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顾昱朝沈嘉全文免费阅读-小说推荐顾昱朝沈嘉精彩章节在线阅读

时间: 2023-12-04 09:42:25  热度: 61℃ 

点击全文阅读

年底这几天王晓娟店里生意特别好,街上都是过来买年货的乡亲,李丽君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这边收钱那边拿货,要不是有吴阿姨搭把手,客人久等都要离开了。

姐妹见面,来不及多说什么,李丽君一个眼神,把钱包递过去,让姐姐帮忙结账找钱,赵勇和李建军去帮忙搬货。

去年年边卖年货生意好,王晓娟今年提前半个月就把年货全部弄到店里,从腊月二十一直卖到年二十九。

今年要去乡下过年,年后初三才回来开门。

石楠镇上的店铺几乎都是这个时间开关门,因为今天是最后一天,街上的人也特别火爆。

沈嘉接过钱包,问了一下各类目价格,很快上手,负责收银找零。

四个人忙活半小时,客人才渐渐变少。

李丽君终于得闲,忙问:“姐,年年呢?”

“在家里呢,我们过来拿蛋糕。”沈嘉拿起墙边扫把把门口的垃圾扫出去,吴阿姨已经在收摊准备回家了。

“你们来了那我就回去了,家里等着我做饭呢,今年你姐和姐夫都来家过年,明天早上就到,要是得空过来坐。”吴阿姨邀请道。

沈嘉说好,到时候一定去,帮着吴阿姨收拾好摊子,目送她回去,转身回到店里,王晓娟下来的年货已经卖得差不多了。

“街上都没什么人了,关门一起回去吧。”沈嘉对弟弟妹妹说。

姐弟俩求之不得,知道大姐是家里唯一可以对抗父母权威的人,动作极快的把店面外头那些架子木板收进来。

关门前还卖了一箱梨子,后面再有人来,李建军直接跟人家说:“关门了,没货了,你去别家吧。”

赵勇轻敲了下小舅子的脑袋,李建军嘿嘿笑,心虚的缩了缩脖子,“姐夫你可不能跟我妈说我这么跟客人说的。”

沈嘉听见动静,转头来问:“干什么坏事了不能跟妈说?”

两个男人齐齐摇头说:“没什么。”

沈嘉看向赵勇,赵勇轻轻摇头表示是小事,沈嘉这才放过弟弟。

把门关上,拿上生日蛋糕,姐弟四人快步往家走。

李建军和李丽君冲在最前头,时不时回头对悠闲走在后头的姐姐姐夫喊:“快点!”

沈嘉走不快,也不想走快,好久没回镇上,镇上变化很大,原本小区福利房这块非常冷清,现在道路两旁又多了几栋房子,明显比从前热闹。

喊不动姐姐,李丽君姐弟俩先走一步,一路小跑回家,见到年年,立马围上去。

很久没见到小姨和舅舅,年年已经不太认得两人,大眼睛到处寻找外公的身影,有点害怕面前这对热情的姐弟。

坐在孙女旁边的李大为立马伸手过来,年年抓着外公的手,自己踉跄站起来,引得李丽君姐弟两惊喜的叫了一声。

“年年都能走路啦!”

“李丽君你别吓着年年,说话小声点。”王晓娟在厨房里吼。

姐弟俩齐齐耸耸肩,放缓了动作,蹲在年年面前看着她,也不靠近,就是看着,只觉得她做什么都是可爱的。

人小小的,手小小的,脚也小小的。

晚上王晓娟做了丰盛的一大桌子菜,沈嘉看得感动又没好气。

这么多菜,肯定吃不完,明天就要去老家,放家里没人吃,只能倒掉。

但王晓娟只怕亏待了外孙女,就是要做这么多,谁也挡不住她乐意。

“这是咱们年年第一次过生日,必须要好好纪念一下。”王晓娟看向赵勇,“小勇你带相机了没?”

赵勇点点头。

“那咱们全家一起照一张照片。”王晓娟兴致勃勃道。

赵勇说好,起身去拿相机。

李大为抱着年年,李丽君拿出一个生日帽给她带上。

沈嘉和李建军把蛋糕插上蜡烛,点燃。

赵勇把相机拿了出来,用支架固定在桌子正前方,按下定时快门,飞快的跑过来,站在妻子身后。

一阵白光闪过,照片拍下,年年兴奋的拍着小手,头上生日帽有点大,歪歪勾在她的小揪揪上。

李家姐弟三人,小时候从没吃过生日蛋糕。

到了切蛋糕的环节,全家人都格外期待,沈嘉抱着总想伸手去抓蛋糕花朵的女儿,指挥赵勇切蛋糕。

“先把蜡烛这些弄出去,咱们一共六个大人,蛋糕也不大,就一人一块大的,切六块正好。”

