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人生的境界》是一本由季羡林著作,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一):无题
高中时期,一次偶然情况,在电视台上看到季师的专栏回忆录,说他是国学大师,从那以后,却一直想要拜读季师的文章。
这一次偶然机会拜读到了季师的作品,却已是他去世十年多以后的事情了。
这本书前前后后共30多年。从1980-2000,这二十年中散文较多。
个人感觉,季师的文学作品,比如此书中的散文很多都意思相近,语义重复。这篇散文与那篇散文意思相近,感觉他对个人这几十年来的心境变化并不是很大。众多文学作品,散文中,都用过很多相近或相同的词语。全书下来让人感觉不到新意,毫无震撼之感,平静之力可言,没有感染力。只能是说,了解一下他的朋友圈与日常生活的琐事罢了。
季老师可能是一位造诣很高的国学大师,但我个人认为他不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此书中的众多散文,平平如也,不出色。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他对生活虔诚的态度,朴实,平易,从容,闲适,可能是我们及其他作家所不及……
但拜读季师此书的散文,多多少少,还是有收获的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个人观点 ,褒贬不一,仅此而已,不喜勿喷。
——2020.6.6
小磊人生的境界7.6季羡林 / 2015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二):人生需要归零
六月,开启了骄阳似火的夏天。《人生的境界》是这个月我放在办公室里桌子上的一本书,趁着几个上班空闲的时间看完。来来往往很多人诧异,你怎么还能看得下这种书?有什么用?答曰:当然有,它让我静下来了同时却也沸腾了起来。 先说静。 这是季羡林先生在忘九之年写下的很多关于人生的感悟,倘我一个而立之年未过的姑娘来懂他的境界,恐怕也难。但是它却是能让我在整个焦虑了很长时间的心静了下来。朴实的文笔,渊博的语言素养,历经浩劫后对人生的坦然,尤其是封面那张挑灯阅读的照片,总能让我联想到夜深人静,一位老人伏案写作的画面,平静又安宁。 再说沸腾。可能也与个人经历有关。三十迷茫,既成家,也立业,安安静静上上班,相夫教子也就完了。可我偏又畏惧这种人生的平复和止步不前,所以自然而然也没在这个年纪把自己归到了闲来搓麻会友的那一拨,我想,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的人生识字忧患始。故而也就陷入了另外一个怪圈,希望成长却又不得,于是焦虑。虽是拿我个人开刀,但相信这绝对是绝大多数青年人的现状。关于学习这件事儿,我们永远将之束在了高考的门槛,这是教育的弊端,也有自我很大的责任。 在季先生这篇文章里,写了很多他的个人感悟,也提及了一些我们熟知的学者。沸腾之源就在于他写的关于朱光潜先生的那篇回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希望士夹起尾巴做人的现象,我们的知识分子知道的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所以历朝皇帝们最恨知识分子这种毛病。知识分子偏不听话,于是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的文字狱这种玩意儿就特别多。民国之乱,很多老一辈知识分子都饱经磨难,这其中尤为人所知的就是十年浩劫。朱光潜先生也是这时候被关进了牛棚,跟季老成了棚友。然而在那种阴森森的生活环境中,他早晨还偷偷跑到一个角落去打太极一类的东西来锻炼身体,晚上睡下以后还在被窝里倒腾锻炼。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而它的意义却不小。朱先生对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事业并未绝望,他执着于生命,坚决活下去。天日重明之后,他生活异常规律,早起锻炼身体,抓紧工作,达到了壮心不已的程度。他翻译完了黑格尔的美学,又翻译维柯的著作。这些著作深奥难治,而朱先生以他博学的知识和精湛的外语水平,在古稀之年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作。 社会偏见直指老龄化弊端,然而,老年当真是一无是处吗,我看未必。季先生在八十多岁的时候翻译完了二百多万字的印度大史诗《罗魔衍那》,创作之路一直延续到忘九之年,直至生命终止。 