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出帆读后感精选10篇

时间: 2021-02-25 21:44:17  热度: 313℃ 

点击全文阅读

《出帆》是一本由(日)竹久梦二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50元,页数:280页,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出帆》读后感(一):那是一个真情尚在的时代

竹久梦二的小说,新星做的竟然是一页文字配一页插图!插图除了扉页后配4张彩图,多是铅笔素描。这叫身为插图控的俺情何以堪哪!!!哈哈哈哈哈哈,大爱!

小说脉络脱不掉竹久梦二的影子,对于感情的对象不惜笔墨,细细勾勒;可是主人公自己的内省却常常极其克制,不甚分明。与日本文学含蓄内敛的传统不无关系吧。喜欢梦二的画,没想到文字也不错。

《出帆》读后感(二):诗中有意画中人

喜欢上梦二,是那年到日本,在伊豆小镇上的一家小店。

笔筒,小袋子,扇子,大概七八样东西,都有他的画。

画得极简,既有东方画的写意,又有西洋画的写实。

还有丰子恺的俗。(实在原谅冒犯,不知丰氏竟在竹久之后)。

却能以为深长。

后来听得人说:

梦二懂人,尤其懂得女人。

关于梦二的八卦,坊间已经传了许多。许多。

于是,画女人,也成了他的名片。

如今终于得了这“名片”。

很喜欢。

《出帆》读后感(三):其实我何曾憎恨过你

这本书的封四上有一段话——“了解梦二的人或许会从小说中读出梦二的自我辩护,看到梦二的谎言”——是的,这个该死的处女座男人说了谎,阿花一定不是那样的阿花,甚子一定不是那样不洁和行为丑陋的女子。可恶的处女座,只会揪着一些瑕疵不放,拼命地胡搅蛮缠——然而他何时得到过令他满意的爱情与生活呢?

这个心底纯朴的可怜人啊,只好在风雪夜里夹着雨伞,匆匆走过别人家的后院。他想起离别多年的前妻、早逝的吉野小姐的漂亮手指、阿花的哭泣声和甚子腹中的火车头,他想到泪流满面。

所有的遗憾、背叛、失望和伤害,我何曾憎恨过你们啊。他说。

我最憎恨的,始终只是我自己。

《出帆》读后感(四):从这里,读懂竹久梦二的私物语

暂不提这书是日本名片竹久梦二的自传体图文小说这一茬。单看作品本身,也会发觉这作品单纯的好。世间情爱向来是人人都在探究的问题。“想了解女人的心,无论活到什么时候也是不够……”或许真正明了了这些,女人那幽微细腻曲折百回的情感和心理才被他描绘得如此传神和动人吧。或许很大程度上,他生命中的女人成就了他的艺术吧。

梦二桑的作品为何如此牵动人心,为何感觉那美人如此传神?不了解他本人,不来回比照他的作品,怕是容易一知半解。所幸他有如此难得的自传体图文小说,看看他在并不长的人生岁月里那种漠然等待出帆的心态。了解他的生命,了解他的世界,了解他的艺术。

《出帆》读后感(五):梦二的旅人心情

我是看梦二复刻集被惊到,进而想了解这个人,是怎样的人生。我爱看他的美人,他画里的美人儿总是柔软的,忧伤的,美艳的,可是,并不是平面的。好像真的有生命,你甚至能听到她的心跳声,只是被困在画里出不来。

梦二似乎也被困在某处了,是情感吗?这本有点温吞的自传体小说带着极大的情绪,粘稠的附着在清丽的文字上。故事曲折婉转,忧伤惆怅,总是不满足,总是不幸,却用平淡的,带着些许无奈的声调来讲述它。他遮遮掩掩的打开心门,却变造了模样,不过终是徒劳,那些仿佛有生命的炭笔画出卖了他。不可说,不可说,但我能看到。那些配合着文字,看似有点潦草的插画,才是故事的灵魂。我花在看画的时间要比看文字时间长,每一次品味都会有新的滋味。

