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跑着思考读后感精选

时间: 2021-03-18 10:54:52  热度: 375℃ 

点击全文阅读

《跑着思考》是一本由[英] 马克·罗兰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跑着思考》精选点评:

●翻译过来的文学散文不太吸引人

●从跑步中的点点滴滴折射到哲学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死亡,人生意义。作为跑步爱好者和坚持者,确能切身体会坚持跑步给自己身体和思想带来的改变。坚持享受跑步带来的哲学思考。

●必须要赞,给今年读书做了个很好的ending,向来选书没有逻辑性,有读过好书也有读过烂书,收获却是能大致分辨好坏。这本关于跑步的书,但完全不是讲方法讲理论,而是透过跑步给作者带来什么样的哲学人生思考。这次不是被逼读哲学书,但也能一鼓作气读完,我觉得跟自己当前心境有很大的关系。

●这是真正的哲学教授,不是思考略带哲学的心脏科医生,不做鸡汤就是好

●牵强附会,一无所得。选书真得慎重。

●一本存在主义哲学的随笔。和跑步几乎不相关(当然哲学家乐意说相关那就相关)。

●给了我们马拉松的地方,也给了我们哲学。作者在跑步时有了许多灵光乍现的绝妙思考,每一章节都彼此独立又互相关联,非常精彩! 最喜欢作者对于跑步这件事本质的思考,他认为有一种跑步它非常美,它是生活中目的和意义的停止之处,它是我们为了它本身而去做的事,在此我们会发现世事“值得”。 一星扣在翻译和注释上,因为涉及较多哲学概念,有一些专有名词有些含糊,看不太懂。

●其实大部分就如书名《跑着思考(人、狗、意义和死亡》…

●哲学家总是想得太多~

●当哲学家跑步时,他在想什么?哲学家的遣词造句总能告诉你,你在读哲学。作者因为要陪他精力过剩的狗消耗精力而开始陪他的狗跑步,渐渐地在跑步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哲学的思考,从而从哲学的角度认同跑步。作者在负伤的情况下艰难跑完他人生的首个马拉松,全程的心路历程跟村上春树跑马拉松的心境完全不同。苦难,快乐,幸福,欢乐,衰老,死亡,爱,你会发现,这些在我们看来平常的字眼,在这位哲学家头脑里会进行怎样的一番推理,论证,转换和定义。跑步之于每个人的意义不同,而对于作者,跑步于他是快乐的,尽管也是痛苦的。

《跑着思考》读后感(一):摘抄几句

1.你若想跑,就去跑一英里。但你若想体验另一种生活,就去跑马拉松吧。

2.生活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我们越来越糟。

3.我们的衰老其实就是死亡以各种方式偷袭我们,让我们大致预览一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

4.给某个事物贴上标签,这往往是为了在本应努力思考它时不思考它。

5.每一次正确的长跑都会出现一个点,思考在那个点上停止,思想在那个点上开始出现。

6.我写作是因为我想知道自己正在想什么,直到看见它们出现在面前的纸上,我才真正知道我想了什么。

《跑着思考》读后感(二):与命运和解

跑着思考

人、狗、意义和死亡

作者起始于这样一个基调: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是痛苦的,因为所谓上帝造人的方式就并非心怀善意,而好像只是一场愚弄。但是人生就是在这样注定驶向悬崖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让人生值得一过的事情,即善。善可以用很多语言表达,但它就是“探寻停在它本身的那一点”,它不是目的性的事物,不为其他事情而存在,就像作者的跑步,不是因为狗撕碎沙发而跑【或者渐渐不是这样】,不是因为会对身体有益而跑,不是因为证明自己而跑,只是因为跑步而跑步,就像我们和自己做游戏。与现在风行的价值观“工作使人高尚”不同,作者不认为工作可以使人变得不同,它只是工具,工具本身并不具有价值。只有当你沉浸于食物本身,不试图在它身上去寻找其他事物,这件事物才有意义,它就是游戏。这也许和瑜伽的概念很相像,就是我在感受我自己,而不是追逐什么东西,即在跑步的过程中就感受到欢乐而不被前方的目标所动摇。我沉浸在自己的呼吸里,沉浸在无我之重,在这个状态里,我可以看到我的生命的轨迹,但是不因它而悲痛,不想着去改变,我认可自己现在的一切。哪怕做不成伟人,这样的状态确实是我所追逐着的,心就在当下而不是慌慌忙忙,就像作者所说“我与命运和解,是因为我的烦恼不足以使我想改变命运”。祝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游戏。

