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历史读后感精选
《追寻历史》是一本由[美] 白修德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寻历史》读后感(一):著名记着的历史回忆
白修德是一个著名的记者,特别是他当年来到了中国,写了很多的中国方面的报道还写了一系列中国的书。这本回忆录大半也和中国相关,写的很好、很真实、也很幽默。特别是关于当时中共、国民党及其相关人物的描写,从一个记者的角度客观的描写。书中还包含了河南大饥荒,记者作为亲历者描写非常深刻,如果不是他我们是否还能再看到这样真实的历史回忆还是个疑问。因此这本回忆录值得一读,对于那段历史值得回味。
《追寻历史》读后感(二):对美国的一点想法
以下仅为看完亚洲部分感想,写了短评觉得不过瘾又搬到书评里:)
美国人在上个世纪就是地球人发展之光毫不夸张,难怪能获得全世界的仰慕。不懂历史的我原先以为美国只有冷酷的硬实力,但其实征服世界靠的是那些存在于每一个美国人心里不言自明的东西,是能从一件件大小事中捕捉到的人性光辉。中国在最弱小可怜的时候遇到上升期的美国,其实是一种值得感激的幸运,我们是不是(在)从小(受到的教育中)过于着眼那些后来结出的苦果了? 令人唏嘘的是世界上再也不可能出现第二个美国,人类(国与国)之间也许再难结成那样广泛而真挚的联盟,而美国本身也不会永远停留在它最好的样子。
所以现在网上老笑人精美的,看看历史就知道了。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其实是慕强、盟友情谊和人性真挚的部分留下的宝贵结晶。但是如果有人说自己完全没好感过美国,那真的太虚伪了,真的没必要。《追寻历史》读后感(三):摘要
1.小屋外面有个坑,是我们上厕所的地方。你要踩在坑两边的垫脚石上,保持好平衡,方便完后用叶子擦屁股。
2.日军抵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女人都搜出来强奸;遇到有女人躲进庄稼地,日本骑兵会骑马在地里狂奔,肆意践踏她们,把她们从地里赶出来。
3.当时的共产党痛恨墙,这是被猎人追捕的下意识反应。这种作战方式后来虽然胜利了,但也摧毁了全世界最美丽的城墙——老北京城壮观恢宏的土城墙。不过,对于当时抗日中的共产党,深知世界需要改变的共产党来说,城墙的摧毁是他们存在最显著的标志——代表着旧中国的“潮解”。
4.演员参政是非常危险的,政治赋予的实权就像毒药,会令他们沉浸其中,放大他们本身戏剧化的天性。
5.驼峰行动的月运输量,从1942年5月的80吨飙升到了战争结束时的80000吨,由此也诞生了现代航空物流这个行业,它在1948—1949年间的柏林空运中再一次发挥了作用,也是如今现代世界常用航空货运做法的前身。
《追寻历史》读后感(四):很惭愧的,这个应该算是有些知名度的人
我第一次听说,是在看电影《一九四二》的时候。
电影里的描述大致和他自己这本回忆录里对那个大饥荒的描写相符。
他的那本关于中国的作品《中国的惊雷》似乎也并不如另外一本《红星照耀中国》更出名更有影响力。
通常,这样的回忆录的可信度都要打折扣的。个人感觉这本也不例外,不管他是不是费正清的学生或者是不是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不过,这样的回忆录还是提供了一个视角,至少是那个时代的深入参与者的视角,更何况文笔也不差。从一个角度而言,文笔稍微花哨了些,特别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穿插写法,反而影响了读者对内容的接受。
作者是个自称的“自由主义左翼”,因此,写作的内容免不了以“左翼的”视角看问题,如对周恩来、蒋介石、史迪威等人的评价(不过,周恩来的人缘确实很好,而蒋介石的人缘确实很差),此外,就是身为美国人难免的优越感,特别是在描述马歇尔计划的时候。
翻译得也还不错,只是有些地方似乎不对,如Sir Edmund Hall-Patch里的Sir,很明显应该指这个人是爵士,译者将其译为“先生”,似乎犯了个低级错误。
《追寻历史》读后感(五):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不要错过
作者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使得他近距离见证了从二战开始,影响20世纪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
在重庆作为战地记者单独采访过蒋介石、周恩来,去延安采访过包括毛泽东等当时中共高层。抗战期间深入前线采访,亲眼目睹了1942河南大饥荒惨剧后,赶回重庆面见蒋介石。正是因为他的奔走呼吁,才使河南灾民得到国民政府的关注和国际友人的救援。
在东京湾亲历二战受降仪式;战后因为亲共立场被迫离开美国远走欧洲,见证了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因追踪艾森豪威尔总统竞选回美,随后投身总统选举报道,并因肯尼迪参选报道获得了1962年的普利策奖。
作者见证并记录了20世纪二战后中国、美国、欧洲各国重要时段、事件、人物,以及自己身在其中的感受和思考。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当时亚洲政治的理解令人印象深刻,蒋介石、周恩来、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肯尼迪他都近距离接触采访过。他对当时世界的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具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他积累并保存的一手资料为20世纪世界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本。
