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被绞死的人的读后感大全
《七个被绞死的人》是一本由[俄] 安德烈耶夫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个被绞死的人》精选点评:
●再版居然只出这么几篇...有意思吗
●终于读到这本了。太难受了。红笑 七个被绞死的人 蛇讲述它是怎样长出毒牙的 直击灵魂
●非常厚重深刻,其中几篇真是拍案赞叹!
●难以言喻的心理描写的感染力
●感觉是一本悲催集,不太是我的菜…
●一切都静悄悄地迎接黎明。特别喜欢同名短篇【七个被绞死的人】,可能因为一 题材是上层的关乎永恒的生死问题,二 七个不同的人在临绞前的人的心理特征,从个人到群体的描写非常让人移情,很真实。关于战争的叙述倒是觉得一般。
●非常喜欢《七个被绞死的人》,沉浸在无限的自由中,相信自己的意志是无畏的,死亡被他们蔑视,显现出最卑微的模样。《红笑》和《沉默》最为压抑,战争的可怖和神性的无知。《在地下室里》是一股熹微的光,虽然知道它很快就会灭掉,也忍不住为它感动一把。白银时代的俄国作家,写这些低微的人的故事,更多还是激烈的控诉,但安德烈耶夫的魔幻又甚至是梦幻的写法,反倒没有那种被掐住脖子的窒息感。
●【藏书阁打卡】2019已读079 在参与鲁迅共读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安德烈耶夫,成为2019年阅读最大的惊喜之一。相信凡是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一定也会喜欢安,因为安把陀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在安的笔下,对痛苦的书写和对灵魂的拷问是如此强烈而又充满诗意。这本书的阅读旷日持久,延续了大半年,主要是卡在《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这一篇,这个约伯式的故事痛苦的密集度太高,让人不忍卒读。最著名的《红笑》是读的俄文,因为读了前面的太喜欢,忍不住就想感受一下原文的风采。感觉译笔丰瞻华美,部分用词甚至有些学究气,而原文是偏于简洁朴素而又有力的。至于我为什么不打分,你猜呢?
●想看更多这种“绝望”,还蛮有意思的
●鲁迅口中"安特莱夫式的阴冷"读起来却是猩红的炽热,似乎不是让人去经历悲剧,而是让悲剧蔓延渗透,紧贴人的皮肤,堵住人的口鼻。他善于用重复来抛出疑问,又从不给出答案。楚科夫斯基说安德列耶夫有种绝妙的能力,似乎他一旦描写什么,什么就变成人类命运的核心,变成所有狂喜和苦难的所在。早先零散读过《沉默》、《深渊》、《站台上》等短篇,这次印象最深是《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求索的空寂和《红笑》中杀戮的癔病。他把并不出奇的情节和主题转化为荒诞诡异的表达,把世界化为汹涌翻腾的单色,使人如泅泳般沉浸难逃脱。
《七个被绞死的人》读后感(一):疯癫、死亡与希望
«七个被绞死的人»是安德烈耶夫的小说合集,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对于出身高贵的颓废派作家来说--我是卑鄙的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主义的继承者来说--我又是可疑的象征主义作家。”“巴尔加莫特和加拉西卡”和“车站”,描写了小人物的温情,“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描写了人生的苦难和虔诚宗教的归宿,“红笑”则用象征的手法,对战争的残酷和对人的摧残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控诉,“七个被绞死的人”刻画了面对死亡人们的心理百态,而“墙”则对黑暗的社会发出了最歇斯底里的呐喊……
