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现代诗歌 故乡诗歌 爱情诗歌 打油诗 藏头诗 写景诗歌 抒情诗歌 节日诗歌 亲情诗歌 青春诗歌 春天诗歌 经典诗歌

农门小女娘,赶山淘海种田忙宋安宁:结局+番外(农门小女娘,赶山淘海种田忙宋安宁)全文农门小女娘,赶山淘海种田忙宋安宁读无弹窗结局_农门小女娘,赶山淘海种田忙宋安宁读结局章节列表_笔趣阁(农门小女娘,赶山淘海种田忙宋安宁:结局+番外)

时间: 2025-02-18 14:24:56  热度: 18℃ 

点击全文阅读

  “那个,宋家嫂子,我想求你件事。”

  王迎儿刚和秦元英抬来一筐松花蛋,想了一圈也想不出她们要求她些什么,试探着回了一句:

  “只要我能帮上忙的,一定答应,你们先说说。”

  只见那几个小媳妇扭扭捏捏开口:

  “就是嫂子之前生病编了好多背篓,我们能不能买几个?家里这些筐不太够用。”

  王迎儿想起婆婆家后院堆放的上百个背篓,也有些小小的尴尬,还是爽快应下。

  “这有啥的?卖辣椒要紧,去我公爹家后院拿就行。”

  “镇上的背篓是八文钱一个,我们给嫂子十文钱,等卖了辣椒再拿钱给你,现在乱糟糟的。”

  全村卖辣椒本就是高兴的事,王迎儿没想到自己编的筐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没过多久,一百多个背篓被抢得一个不剩,这可是一两多的银子呢。

  没靠别人,全是她自己赚的!

  这么一想,王迎儿整个人都鲜活了不少,走路带风,干劲十足。

  有里正和管事在此,宋安宁几人商议,乘另一艘船去同川州,把契书盖印,等她们回来,村里的事儿也忙得差不多了。

  跟家里人交代了几句,几人站在船上,看着村民手捧银子,笑得见牙不见眼,还朝船上的宋安宁挥手,说了许多感谢的话。

  直到船走出很远,宋安宁还能隐约听见岸边村民的说话声。

  有白芷和潘老头在,事情办得很顺利,登记,用印,只用了半盏茶的工夫。

  回去的路上,宋安宁想起刚才香香看到的苏宸和阿离,憋不住笑了一下。

  他们转移了阵地,藏在一间不起眼的院子里,经过两次暴打,二人的内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苏宸身上有三处骨折,阿离有四处,脸上的青紫还没散去,看起来十分狼狈。

  伤筋动骨一百天,他们躺在床上动不了,自然没什么心思去谋反和害人了。

  船走得很慢,师徒三人在船上聊了很多,有关于生意的,也有关于平安镇的瘟疫。

  这几天,疫病稳住了不少,感染的人数还在增加,症状却越来越轻,而且皇上派的人于昨日到达平安镇,已经开始和药王谷的人对接了。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宋安宁望着天边的夕阳,轻呼一口气。

  明天又是个好天气,乱七八糟的事终于结束了,她又可以上山下海啦!

  回到半月村,天也黑了,可船上都是货物,不能耽搁。

  宋安宁接过娘亲给她收拾的包袱,与家人和潘老头道别,跟着师姐一路向南。

  “阿宁,我们在临海镇下船,辣椒茄子不能耽搁,先运回去。

  明天一早咱们去看看奶茶铺子,再找条船去南边儿……”

  “好……”

  这一晚,二人在临海镇吃吃逛逛,说了许多体己话,关系也比之前更加亲近。

  第二天一早,她们从客栈出来,准备去陈光辉的奶茶店。

  刚到奶茶店所在的街道,就见铺子门口排起长龙,还听到几个百姓在说奶茶店的事。

  “我今日来得够早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排队啊!

  以咱们俩的位置,今日是买不上喽。”

  “说的是啊,我家娘子爱喝奶茶,我都排队好几天啦。

  该说不说,甜滋滋的,还带着茶香,还真挺好喝的。”

  “哈哈哈,希望今日能买到两杯……”

  白芷听到这些眼睛一亮又一亮,能被她看中的买卖,肯定会赚钱。临海镇百姓不多,生意已经火爆成这样,她不敢想若拿到淮川州会是什么样的盛况。

  “阿宁,如果我没看错,这些人都是排队等着买奶茶,果茶的吧?”

