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现代诗歌 故乡诗歌 爱情诗歌 打油诗 藏头诗 写景诗歌 抒情诗歌 节日诗歌 亲情诗歌 青春诗歌 春天诗歌 经典诗歌

小说大结局小说李不言拂云小说已更新+特别篇(孕妻娇媚,战神将军放肆宠)纯净版

时间: 2025-02-15 13:08:26  热度: 12℃ 

点击全文阅读

  最后还是太子命人拿来了嘉月公主小时候玩的玩具,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嘉月公主我,他才止住的哭声。

  待嘉月公主睡着了,太子才回九思殿。

  许良娣抱着萧祯,定定地看着太子,眸中情绪复杂,明明有很多话想说,可在看到太子时,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夫妻多年,太子一眼便明白了许良娣想问什么,不等她开口,便轻松地说:“外边的流言不是流言,而是真的。”

  听到太子这句话,许良娣的眼泪哗一下就留了下来,用手遮掩着脸,不敢看太子。

  萧祯看了看哭泣的母亲,又看了看,太子,两只小胳膊一伸,搂住太子的脖子,就到了太子的怀中。

  太子拖着萧祯的臀部,抱紧了他。

  萧祯只是很诚恳地说:“父tຊ王不要死,父王不要死。”

  年纪尚小的他不知道死是什么意思嗯,仿佛只有祈求父王不要死,父王才不会死。

  太子托着萧祯的嘎吱窝,将人将小小的人举了起来,笑容和蔼,朗声说道,“谁说父王会死,父王不会死,父王还要看着我们祯儿长大,娶媳妇。”

第67章 董太傅舌战群臣

  流言盛传太子短命的同时,又有一则流言传了出来。

  流言说嘉祐帝早在几年前就想改立荣王为太子,只是碍于拥护太子的文武朝臣和王侯不在少数,怕动摇朝局,只得暂缓此事。

  这则流言据说是从宫里传出来的,绝对真实可靠。

  其实,嘉祐帝几年前的确动过废黜太子,改立荣王的念头。

  太子是他的嫡长子,他总期待太子能挑起大齐的江山,这才不愿废黜太子。

  嘉祐帝命人平息他欲废除太子改立荣王的流言,奈何流言怎么也平息不了,反而愈演愈烈,不少朝臣私下里打听此事的真假。

  更有一些朝臣向荣王府递了帖子,想要拜见荣王,吓得荣王直接闭府谢客。

  更有好事者,直接登了张右相府的大门,向张右相打听流言的真假。

  张右相当然知道嘉祐帝曾动过改立荣王为太子的心思。

  有了张右相的佐证,更能证明流言所传非虚。

  有不少朝臣上书嘉祐帝,陈说太子年岁不永,将来自然无法挑起大齐的江山社稷,小世子萧祯尚且年幼,不宜为储君,为安稳民心,奏请嘉祐帝重立太子,也可以让云乔太子在最后几年里安心休养。

  嘉祐帝一概置之不理,还撸了二十多位官员的官帽。

  ……

  八月,金桂飘香。

  这是一个极好的季节,对李不言来说这不是一个好季节。

  他的心情很不美妙。

  这几天,他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文武百官跪在紫宸大殿前,求见嘉祐帝。

  起初,他还耐着性子劝文武百官们,希望他们赶紧回府去,不要再跪了。

  奈何,这群膝盖硬邦邦的大臣们愣是没有一人离开,从早上跪到中午,又从中午跪到晚上,跪到最后,路都走不了了。

  李不言只好吩咐殿前司的近卫军把诸位大臣抬到宫门口,交给他们家里人。

  有些官员家里住得远,李不言便让殿前司的人把他们送到家里。

  李阐一边啃包子一边说,“不言哥,你想想办法,这些老大人们明天要是再来跪怎么办。”

  李不言耸肩,“我有办法就好了,咱们也不至于这么累,皇宫不是咱们开的,想让哪些人进就让哪些人进。”