安德烈耶夫的小说,基本都是描写的人的苦难和悲欢离合,非常厚重和压抑,写作手法夸张,文笔优美,尤其是人的内心思想的刻画极为深刻,让人直面心灵的深渊。鲁迅对其评价为“其文神秘幽深,自成一家”,“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如他(安德烈耶夫)的创作一般,消融了内面世界与外面表现之差,而现出灵肉一致的境地”。安德烈耶夫的小说,从人的内心深处发出最歇斯底里、声嘶力竭的呐喊和控诉,让读者感到深入骨髓的恐惧和无边无际的黑暗,虽然他反对战争、对革命也抱有怀疑的态度,但可以看出,他对底层人民仍抱有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同时对社会向好的变革抱有深切的希望。
《七个被绞死的人》读后感(二):《沉默》篇
父亲足够理智聪明到思考女儿遗体脸上的伤疤由来和经火车碾压而完整保留的头颅,却足够愚蠢到认为把女儿的宝贝金丝雀留下来就表明女儿还活着。父亲足够爱女儿到细密地看她遗照和在女儿坟头呼天抢地痛不欲生,却足够恨她到在她生前对她毫无耐心极尽冷酷和讥讽。父亲足够关心女儿到他不想让她去阴森可怕的城市,想让她一直在自己庇护下成长,却足够不关心女儿到从不主动聊天对话并且在葬礼上只想着自己的尊严。 母亲是深爱女儿和丈夫的,但要么张口就是责备要么缄默无言。她想逃离这压抑生活但听到女儿死讯却四肢瘫痪,只能永世待在自己的黑暗里不见天日。 神父作为当地与上帝对话的人时刻维持自己神圣形象,面具戴久了也不分场合地作着上帝的使者,成为无私公正克己的法庭,此处也可看出宗教一些严苛教义对人性的束缚。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一连串的责问和乞求女儿的“你说呀!”,仿佛她是教会里前来祷告的人,仿佛那句话可以按下她话匣子的按钮,然后她一五一十讲述她独自冒险去城市里的经历,讲述她多愁善感细腻的少女内心,仿佛她说了他们就会认真倾听。但实际上她似乎也说了点,父母找她的那天晚上,她从床上坐起来微笑着说了一点然而神父却不记得女儿到底说了些什么,只留下一片茫然模糊。女儿身亡后,当神父与沉默的妻子的单向对话时,他变成了一头低吟吼叫的困兽,作彻底陷入虚无的垂死挣扎,他把死亡责任丢给自杀的女儿身上,但实际上他捶胸顿足于自己束手无策,无论在女儿生前或生后他依旧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让女儿开口说话。之后神父去了女儿房间和墓地,终于能做到在语言表达上勉强放下威严架子的父亲收到女儿沉重的虚空答复。 短篇结尾重新细致描写母亲神态,与最开始的刻画进行对照,犹如看了场虚无主义的悲剧电影。深入骨髓的恐惧和无边无际的阴郁是《七个被绞杀的人》带给读者的感受,本短篇选自这本书。其余篇目也都格外漂亮,其实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这篇,而是叫《墙》的一篇,在即将结束写这篇分享时才想起来,那就以后再写吧~
《七个被绞死的人》读后感(三):《在地下室里》选读
他因为酗酒,丢掉了饭碗,失去了亲戚朋友,只好搬到地下室里,同小偷、妓女们住在一起,靠变卖最后的一点东西度日。 劳累的工作、内心的痛苦和伏特加酒,把他折磨得气息奄奄,全身没有一丝血色。死神已经像一只白天闭目养神、一到夜里就目光炯炯的灰色猛禽,紧紧守伺着他。死神白天躲藏在阴暗的角落里,晚上就悄悄地出来,久久地坐在他的床头,安安静静地、耐心地、顽强地坐着,直等到天明。拂晓最初一点亮光出现时,他就从被子下探出头来,脸色死白,一双眼睛像是受了伤害的野兽。房间里空空荡荡的,但他不像其他人,他不相信这种骗人的空虚。他疑虑重重地张望着各个角落,机灵地猛然朝背后瞥一眼,然后才用胳膊支起身子,仔细地、久久地凝视着那夜怎样随着黑暗渐渐地消散。而在这时,他看到了别的人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东西:一个灰色的、形态模糊的庞然大物摇摇晃晃地出现在他眼前,令人毛骨悚然。这是一个透明的庞然大物,笼罩了整个房间,它体内的一切仿佛只隔着层玻璃墙,毕露无遗。然而,现在他并不怕它,它正在离去,留下了冷彻骨髓的足迹。它要到下一个夜晚才来呢。 他又迷迷糊糊睡着了一会儿,做的梦荒诞而可怕。他梦见房间里一片煞白,白色的地板和白色的墙壁都被白光照得亮晶晶的,一条黑漆漆的蛇正从门缝里游进来。这蛇游着,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好像是在窃笑;它把又尖又扁的头贴到地板上,扭曲着身子,接着很快就游走,不知钻到哪儿去了,后来门缝中又露出蛇的扁平的黑鼻子,蛇身像一根黑色的条带伸展在地上。