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停留在埃博利》经典观后感集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是一部由弗兰切斯科·罗西执导,吉安·玛丽亚·沃隆特 / Paolo Bonacelli / 阿兰·居尼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观后感(一):短评
不同于坊间的论调,我看不太出这个片子和塔可夫斯基的联系。对我来说,无论是电影手法还是影片中人物的对话和气质等,都是典型意大利的。影片主要描述了一种流放知识分子、强权官员,与普通民众间的关系,而这期间田园般的流放、温和的问讯和虽对立但并不残酷官民关系等,也都是非常典型的意大利式的。它给我的感觉和意大利在二战总体而言的“可爱”形象相符合。似乎从片名及坊间流出的信息来看,片子想表达一种偏远地区的荒凉和苦难——这点恕我实在没看出来。对我来说故事发生的小镇还是非常文明化,甚至宜居的。它的普通居民确实迷信、缺少知识分子口中的“文化”,但仅凭这点,不足以定义为荒凉和苦难。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第三世界的国家有比这残酷得多的政治流放和比这苦难和荒凉得多的偏远小镇。相比之下,这部电影里的世界简直可称人间天堂。总得来说,我反而觉得这是部颇为诗意、流畅、平和,甚至(相对于其它类似题材的片子)明快的反战电影,这本身并不是坏事。这部影片本身也不是坏片。如果实在说它让我想起了什么其它电影,我觉得是莱福德的《邮差》。(巾城)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观后感(二):一个流放的故事
这部很慢很慢的电影,因为画质,画幅,音质,和跳帧的原因,没有完全把我带入进去。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有很多可以说的。
首先,这是一个关于流放的故事。levi 作为政治犯被流放到埃博利,这样一个连基督也停下的地方生活。这个地方虽然粗俗:满街的各种畜牲,没有受过教化的人们,甚至连牧师也是一个醉汉;可是这里与外面纷扰的政治世界独立开来,只有每天的收音机,带来一点外面的讯息,其他的都照常。埃博利好像是一个没有完全开化的隔绝着的地方。当一个“文明”的人被流放到这样一个地方,当然是有着许许多多的冲突。可是,罗西的镜头下,这样的对立与冲突变得十分地缓和。很多时候,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levi对埃博利在一旁地观察。虽然他不得不卷入到这个地方的种种事情之中,但总是有着一种在他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可能就是一个“文明”下放到“粗俗”的结果。可是这种冲突没有被无限地放大,反而在这种距离之中得到了某种调和。这不同于王小波笔下的黄金年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王小波笔下的那个自己,表达更多的是一种不满,愤怒与抵抗。可是,这种激烈的抵抗与冲突在这个流放的故事荡然无存。可能只是一种暗暗地不适,就像levi扇向Guilia的一巴掌,仅此而已。
这种距离感离不开这部电影缓慢的镜头。Gionanna Faleschini Lerner有在分析这部影片的文中提到,罗西用缓慢的镜头,写着一首诗歌,画着一副油画,慢慢地展开这个故事;没有线性地情节,只是用画面说话。电影将这座城市,自然,还有收音机里面的外部政治有机地结合起来,来叙述一个区别于文本的故事。这个电影展示的是Levi的深层记忆(deep memory):以图片为基础,有关于梦,非理性的记忆。电影被开头与结束的那一副画打了个引号:可能就如画一样,没有那么多叙述,只是一个画面,一组镜头。文中也提到了Deleuze关于半主体性(semisubjective)的讨论.Deleuze 认为电影镜头在电影中是存在于电影中的角色与独立意识之间。换句话说,有时电影镜头是以第一人称,也就是电影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有时,是以一个独立客体来叙述。影片开头,levi乘车来到埃博利,镜头一直切换于levi的视角与罗西的视角。电影镜头的半主体性将观众的视角与片中levi的视角拉平,从而产生了一中我们与影片的距离等同于levi与城市的距离的感受。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观后感(三):活出基督样式的那个人之一
《耶稣停在埃博里》
