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壳碗外的人生读后感摘抄
《椰壳碗外的人生》是一本由[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作,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椰壳碗外的人生》精选点评:
●一本学者自传读得心潮澎湃欲罢不能的,很满足了。“全世界的青蛙联合起来!”
●很多对学术界,大学教育的吐槽很不错,还有对研究的启发什么的,真是对学术界精准刻薄
●各种意义的好看好读;一爱尔兰人,出生昆明,开口说第一个词是越南话,成为研究东南亚学者堪称命中注定;非典型自传,区域研究在美国发展史,早期东南亚研究资源匮乏,反而促成民主讨论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重观察和与当地留学生交流互相学习,简直最理想的大学学术环境和研究方法,毕业后“康奈尔小集团”(原文是Cornell Mafia好欢乐)似是研究生涯延续,始终共享智识和兴趣;可越读越沉重,东南亚研究与时局息息相关,同学惨遭杀害,自己被禁止入境,个人命运与学科命运交织,紧扣时代脉搏,付出何其惨烈虐心;呼吁大学生不该被训练而是该被教育,跳出椰壳碗,保持好奇心,涉猎广泛,才有“比较”研究前提,遂本书近乎小半教育理念的论述;对研究对象国家情深不亚于祖国;想读卡欣,想读(可惜不可能读到)《火焰和灰烬中的印度尼西亚》
●欧洲古典教育培养出的左翼世界主义者,拆掉族群、学科、知识的边界,集老欧洲的美德与浪漫于一身。
●伟大的书。大巧若拙讲的就是安德森,老老实实学习语言,甚至包括年轻时候的拉丁语,老老实实在田野调查中校正自己的研究思路,终于成为一个时代最杰出的学者。安德森对大学、学科的观察极为准确,今天中国的大学又何尝不是呢?相互间分裂的学科分野其实也使得所谓“学术共同体”开始崩盘了,这就是所谓老鼠、拉康和车祸的问题。有志于学术的年轻人应该读读,学安德森的方法,也学学他的眼光。
●标题源自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语言中的类似歇后语,椰壳碗下的青蛙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迂腐守旧,深居简出,自我满足,认为椰壳碗(井)外的就是整个宇宙。作为人类学家的作者则是无法偏安一隅永远对椰壳碗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我想了想,假如没有生存的顾虑,没有父母的羁绊,没有事故的焦虑,我可能愿意成为一个人类学家。(但是又一细想,不行,我社恐……)作者说,在印度尼西亚,当有人问你要去哪里而你不想回答或尚未决定时,你就说,"lagi tjaji angin",意思是“我在等风”,好像你是一艘帆船,正在驶出港口冲向浩瀚的大海。我们这些泯然众人又还在继续坚持阅读完善智识的人可能心里还有一个不大甘心的自我安慰就是:我在等风。等风的准备固然值得珍视,但当风朝我的方向吹来的时候,我还有没有追风的勇气呢。
●古典欧洲学术传统vs美国式学科制度;时代背景下的区域研究;东南亚史:殖民、日据、左翼、民族独立、多元宗教;全球化与民族主义(之解放潜能)。历经时代转折新旧格局交替的本尼迪克特,学术涵养、知识视野、人生经历已然无法模仿复制,始终对自己的族群身份、学科位置、文化框架保持反思与超脱的态度,更是如今罕见的品质。从前把《想象的共同体》读薄了。
●夏天囫囵看过英文版,这次又认真读了一遍,特别是第5章“跨学科”。
●“永远照耀,到处照耀,直到那日月的尽头,照耀,不顾一切阻挠!这就是我和太阳的口号!” 结尾竟然和学生一起背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太美好了!谦卑开放友善,妙趣横生。学霸大师的家庭基因果然强大,但自身持续终生的勤奋与热忱着实令人感动;一生都在学习,探求未知领域,身体力行,非常受鼓舞。东南亚的田野调查太好玩了,看来和弟弟佩里性格差别从小就有。美好的人类!