如此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又消失。有一次,他在梦中见到一件叫人开心的东西,于是笑了起来;但那笑声很古怪,又像是被压抑的号哭,又像是体内深处的某个地方在笑,又像是人已死去,躯壳已不能动弹,可灵魂却还在哭泣,叫人听了毛骨悚然。 渐渐地,他终于苏醒过来,听到了正在诞生的白昼的声音:过路人嘶哑的谈话声,远处开门的吱嘎声,看院人的扫帚扫除窗台上积雪的沙沙声,总之,他听到了大城市清晨醒来时的那种模糊不清的嘈杂声。而这时他最害怕的那件事也随之到来了:他无情地、清清楚楚地意识到,新的一天又要开始,自己过一会儿就得起身去为生活而斗争,而这是一种毫无胜利之望的斗争。
《七个被绞死的人》读后感(四):书写另一种真实
一向喜欢旧俄文学,但不知为何竟漏掉了安德烈耶夫。
最近才读到这本靳戈主译的《七个被绞死的人》。
可以说,是份迟到的惊喜。
向对其陌生的读者去谈论安德烈耶夫,为便捷起见,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引用名人赞语是一种。
譬如鲁迅,他生前不仅翻译过安德烈耶夫的著作若干,也极为推崇评介。在鲁迅的好些小说中(《药》、《狂人日记》等),明眼的读者也都能看出受其影响的诸多痕迹。
譬如高尔基,他和安德烈耶夫不仅是同龄人,还曾共同参加过莫斯科文学小团体。
将其纳入体系流派是一种。
所谓白银时代承先启后的作家,兼具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的大师等等。尽管他生前早有先见之言,“对于出身高贵的颓废派作家来说——我是卑鄙的现实主义者;对于现实主义的继承者来说——我又是可疑的象征主义作家”。
但其实哪种都是迂回,顶多只能算注解式背书。
因为无论就俄罗斯文学黄金时代抑或白银时代而言,安德烈耶夫的存在都是特别显眼的异数——无法被归类,贴任何标签都不对。
他并非挤在人群之中,而选择了独个儿默默前行。
当同代人纷纷致力于书写水深火热的现实图景、肉眼可见的具象人间,或反抗呐喊,或寻求出路,或走向虚无,安德烈耶夫却独辟蹊径——探索人类奇异而纵深的心灵世界。
人心因为变化莫测和杳不可及,其实极难形诸笔墨。
而以这本小说选集而言,以安德烈耶夫的创作而论,他无疑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他手中所握的一支笔似乎是无所不能的。
仿如精密而极具穿透力的X光,深入到人的头脑、思维、意识、乃至潜意识、无意识深深处,灵敏地捕捉住每一个极飘忽的感觉念头,不放过每一缕极纤细的神经反应,将之纤毫不爽地呈现于纸上。
在《沉默》中体现为,对女儿卧轨自杀后为歉疚与痛苦所困的神父内心世界的描述,作者耐心而又细致地,将那种无处不在、不同形态压迫人心的沉默,及神父夫妻悲伤失语的状态,刻画得如临如现。
《在车站上……》一篇中,在健壮、结实、精力旺盛但无所事事的火车站宪兵身上,看似寻常的无聊至极状态被安德烈耶夫化腐朽为神奇的笔力所铺叙,似岩浆在地底静静运行,读起来令人无端不安。
《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里,瓦西里神父因遭遇所引发的内心曲折演变,一步步由无力、麻木、平静至疯狂的心路历程,在精彩的文字描写里,竟似以电影镜头般明晰的画面与节奏映现于我们眼前。
这种惊人的书写表现力,洞穿一切的艺术想象力,在书名篇《七个被绞死的人》上着力尤显。它将待死之人峰回路转般的心理状态,临死之际各各不同的感官反应,出于本能的死亡恐惧,详切描摹得真实可信。
堪称技巧和才华都臻于成熟的完美之作。
与同代人的作品比较,安德烈耶夫的小说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有非常强的超前感与实验性质,在旧俄叙事性小说传统里显得如此别具一格:生动自由的文体,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及抽象化的表述方式。
这只有其后的布尔加科夫或可相比。
例如《红笑》、《墙》、《永远没有结束的故事……》等篇中,对完整故事性的刻意弱化,而代之以散文化、诗意的语言,营造出强烈的氛围感和象征性,小说主题(战争的疯狂,人性的丑陋,处境的荒诞)也因之得到进一步强化。
结尾那篇《蛇讲述它是怎样长出毒牙的……》,重复的语句,跳动如音符般的节奏,奇诡的拟人化想象,诱惑动人如沙乐美的舞蹈,分明是首优美的诗篇!