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是无须争论的事实,倘若年轻人身上当真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这才是应当探讨的问题。所以这是我静后沸腾的主因,深感惭愧。对人生缺乏主动积极作为的态度,面对以为的不公平便开始自我反击,殊不知,连公平都是见仁见智的事情。我们很容易会出现认知错误,当高估自己的贡献时,就觉得遭遇不公。事实上,对于我们这个时代,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事情本不是借口,没有那么多怀才不遇,倘若有,多数不过是自以为是。 走过阳关道,也挤过独木桥,依然不改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对比而言,年轻一代的信仰缺失,迷茫不知前行,这当是引起重视的问题。虽然老生常谈,但在《人生境界》这本书看完之后,于我而言,用醍醐灌顶来形容也不为过。对于人生轨迹的说法,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自己保持警惕,无论处于哪个阶段,一切归零才,时刻保持学习者的姿态,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三):老骥之志
之前有幸拜读过季老的另一部文集《季羡林谈翻译》。那时认识到的是一个学术的季老,是直白的、严谨的,甚至有些絮叨的季老。今次听季老谈人生,语气还是那般质朴,读来分外亲切。而且,因为季老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自身年龄的分量,他眼中人生的模样,确实值得我们一窥。
是的,年龄本就是一种分量。数字的增长,代表着看过的风景更多。不同年龄段的人眼中的人生,应该是不同模样的。遥望前路,小女孩看到的是野百合花,老翁看到的是坟墓。而老翁年轻时也是见过野百合的,甚至更多其他。时移路迁,风景变换,直至最终看到终点那座坟墓。而曾经路过的那些风景也并未就此消失,它们都以特别的方式在人生中留下了痕迹。或者作为图景储存在脑海某处,或者幻化凝结成字符,继续指引前进方向。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这便是季老的过往留给他的痕迹。既是感悟,也是指南。有那么多顾虑又有何用?不过自己束缚自己,徒增烦恼罢了。不如抛开一切喜悲忧惧,顺应自然,尽情去做自己想做的。到了大限之期,那就挥一挥手,潇洒地离去,何必想那么多!
陶渊明当年写下这几句诗时,有可能还是现实所迫的逃避。因为所求不能得,于是只能做出洒脱姿态求诸自然了。而对季老而言,这却是他的自主选择。年轻时的磨难,和曾经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让他真正生出了这样一份旷达。“雪夜闭门写禁文,自谓此乐不减羲皇上人。”如此情怀,令人击节。
在几篇述怀的文章中,也不难看出这种淡然的心态。那些过往的惊心动魄,都化作了笔下的轻描淡写。八十,九十,九十三,九十五,这些代表着年岁的数字在我们看来是何其遥远,不可想象,却已是季老走过的真实人生。
如此心态也早已遍及季老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长寿老人我们可能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讨教养生之道。而季老却告诉你,养生无术是有术。没有想象中的坚持锻炼啊、注意饮食啊等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内容。反而只有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不是坚决反对锻炼,也不是主张胡吃海喝,而是希望老年人能端正心态。越是刻意追求,说明心态越不端正,这样反而越求越不得。正所谓,反者动之道也。所以,不如放宽心来,顺其自然。觉得运动舒服,那就动一动,不想动也没关系;觉得今天胃口不错,就吃点自己喜欢的,不要战战兢兢,想吃又不敢吃。第三点最重要。会嘀嘀咕咕,说明心里思虑多。心里负担堆积多了,怎么可能长寿?所以,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该吃吃,该睡睡,方为长寿之道。“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说的便是这个理。