年年是个知道好东西的娃,闻着蛋糕的香气,不停咽口水,伸出手去抓妈妈的手臂,要吃。

赵勇拿叉子给她舀了一块儿,先喂小寿星吃一口。

第一次吃蛋糕,年年的表情有趣极了,她先是微微皱眉,尝到甜味儿,眉头瞬间展开,眼睛亮晶晶的,砸吧砸吧小嘴,“啊”的张大了嘴巴,还要。

不敢给她多吃这些有颜色的裱花,赵勇挑里面的蛋糕胚又给了女儿一小口。

年年开心得直拍手,小腿使劲蹬,在妈妈怀里跳了起来,逗乐全家人。

今年回岳父岳母家,赵勇可以跟老婆孩子一起睡一间房了。

主要是现在天气冷,明天还要一块儿出发,安排谁回老屋去睡都很麻烦。

那边房间长时间没人居住,墙面墙皮已经脱落下来,没人打理的家,破败得很快。

来时沈嘉还把女儿的小被子带过来,怕她认床,没想到小丫头睡得很香,一点也不哭闹。

赵勇感慨:“应该是以前在这里住过,所以她还记得。”

第181章 鹅鹅鹅

今天回到外婆家,年年适应良好,除了一开始有点认生,后面就能跟舅舅小姨玩到一块儿了。

李丽君拿画本给她讲故事,年年听得十分入迷,整个人都窝在小姨怀里,咿咿呀呀跟小姨说话,亲昵得很。

赵勇今天都没抱到女儿两次,都是家里人在抱。

沈嘉觉得这么宠着不行,但赵勇觉得,一年就这么一次,让孩子多多感受到爱和关心,就挺好。

不用想着明天要上班要工作,在石楠镇上睡的这一晚,沈嘉一家三口无梦到天亮。

就是起床时发现睡中间的年年老早就醒了,却一声也不吭有点奇怪。

沈嘉了解女儿,伸手摸一下小丫头的屁股,尿不湿沉甸甸一大包尿,都浸湿到衣服下摆里去了。

难怪不吵不闹,原来是干了坏事。

幸好衣服带得足够,换下来,又洗了个屁屁,重新穿上外婆做的红棉袄新年套装,一家人上午十点多才出发。

乡下没什么人管,一家七口,六大一小,挤一辆车来到红星村。

后座宽敞,王晓娟和李丽君偏瘦,坐沈嘉母子四人倒也不算拥挤。

在路上沈嘉还见到比自家更夸张的,一辆面包车里,错落坐着一大家子,十一二个人呢。

昨天王晓娟做的菜果然吃不完,不想浪费,挑好的带两碗回老家,那个虾丸,李小牛和囡囡一人五六个就吃完了。

乡下人没这么多讲究,虾丸是好东西,钱淑芬觉得弟妹今年挺大气,脸上笑模样也多了。

知道老二一家要回来过年,前几天钱淑芬就带着儿媳妇把年夜饭要吃的菜弄好,要吃的时候加热就行,厨房里的活比前一年轻省不少。

今年货车司机行情好,李大牛赚了些钱,还把家里老家具都换了一遍,屋里亮亮堂堂。

不过分家的想法始终没敢提,任艳倒是想分开住,但今年因为李大牛赚钱多了,给家里添置大件东西的缘故,婆婆对她和蔼不少,一直找不到提出的时机。

后面两口子想着,在老家再弄间屋子也不划算,干脆像是沈嘉夫妻俩一样,进城租房住算了。

远香近臭,隔得远没准关系还好些,也方便囡囡上学读书。

囡囡今年五岁多,在乡下长大,漫山遍野的跑,又黑又瘦,村里没有幼儿园也没有小学,学前教育等于零,说话、反应都有些迟钝。

李大牛时常进城,看人家城里的孩子四五岁就能背古诗词,流利表达自己的想法,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现在分家这两个字提不出来,那干脆带着老婆女儿去城里,让孩子去幼儿园,多学学。

如果可能,在城里买了房子,以后孩子就是城里娃娃了。

年夜饭后,众人三三两两坐一起闲聊,聊一年的忙碌,聊未来的计划。

任艳几次问到城里上学的情况,沈嘉心里就猜测到,堂哥堂嫂恐怕是生起了离开小山村的念头,想外出去闯一闯。

这是好事,沈嘉一百个支持。

人走出去,看得多,见识广了,思维也会变得开阔。

爷爷奶奶这辈的思维已经固定她没办法改变,大伯大伯母也没什么改变的希望。

但李大牛这一辈,是很有希望的!

沈嘉没想太多,只想家里亲戚和谐点,自己听到妈妈的吐槽少一点。

伸手戳戳和李老头谈论国家大变化的赵勇,小声问:“榕城里的幼儿园,没有本地户口的能上吗?”

赵勇一面应付李老头的询问,说对对对,一边回复老婆,“这个花点钱就能办好。”

“小学呢?”

“也一样。”赵勇冲老婆挤了下眼睛,这年头,谁有钱谁就是大爷,这种问题不在他们家的考虑范围。

沈嘉睨他一眼,飘了。

转头看向眼含期待的堂嫂,小声跟她说:

“幼儿园好进,小学可能有点麻烦,但出点钱走走门路,借读应该可以。”

任艳长舒了一口气,眼底的希望迸发出来,眼睛闪亮亮的。

招手叫女儿囡囡过来,让女儿给大姑姑背唐诗。

李大牛从城里回来时买了拼音卡和儿童学前读物,任艳拿着教女

猜你喜欢

推荐情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