《出帆》这个名字也极好,多少故事是从旅途之前说起,有多少抉择是从旅途之后完成。旅人的心态是无根的浮萍,既融入,又疏离。竹久梦二对美人儿也是这样,他爱着美人,可是他无法在她们身上扎下根系。

《出帆》读后感(六):梦里不知身是客

竹久梦二的画,飘逸也流诉着孤寂。我是不懂画,但是我清楚自己是喜欢的。

梦二,即书里的三太郎,到底是一个被艺术与生活遗弃的人,随心所欲而又随遇而安,骨子里主动走上了孤独的路。他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客”,没有一个人,一个地方完全的属于他。像阿花说的,“可怜的寂寞人”。我对三太郎并无同情,他在自己的思维及现实的自我矛盾里徘徊,心里抑郁总有无尽的苦闷。有时候他会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家,又安枕于醉生梦死恍惚的朦胧之态。宿命如此罢了!

然而,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幸运的,三个女人都爱过他。

被人爱,是一种幸福。幸福与痛苦往往是并存的。

前妻的离开,他遇见了吉野。

吉野,是一个像风一样的女子,大家闺秀却孱弱的很。她心思缜密,处处在乎着身边的人。她所有的爱,都给了她的亲人,爱人。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姑娘。我想若是吉野不去世,或许他们会有个像样的家。可三太郎,却是注定漂泊。

三太郎的第三个女人,阿花,我是很喜欢的,也算一个敢爱敢恨的姑娘。十几岁的人儿历经不堪回首,却依然急切的希冀着爱。我打心底里希望阿花幸福。

《出帆》读后感(七):一个淡漠吝啬的男人

因为是个“艺术家”,所以掩饰起来太便捷了。三太郎即梦二本人,可能女人对他来说就是餐后的香浓咖啡,有了点咖啡瘾则顺理成章的戒不掉了,每日都要喝上一两杯。“啊,我都这么寂寞潦倒了,若是每天还没有一杯好咖啡喝,那人生多么无意义啊!”

但是咖啡不是主粮呀,即使像巴尔扎克那样靠着咖啡瘾创作,也不可能把咖啡放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它的位置就是“辅助品”。既是寂寞男人的支持品,也是潦倒画家的艺术灵感和精神补给剂。书的前面还有点风土人情在,越往后读,越显出梦二的淡漠和吝啬。他一边哀叹着“让女人说真话很难,这一科学的发现让人寂寞不已”,一边却又专拣利己的那条路走。他藏着掖着的,是一个渺小的自我,艺术创作是第一位,自己的舒服太重要,所以要跟她们“互不相扰地各自过活”。前妻他万喜、笠井彦乃、叶,三个女人遇到的,不是那种能够体贴、呼应需求的男人,而是一个如海绵般,只汲取而吝于付出、更吝于对感情赋予意义的男人。其实是这个男人,一直不讲真话,一直耽于生活中营造一种“他在等待”的情境。女人受不了,有了出走的举动,于是男人又成了可怜人。

“他完全是一种漠然等待出帆的旅人的心情。”——书的最后一句话,道出了题目的含义。啊,没钱。没地位。没家庭。没妻子。那无所谓吧,就泡壶茶每天挣扎着过活,女人们的疯癫,于我有什么意义呢?人这种东西真可怜。想摆脱一种烦恼,就得寻求另一种烦恼,只有在过渡时期才能稍微休息一下。梦二从一个女人逃到另一个女人身边,他笔下写出来的却是忧伤烦恼远远多于欢乐温馨。歇斯底里过后的空白期,倒是他的放松期(比如坐火车、庭院种种树)这种男人的生活观,恋爱观,不论是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女人类型(比如前期他万喜)、还是年轻活力付出青春的女人(叶),摊上了这种男人,看来都得不到好果子┑( ̄Д  ̄)┍,况且后期,叶还遭到了暴力。