当然,年纪大了以后,有时候确实是喜欢多想些事情。比如忆往昔。毕竟,怀念是老年时光的一部分。年纪越大,可怀念的人和事就越多。他们都是过往的财富,需要偶尔拿出来掸掸灰尘,晒晒太阳,然后再次妥帖收好。这本书中收录了三篇怀念文章,朱光潜、冯友兰和胡适,无一不是声明早已流传后世的大师。民国那些先生们的风度,是季老的亲眼所见,而我们只能借着些许幻影遥想一番了。季老的怀念,就真的只是怀念。面对亲友的逝去,他非但没有因之而悲戚,或者恐惧于自己即将迎来相似的命运,反而在回忆逝者生前琐事后,自生出一股力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也是季老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生为“运动”和工作所累,自叹年届八十才真正开始学术研究。然而年龄并未成为他学术道路上的阻碍。他以高度的自律和旺盛的精力,完成了一部又一部学术巨著,令人惊叹。从字里行间能看出,他自己也是以此为自豪的。而更令人赞叹的是,他对后辈学者的强烈责任感。总是不忘对后辈谆谆教导和训诫,哪怕有时说话过于直白,但为了把道理讲清楚,也觉得不妨倚老卖个老。我等后身晚辈自惭形秽的同时,也不由得肃然起敬,对季老益发尊重。老骥尚且如此斗志昂扬,而我等正直年富力强,何故尚未奋蹄奔腾?我想,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如此自问一番。
季老于2009年溘然长逝,享年98岁。他能有此人生的境界,与年龄有关,但更与学识品性有关。那一批旧时代留下来的老人们,是我们思想的财富。如今,他们一个个离我们而去,剩下的我们,又该如何担起他们卸下的传承重责呢?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四):如果你在迷茫,可以看看这本书
我是在高中的时候知道季羡林先生的,不知道是在那一本书上看的,简介说他很厉害,是国学大师,上面有一张他背着手一头白发走路样子的照片,那时候他在北京,在北大,其实那时候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国学大师,就觉得这个人很厉害,很亲切,写文章的,我就想着如果将来能见一面多好,这样厉害的人得去看一看,我还幻想着,他散步的时候,我们刚好遇见,俩人聊天。
后来,上大学也没能去成北京,我也忘记这个人了。
1
大学闲了,各种问题扑面而来,我有了疑惑:“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我是谁,我该怎么活呢,为什么会有我,我这一生该用来干什么,我的人生路该怎么走,怎么过?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死”这个问题,还有压力,怎么面对压力呢,怎么处理这人世间的事儿......。”
有时候被这些问题困住,喘不过气,不知道怎么破,很苦恼甚至难受,我总是幻想有一天有一个白发老人突然降临我面前,告诉我一切问题的答案,为我指点迷津。可是并没有等来,一切终归是幻想,我也一直困惑烦恼很多年。
工作了,那种工作的压力也像大山一样压在胸口上,我不知道怎么处理这种问题,之前的困惑也更加严重,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和解决问题的出口。那时候我住在一个学校外面,知道学校有心理医生,好几次我都想着推门进去,把我的问题抛出来,让他们帮帮我。最终也没有推开那门,因为他们会问你是谁,他们会像全世界宣扬有我这样一个人,我没有办法面对别人的询问、言语和议论。我也知道那样的举动不现实。
我就选择了逃避,我逃离了我的工作,和我本来的问题。
然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些问题最后还是找上了门,我还是不知道怎么解决,那些问题依旧让我难受,我不知道怎么释怀。带着这些问题,工作生活快乐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实,有很多问题是自己内心的疑惑和挣扎,我们还不习惯看心理医生,也还没那个条件。也没有办法和别人述说,自己觉得好像也没那么必要,别人也会说这不是什么大事儿。也羞于说出口吧。最后这个问题还是会抛给自己。
于是被困住,自己需要答案和解脱,但是自己当时又没有能力去解决这样的问题,给出合理的答案。也许这些问题会追随人一生,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靠着自己经历和经验慢慢给自己答案,消化,消解。但在这问题没解决的一段岁月,会始终被它们缠绕。
2
这几天看了季羡林的《人生的境界》 一书,那是什么感觉呢,就像长久干旱,叶子都要烧起来,躯干也在失水的植物遇到了雨水。长久的问题得到了答案,第一次体会到了迫不及待,相见恨晚。
一直以来,可能太年轻,不太喜欢那种说教式的语言的书,会让人有一种烦躁感,心理抗拒,效果就会变差,得不到什么改善。这本书里,没有长篇大论的说,你该怎么做,你该怎么做,而是作者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对人生,对生命,对爱情,对年龄,对压力,对人生的态度,对国家,对人,对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讲述自己的经历。这是面对面的絮言,像在听故事,听寓言。
