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诱我心元鸾精选小说大结局阅读-新上热文小说(佛诱我心元鸾)讲的是什么
寂玄驻足。
站在原地,直到元鸾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才转身离开。
…
一个时辰后,数千百姓聚集于宫门口。
宫内,太和殿。
陈敬轩恶人先告状,将今日发生之事添油加醋,说京中百姓此际都人心惶惶,还将陈珩之之事说成元鸾的错。
皇帝对于元鸾此举大发雷霆,怒她身为公主不该参政。
元鸾立于一侧,静静看着自己的父皇,等他发完怒气,才大步站出,跪在了太和殿中央。
太和殿,一片寂静。
听到风声的几个皇子和诸多重臣都聚集于此。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元鸾身上。
元鸾的跪姿稳如磐石,她眼神坚定,目光从容且自信,“父皇,儿臣今日干扰朝政是儿臣之错。待此时了结,儿臣任由父皇发落,绝无二话!但请父皇准许儿臣今日弹劾丞相!”
“陛下,万万不可!若今日开了后宫干政的先河,今后是不是后宫所有人都要来太和殿干扰朝政了?如此…国将不国啊!”陈敬轩扑通一声跪下。
太子大步跨出 ,跪在了元鸾身侧,“儿臣以太子之位给鸾儿做担保!求父皇——给鸾儿一个弹劾丞相的机会!”
第11章 女子并非无才便是德
“儿臣求父皇——给鸾儿一个弹劾丞相的机会!”另外几个皇子纷纷站了出来,也同元鸾跪在了一处。
战寒之紧随其后,“末将——以战家世代功勋为请求,求陛下给公主一个弹劾丞相的机会!”
战寒之一出,其余武将纷纷跟在了身后,齐声道:“我等——求陛下给长公主一个弹劾丞相的机会!”
同陈敬轩交好的那些大臣本来还在犹豫要不要帮他说话,结果一看,几个皇子和武将都站在元鸾这边。
他们也不得不帮元鸾。
唯一站在陈敬轩那便的,唯有被元鸾点名的状元郎。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看着自己那跪在中央,目光坚定的女儿,心中宽慰之心无以为表。
陈敬轩的作风他早有耳闻。
可如陈敬轩所说,他入朝围观数十载,和诸多大臣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身为帝王,他必须权衡朝廷上的这些关系。
可今日,他的女儿勇敢的站了出来,打响了肃清朝堂的第一炮。
此际看到这么多大臣帮她,皇帝起身来到元鸾身侧,想将元鸾扶起来。
元鸾下颚蹦成一条直线,倔强又引文,努力地偏开头,避开父皇伸过来的手。
“父皇,让儿臣弹劾丞相,跪着也无妨。”她清了清有些发痒的嗓子,一滴眼泪将落未落地缀在她眼尾,看上去有种楚楚可怜,又兀自倔强的美。
“你说。”皇帝再一次欣慰的点头,目中有欣赏也有心疼。
“儿臣要弹劾丞相的第一罪状——滥用职权,包庇自己科举作弊的门生,那门生便是而今的状元郎!他盗取考生顾安的考卷,顾安这些年状告无门,蹉跎至今!儿臣已带顾安入宫,恳请父皇严查此事!”
“儿臣要弹劾丞相的第二罪状——结党营私!丞相与朝中诸多大臣勾结,包括走私盐,制假币等,可谓无恶不做!此事儿臣已追查多年,所收集的罪状已由府中丫头带至太和殿外,稍后请父皇一一过目!”
“儿臣要弹劾丞相的第三罪状——,…”
数十桩罪,被元鸾一一举出。
但她只字未提陈珩之和陈敬轩侮辱她之事。
每一样都有物证,有人证,却不齐全,却足以令陈敬轩无翻身之地。
皇帝勃然大怒,在看过罪证后便将陈敬轩打入了大牢,且祸极家人,相府满门被抄。
太和殿一片肃静,只有轻轻的叹息声。
接下来要处置的,便是元鸾干政之罪了。
不少权臣想说,却不敢说,皇帝没开口,几位皇子也没开口。
万一他们带头针对元鸾,很有可能反过来被皇室之人记恨上。
元鸾倒是表情平静,她坦然道:“父皇,诸位大臣。最后,元鸾想说——女子并非无才便是德,女子应有自己的智慧和抱负,不该被世俗所束缚。”
“今日,若元鸾畏于丞相,不敢站出来给顾安伸冤,不敢在入宫的这一路上闹出大动静,便不会知道还有这么多人被丞相冤害却状告无门。”
“红颜并非只是祸水,女子亦有志。古有女相以纸谋天下!亦有女将巾帼不让须眉!”
“若儿臣不是公主,没有父皇母后教导,没有跟着太子哥哥一起读书。被陈珩之造谣时,儿臣很可能因此误入歧途,更别谈今日敢以己之身与丞相抗衡!”
“儿臣有向夫子求学的机会,可还有许多的女子没有。”
“今日,儿臣以命请命——求父皇勿将女子当成笼中鸟!给鸾儿一个创立女子学院的机会!”