“向我俯下身来。我爱你。
你死吧。”
当然了,植根于俄罗斯文学肥沃的土壤,置身于裂变动荡的时代,他作品里的思想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这种思想性并不单一僵化,更富于人性化也更复杂深沉,不似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般宗教气息浓厚,反而充满着卡夫卡式现代隐喻。
所以他最终与高尔基分道扬镳,亦不见容于十月革命后的新政权,乃是理所当然的了。
以上或许也能够大致说明,为什么他在旧俄文学中稍显冷僻的处境,不被广泛讨论提及的原因?以及之于我如此迟到的理由?
《七个被绞死的人》读后感(五):生活中那些我们回避的厚重和希望
“安德烈耶夫,俄国小说家、剧作家,俄罗斯白银时代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伟大作家。”
上边这句话,我能接收到的有效信息只有:安德烈耶夫,俄国小说家。对于不熟悉文学—不论是中国文学还是外国文学—的我来说,白银时代之类的描述没有任何意义。因此读小说就不太会注意作者的名头,而是直接去感受小说的内容。一直对俄国小说抱有一点畏读的心理,不论是很难记的名字还是各种冗长的描述,都是很大的阅读障碍。但本书完全颠覆了上述印象。读本书时,心一直被作者的描述牵扯着,每读完一篇都会停一下定定神,不由得从心底发出赞叹。作者描述的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间或故意回避掉的厚重与希望,所以更加触动人心。本书收了安德烈耶夫十一篇小说,现就一些很让人惊叹的篇章做一概述。
《墙》:在暖心的《巴尔加莫特和加拉西卡》和没太完全看懂的《沉迷》之后,就是这面让人堵心的墙。故事中的众人生活在被高墙围起来的空间中,主人公是麻风病人(印象中俄国文学很喜欢麻风病人的形象,有何意义未查),被大家嘲笑,但一直和病友想着冲出高墙。除了他们,还有不断用自己的额头撞墙的人、一起跳舞的人、快要饿死的人。主人公屡屡尝试但一直失败,病友忽然决定和另外一名女病人结婚,作者写道:刹那间,所有的脸都朝他俩转过去,爆发出一阵狂笑……一个丑陋而又患病的人居然还结婚,这可是一桩蠢事。是的,在高墙之内居然追求爱情,是很可笑,但更珍贵。后来,用头撞墙的人自杀了,是否死于绝望我们不得而知。但其他人全都扑了上去,啃食了死者的肉,唯独快饿死的人一点肉都没吃到。作者说:
一个人为着饥饿者死了,而这个饥饿者却竟连死者腿上的一小块肉都没能尝到!对于高墙,众人似乎都反感,都想推倒,然后他们做的只是齐齐地盯着高墙,
“这些眼睛企盼而且也相信这墙立即就会倒塌,从此出现一个新世界。由于这种信心,他们眼睛发花了,仿佛看到墙上的砖石已经在动摇,那条由墙根直至墙冠的、吸饱了人类鲜血和脑髓的砖石的巨蛇,已经开始蠕动。”最终,主人公发现了突破高墙,看到新世界的方法。
“就算它不倒,难道每一具尸体不就是登上墙顶的一级阶梯吗?我们人很多,我们的生活都痛苦得不堪忍受。就让我们用尸体铺遍大地吧;在尸体上再堆上新的尸体,这样,我们就可以登上墙顶了。到那个时候,哪怕只剩下一个人——至少也可以有一个人看到新世界了。”然而,他说完后,看到的“只是背脊,冷漠、肥胖、倦怠的背脊。”