他在讲述他自己,但是我们却能从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有一种恍然和明了,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叹:“嗯,原来这问题大师也遇到过,这问题要这么破。原来世间皆凡人,原来那么厉害的人也是人啊。”
有时候,他谈论自己的遗憾,对年龄和死亡的看法,自己对旧时光的怀念,会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认真对待时间。
另外,书里的语言很丰富,词语,成语,诗词,谚语,古人的,国外的,都信手掂来,运用自如。看看自己写的,干瘪瘪的,活像营养不良的瘦子。《人生境界》里面的文章有骨头有肉,饱满丰富,篇篇都值得精读品味。
3
季老,停留在世间98年,我们自己才多大呢。我们对自己的过去不能释怀,对现在焦躁,对未来忧虑,想要有个智者告诉我们怎么放下过去,专注现在,未来的人生轨迹,告诉我们未来的“石头”和幸福都来自哪里,还有那些人生不解之谜的谜底。而今发现,那位白发智者早已经出现,只不过自己一直没有用心发现,没有理会他的语言。
在武侠片里,总有那么几个幸运儿直接从修炼几十年的武林高手那里得到内力,或者偶得什么武林秘籍,从此称霸江湖,傲视群雄,简直是一飞冲天,幸运之极。
现在虽然不练习什么武功内力了,但是我们还是身在江湖啊,江湖从来都没有消失,我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修炼,有时候我们自己瞎胡练,单打独斗,偶尔得到别人的指点,好像忘记了拜师学艺,看武林秘籍。
《人生的境界》正是智者留在人间的其中一本人生秘籍,是智者保留在人世间的内力心法。而你想在江湖上有一席之地吗? 你想成为那个幸运的人吗?打开这本书,书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当然,一本书,并不能使人脱胎换骨,但至少让我变得清明舒爽平静,更安心更努力的生活工作,慢慢打开我的人生。
幸好遇见。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五):心常态
人到老年,再回首忆过往岁月,多少都有些记忆模糊的神往或者不可赘述的遗憾。季羡林老师在回忆以及感叹过往时的言语词藻中所映射出的平和心态,亦师亦友,唯独不像一个垂垂老者在那里耳提面命,这种文字与心灵的碰撞,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如沐春风。
如今的青年人是越来越少的喜欢跟老年人沟通交流,甚至父母这样的中年人,在他们眼中都有些胡搅蛮缠、倚老卖老之嫌。老在很多场合,是辉煌不在的无奈,是胜者发声之下的同情,亦是一种宽恕和自我饶恕。众生百态下的老,常常让青年人,生出在老年到来之前就终结生命的臆想。可见人人害怕老去,人人逃避老,人在年老问题到来的时候,显得是那样的孤独和迷茫。
季羡林老师的这本书,直面人生四大苦中的三苦:老、病、死,教人佩服。他亲切,真实,不唱高调,不喊口号,不打击众人,温暖却不灼伤。面对这三个主题,每多活一年,心态就更迭着变化。从不习惯被叫季老,到因为老在诸多疾病困扰下的消极倦怠,到从老中咂摸出积极的味道出来,酸甜苦辣以及自嘲、后怕,每一种滋味,他都没有躲避,而是变成了滋养他顺其自然心态下的养分。
在他的笔下,老年也可以活得坦然,衰老了又如何,比不上年轻时候又如何,只是体力降了些,效率低了些,还是能做出一些有利的事情出来,远不至于到了除了每天提溜着鸟笼再无盼头的地步。在他的自我认知里,虽然自己已是九旬老翁,是类似于国宝熊猫般的重点保护对象,但还是给自己要去工作,能创造价值找理由。比如在文章中,他形容如果按年龄排队,比自己更年长者如巴金等还没有辍笔不耕,他也就无需在死亡面前担惊受怕地抢先加塞。他就像一个狡黠的孩童,在死亡面前谦逊但又分秒必争,恐怕连死神都为之动容,不会轻易带走他。
不忘初心,满身风雨归来依旧是少年。我常常想季羡林老师这一代人,经历了清末民国民不聊生,留洋数载回国用知识武装自身并普及他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回到教育一线教书育人,文化大革命时忍辱负重,改革开放以及信息爆炸时代接收雨后春笋般地令人应接不暇的新事物。这一代人走的路道路曲折,一眼望不到头却又绝处逢生,还有什么是不能置之度外的,恐怕没有了吧。虽然历史在他们眼中没有永恒,只有变与不变中自我人格的坚持,他却依然能用鲜亮的眼神对花香树影保留着一份新奇,如初见般悸动,用一颗达济的心去接纳万事万物,去看出新意。
