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散文随笔 优美散文 抒情散文 散文诗 名家散文 叙事散文 游记散文 春天散文 爱情散文 伤感散文 写景散文 节日散文 精选散文

我在盛京开小馆精选热门好书-我在盛京开小馆(李玥妩裴泓之)全文无删减版在线阅读

时间: 2024-08-11 15:11:38  热度: 32℃ 

点击全文阅读

唐司文避过食客最多的时间,来了长欢小馆,独自一人。

  昨日他追着王三娘去王家时,王三娘已经在长辈面前闹起来了,哭着喊着要退婚。

  好在唐司文解释了前因后果后,王家人也算讲道理,将王三娘训斥一番后,表示婚事不会有变动,再三承诺会好好教导女儿。

  “三娘小孩脾气,只是她出手打人……”

  唐司文说到这里时,王家人是很明显不在意的神情,“不过一个商女,我叫下人多送些补偿过去就是了。”

  唐司文顿了下,才将话说完:“当时,裴侍郎也在现场。伯父或许不知,那商女与御史台的几位大人也都熟识。”

  王家人这才变了态度。

  可说到底,也是再多添些银钱,叫唐司文送去,借武德卫的身份恐吓一番,叫李玥妩莫要乱说话。至于叫王三娘亲自去道歉,是万万不可能的。

  “郑大人已给过了。”李玥妩扫了眼唐司文手中的银票。面值十两,有二十多张。

  王家才是真的大方。

  唐司文坚持把银票留下,道:“这是王家的一点心意,你收下吧。三娘她被禁足,不能出府,我代她同你道歉。”

  李玥妩没有再推拒,“王三娘子也是一时失手,我并无大事。”

  唐司文看她是真心实意没有要追究的意思,才松了口气。

  他斟酌着开口,道:“裴大人他或许有些误会……”

  李玥妩岂会不明白他未尽之言,当即便道:“裴侍郎只是恰好路过,顺手为之。公务繁忙,他岂会分心在这些小事上。”

  如此就好。

  唐司文知道,此事是李玥妩受了委屈,情态中也不自觉带了些柔和。

  “日后,你有困难,尽可与我开口。”

  李玥妩回了一礼,没有拒绝。

  绕了这么大的圈子,她目的终是达到了。

  “衙门还有事,我便先走了。”

  李玥妩随意问了句:“可还是为了那盗贼?”

  “嗯,顾大人已有了部署,这回定能把他捉拿归案。”

  唐司文接过孙婆婆递来的紫苏水一饮而尽,而后冲两人摆摆手,离开了小馆。

  “娘子。”孙婆婆看向李玥妩。

  李玥妩拿起桌上的银票,一共二十二张,二十张十两的,另外两张五十两的,大概是来唐司文。

  “瞧,这一鞭子可太值了。”

  她将银票递给孙婆婆去收好,自己去灶头准备午膳。

  顾大人,她已经从武德卫口中听见了几回。

  这位武德司前指挥使回京后,再没了消息。没有升官,也没有定职,仿佛一粒没入河里的泥沙,没有激起一点水花。

  然而,按照唐司文的说法,武德司失窃的事似乎是由他在查。

  有曹彰这个现成的武德司指挥使不用,却叫一个被贬职的人负责,不由叫人深思。

  结合他在正德十年发生的一切,不得不叫李玥妩联想到一个人。

  她收起刀落,一个完整的鸭子在她手中被干净的垛成块。刀光漾漾,映出她眼中的凛冽杀意。

  四年前,唯一一个从她刀下活命的人。

  想来,这位顾大人也很想再见她一面吧。

  裴泓之从衙门出来时,天都黑了。

  为了万寿节国宴的事,礼部和光禄寺的人在户部衙门里跟他磨了一日。

  他心里想着同正德帝的交谈,无意瞥见马车入了青杏巷子,便同赶车了无为说了声,停在了长欢小馆的外头。

  已用过了晚膳,李清远去书房做课业,李玥妩和孙婆婆在清洗明日要用的食材。

  裴泓之见李玥妩搬着装满东西的笸箩往架子上放,眸色暗了下。

  李玥妩放好笸箩,转身时才注意到立在不远处的裴泓之。

  “裴侍郎。”

  裴泓之应了声,“散值经过,进来看看。你,伤口如何了?”

  李玥妩抬手似要碰一下后背,又止住了动作。

  “还未当面谢过大人。医女开的药很管用,已经不怎么疼了。”

  “嗯,”裴泓之说,“伤口还未愈合,就莫要做大动作,以免再扯开。”

  “谢大人提醒。”

  李玥妩认真回了话,可裴泓之清楚她不会听。

  两人相对而立,再没了言语。

  裴泓之看着眼前垂首的女子,唇角动了动,终是只说出了一句,“我便先回去了。”

  “裴侍郎慢走。”

  他又忽的停下脚步,回头对上李玥妩的目光。

  里面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情绪。

  裴泓之转身再不停留。

  李玥妩跟到外面时,他已经上了马车。

  马蹄声响起,带着他一起隐没在夜色中。

  倒是一而再的欠了他的情。

  李玥妩又站了会儿,才折身进去。

  隔日,一则告示从城东张贴到了城西。

  江南西路宽平县潜逃恶匪在盛京被武德司拿住归案,三日后将在武德司衙门被处斩。

  告示里还写明了恶匪杀人越货、掳掠百姓的十大罪行。在最后,还附了一个香囊的画像。

  唐司文跟郑柏负责监督衙役在明善等坊市张贴告示。路过青杏巷子,便请衙役去长欢小馆喝饮子。

  衙役将还未贴完的告示随意放到桌上。

  李玥妩端着碗过去时,一眼就瞧见了上面的内容。

  “李娘子?”

