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谁不是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努力活着
不曾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成年人的生活里从没有容易可言,哪怕是以乐观豁达闻名于世的苏东坡,又何尝不是历经坎坷,努力生活。
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其中的“恨”委实触目惊心。苏轼也是人,忠于皇帝却被贬谪,一心爱民却遭谗言,换成谁能没有怨言?
苏轼当然“恨”,他年少英才,二十及第,策论写得精妙独到,在政坛一路顺风顺水。四十五岁,资历、人脉、名望都有了,正要大展宏图的时候,却被宵小构陷,投入大牢,甚至差点丢掉性命。
个人的抱负没了、笃信的信条被践踏,心中能没有恨吗?
有的,可是苏轼依然选择“拣尽寒枝不肯栖”,他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份坚守注定要承担更大的代价,他又何尝不知道呢?
这份坚守与执拗,让他在新旧两党之间几无立锥之地,他只能一次次被贬,一次次流放。
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便是有着天下第三行书之称的《寒食帖》,此时,苏轼已经来黄州三年了,生活的境遇并没有改变,反倒糟糕起来。不只是仕途上的不顺,甚至连基本的生计都成了问题,“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他努力开荒、努力耕种、建筑堤坝,所有农人的苦,他在年近半百的时候,都尝了一遍。
这其中,又如何能没有委屈?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心情就像烧成灰的纸钱一样,湿哒哒的粘在地上,吹都吹不起来。
可苏轼就是苏轼,他总能把让生活继续像模像样的过下去,还能用他的笔,让身边的人、乃至后来人恢复乐观和勇气。
三、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和大家一起出去买种子,沙湖道中遇雨,他不疾不徐,且歌且行。
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依然保持着一份豁达与洒脱,这种超然的情怀,是别人所不具备的。
"山头斜照却相迎",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这时候再回望来时的路,突然想明白,人生的起落和大自然的阴晴并无不同,荣辱得失,何足挂齿。与其为了名利患得患失,不如“一蓑烟雨任平生”。
四、火候足时他自美
宋代宫廷规定:“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
苏轼在京城时,无论是皇家的赏赐,还是宾客宴请,吃的都是上好的羊肉。
到了黄州,他吃不起羊肉,但是猪肉又不好吃,他兴致勃勃地开发出了新的做法:
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如今,东坡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美食,而东坡那份乐观的精神,也鼓舞着在逆境中前行的每一个人。
无论人生再糟糕,也不能失去生活的热情。
“火候足时他自美”,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艰难困苦总有尽头,熬过去,火候到了,人生的美好就近在眼前了。
猜你喜欢
推荐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