这让我不禁的想起纪德的《人间食粮》,初读时,我没来由地被文字激起了一身颤栗,这些年读过的很多书,多是教我在人群中如何活得更好,而很少有如这本是劝诫我要去全身心的用感官来感受身边的环境,感受普通事物所带来的新鲜感,将只对尽人事带来的满足感分配给四肢百骸所有脏器的满足感中去,去感受生而为人的愉悦。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书中提到的陶渊明的诗句中反复体现,这是顺时多劳,逆时多思,人生起起伏伏,不卑不亢的坚守。完美只是一瞬间的事,不完美有缺憾才是常态,世人在顺境 里大肆挥霍,在逆境里又消极萎靡,随波逐流没有自我的主动权,活披一张人皮,却依旧只是动物的思想,是可怕的。因此他在给青年人的忠告里,只是把自己当作了人类社会进化新旧交替下的一个毫无特别之处的产物,像自家老爷爷在给儿孙话家常,姿态之低与谦卑令我动容,难怪他称自己为极容易接触者。
他提醒青年人不要犯我辈所说的差时症,让时间白白溜走,不要嘴啐。世人生活不是你争我抢,你追我赶,而是心平气和,与岁月握手言和,共达彼岸。令我们这些时常拿出些老腔老调,来故弄玄虚地表现自己的水平不低的年轻人自惭形秽。
写到这里,很有些羡慕有着家学渊源背景的子孙,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氛围能让几辈人在灵魂和精神上有所依托,不敢妄为。傅雷的《傅雷家书》感人至深,父与子的关系多样,父亲不止在培养他一个人的儿子,他也是在为祖国培养讲人性,懂道理的中华子孙。所以言传身教中没有溺爱,没有夸张。正如季羡林老师对后辈赋予的厚望,客观又真诚。
一生经历多少事,方可感慨人生?谦逊如老师,同他一道拥有赤子之心的老友们,如朱光潜,冯友兰等身上的闪光点,被他拿来自勉,一生都在反思,如何让自己成为更有用的人,低调的热爱着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读季羡林老师的文章还有书籍并不多,近几年从媒体知晓他的事也只有他的家人和北大所打的遗产官司之争。的确,季老师在我还是个小娃娃的时候,已经被人们亲切的称唤为季老,他桃李满天下,却又亲和待人。他称自己为僵化呆板的老头,疑惑人们尤其是小不丁的孩子会对他产生一见如故的情感,但这本短短的仅仅二百来页的《人生的境界》,他道出自己的疑惑的同时,读它的人却释然了,因为老师的人格魅力已经跨越了时间和年龄的界限,使人们不自觉的向他的精神靠拢。
我也时常有着对人群的恐惧和对年龄的焦虑,于是弄巧成拙劳心劳力。很庆幸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读了这本书,既而发现每个年龄段换个角度都有美好,活好当下最重要。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六):人生的境界-当下不乱
两天时间没有间断地读完季羡林的《人生的境界》,读至后半,哽咽难禁。
特别是读到“重返哥廷根”一文中的一段文字:
“过一两年,我再回来看你”声音从自己嘴里传到耳朵,显得空荡、虚伪,然而却又真诚。这真诚感动了老教授,他脸上现出了笑容:“你可是答应了我了,过一两年再回来”
至此,突然热泪盈眶,自己怎么突然变脆弱了,还是这朴实的文字的感染力会穿透时空,如我身临其境一般,此情此景,没有过多华丽的文字渲染,一种别情总是扯不断。
《人生的境界》是季羡林对人生感悟的小集子,内分三辑分别为人生随想、九十述杯及死的浮想。
如果用一段文字来总结一下,那就是季羡林座佑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如果换作我欣赏的一句话就是:未来不迎,当下不乱,过往不恋。
季羡林一直谦称自己是耄耋之人,走过的桥比年轻一辈走过的路都多,季羡林的足迹遍布全球,同时在中国可以说是历经朝代更替,从行文之间可以看出季羡林对于人生的淡然和洒脱,同时也有一股不服老的精神在内,活脱脱的是活到老,学到老,并工作到老,而不是如一些退休的人放下了学习,放下了工作,过一种向着坟墓去的姿态,看季羡林虽然年届耄耋,却能每天工作七八个小时,不得不为之惊叹。
同样时光的雕刻和时间的沉淀,有的被时间打败,只是坐看夕阳到日落,时间给予他的只是匆匆一瞬间;有的经过时间的洗礼,时间可以让容颜苍老,却让时间的纯味沉淀在心间。同样的时间,你用什么样的姿态却面对,留下的是不同的人生境界。
第一辑人生随想
在第一辑人生随想中,季羡林从三谈人生出发,再谈人生之美及人生的感悟,文字朴实无华。面对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叹,想从中找到什么功用性的东西,却是不能。
这些文章也不是所谓的心灵鸡汤,只是一个学者对人生的一点感叹,正确与否暂且不论,对于季羡林的三不主义,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哪三不?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