利瓦伊是活出基督样式的那个人之一吧。利瓦伊是位博士,因为战争期间,他有反对战争的言论,而被流放到一个偏远的村庄,那里的人大多数都是被流放的人,他们都有不同的罪名。
1、 在车站,利瓦伊注意到一只流浪狗脖子上的小牌牌,上面写着:我的名字是男爵,无论谁找到我,请关心我。他由于拍了拍狗的头,这狗心里就依恋他就跟着他,他也最后决定带上它去到被流放的地方给自己做伴。——每个人在孤独寂寞的时候,其实都是一种被流放。
2、 翠贾拉先生,他是村庄的牧师,他总是喝醉。——如果在自己的信仰中得不到安慰和解脱,酒精让人有存在感,这也是喝酒容易上瘾的原因之一吧。
3、 税收员向利瓦伊诉说自己工作和苦境,在他眼中,人们有钱却不愿意交税,而他就去抢取那些居民的牛羊兔子,那些居民甚至用枪逼他离开他们的团体,让我们也了解了《圣经》中马太福音的作者、耶稣的使徒之一马太的处境,马太就是一个税吏,耶稣呼召他,他马上放弃自己的工作跟从了耶稣。没有人愿意做那样的工作,但却为了生存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个税收员有一个解脱自己的宝贝,就是一根黑管,他用音乐忘掉自己的苦境。
4、 另一个居民是木匠,他用来感到生活有意义和有价值的宝贝是一台留声机,能听到总统相关演讲或音乐等。木匠说:“在这个村庄里,大家一切都知道,你知道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人们都因为各种罪被流放到这里服刑,每个人都是罪人。人能有这种自知之明真的也算是一种聪明。木匠的留声机传出来总统的话:文明、诚实、勤劳。每说一个词,利瓦伊就笃定地点一下头。他们这些人都是政治犯,有自己的思想,他们信仰做一个文明、诚实、勤劳的人是自己的本份,但此时他们是罪人,为人们所厌恶排斥的罪人。
5、 利瓦伊善于倾听,接纳包容,几乎每个人都愿意跟他诉说自己喜好的事,或分享给他自己知道的事。孩子们也喜欢他。他学过医,虽然声称自己没有实习过,但他的医术却能帮到别人。他是画家,被抓时刚给一位出书的朋友画完插图。
6、 他请到女仆以后,女仆有一个小孩,这孩子站在狗狗前凝望他的一幕,让利瓦伊喜欢这画面想做画,却把孩子看毛了哭了起来,那个镜头非常美好生动。以至自己抓拍下来那帧。
7、 利瓦伊跟姐姐见面后有了转变,开始教村庄里的小孩子科学常识、教小孩子画画,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给人们看病。
8、 有一位商人,自称是男爵,他很努力地保持着自己的清白,跟这里的犯人们划清界限,向别人表明他是无罪的,是个干净人,他正好和那条流浪狗是一个名字。正印证了圣经里的报应的话。圣经里有一句话说:路18:14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9、 到战争结束后,人们都被赦了罪,可以离开这里了,人们都向利瓦伊告别,希望他能再回来看他们。也许,这就是影片起名《耶稣停在埃博里》的原因吧。
�kN�&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观后感(四):【413】《基督停留在埃博利》 ——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
Cristo si è fermato a Eboli
年代:1979年
国家:意大利、法国
导演:弗朗西斯科·罗西
主演:吉安·玛丽亚·沃隆特、阿兰·居尼
适宜人群:文艺青年、时间足够多的人
聊到这部电影时你可以谈论以下话题
2015年,意大利电影导演弗朗西斯科·罗西去世。他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不太熟悉,不过他是意大利最有名的现实主义黑帮片和政治片的代表性导演。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是罗西70年代的作品。那段时期,罗西改编了不少文学作品,而这部电影则是改编自卡洛·利瓦伊的同名自传。
影片跟原作一样,详细记述了身为政治犯的利瓦伊,在意大利南部城镇卢卡尼亚的生活,进而展现出这个被基督遗弃之地的社会、政治画卷。
利瓦伊既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个擅长作画和写作的知识分子,在墨索里尼统治意大利的二战期间,他坚定站在反法西斯的立场上。
罗西的镜头朴实无华,塑造了小镇里各种不同阶层身份的人物,比如市长、卡宾枪手、牧师、税务员、农民。罗西把他们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三观和盘托出。
比如小镇市长效忠发四喜,当他发现利瓦伊的信件有影射法西斯之嫌时,没有为难他,而是劝说利瓦伊销毁信件。
罗西镜头下的平民百姓也很鲜活,他们生活在闭塞隔绝的地方,生活中还残存着很多传统习俗,甚至迷信,比如人死后要挂上黑色蝴蝶结,生病时要在额头上放一枚硬币。