话毕,太和殿还是一片肃静。
没人说话,也没人敢说话。
女子相夫教子,古往今来皆是如此。
可元鸾所说,并无道理。
因女子的身份卑微,造成了数不清的冤案,也造就了诸多如陈珩之那般的烂人。
“父皇,儿臣认为鸾儿所说在理。天下苍生都应该有能力保护自己。世人皆道女子柔弱,可鸾儿证明了女子同样可以坚韧不拔,顶天立地。”太子掷地有声。
第12章 入朝堂,议国事
但附和的权臣只在少数。
最终,皇帝答应了元鸾在京中创立一个女子学院,创立事宜由太子负责。
没有人拿‘女子不得干政’一词出来置喙元鸾。
相反,皇帝给元鸾开了先例,让她每月初一入朝堂,议国事。
虽然一月仅此一回,但元鸾知道,她已经迈出了最难的那一步。
…
出宫时,数千百姓热泪盈眶,簇拥着元鸾回府。
人群中,大理寺卿之女柳如烟同元鸾寥寥相望了一眼,她满目坚定,也满目仰望。
此后,诸多百姓求至公主府,冤案不断。
一月后,陈敬轩所犯罪行一一查明,参与其中的官员全部被罢免。
皇帝命太子监考,给了顾安一个独自科举的机会。
他一鸣惊人,得封状元郎那日,顾安鲜衣怒马跪于长公主府门口,跪谢元鸾平冤之恩,再造之恩。
他想见元鸾一面,却被白芍告知,元鸾大病了一场,不便见客。
同月,太子着手元鸾婚事,大肆挑选驸马,且有源源不断的佛子被送入公主府中。
…
公主府,寝殿内。
元鸾躺在榻上,眼下的乌青已然重到不行。
白芍几人忧心忡忡,公主的梦魇一日比一日严重,已经许久没睡过一个好觉了。
就算睡着了,公主也一直呓语,被梦魇缠身。
太子和皇后都曾提出请寂玄再次入府,都被公主言词拒绝。
白芍她们这些做丫鬟的,只能想方设法哄着她睡。
半月后,战寒之孤身一人前往太子附中,自荐驸马之位。
三日后,国安寺召开传经大会,将有各地的佛子齐聚国安寺。
皇后亲临公主府,让元鸾同她一道去听经,也想再探一探女儿对战寒之的心思。
若女儿有意,便要将婚事尽快定下了。
元鸾曾因瞒不下去了,遂将梦魇之事告知了太子,是以皇后也知道一二。
皇后同太子一致认为,让元鸾成亲乃重中之重。
元鸾神情恹恹,听到国安寺时,便想到了寂玄。
…
国安寺,临近正午,元鸾要来挑选诵经佛子的消息已传了过来。
寂玄正在整理上午的经文,偶有佛子们三三两两从他身侧经过,谈话声偶尔落入耳畔。
无非是夸哪位佛子上午的经文歌诵的好。
以及哪个大师佛法高深。
寂玄做事向来专心,从不三心二意,就算立于闹市,他亦能静心念佛。
是以,对于外界的这些声音,都恍若未闻。
“对了,长公主下午要来国安寺挑选诵经佛子,你记下寂玄法师上午那段清心咒了吗?下午可以念给长公主听。”
唯独这句,寂玄听见了。
不仅听见了,还听到心里去了。
他拿着经文的手一抖。
她要来?
来挑选诵经佛子?
她夜里还是睡不好吗?梦魇还很严重吗?
为何…不来传他去诵经?
是了,是他那夜误会了她。
她恐怕,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拿着经文的手无意识的收紧,眉峰也随之紧蹙,寂玄轻轻叹了口气。
“长公主大义,平冤案无数!若能为长公主诵经,是我等的福气。”
“听闻长公主无法入眠,我再去看看有什么合适的经文。”
那闲谈的佛子离去,寂玄却再也无了整理经文的心思。
他拿着经文翻来覆去,却再没看进去一个字。
第13章 贫僧来为公主诵经
回到国安寺的这些天,关于那日发生的事情,以及元鸾创立女子学院的事情,寂玄都听了个大概。
过往对元鸾的想法全部被推翻,若问他当今天下有无他敬重的人,其一,便是——元鸾了。
…
下午,元鸾在国安寺的园林厢房,召见了不少佛子,让他们诵经。
他们诵经各有章法,经文也大不相同。
可别说是入睡了,元鸾越听越烦闷,甚至是暴躁!
而这一整个下午,寂玄都心不在焉。
他知道她召见了许多佛子。
她是否挑上满意的了?
往后,他是不是再也没了为她诵经的机会了?
那句未曾说出口的对不起,他还有机会吗?
直到晚些时候,他听说了元鸾没有挑到合意的佛子。
…
传经大会还有两日才结束。
夜里,元鸾陪着皇后在国安寺园林赏景。
皇后心疼的牵着她的手,问:“鸾儿,你可愿嫁给战将军?”
“你皇兄和父皇都试探过了,那孩
猜你喜欢
推荐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