乍看上去如果按照上面实施则是有问题了,如不锻炼你理解成象乌龟那样坚决不动,能躺着绝不站着那就有歧义了,其实这个三不主义还有个附带的条件,正是季羡林所说的:顺其自然,尽上人事,做好三不主义是以正确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为支撑的,否则按照表面上去理解这个三不主义,估计在走向最终归宿的路上会行插队之事了。
所以说,不能光从字面上去了解意思,而是要从根源上去了解实际的含义,否则弯路走多了,就顺不回来了。
第二辑九十述怀
第二辑九十述怀,述的是从老人的视角(虽然一直没感觉到季羡林的苍老,比年青人还要有斗志)出发,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耄耋之人。
现在社会上经常有为老不尊的现象发生,充斥互联网的让座之事不绝于耳,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但是把老当作一种武器来使用,或者以老作为弱者的借口去博得他人的同情,那是越活越倒退了,倒是建议这些老人好好看看这一辑,从中了解如何去理解老的含义。
老不代表就会老马识途,不代表以自我为中心,可以倚老卖老、为老不尊。现在不是常说,提出问题还不行,得要解决问题才成,所以看季羡林的老年四得和老年十忌,言之有物,可以参照改正,也算是十全大补丸了。
虽是九十述杯,与前面所说的一脉相承,是要以正确的人生观为指导的,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宽大胸怀,对于死亡的正确态度,引用季羡林在九三述怀中所说,我们老年人不要一下子躺在老字,无所事事,我们的活动天地还是够大的。天大地大,不如自己的心胸大。
如果一个耄耋之人可以说出这样的话语,那我们这些正青春年少的更没有借口不去奋斗了。
第三辑死的浮想
第三辑死的浮想,这里让我感触良多。
这辑也是追忆最多的地方,经常读读就需要暂缓下以平复,听着有点矫情,但不正如季羡林所说,要讲真话嘛,所以以我个人的名义来讲真话了。
不知从何处看的,说世上最真的一句话也最难听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难逃一死。
如果一直念及此点,这人生真的无法去直视和面对了。
但真的勇士不是要能面对任何艰难和困苦吗?向死而生,在自然规律没有结束生命之前,我们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不是吗?从小的家庭观念来看,父辈以我们当作他们生命的延续,知识和技能会传递下来,我们对于下一代也是期盼满满,都知道养育儿孙辛苦,却是一代一代无怨无悔的去做,这是天然的发生血脉的情感延续。从大的方面,正是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的生活水平、科技水准以及对于自然的态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好有坏,也会在前进的路上犯一些错误,但总会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未来总是往美好的方向前进。
此辑中,季羡林不但追忆同代大师、恩师等功成名就之人,也有房东、可爱的小女孩等一些平凡的人,更有被常人眼中忽视的乞丐……
读完此辑,想起《简爱》中那句经典段落“在上帝面前我们灵魂是平等的……”
不因地位高下就不足以记文以道,后面有没有来人会这样来追忆那些不足道的人?可能未必,季羡林说他心甘情愿地成为有这样回忆的最后一人,读来不禁令人神伤。
我一直坚定并朴素的认为,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不仅仅是因为少数时代的领跑者,更有无数默默无闻之人,不管这些人是有意或是无意,间接或是直接,历史总是这样被所有人铸造,无数的人总是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却是无法抹杀他们曾经存在的身影。
如果有一天,我要去记录历史,那我记录的总是那些被遗忘的,毕竟那些领跑者身上被泼洒的笔墨已经足够多了。
《人生的境界》读后感(七):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文/阿唐胞苷
尼采说,“你要搞懂自己人生的剧本——不是你父母的续集,不是你子女的前传,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这是对自己人生的清醒认识,即只有自己真正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活出自己。而对于人生,《人生的境界》这本书有着更加精彩的阐述。