利瓦伊与姐姐促膝长谈之后,开始从最初无所事事地状态,转为用他一生和知识分子的双重身份,积极主动地造福百姓。
尽管这部电影戏剧性不强,但是却流露出淡淡的抒情味道,长镜头、空镜头充满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是这两处
亮点
第1分钟,影片以回到都灵多年的利瓦伊开场,他坐在画室中端详着一幅幅画作,画作上都是卢卡尼亚百姓的面孔。
此处,导演通过利瓦伊的面部特写与画中人物的特写,构成一种正反打的对话效果。
忧伤而怀旧的配乐中,利瓦伊的画外音传来:“我被从历史和国家中隔离,要永远充满耐心,人们在那里静静地过着文明的生活,在贫瘠的土地,在远方的贫穷,在有死亡出现的地方。”
这段话提纲挈领,揭开本片的序幕。
泪点
第173分钟,与影片开头对应的是利瓦伊离开卢卡尼亚的这段镜头。
外面下着雨,村民们冒雨前来为利瓦伊送行,利瓦伊一一跟他们握手告别,直到他们从车窗里渐渐消失。这段戏让人看得潸然泪下。
《基督停留在埃博利》观后感(五):这个译名直白
这是一个人追寻不得的内心轨迹,可是导演拍的是这样从容和舒缓。
找到了我03年看后写的短评:二战中意大利小城的故事。也许上帝曾经遗忘过它,但战争却可以波及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一个作家是否可以逃遁于自己的世界?面对强权,他无法无动于衷,而这里的人们照样遵循世代的法则生活着。当上层建筑开始悄然改变时,底层的人民只是凝望着自己的乡村野岭,作家在这一刻陷入变与不变的对峙,却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这是一部精致的历史小品,似乎可以被人忽略,但一旦回味起来,那些静动有秩的画面都会一一浮现,带动人们对历史的沉思(恰如电影里作家的回忆)。空镜头的过渡和长镜头的应用再次彰显了影片的感染力,那随处可见的倒影恍惚让我想起了A.Tarkovsky,果真是我喜欢的一路子的导演。他被称为意大利的“良心”。
贴个评论文章ZT,故事讲的很完整,我却更注意影片中的车玻璃上的倒影以及前后呼应的画作和回忆,到底是遂愿了吗。。。
〈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的幻灭史〉
原地址:http://www.xici.net/b7075/d27845007.htm
扬米巴 发表于:2005-6-6 12:45:40
1935年,医学院毕业生、意大利北部工业城市都灵的反法西斯知识分子卡罗·利瓦伊被作为政治犯流放,目的地是南部偏远小镇埃波里附近一个贫瘠、沉寂的小村庄。在利瓦伊当时的感受和日后的回忆中,这里都是一块完全与世隔绝的土地,是“囚禁在痛苦和习俗之中,忘却历史和这个国家”的另一个世界。而在当地的传说中,即便当年到意大利南部传道的基督,也只是在埃波里稍作停留、四下了望一番,从没有真正踏足这块土地。现在,一个生活在城市、适应于城市,而且显然也被国家认为在城市中有更大威胁的人,被强制送到了这里,会有什么事情开始发生吗?
1978年,著名意大利导演、政治电影大师弗朗西斯科·罗西根据利瓦伊的回忆录拍摄了《基督停留埃波里》一片。也许由于主人公的身份和影片的文学色彩所致,有评论认为这部片子在罗西的诸多作品之中算不得成功,“失之学究气”;而在中国,我看到有人认为这是“最好的政治电影”。大约是因为胆怯吧,一般我是不会明白地说什么是最好的,对这部影片,我想称之为我所看到过的探讨极权政治背景之下自由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挣扎以至最终幻灭的最诚实、最朴素,但也最深刻的影片(不过这个题材的影片好像本来就不多吧)。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前一代人非常熟悉、近乎创伤记忆的“皮之不存、毛之焉附”成为主人公切身体验的无根痛苦,以及无能为力和无所适从。
影片开始于“历史已经过去之后”,第一个镜头是晚年利瓦伊的面部特写,随之切头部背面特写,然后是完整的一幅画——一个孩子回头凝视——推至特写。待再次出现主人公面部特写镜头时,伴随着画外音独白,一个全景镜头交代了整个画室的空间,随后,是利瓦伊面孔和一幅幅画中人物面孔特写镜头的互切。影片中稀少的特写镜头几乎全部集中在了这里,而且构造成经典的正反打系列。这是交流的暗示,那个孩子画像的推进镜头甚至具体化了一种召唤、接近和认同,然而画外音中是主人公对交流可能性的绝望。他在怀疑,多年前离开时“不离开我的农民、回到农民中去”的内心承诺以及对送行者“一定会回来看望”的诺言,是否真的能够信守和实现?其实,我们都知道,“回来看看”的说法终究只是随口说出,遵守与否毕竟是无关紧要的。可那个缠绕主人公后半生的自我嘱托,为什么终于也无法实现呢?