《跑着思考》读后感(三):如果我们不会跑

这本书本来是帮朋友买的,随手翻开却被吸引,一路追着看完。似乎作者是记录几十年的跑步经历,其实是叙述他的思考、整个人生以及世间万物。 作者把基调定的消极无比,从人生就是毫无意义说起,很多时候看得人很压抑。尤其是关于“虫子”的那些篇幅,虽然我知道他想表达的是人类以及动物的进步和演变,但还是觉得太晦涩了,看完之后觉得自己渺小如微尘,生无可恋,一切的鸡血和憧憬都毫无意义。但是过了一下午,突然就开心了,这个世间本无事,人类本就也是一分子,我更是一个单独的小个体,不要再那么虚荣,不必如以前一样在意他人的目光,按照内心去活好了,学会真正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知道自己的微不足道之后,反而轻松了。 开始选这本书,我以为它和村上春树的风格接近,村上的《跑步的时候,我在想什么》,描写非常贴近生活,就是如何跑,跑的时候想什么,语言平实朴素,文字极度舒缓平稳。而此书作者,应该很热血,也很很执拗。跑步这样简单的一项运动,他站在尼采等众多大家的肩上,去看,去做,愣是体会出整个人生,以及世间万物。 有时候我很怕思考,害怕深入的思考。因为我不知道如何深入进去。目前的我,更喜欢简单的生活,面对一切日常,又不为其纠结,做就好,做错就修正,做好就继续。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就是吃吃喝喝,看一看这一世的风景,经历不多的苦难和快乐,享受愉悦的心情,也享受奋斗争取的成就感,学会接纳自己的失败和不足。

《跑着思考》读后感(四):火候不够,意思已到

我们祖先的狩猎策略并不基于速度,而是基于忍耐——基于一直追踪单个动物(即使它是一大群动物中的一只),一英里[1]一英里地追踪它,直到它最终死于体温过高。佛蒙特大学生物学家贝恩德·海因里希(Bernd Heinrich)[2]指出,必须始终注意一只动物,不理会其他动物,一直紧盯那只动物,在它向地平线奔跑消失的过程中,并在其后数小时甚至数天中保持这种注意力,这是我们全部认知能力的基础。 长跑时,我能听见一个我永远不能复返的童年的低语,听见一个我永远不可能回去的家的低语。在这些低语中,在长跑的喧嚣和低语里,存在着一些瞬间,我在其中再次理解了自己以前理解的东西。 两只蝙蝠倒挂在树上(这是那张贺卡上主要的视觉图像),其中一只对另一只说: “你知道老年最让我害怕的是什么吗?” “不知道。是什么?” “不能自制。” 想象一下,你是个男孩,站在糖果店外,一文不名,盯着你买不起的所有糖果。上帝出现在你身边,说道:“你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你会买得起这个店里所有的东西。” “真的吗,上帝?” “真的,你知道吗,到你真正买得起的时候,你就不想要什么东西了。孩子,这就是生活!” 跑步就是可能促使这种神经生成的事情之一,至少在白鼠身上是这样。若允许实验室的白鼠自由地接近踏车,其大脑的海马体就会生成数十万个新细胞。海马体是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部分。此外还有BDNF,即源自大脑的神经生成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它是一种蛋白质,其作用是促进新的脑细胞成形,也帮助保护现有细胞并生成大量细胞。

《跑着思考》读后感(五):《跑着思考:人、狗、死亡和意义》

谈跑步,也是谈人到中年的应变之道、谈生活、谈哲学。跑步时,人可以放空自我,进入另一个遥远的世界,各种思想在此时交汇、碰撞出火花,这是跑步的馈赠。

作者马克年近五十,仍在长跑,同他一起的搭档不是其他跑步爱好者,而是他的爱犬们。马克认为,当人说话时,是无法进行思考的,这是他选择与狗狗一起跑步的缘由。人过中年,体力定是大不如前,继续跑步,并以马拉松为目标,此番举动无疑是让人佩服。马克说,他从跑步中,体会到一种花时间与头脑相伴到自由,这点于热衷哲学的他而言实在太过美好了。

人为某一目标付诸行动,多半是期待得到应有的回报。可有些事情,定然是没有答案的。跑步的目的是什么、为何而跑?随意询问都能收获多种答案。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跑步是没有答案的。跑步的目的就是跑步本身。这很重要,或许现在我们无法理解,但期待有一天,我们可以懂得。

马克的这本书有些零散琐碎,不仅谈他跑步的经历,也谈相关的生物知识,还谈许多诸如在场、游戏、人生的意义等哲学的话题。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他对记忆的讲述。他说,记忆半是往事的复制品、半是往事的伪造品,它是我们人为地缝合在一起,我们既扮演着摄影师的角色,同时又是编辑,并且往往还是设计师。对往事,我们并不能完全复刻,只能记住一部分,余下的就是想象力的主场。诚然,这个观点会让人有些震惊,但细想,仅就昨日刚发生的事,我们多半已不能完整复述,且不论更加久远的记忆。想起博尔赫斯说,过去说到底只是一段记忆、一个梦。对此,马尔克斯也有言,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对于过去与生活,我们能留下什么?谈到这儿,我不禁同意马克的说法,生命就是一个逐渐消亡的过程。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