《人生的境界》是一本季羡林散文精选集,书中的每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都是季老内心的真实写照,就像他在书中多次提到的,他说的都是真话。而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正是季老这位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和生活态度。
季羡林一生经历曲折,正如他在说中写的那样,“我经过山重水复,也经过柳暗花明;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我曾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没有被接纳。终于曲曲折折,颠颠簸簸,坎坎坷坷,磕磕碰碰,走到了今天。”他一生著书立说颇多,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家、教育家和佛学家,正是他特殊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学识才华,才练就了他“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
这本书季老用平实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生境界。
谈人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季老一直以上述陶渊明的这首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时刻秉承以提醒自己。
享受人生之美
季老善于剖析自己,对待他人坦然真诚,不说假话,只说真话。当有人问他养生的秘诀时,他说“没有秘诀,也从来不追求什么秘诀”,他自己归结为三不主义:即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不锻炼,不是说他反对任何的体育锻炼,而是反对那些锻炼主义者;不挑食,说的是他不会刻意不吃这,不吃那,而是只要合他口味,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嘀咕,说的是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健康而愁眉苦脸,而是会坦然接受,顺其自然。他还告诫我们年轻人要四“热爱”,即热爱祖国、热爱人类、热爱自然和热爱生命,这是众德之首。可见,这样的爱才是人间大爱。
因此,他接受自己的遭遇和年龄的增长,感受到了身体的异样和时光的流逝,但他不嘀咕,而是用更多的爱去享受人生之美。
不完美才是人生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样的道理谁都懂,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又是难以接受,经常抱怨人间的不公和老天的不平。季老用他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就是这样的不完美,没有完美的人生。当真正从内心接受这样的人生态度时,你自己不再是烦躁不安,对待他人不再是满腹抱怨,更多的是相互体谅和谅解。
当时只道是寻常
季老说,这是一句句通俗易懂的话,却道出了每个人都会有的感觉。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我们会觉得过日子不过如此嘛,是很寻常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对于现在不在父母身边,在外拼搏的儿女们,回想起来,却是那样的不寻常。
对于谈人生这部分,给我的理解就是接受,积极地接受。
接受人世间的不如意,去改变那些能改变的。季老接受了自己慢慢变老的事实,但不代表自己的无用,他仍做着有益于人类的事情。
如果你遇到了挫折,亦或是影响人生的重大事件,哪怕你得了癌症,你能做的,也是要慢慢接受,因为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不会因为你的抱怨和愤怒而有所改变,你只能接受。然后在接受的基础上,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谈自身有关这部分的内容,季老有很大一部分在谈论着自己的年龄,回忆着曾经,又珍惜着现在。他说,怀旧可以净化人的灵魂。怀念那些有感情的人和事,能给我们在怀念之余带来一份激动和感恩,并能让我们“在惆怅中感到幸福,在苦涩中感到甜美”。
