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看清,什么是朋友!

时间: 2021-04-03 06:47:09  热度: 343℃ 

点击全文阅读

老话常讲,人生有两大幸事。

第一,读好书;第二,交高人。

人这一辈子,若有幸得一良友相伴,潜移默化中,余生必然一路向好。

正如作家韩寒说过的一段话: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

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

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由此可见,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往往能决定自己人生的成败。

因此,认清朋友最重要,择真善人而交,择真君子而处,才能越来越好。

01

良友,是帮你的人

朋友,不在多,而在于真。

有些人,平日里看似对你重情重义,可真到了需要他的时候,躲得比谁都快。

上一秒称兄道弟,下一秒就成陌路,这样的人,最不值得深交。

真正的朋友,是你风光时默默祝福,落魄时出手相助。

正如三毛所言:“朋友这种关系,最美在于锦上添花;最可贵,贵在雪中送炭。”

能够及时帮你的人,才是真的良友。

北宋时期,范仲淹因主张变革被贬。

一时之间,昔日与他交好的同僚纷纷划清界限,生怕被说成是他的好友而受到牵连。

唯独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平日里与范仲淹没什么交情,但一听到他被贬后生病在家,立即前往探病。

后来,还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路护送到城门外。

在当时那个株连九族的封建社会里,王质能够做到不计个人得失,真诚待友,实属难能可贵。

而对范仲淹来说,谁是良友,谁是假意,此时也就一清二楚了。

记得俄国诗人克雷洛夫曾说:“仁爱的话,仁爱的诺言,嘴上说起来是容易的,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见朋友的真心。”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要想知道谁是真正的朋友,落难时看的最清。

真心对你好的人,无需你开口,也会对你不离不弃。

因此,要好好珍惜那个一直帮你的人,他们才是人生的良师益友。

02

诤友,是渡你的人

巴金说:“友情在我过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点点光彩。”

诤友,就是这样的存在。

他们就像一面镜子,让你认清自己的同时,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更快走向幸福。

在你伤心时,给予安慰;在你落寞时,给予陪伴;在你迷茫时,给予希望。

这样的朋友,就是渡你的人。

记得在电影《触不可及》里,就讲述了一个白人富豪与黑人穷小子之间互渡治愈的故事。

富豪菲利普在一次跳伞运动事故后下肢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生活无法自理。

恰巧此时,刚从监狱出来的年轻人德瑞斯正在找工作,阴差阳错中,德瑞斯成了菲利普的贴身帮佣。

在照顾的过程中,德瑞斯从来没把菲利普当做残疾人来看,相反,他带着菲利普看画展、跳伞、喝酒抽烟……做着一系列疯狂的事情。

但也正是德瑞斯的活泼幽默,让菲利普得到了久违的尊重感。

同样,菲利普也完全不在乎戴尔的过去,反而让他重新找到了自我。

也许,这就是朋友的意义。

他来到你的生命中,让你明白了生活的真谛,领悟了生命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他会教你怎么去爱,怎么去关心,怎么去照顾,怎么去感恩。

正是他们,让你的生活不再灰暗,由阴变晴。

03

好友,是懂你的人

人的一生中,遇到的朋友不计其数。

但真正懂你的人,却寥寥无几。

说到底,朋友之间,三观相同最重要。

两个人相处,若是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怎么能做到换位思考、相处融洽?

而遇到懂自己的朋友,两人三观一致,相处起来就像是伯牙遇子期,才会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欣喜。

正如贝多芬所言:“友谊的基础在于两个人的心肠和灵魂有着最大的相似 。”

越长大就觉得,不论是婚姻还是友情,一定要找个懂自己的人,唯有懂得,才能更好地走完余生。

曾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它们三个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猛烈地挣扎,并大声号叫。

此时,绵羊嫌弃地说道:“牧人也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小猪听到之后说:“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

故事很短,道理却很深:

人与人之间,若没有感同身受,便很难做到关怀与体谅。

因此,那些能够懂你的人,才是真正需要珍惜的好朋友。

在他们面前,你无需伪装,更不用小心翼翼,你可以肆无忌惮,可以敞开心扉。

和这样的朋友相交,如沐春风,舒心愉快。

曾国藩说过:“择友乃人生第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交什么样朋友,就有什么样的余生。

交良友,难关亦是风景;

交诤友,处处都是安宁;

交好友,人生温暖可亲。

圈子决定人生,朋友改变命运。

往后余生,愿你我擦亮双眼,认清真朋友,远离假小人,畅快人生。

猜你喜欢

推荐情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