●论跨学科跨文化的重要性。不似《天真的人类学家》那样琐碎地记录田野调查的离奇经历,这本小书是安德森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经历和学科背景的一个回顾以及反思。每每读到这样的经历,总是不得不感叹自己知识之匮乏,眼界和经历之狭隘。
《椰壳碗外的人生》读后感(一):#2018·阅读记#77《椰壳碗外的人生》
“静静地坐在椰壳下, 青蛙很快就开始觉得椰壳碗圈起了整个宇宙。 对这个印象的道德判断是青蛙无缘无故地心胸狭隘、迂腐守旧、深居简出和自我满足。 就我而言, 我在任何地方都无法久居到安定下来, 有别于众所周知的青蛙。” ——《椰壳碗外的人生》 这本书是《想象的共同体》作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自传, 通过作者有趣狡黠的文字, 体会到安德森丰富而跌宕的一生, 每一步都是偶然, 一颗一颗“偶然”的珍珠, 串起来安德森如此与众不同的学术命运。 书的最后, 老爷子还效仿《共产主义宣言》, 留下了极有意思的《青蛙宣言》, “青蛙们只要不蜷缩在自己阴暗的椰壳碗里, 它们的解放之战就不会输。 全世界青蛙联合起来!”
《椰壳碗外的人生》读后感(二):碗外蛙
读安德森的《椰壳碗外的人生》有种缓缓拉开帷幕的感觉:从其对儿时的回忆到康奈尔的学术生涯再到其田野调查的三次转向,内容展现的越来越精彩,兴趣也越来越大。作者用一种跳脱了时间线的叙述方式,把自身的经历巧妙地从学术生涯中抽离出来,把他作为学者的一生剖析给读者而没有提及过多学术的问题,不得不说这是本书极大的亮点。
随后的两部分对比较和跨学科进行分析,提及美国的学术氛围,提及已经被扣在学术头上的大碗,提及年轻学者的出路,提及......这两部分应该是全文的精华。对于即将踏上学术之路的我,作者谈到的问题不仅帮我认识到碗外的天空,还给了未来的走向——跨学科和比较。学术并非象牙塔,身在其中如何自处,作者带给我们一种可能的方向。
本以为这就是全部,但最后的跋在此基础上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碗,又大又圆:我们被数字化的世界。一切皆数字化的世界,我们的思想置于何处?青蛙们只要不蜷缩在自己阴暗的椰壳婉里,它们的解放之战就不会输。
《椰壳碗外的人生》读后感(三):如何跳出“椰壳碗”?
如果刚刚阅读完一本文采斐然的非自传体传记作品,那么这本书初读起来就会显得思路散漫、文笔不佳、琐碎无聊。在安德森絮絮叨叨地回忆自己的学术生涯过程中,让我颇有反思的可能是以下几点:一门甚至多门外语的重要性,它无疑是一把打开未知的钥匙;尝试与不同的人交往,而非孤独地与图书馆为伴;比较与跨学科的视野。
前两点还是蛮容易做到的,只要肯下功夫,难度并不大,但是后面一点虽最简短但却最难。由于自身专业和兴趣的原因,最后一点的确是我个人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试图从安德森区域研究的经历中获得一些经验,他区分了跨学科研究的两种极端:一种是在不同学科的空档中以一种特别方式借鉴不同学科,类似于在某一课题之下进行机械而杂乱的整合;二是在精通每门学科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到某一深思熟虑的超级框架之中。后者极难做到,它需要一种对不同学科主要智识工具和核心理论范式的精准把握,而即使可以达到这一点,如何以一种超级框架系统性地调和不同学科间的内在矛盾仍然面临重重困难,直接面临的挑战就是不同学科间的体制性和学术性壁垒。现有的学术体系使得不同学科形成了一套自身独有的“行业黑话”和“潜规则”,就像一个“椰壳碗”在保护自身的同时也消弥了潜在的交流,所谓“隔行如隔山”。
那么安德森如何跳出了“椰壳碗”?这既源于安德森自身的经历和天赋,同时也可归咎于文中所提到的“统计学或然性”,能够在研究课题之外的其他领域偶然地捕捉到某一突破点实在是一件人生幸事,而这种幸运一定程度上也是广泛阅读经历时光沉淀的内在显现。我记得在写课程论文的时候,总是苦于寻找现有研究的突破点。比如说写零工经济的课程论文时,更像写一篇文献综述,一篇对于外国现有研究的翻译、整合和加工(就非常不爽),后来偶然翻到了《时间、工作纪律和工业资本主义》以及大卫·哈维的一些零散的阅读材料,才觉得也许可以写写零工经济如何重塑人们对时间的认知,虽然后来没往这方面写,但的确极大地拓宽了思路。