季老谈论的老年四“得”,道出了人的健康标准,即吃的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看似平常的四句话,却是蕴藏着真理。细细想想,如果一个人每天能做到这个四“得”,定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另外,季老阐释的老年十忌,虽说是指老年人,但有些内容我们年轻人也要时刻牢记。比如无所事事、愤世嫉俗等。对于无所事事的现象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没有上进心,每天昏昏沉沉浑浑噩噩度日。书中写到,季老从八十岁到九十岁这十年间,还在做着有益于后世的事。撰写了一生中最长的一部长达80万字的著作《糖史》,翻译一本名为《弥勒会见记剧本》的书籍。期间,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每天去图书馆看书,写作和搜集资料,风雨无阻。这都印证了他说那句,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只是吃饭。
对于谈自身这部分,给我的理解就是珍惜,格外地珍惜。
珍惜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光,珍惜自己的时间,要像个人那样活一回,不要白活,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上。
如果你想把写作作为自己人生的愿景,并希望自己的文字能流传,那么,你要做的就是,现在把能利用的时间,你的注意力都放在上面,珍惜自己的每一分钟。
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提醒自己生命和大自然之美,用好自己的时间。不要等到老了,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谈死亡谈到死亡,会让人恐惧和害怕,甚至有人忌讳谈这个词。但这个不可避免的人生终点,迟早会到来。季老在【死的浮想】这个小节中,讲到自己在医院时,想到死亡,内心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平静。他说他不惧怕死亡,一个曾经死过的人,对于死亡可以脱敏。但在接受和应对时,也会“犯嘀咕”,这是人之常情。只有真正经历过一段时间后,你的内心异常平静,这个平静可能是向死神妥协,亦或是向生命的顽强致敬。因此,这时的平静才是真正的接受,真正的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回忆,接受死亡的一种方式。
季老用回忆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些打动人心,记忆犹新的细节,我想,这是接受死亡的一种方式。人虽然不在了,但有人的怀念你,记着你,你依然在。例如,通过回忆两个乞丐来感受童年时曾经感受过的怜悯、好奇、同情、凄凉和孤寂。通过回忆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来思念和感念自己的母亲。
赋予人生意义,是接受死亡的最好方式。
季老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他作为知识分子中非楷模坚持说真话,写出好文章和好著作,为下一代,下下一代年轻人做着自己的贡献,承担着应有的责任,这就是他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就像书中季老谈论的朱光潜先生和冯友兰先生都实现了人生的意义。
对于谈论死亡这部分,给我的理解就是学习,终身学习。
学习应该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我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看清问题的真相,找寻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季老给予我们的忠告:一是要学习;二是要惜寸阴。
学习不会让我们虚度光阴;学习不会让我们迷失方向;学习让我们接受自然规律,懂得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学习让我们接受死亡,更让我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这也是这本《人生的境界》带给我们的启发。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关注!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