自传中的谎言可以说是谎言中的真话。谎言的阴影中透露着真相,透露着只有本人才能表述的情景。新经典的这本大厚书,书画一体的形式做得很不错。

《出帆》读后感(八):告别永恒

竹久梦二的画,在日本被认为是经典,但他还写过很多诗,以及这本有点像散文的小说。

《出帆》几乎就是他的自白了,颇有其前半生的影子,在书中,竹久梦二说了许多关于生命、爱情和女人的凄凉话,这倒和他的画相仿佛,有一种顾影自怜式的憔悴与哀伤。

日本文学从来是比较抑郁的,因为太强大的集体,把自我压得太扁,就算觉醒了,你也无力反抗,所以,前人们或大声赞美自然景色,或感慨于人生的短暂、命运的无常。因为,这至少是安全的。坐在同一趟闷罐车中,说出现实并大发牢骚的人并不聪明,反而是聊聊故乡的美景,或者感慨些大而无当的命题,方为妙人。

一代代人的投机取巧,就构成了一个浩瀚的传统,只是在现代化面前,这些都成过眼云烟。

在过去的2个世纪中,整个东方传统都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我们不明白,世世代代依赖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突然坍塌,那些沉醉过心灵的人文精神,为何成了糟粕。我们无法辩白,也无法倾诉,曾经的天堂动摇了,我们被告知:没有永恒。

只要足够真诚,你就无法拒绝这份沉重的漂泊,只要开始梦想,你就注定有回不去家的失落。

今天人们喜欢竹久梦二,是因为他的画笔打通了日本与世界之间的隔阂,他的作品既有源于传统的忧郁,又有现代社会的迷茫。其实,这两份茫然的理由完全不同,但毕竟大家都看懂了,都似乎被感动了。

但,这是一份脆弱的平衡。忧伤毕竟只是审美体系中的一部分,它永远不可能成为主角。它引人注目,令人流连,却也注定了,它永远无法走上主流,它被它的角色所套牢。竹久梦二的艺术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一份难得的新鲜感,但他应该知道,误读的背后,并不是真正的尊重。

没有人能安慰竹久梦二的那份落寞,这么多年过去了,一切依然没有答案,没有结局。

《出帆》究竟想写什么呢?或者,它依然只是一个形式,从传统中来,能适应世界。竹久梦二用白描的手法,抒情地写了一个简单的日本故事,这个故事淡到无味,倒是他撒娇般倾诉的那些失望,特别令人悲伤。

《出帆》读后感(九):东洋的海风

提起竹久梦二必要从他的绘画谈起,这位明治大正时期的日本著名画家,虽然身兼诗人、装帧设计家、作家等多重身份,但是无疑,其画作的独特韵味才是特别引得东方人共鸣的所在,周作人曾这样评价梦二的作品:“日本的漫画由鸟羽僧正开山,经过锹形蕙斋,耳鸟斋,发达到现在。梦二所作除去了讽刺的意味,保留着飘逸的笔致,又特别加上艳冶的情调,所以自成一路,那种大眼睛软腰肢的少女恐怕至今还蛊惑住许多人心。”而丰子恺则说:“梦二寥寥数笔,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

不过无论周作人与丰子恺对梦二画作评论的多么精准,也只是外在的透悟,倒是《出帆》这本自传体图文小说里充斥着内在的自省,使人得以真正的走进竹久梦二的内心世界。

《出帆》全书以类似日记体的形势呈现,每篇短文都配以一幅竹久梦二的画作,共收入了140幅原寸复制插图,淋漓尽致的再现了“梦二式美人”的风采。

竹久梦二的文字并不华美,而整部小说的情节也毫无技巧可言,略显碎裂而直白的语句,从以作家自身为原型的主角三太郎辐射开来,描写了他与美佐绪、吉野、阿花三位女子的情感纠葛,这三人正是以现实中与梦二息息相关的女子为原型的,分别对应了其前妻他万喜,情人笠井彦乃和叶。