他其实是可以实现的,譬如以一个医生的身份回到那偏远落后的地区,而这也是当地农民对他的需求和期望。在影片中,村民为了让他获得行医资格甚至发动了一场集会。这也是他的姐姐,一个成功的医生对他的劝告。在这里,重新捡起专业知识分子的身份,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帮助贫困人民改善生活环境,比他在都灵时的政治宣传、集会和写作要有价值的多。对他放弃医学的举动,姐姐认为是一种软弱和怯懦的表现。听起来,这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路子。他对这种劝告是明显反感的,但他流放时期的经验和感受又使他完全无从反驳。毕竟,在这个一方面任何人听到他“大城市来的医生”这一身份都非常兴奋和期待,一方面所有人又尊重而疏远将他界定为“上等人”、“好人”等暧昧身份的环境中,他根本没有其他负责人的选择。这次谈话的最后,是他脸上浮现出绝望兼嘲讽的表情。然后,就是“自由知识分子”这一虚弱身份的分裂:医生/专业人士和画家/文人,它们两个采取了一种互不相干的共存方式。于是,在影片的后半段,他似乎变得快乐了,话开始多了,开始参加大家的聚会。看起来,他以这两种身份的分裂,获得了对生活环境的融合。
影片非常微妙地展示了他自由知识分子身份遭受的一次巨大打击。唯一一本让我们看清楚书名的书,是蒙田的《随笔集》,它出现在一个法西斯行政官员的手中,告诉主人公这是一本必须没收的禁书。理由很简单,“这本书的作者参加过法国大革命”。这个禁止逻辑是荒谬的但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而蒙田,他的贵族身份和视野、他的宽容与挑剔的共存、他的不温不火的智慧,正是自由知识分子的所爱。当然说到底,它也有着一种隐匿而毒辣的颠覆性。禁止,其实永远是有自己的道理的,而且这种道理往往是正确的;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是禁忌及其带来的违反欲望回溯地赋予了道理正确性,使隐匿的东西彰显出来。
影片中还有一个类似主人公二重身的人物,那个总是喝得醉醺醺的、被村庄的上层认为是“耻辱”的牧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城市神学院的教授。他被村里人反感和羞辱,他也报之以漫不经心的蔑视。这个人,我们开始看到他在专业身份、职责与个人抱负之间挣扎,最后看到他在原始基督教的和平主义与国家战争意识形态之间痛苦地撕裂。他的醉酒,不过表明他比主人公更诚实更勇敢,当然也更绝望。
因为主人公终究是一个“贵族”,他对一切的贵族式疏远和俯视态度贯穿始终。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他微笑面孔的四次特写。第一次出现在途中的火车上,他观察着车中一个农妇对儿子的关怀,脸上浮现出微笑。这一次微笑的表情内涵是最明显的(演员很到位),有着降尊纡贵的怜悯与宽容,有着饶有兴味的窥测与欣赏,还有节制的疏远与冷漠。这是面对“另一个世界”的态度。配合着画外音,这个微笑解说着主人公对这块土地投射:它是理想化的(“封闭的土地,没有罪过、没有偿还”,原罪之外),是非历史的自然(“因果性和历史的纽带没有降临”),也是超伦理因而非文明的(“唯一的邪恶是生存的苦难”)。与之对照,主人公的自我定位就是文明与历史负罪感,这是知识分子很熟悉的感受。
第二次微笑,是下了火车坐上当地为一辆汽车,一边听着司机的炫耀、一边看着窗外的时候。第三次,是躺在床上听着同居一室的男爵地主讲述圣徒神迹的时候,一个俯拍的镜头。第四次,是因一份内容有问题的信被官员叫去,争辩无果之后,听着官员“你应该和自己那类人在一起,不要听农民的胡说八道”的时候。四次微笑,是他与四种人的关系,普通的贫苦农民、从美国回来的暴发户、传统的封建地主、以及法西斯政权官员,他永远是疏离的、嘲讽的,任何一个群体,无论是否“历史的主体”,是古老的传统、当今的权利、强势的财富还是可能的未来,都不是可以附着的“皮”。这或许就是自由知识分子的宿命所在。
这构成的似乎是一个五元关系组,其实可以简化为三元。在主人公与官员的谈话中已经清晰地表现了出来。政府官员以及熟悉政治形势的“社会贤达”——知识分子——普通农民,如果说前者是法西斯主义、“国家主义”的,后者是历史与国家之外的(或者说是需要被教育、被纳入历史和国家的:这是争议的焦点,其实也是没有争议),中间的,被前者定义为“无政府主义者”(等等),被后者看作敬而远之的城里人和上等人,这种游离的自由与尴尬,就是幻灭的开始或具体体现。
写着写着,就想不起来到底要写什么了。不过为什么在看过几乎两年之后突然想起这部影片来,却还是清楚记得的。那是费孝通和朱学勤2000年的一个对谈,直到费老死后才发表。在里面,费先生对40年代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以及第一批右派人士说了不少“政治上不正确”的话,也难怪到现在才能正式出现。当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部影片。说到底,葛兰西所期望的知识分子的“有机化”,几乎就是一个悖论吧。片中倒有两个抽象意义上的“有机知识分子”,同样被流放的共产主义者,可是,他们是自始至终沉默的人,显得高尚而怪异,一点儿也不有机,和贝尔托鲁奇《1900》中的热烈截然相反。
本来好像是想纪念一点自认为可能和自己有关事情的,不过越来越不靠谱了。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