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本书不容错过。
《追寻历史》读后感(六):一个记者一生的回忆录
外国人的角度描述对中国的看法,这个是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读完之后也觉得讲述中国抗日的部分最为精彩。 作者是犹太人,因此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犹太人的身份让在美国长大的他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有了一些障碍,也激起了我对犹太人的认知的渴望,所有的移民都有这样的困惑吧! 不管是对国民党临时政府的重庆的描写,还是河南大饥荒人吃人的描述,以及作为记者和政治人物的一系列的访谈和接触,都让我对抗日战争时的中国有了一个更深的了解。国民党脱离人民群众,而共产党团结组织人民,这是他们的本质区别,也是作者认为最后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所在。 印象最深的是他访谈毛泽东的时候,“当然,毛泽东回答道。在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中,会有言论自由、权利自由、新闻自由。在他未来将建立的这个中国中,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报纸上发表自己想要发表的任何内容——除了“人民的敌人”。我当时忘了问一个问题:人民的敌人由谁来界定?”
一战以后,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在满目疮痍的欧洲实行了马歇尔计划,这是基于美国对苏联的恐惧,对共产主义的抗衡,大部分通过捐赠的方式援助欧洲经济,同时也希望以此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计划只实施了4年,但却成为促成后期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因素,与美国的初衷事与愿违。
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回到美国,美国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因为不太懂那段历史,看的很迷糊,现在也不记得讲了些啥,大概就是些政治世界的尔虞我诈吧。
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一生,把中国、欧洲、美国的不同阶段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引发人更多的思考。
《追寻历史》读后感(七):追寻历史
全书回忆录的形式让我们见证了历史的重现。这些文字在书里不仅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带有脉络地展现出来。对于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白修德也是拿捏得比较准确的,敏锐的感觉、独特的视角都让这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1938——1945这七年,是中国摸索建立新政体的时期,白修德在这个时期走进中国,面对的是中国复杂多变的局面。 比如在旧上海,他看到的是底层人的绝望之深和上层人寻欢奢靡之盛。他描写了在玻璃热水瓶厂做工的六七岁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 又如,他因被国民党重庆政府聘用而来到山城重庆,他笔下是重庆古城样貌,但国民党政府的到来给重庆 带来了日本的轰炸。当作者亲眼目睹日本轰炸对重庆平民的杀戮后,他气愤地写到:“因为经历了这一事件,后来轮到我们轰炸日本时,我没有丝毫的犯罪感”。
作者在国民党政府中任过职,他眼中的国民党政府是一个追求美国化、脱离了农民的政府。西方文化对国民党政府的渗透是自上而下的。国民党政府中的很多高官都留学美国,但是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大悲剧”,“说得一口流利英语的中国高官都与自己国家的人民严重脱节”,“鲜少有中国人能理解一大票美国顾问所带来的美国体制”。
成为美国周刊的特约记者后,作者来到处于战争前线的黄河和山西省做实地调查。他看到的中国北方农村是沉默寡言的,一模一样的村子里农民过着自给自足、一成不变的生活。 当1943年河南发生大灾荒时,河南处于无政府状态,官官相护,掩盖事实。作者亲历灾区,眼见那么多死亡和惨不忍睹的场景,只有一些外国传教士在救助灾民。直到作者在美国《时代》周刊发表了河南饿殍遍野的报道后,河南灾荒方才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注意,灾民才得到了政府的救助。作者悲愤地写到,河南的大灾荒是天灾更是人祸。能救百姓的只有政府,而国民党政府形同虚设,丧失了大批河南灾民的忠诚,使得很多人后来投靠了日本人。