《瓦西里·菲维伊斯基的一生》:本篇的篇幅很长,但从一个人的一生来讲并不算长。瓦西里·菲维伊斯基一直生活不幸,遭受着各种苦难,孩子的溺死,妻子的可疑的烧死,第三个孩子是个白痴。但对上帝的信仰支撑着他。他的一生是不断遭受考验,但一直努力去信仰、理解上帝的过程。他每次都认为自己领会到了上帝的旨意,但他又一次次失望。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他还在追寻,最后猝死在路上。他的挣扎让人感到很深的震撼,人是不是就要不断挣扎?如何探寻人生的真谛?是否存在所谓的救赎?
《红笑》:之前看过很多描写战争和战争对人影响的小说,但这篇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最真实的战争场景。战争一点都不热血、不浪漫。战争就是杀人,是毁灭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所有的人都被折磨得疲惫、麻木,失去人性。但有些人以此为乐。红笑出现了。
《七个被绞死的人》:本书的书名篇。七个人,其中两个一个是强盗,一个是杀人犯,剩下的五个则是刺杀政府官员失败的年轻人。本篇对引发“绞死”的事件都一掠而过,对于五个人临刑前的心理状态做了非常精彩的描绘。他们都是年轻人,为了“伟大的事业”而自愿献身,但在临刑前,他们直面死亡的问题。他们没有我们习惯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编出这些话的人自己都不信。他们在对生死进行反思,他们有的人感到害怕,有的人还在为其他人担心,有的人还在继续做操锻炼身体。这种更加真实的思考,很触动人的灵魂。读者也会跟着思考,如果我面对生死,是否能如何从容?或者我会想什么?
其他篇目如《在地下室》、《在车站上》等在颓废、无聊中,透出的一丝希望,都会让读者会心一笑,生活总还是有一些乐趣和企盼吧。
除了故事,作者的文笔真是很让人惊叹,很多小细节的描写让人忍不住反复阅读。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天赋吧。随便找两段:
这饿汉靠着一块花岗石坐着。他的肩胛骨,尖得像两把刀,使人觉得连花岗石都被这两把刀戳痛了。窗户全都上了冻,结着一层毛茸茸的霜花,被灯光照得闪闪发亮,变幻出一枚枚金星。上了冻的窗户已不再透光,好似墙壁一般,把屋里的两个人同灰蒙蒙的夜隔绝了开来。夜用它无尽的圆环箍住了这幢房子,死命由上往下压,寻找着窟窿,好把它灰不溜丢的爪子伸进屋去,可是却没找到。夜发狂了,在大门口暴跳如雷,用死亡的手摸索着墙壁,哈出刺骨的寒气,怒气冲冲地卷起数不尽的干燥、凶狠的雪珠,向窗玻璃猛砸过去——后来,发狂的夜,窜到旷野去了,翻滚着,号叫着,张开双手,像个十字架似的扑倒在雪地上,抱住冻僵了的大地。后来,夜爬了起来,蹲在那里一声不响地、久久地逼视着泄出灯光的窗户,气得咬牙切齿。隔了一阵,夜又尖叫着扑向房子,钻进烟囱,满怀难以餍足的仇恨和忧郁,发出凄厉的悲鸣,哄骗人说,它没有子女了,它把子女吃掉了,把残骸埋在旷野里了,埋在旷野里了……本书不仅值得阅读,且值得收藏。
猜你喜欢
推荐情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