  次日。

  紫宸大殿前又跪满了文武大臣,皆是请求嘉祐帝废黜太子,改立荣王为太子。

  不远处的李阐看着乌泱泱的大臣们:“我滴乖乖,不言哥,他们的膝盖真好使。”

  李不言眼眸微眯,瞟了眼跪得整整齐齐的官员们,他们的膝盖好不好使都得跪着。

  这一派的大臣,多数是张右相门下的,是实打实的荣王党。

  为了逼嘉祐帝废掉太子,还真是下了血本,连身家性命都不顾了。

  这是料定了嘉祐帝不敢杀了他们。

  那他们真是低估了嘉祐帝的心思,即便他们逼迫成功,荣王真成为了太子,那他们的官运前途也到头了。

  李不言认同地点点头,“嗯,是挺好使的。”

  这些人真是一点都不了解嘉祐帝,他们这位陛下那是狠起来,连结发妻子和亲生骨肉都能杀的人,何况是几个无关紧要的大臣。

  李不言似乎已经预料到了眼前这些大臣的下场。

  一个时辰之后,董太傅来了。

  董太傅头发银白,身穿藏蓝绣花鸟纹广袖长袍,他拄着拐杖,信步从容越过大臣们,走到最前面。

  随后,手中的拐杖重重击在地面上,发出一声巨响。

  跪在最前面的官员,清晰地感受到了董太傅那根拐杖敲击地面的波动。

  几位官员顺着拐杖慢慢向上看,这才看清了董太傅手中的拐杖。

  这根拐杖不是普通的拐杖,而是嘉祐帝御赐董太傅的。

  这根拐杖用金丝楠木雕琢而成,上面镌刻着嘉祐帝亲手绘制的龙纹,见此拐杖,如见嘉祐帝亲临。

  董太傅看向看着他手中拐杖的几位大臣,冷冷说道:“认得吗?这是陛下赐予老朽的拐杖,可杖打一切邪祟作乱之徒。”

  这几位官员听了董太傅的话,流露出几分恐惧。

  谁不知道,董太傅一心拥护太子,他们跪请嘉祐帝废黜太子,不是等同于和董太傅作对。

  “老朽只有一句话,你们若是识相的,便趁早离开,再多说一句,老朽龙杖伺候。”

  有些官员动了离开的心思,但是没有一人先起身。

  有大部分官员,则认为董太傅不过是来虚张声势的而已。

  别以为拿一根龙杖来,就可以改变他们的想法。

  见官员们没有动静,董太傅也没有好心情留着他们继续逼迫嘉祐。

  “老朽数到十,要是再没人离开紫宸大殿,老朽便让人请你们出去。”

  “十,九,八,七……”

  就在董太傅数到第六声时,有些大臣就不服董太傅以龙杖欺人,互相搀扶着站了起来,直视董太傅。

  “太傅,我等敬您老人家,才对您恭敬有加,您此举岂不是欺人太甚?您老阻拦我们便是在动摇国本,致使民心大乱。”

  “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大齐。”

  “对,没错。我们都是为了大齐。”

  董太傅冷笑,“动摇国本的不是老朽,而是你们,太子宅心仁厚,宜为储君,你们在这里逼着陛下废太子,就是在动摇国本。”

  官员们可不服董太傅的说辞,谁不知道董太傅一心拥立太子,以太子马首是瞻。

  有位官员就说:“太子短命,没有几年活头了,北宸星光芒暗淡,江州才会发生洪灾,还有蜀州地震,海州蝗灾,死伤无数,皆因太子德不配位而导致。”

  董太傅抬起龙纹拐杖,抵在这位官员的胸口,“太子寿数长短,与江州洪灾、蜀州地震、海州蝗灾并无关系,你等作为大齐官员不思为陛下分忧,关注灾区百姓,反而在这里逼迫陛下废黜太子。”

  “你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大齐,实际上是为了大齐,还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利益,你们自己清楚。”

  ……

  董太傅一人舌战群臣,把在场的官员们喷得体无完肤。

  李不言看得一愣一愣的,他以为董太傅一介文人,只顾钻研

猜你喜欢

推荐亲情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