  唐司文问完不见李玥妩回答,便又叫了声。

  “啊?”李玥妩回神,很淡的笑了下,“我看这上面的香囊的绣样有些眼熟。故而失了神。”

  这话,将小馆内众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唐司文惊疑道:“你见过?这可是从朝廷钦犯身上搜出来的东西。”

  李玥妩心沉了下,尽力克制着神情,“是有些眼熟。”

  “这……”唐司文眼神变了又变。

  倒是郑柏稍作思索便了然了,解释道:“李娘子从湖北来,这南方的样式自然看着眼熟。”

  原是如此。唐司文恍然,随即苦笑。他也是魔怔了,竟会怀疑李娘子是那窃贼。

  李玥妩再未多问。

  待他们歇够后离开,才脱力般倒回座椅上。

  孙婆婆瞧见她的异样,为防止他们再折返,忙侧身挡了挡。

  “娘子?”

  李玥妩死死扣紧了桌角,眼中的寒意似能化做实质。

  这是针对她设下的圈套,甚至不能说是阴谋,对方明摆着是要钓她上钩。

第34章 准备

  无需再亲自见过,李玥妩心中已经能肯定,顾大人便是从她手下逃生的那个武德卫。

  也只有他知道,当时逃脱的不止一个人。

  那个香囊,是巧娘的所有物。

  巧娘真的落在了他手里吗?

  李玥妩很冷静的分析:未必。

  可她赌不起这个不确定。就如同姓顾的赌她会现身一样。

  孙婆婆瞧着她渐渐恢复平静,才让到一旁。

  孙婆婆没有错过她眼中一闪而逝的决绝。

  “娘子,你这般聪明,定是明白这是个圈套。”

  孙婆婆不清楚李玥妩跟武德司到底有怎样的恩怨。可她到底在李玥妩身边三年了,藏在书房后供满牌位的香案她也见过。

  察子就是一群丧心病狂的疯子,做过多少惨无人道的事情,就她亲眼见过的都一只手数不过来。

  娘子单枪匹马对上他们,岂不是蚍蜉撼树。

  “您若真去了,就是羊入虎口。便是不为自己,娘子也要为清远想一想。”

  提到清远,李玥妩神情终于有了变化。

  “婆婆,”许久,她开口,“有事,要请你帮我。”

  京城百姓搞不懂,武德司要解决一个马匪何必要这样大肆宣扬。

  “嘿,察子做事哪里有个缘由。”

  最终也只能这样解释了。

  “主子,”无为见裴泓之捏着笔许久没有动作,墨迹都在纸上晕开了一团,出声提醒,“您在想什么?”

  裴泓之将带了污渍的纸张丢入一旁的杂物篓里。

  搁下笔,复又拿起。

  “上回族里来人提及堂哥游学的事,算脚程,他该到荆湖一带了吧?”

  得了无为的回答,他很快落笔完成一封书信。

  “送去给堂哥。”

  无为接过信封,当即就去联系裴家的商户。

  裴泓之看着纸上的名字,低叹:“但愿是我想多了。”

  李清远被夫子留下询问了院试的准备事宜,回来比往日晚了半个时辰。

  刚进小馆,他就察觉气氛略有不对。

  “婆婆,”他注意到孙婆婆有些发红的眼圈,忙询问,“您怎么了?发生了何事?可是又有人欺到店里来了?”

  孙婆婆扯着嘴笑了下,“无事。你想到哪里去了。”

  见李清远犹有不信,她只能想个理由解释。

  “是我想到转眼就是姨婆百日忌,心里难过罢了。”

  李清远将信将疑,安慰她:“婆婆莫要难过,等到了忌日,我同姑姑再陪您回去看看,左右也不远。”

  虽然是随便说的借口,听李清远这样讲,孙婆婆心里还是很宽慰。

  “好好。婆婆不难过了。”她拉着李清远往后院走,“清远饿了吧,婆婆带你去洗手,回来用饭。”

  晚上,李玥妩去书房隔间给牌位上香后,被李清远叫住了。

  “姑姑,我知道婆婆没有说真话。我已经十一了,家里有事也该告知于我。我亦能为你们分忧。”

  李玥妩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该你知道的事,我不会瞒你,只是现在还不到告诉你的时候。清远,你……”

  话到嘴边,李玥妩却换了说辞,“你早些休息,读书莫要太辛苦。姑姑不求你能光宗耀祖,只希望你能康乐顺遂。”

  “侄儿记下了。”

  李玥妩看着他的眼神很温柔,面上的笑

猜你喜欢

推荐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