《追寻历史》读后感(八):探寻历史的真相
《追寻历史》这本书,简单看是一部跨越了大半个20世纪的历史传记,是在通过自己的视角在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实际却不是单纯地讲述白修德的人生经历,尽管白修德的个人经历贯穿全篇,但实际上也是借助作者自己的经历,在洞察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
从波士顿的童年时代开始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到战后欧洲的政治复兴,再到美国总统竞选和肯尼迪家族悲剧。从美国起点,经历了亚洲、欧洲之后,最终又回到了美国。这些历史事件就如放电影一般,一个接一个的镜头在你眼前闪现,也为20世纪的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本。作为一名美国记者,白修德来到中国就是一名观察者,1938——1945这七年,是中国摸索建立新政体的时期,白修德在这个时期走进中国,面对的是中国复杂多变的局面。白修德的个人经历,实际也是用美国人独有的视角,去看待中国内部和整个国际形势的争端变化。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共十一章,以回忆录的形式让我们见证了历史的重现。或许你会觉得白修德的文字很主观,但毕竟真实地记录了他当年在世界各地经历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民众生活等。这些文字在书里不仅是单纯地记录,而是带有脉络地展现出来。对于一些人物的性格特点,白修德也是拿捏得比较准确的,敏锐的感觉、独特的视角都让这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
从1915年到1963年那段历史,确实发生过很多大事件,我们在上学的时候都学过,关于那段时期的人物和事件,大家都如数家珍,那段历史虽然已尘封许久,但我们对那段历史却并不陌生。但那只是历史书本的皮毛,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我们还是一知半解。幸好有白修德的这本回忆录《追寻历史》,他能将新闻事件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而且就像跟读者聊那段被尘封许久的人和事,将那些历史人物也赋予新的传奇色彩。毕竟,他也是过去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或见证者,他能清晰完整地还原人物的关系与历史的真实性,他所讲述的历史事件也不缺乏故事性、纪实性,完全可以让我们更透彻地去重温那段历史,而且颇具深度,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上找寻不到的。
历史是奋斗历程最真实的评价,岁月是发展足迹最深刻的见证。当一个又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我们会突然发现,这些人物和他们身上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对现当代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白修德对当时世界的政治形势和历史趋势的把握,还是十分准确的。
陌生人总喜欢追问记者事情的真相,单纯地罗列事件,是无法让你在历史中发现真相的。但是,如果你认真去读《追寻历史》这本书,就会发现这本书的厚重以及价值。这本书就像讲述某些图腾的人生,总有新的奇迹上演,老去的传奇谢幕。看着现在依旧精彩的文字和历史往事,我们仿佛置身在当年的历史背景下,有种别样的激动。
《追寻历史》读后感(九):读书笔记
陈纳德相对服从蒋介石的领导,愿意利用空中力量打击日军而保留国军地面力量用于未来打击共军。相反,史迪威认为需要从底层改革国军体系,甚至为了中国的未来可以抛弃蒋介石而改组国民政府。最终这一矛盾以史迪威失败回美告终,也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当时延安的中国共产党政府认为对富人的个人所得税上限是35%。
美国最尊崇“自由”,但中文中带有一定的“固执己见的观念”以及“自私”,而“民主”汉语的意思带有“民族主义”含义,从政府管理来说是“民本观念”,而美国人眼里却只是一个过程,“民主”翻译过来带有一定的神学含义。
麦克阿瑟将军在听闻原子弹投向日本的消息后就感慨战争结束了,不光是二战,甚至是未来也不会存在世界大战了(这一看法某种程度上是对的)。
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分别是8月6日和8月9日投放,8月10日天皇就决定投降,8月15日中诏号全日本。
其实由于日本木建筑众多,当时如果仅仅从战术角度看使用燃烧弹造成的杀伤力更大,但从战略角度看使用原子弹的心理威慑力更大。
登上密苏里舰代表日本政府投降的首相是重光葵,他在1932年由大韩民国流亡政府策划的虹口爆炸中失去一条右腿。但相对于军国主义激进派来说他相对温和(但还不至于反战),因此也收到来自日本国内极端分子的暗杀威胁。
当时有部分美国情报显示,斯大林并不信任毛,因为当时毛的延安其实和美国有接触,因此斯大林有可能在战胜日本后像在东欧做法一样将毛替换成亲信派。
米特罗姆尼的父亲乔治罗姆尼就曾经竞选过总统。
