家,另一些语言。
情色关系可以填充整个成年生活。但如果这段生活太长,厌倦会不会在体力衰退之前,就扼杀兴奋的能力?因为在第一次、第十次、第一百次、第一签字或第一万次交欢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何况是这一重复行为变得刻板,或者滑稽,甚至不可能的界限?如果逾越了这一界限,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之间的爱情将会如何?会消失吗?或是相反,情人会把他们生活中的性爱期当作真正爱情的野蛮的史前时期?回答这些问题,就如想象陌生星球的居民的心理状态一样轻而易举。
爱情(伟大的爱情、唯一的爱情)的概念,有可能也产生于赋予我们的时间的严格限制。如果时间无限,他会如此迷恋死去的妻子?我们得早早死去,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无知》读后感(四):孤独奏鸣曲
“我们……那可怜的记忆又能做什么呢?”
《无知》是昆德拉直接用法语写作的第四本,遗忘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本,书中他终于向读者抛出了最基本的问题:我们那可怜的记忆能做什么呢?回答近乎残忍:她几乎什么也做不了。
人类从来都健忘。你看,劳累的旅途和美丽的情人也曾让尤利西斯忘记等候自己的爱人和国家。当Irena与爱人回到故乡前,她记不得布拉格带给她的压迫感和法国带给她的自由。Josef的记忆则完全否认曾经残忍地用谎言伤害了姑娘的少年时期,顺带忘掉了送给irena当作定情信物的烟灰缸。
由于这些遗忘,旧日的国家已是一个陌生的国度,爱人,友人,亲人都渐渐亲密不再,甚至旧时的自己都令我们害怕,一回头,才发现原来自己早已深陷于孤独,时间和地点上的双重孤独。于是越孤独,越害怕孤独,越怀旧,越因怀旧创造出更多的幻觉来填补记忆的空缺,把真相推得越远。最终,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那个故乡和那个过往。无论时空,还是空间,我们都孑然一身。昆德拉书写的正是这样一种孤独。
然而这样的众生的挣扎、迷失、回归,昆德拉却选择了用收敛的文风来写作。更何况,他本身就活在这本书所讨论的话题中。从捷克移民法国这么多年,流放的孤独他必然清楚。于是,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他的影子,比如Irena选择放弃母语用法语生活。更有跳出来的第一人称叙述,提醒着我们,这部小说他也在写自己,写自己无法克服的痛苦。也难怪,若不是在写自己,怎么会用如此简单的第二语言,如此平和坦然的心态,织构出如此过渡流畅的多线故事,写出如此多精准透彻的金句。le français n'est même pas sa langue maternelle
这种驾驭能力可能和这也许和昆德拉的音乐家身份有关。他的父亲是音乐家,而他自己也从小学音乐。阅读这本书时,你看到的不再是文字,而是一个个音符。缤繁的人物故事线交织,现代故事与古代神话回响,谱成一部浪漫主义复调音乐。也正是这种音乐性,使他的作品永远琢磨不透,值得一读再读。毕竟他说过“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他在这首小说中跳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拷问,转入克制的自省和对人物故事的精巧设计,跳出小说固有的结构,奏出一篇乐曲。我们可能无法从书中无法发现真理,但却可以少一些无知。
《无知》读后感(五):凡事无绝对,个体不相同
在读米兰 昆德拉写的小说,明明在读一个故事,却要一次次直面作者犀利的发问,你无法拒绝思考和回答,作者提出问题后,会一步步引诱你做出回答,在读的过程中会感觉有一双眼睛盯着你的内心,你心中所想被慢慢看透,你没有任何隐瞒的余地。书中在探讨个体差异性,人与人的心灵无法相通,但作者却像位隐士高人一般,轻易看透了所有读者的心。
在我心中米兰昆德拉并不是一位很好的故事叙述者,他所讲述的故事十分普通,国家、家庭、伦理、爱情,过程之简单,结局之仓促,十分显而易见,相比较下,更加珍贵的是作者的思想,他的小说见解独特意识深邃,想象力天马行空,充分展现了意识流的特性,一方面让读者,在读时坠入迷幻,酣畅淋漓,另一方面作者又孤傲的向读者发问,再以书名回复大家,让大家感受到自己的见解不足,然后作者再冷静的作出独特的分析。
思乡:是很多作家都会探讨的话题,但大多数作家一提起思乡之情,总是热烈、深厚、热泪盈眶,而米兰昆德拉的思想却显得丰富而立体。凡事无绝对,思乡之情也并不应该只有正面,爱国之情思乡之感,并不是只有回归这一种方式。离开多年所产生的巨大差异,有目共睹,无法重新融入进去,这点大多数作家却经常避而不谈。这样写就说明作者不爱国吗?相反米兰 昆德拉是一位真正的理智的爱国者,为国家受到的创伤而感到悲痛,字里行间对布拉格的喜爱溢于言表,都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孤独,或者说个体差异性:在文章中出现的所有人都是一个个体,每个人生来孤独,无论父母兄弟、爱人好友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地完全了解对方。所以尽管小说中多次出现回归、聚会这种场景,但是每个人在这热闹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孤独的个体,谁也无法融入谁,谁也无法完全了解谁,这完全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写照。在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是闭着眼睛捂住耳朵在交朋友,数量上可能很多但真正交过心的没几个,完全了解自己的人更是不存在,其实自己也并非真正的完全了解自己不是吗?两个人认识越久越觉得陌生,人们每天都在改变,却不会每一天都重新认识一下朋友,对老朋友的某些了解,都比不过对新朋友来的多。不过人性自私,很多人都专注于自己,对别人的事提不起兴趣,聊天也只以自己为中心。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所有人都是收音机,每天都在向外播放、嚎叫,但拒绝接收信息。
回忆:回忆对人的欺骗,也多不胜数,被遗忘的太多,而剩下的小部分记忆被模糊、被抽象、被篡改、被欺骗,你也不知道你头脑中留下的记忆,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假,但这些回忆塑造了你,你无法否定回忆。
而人的矛盾之处不仅于此,回忆越多,年纪越长,越不能去回忆,回忆少的年轻人却经常心心念念自己的回忆;未来越长反而越抽象,越长久的未来,越容易被人放弃,而没有未来时,又悔恨死去将至还有很多事没做。
人生来矛盾,生来无知,生来自私,别活得太长,也别想得太多,要知道遗忘是大脑给你最好的保护。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