  “对的,看他们这样,搞得我都想在平安镇开一家了。

  师姐,咱们去铺子里帮帮忙,正好你也能看到奶茶的制作过程,了解一番。”

  “正有此意,咱们快过去。”

第389章 陈光辉夫妻的改变

  等她们走到铺子门口,忙到飞起的于小川一眼就看到人群中的阿宁姐,笑着上前招呼她们进去。

  铺子里有十多个伙计,还有陈光辉夫妇,所有人忙忙碌碌,甚至没时间抬头看来的是谁。

  宋安宁和白芷去柜台跟肖瑶打了声招呼,随后洗手帮忙,原本只是来看看的二人变身小陀螺,直到中午,牛奶没了,只能卖果茶,铺子外面才清静了些。

  陈光辉夫妇有些不好意思,招呼二人在后院歇息,端来几杯奶茶和点心。

  “师父,这些日子我们都快忙傻了,就连下大雨也挡不住客人上门买奶茶,甚至还有不少人去陈家敲门。”

  陈光辉和肖瑶说着这些事,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自信,他们以为师父过来拿分红银子,将早就准备好的小木箱拿来,里面附着详细的账册。

  “师父啊,奶茶虽是小本生意,可真的不少赚。

  也就一个月,这间小铺子的净利润就达到了两千七百两。

  我们从未想过靠着自己,能赚这么多银子。”

  陈光辉和肖瑶十分激动,此刻,他们就像两个求表扬的孩子,把这些日子发生的大小事都说了一遍。

  “我就说你们两个可以的。

  做得很好,我刚才瞧嫂子还研究出不少新口味奶茶,卖得也不错,可见你们真用心了。

  不过,如今平安镇有了瘟疫,你们也早做准备。

  过两天我给你们送些药来,赚钱重要,可命更要紧。”

  “我们听师父的……”

  陈光辉夫妇站在宋安宁面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礼,没有师父,他们可能一分钱都赚不到,每月还巴巴等着家里发的月例银子呢。

  自从赚钱,不光是家里人,整个镇上认识陈光辉的,都对他有所改观,甚至有些佩服。

  时间紧迫,宋安宁也在此这时说出来的目的,而陈光辉夫妇没有任何意见。

  “我们夫妻俩能力有限,不像师父白师叔那样,能将奶茶铺子开到更大的地方。

  临海镇常有外地人过来,越多人知道奶茶,我们的生意也就越好,师父和师叔出去多开些铺子吧,赚得肯定比我们还多呢。”

  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事,每日在铺子里也能遇到各种人。如今的陈光辉说话做事稳重了不少,终于有了些样子。

  肖瑶也一样,之前她伤心娘家坐视不管,生气陈光辉不求上进。也恨自己无能,每日在大宅子里拈酸吃醋……

  现在她根本没时间想这些,睁眼就是赚钱,想着如何把铺子经营得更好,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着自信和稳重。

  宋安宁像个慈祥的老母亲,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喊来于小川兄妹,问了他们的近况。

  两个孩子在奶茶铺子里做得很好,陈光辉和肖瑶也没亏待了他们,工钱给得不少,两个干瘦的娃娃也长了肉。

  得到陈光辉的同意,宋安宁和白芷在奶茶铺子与他们说了会话,便准备去淮川州。

  陈光辉安排了自家商船,在看到船上写着一个大大的陈字,下面还有一片茶叶时,白芷有些惊讶地问道:

  “你家里做茶叶和布料生意的?从淮川州的白家那儿进货?”

  陈光辉想到白芷师叔也姓白,也有些明白过来,连忙回道:

  “师叔您说得不错,我们家和白家往来许多年了。”

  “哈哈哈……

  按你这么说,陈光明是你大哥喽?我就说名字这么像呢,原来是亲兄弟。

  好巧。”

  陈光辉和肖瑶愣住,宋安宁突然反应过来,给他们重新介绍了白芷。

  “二师姐

猜你喜欢

推荐写景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