美国二战后向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支援了10亿美元,其中铁托的南斯拉夫获得了最多比例,但他却用炮击美国飞机的方式报答。
二战后的英国执政党是工党,相当左偏。
尽管英国在19世纪的荣光在二战后已经消退,但至1949年全球的英镑交易量都还是美元的两倍,马来的橡胶、锡,澳大利亚的木材和小麦以及阿根廷牛肉等都还是用英镑交易的。
艾森豪威尔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党派的提名,他本人内心比较反对联邦政府的集权,也是艾森豪威尔几年之后决定派联邦军队去阿肯色州的小岩城(Little Rock)强迫当地市民遵守最高法院的决定,他也必须做出这个决定。他也是建立了卫生部、教育部和福利部,翻开了联邦政府支持教育新篇章的人。
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民主党还不算一个全国性的组织,平时都是各自为政,只有在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时才束缚在一起。
肯尼迪其实非常保守,虽然后来被民主自由主义者奉为英雄,但他本人对于这一派别持有相当的怀疑态度。
肯尼迪父亲是富商,担任过股票交易所主席和英国大使(1937-1940)等职位。
肯尼迪是美国第一个非新教徒的总统(天主教徒)。
肯尼迪当选的那届美国大选投票率高达63.8%,是1908年以后至今最高的一届。
《追寻历史》读后感(十):由观察者至参与者,真实铭记良知
记者这个行业,很久以来便被称为无冕之王,巨大的荣誉必相伴巨大的风除,很多记者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如巨星般殒落。白修德是幸运的,童年的坎坷经历并没有消磨掉做人的善良,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为白修德撑起了一片蓝天。白修德本名西奥多·H·怀特,在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这些对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字拉近了国人与伟者之间的感情距离。白修德认为机会就是将美国历史从其他大陆的历史中分开来的东西。白修德抓住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怀着感思之心,获得了世人的铭记。
20世界的世界格局风云变幻,重大事件层出不穷,白修德用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独具魅力的光彩文字,记录下这一切。亚洲、欧洲、美国从这本著作里许许多多的事件再现,全书以几个部分将事件与人生紧密联系:第一部分,波士顿(1915-1938);第二部分,亚洲(1938-1945);第二部分,欧洲(1948-1953;第四部分,美国(1945-1963)。依着这样的时间脉 络,曾发生过的历史与白修德的人生轨迹一一重合。
出生于1915年5月的白修德,家庭环境并非宽裕,社会环境也非宽容,在这样的冷漠之中,白修德不可避免会遭遇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与困难,个人的,社会的,宗教的,国家层面的,所有的这一切最终都成为白修德的宝贵人生阅历和精神财富,基于这些不可多得的成长经历,让白修德从独特视角来解释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之下的众生现状。
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作者的成长过程,其中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是可见的,贫苦人家的孩子若要改变命运,最好便是从读者里取得。眼界的拓展良好的教育必不可少。离开了波士顿,进入亚洲阶段,则是从观察者的视角观察周围正在发生的事件。这是聪明 法,既可以公正,又可以保全生命。倘若没有好的习惯,作者也不会留下如此多的记忆文字,更不会将亚洲国家发生过的真实情况反映给他国。从这方面看,作者是个敏锐的青年——热血的知识青年。没有作者详细的不厌其烦的细节描写,读者不会对过去中国发生的历史产生那么深刻的印象,正因为作者眼中的新奇所见,才留下这样丰富的有血有肉的旧中国历史。“战乱中,女人抱着婴儿,男人背着年迈的老母亲,他们一言不发,沉默中,你甚至能听到他们混乱的脚步声”看到这样的描写,能体会到战争带给普通民众深深的灾难,战争是残忍和可怕的,正是白修德的如实描写,才会让读者对这些国家遭受的苦难有了深切的认识。对这段历史上出现的伟人也有更多的日常式的感受。
由观察者至参与者,白修德随着历史的浪潮前行。如果没有白修德的勇气,河南灾荒中会死更多的平民百姓,就冲这一点,便应该铭记如白修德这样有良知的记者。
不忘记历史的人,才会走得更透彻,更明朗。视正直为个人荣誉的白修德以其亲历的历史阐述了记者这一行业的尊严所在。
第三部分欧洲篇,白修德仍秉持着身为记者的敏锐眼光和身为人的正直,一一记录下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在马歇尔计划中的变化和政治的动态平衡。以时间为纵轴以事件为横轴,融合于白修德的人生之中。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改变一切,真实的记录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