梦二画笔下那份对女子形态神韵皆幽微细妙的拿捏,使他成为了日本绘画界名片式的人物,可是在《出帆》的文字中又让人读出了他对女子的那份疏离与淡然。他热爱女性的种种美好,却又吝啬于情感的付出,他的画作里无不传神的再现了东方女性的柔美,而他的文字里却遍布着置身事外的清冷,这样一本作品造成了一种奇特的错位,使人不得不抽离的来体味艺术和艺术创造者在传达上的不一致性,一如序言中所及的镌刻在文本之上的“梦二的自我辩护”,恰恰在画作的反衬下更加凸显其“谎言的真实”,进而使人读出了仅凭画风所不能企及的梦二的自我,这也是《出帆》最与众不同的所在。比之以往在梦二画作里所感受到的单纯的欣赏之美,本书所体现的矛盾之味,更无限放大了大正时代从艺术到文学特有的 东洋浓郁色调。

《出帆》读后感(十):画中美人背后的哀愁

——想弄清女人的心,无论活到什么时候也是不够

中国古代的传奇小说,似乎总是把画中美人和书生联系在一起。悠悠夜晚,秉烛读书,忽然美人跳下,红袖添香,一派香艳迷离。不过说归说,毕竟是虚构的,画中人永远不会跳下来。可是,要是你看的是东洋竹久梦二之画,画中人没准过一刻钟就跳下来,把你吓得够呛。

川端康成在《临终的眼》里说过他造访竹久梦二时的情景:“梦二不在家。有个女人端坐于镜前,姿态跟梦二的画中人简直一模一样,我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不一会儿,她站起来,一边抓着正门的拉门,一边目送着我们。她的动作,一举手一投足,简直像是从梦二画中跳出来的,使我惊愕不已,几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这段记录,足可见梦二之画的传神。可很奇怪,我看他的画,那些细颈软腰肢的美人儿虽然是高度写实,却总能生出一股飘渺之感。我想,或许就像他说的:想弄清女人的心,无论活到什么时候也是不够。即使画中模特就生活在他身边,他也永远无法彻底了解她们,只好用画表达自己的忧郁与哀愁。

男主角三太郎,多多少少有着作家自己的影子,不过,还是姑且只把他当做一个青年艺术家吧。这个拥有儒家中庸思想,所以做什么都吃亏失败,还得每日为生活奔波,早已把20多岁时怀有的社会理想忘光了的画家,本来和妻子与三个儿子相安无事的生活在一起,直到有一天出现了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吉野。不靠谱的妻子执意要丈夫娶吉野进门,还说:“我活着是为了孩子,可为了你的艺术,家里还是要吉野那样的人,把她娶过来。”接着,就干了更不靠谱的事儿,替丈夫求亲,自己逃了,长子寄送给乡下奶奶,次子送给丈夫,小子送给了别人……

没有妻子的日子,三太郎焦急等待吉野的到来,像一个期待飞船飞来的孩子,眺望着远方……之后,吉野给了承诺,成了年轻的妻子,三太郎儿子年轻的母亲,三个人过着平静的生活,直到……吉野染病而亡。

吉野之死对三太郎无疑是个重创。三太郎一度想死,却发现岁月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将一切伤痕抚平之后,慢慢也恢复了精神。不只是可悲的事实退却了,还是新生活前进了。春去冬来,他也能渐渐安心的工作了,在这平静中,他遇到了纤弱的模特阿花姑娘。

阿花的际遇是坎坷的,从千金小姐到家道中落,再到给画室当模特,本该哭哭啼啼才对。可年轻的阿花在工作的开始是快乐的,在朝气蓬勃学生簇拥下像小鸟一样唱歌跳舞,像其他所有年轻人一样,想法设法折腾自己,在自由恬静的生活中徜徉。因为年轻,她还喜欢冒险,去危险边缘玩耍,感知一切美好而灵性的事物,直到……那个教授夺走了她的处女之身。

与阿花相遇后,三太郎想把遭人驱逐伤痕累累的阿花的肉体和灵魂全部清洗干净,却没意识到以前那个单纯爱玩的小女孩是永远也回不来的了……所以阿花走后,他也淡然处之,像漠然等待出帆的旅人……

也许,女人对三太郎,或者梦二而言,是永远的谜吧。这位备受丰子恺,周作人推崇的东洋画师,能细细的观察女人,画下她们的一颦一笑,却永远也猜不透她们的心。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