到底应该如何跳出阴暗的“椰壳碗”?读完了安德森这一本充满了私人感悟和经历的小册子,我还是没办法回答。不过我始终觉得打破固有学科的边界永远是一件值得奉献一生的事情,因为跨学科的东西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来吧,就从看英文文献开始233
《椰壳碗外的人生》读后感(四):一点记录
本书不止是了解安德森个人生活经历,更是了解二战后美国区域研究(area studies)兴起的珍贵记录。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火花,读来让人欲罢不能,书中有许多字句都深深打动我,谨抄录于下:
.11:“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毋庸讳言我们拥有灵魂与个性,但很少困惑于身份,身份主要关乎计算或者对一具尸体的法医考察”。
.62:作者说研究对象也影响了研究者的政治倾向,譬如战后印尼研究者大多偏左,而同时期的泰国研究者则偏保守,不止是语言的障碍,对研究的单个国家的情感依恋使得研究者在心理上很难研究任何其他的国家。
.73:“对大多数学者而言,他们第一次做田野工作的经历是决定性的。一个人再也不会感受到完全相同的震惊、陌生和激动”。(太对了!)
.112:“我开始意识到关于田野工作的一些基本的东西:仅仅专注于‘研究项目’是无用的。你必须对一切保持无限好奇,擦亮你的眼睛,锐化你的耳朵,凡事做笔记。这是此类工作的最大恩赐”(划重点)
.169:这里作者批评了“研究者带着在一定时限内证明或证伪某种假设”的想法,他认为“开始有趣研究的理想方式是从你并不知道其答案的难题或问题出发开始”。(警醒)
.174:在讨论跨学科的问题时,作者说:“学术生活应是为了追求真相,而不是找乐子”,他认为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也是知易行难。
.183:写到退休教授与其他职业不同,退休生活是愉快而丰富的:“很多退休学者与之前的研究生保持密切联系,因为师生纽带是某种可以覆盖世界的东西”。
.215:“重要的是学习一门语言并不仅仅是学习语言交流方式,它也是学习一个说和写与我们不同语言的思维和感觉方式,语言是我们学习构成他们思想和情感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以此学习与他们感同身受”。
.220结尾祝词: Frogs in their fight for emancipation will only lose by crouching in their murky coconut half-shells. Frogs of the world unite! 青蛙们只有当缩在阴暗的椰壳碗里才会输掉解放之战,全世界青蛙联合起来!
《椰壳碗外的人生》读后感(五):随笔
安德森的田野考察始于爱尔兰,辗转于英美荷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甚至可以说他在或然论的推手下被动地成为了一名人类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随机性与运气,而这是在被全面监控且科学化的数字时代逐渐边缘化的guidance power.
全球化并非以工业革命的现代化进程衡量其他国家的发展程度,也需警惕“普遍化”所导致的智性庸惰与趋炎附势;民族主义的概念与用法因与政治议程的紧密结合而变幻无常,民族主义者也不仅仅拥有单一的民族身份,它所蕴含的能够动员民众为其牺牲的强大情感力量使其在反殖民斗争中扮演了极具号召力的意识形态角色,却也极易被保守力量利用来煽动偏狭的仇外情绪、以“国家利益”之由为闭关锁国及对内压制正名。
“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光谱的摇摆纵深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类困境。我们在打破高墙与建立高墙间循环往复,学界也是如此。当学者成为一种职业,学术研究及高校教育亦成为门槛高立的行业,而行业成为金融拨款与获取社会荣誉的单位时,学术与日常、学者与大众被强硬地剥离开来,对于人类学家而言是尤为讽刺的体验。学科语言作为边界与强调专业资格的标志逐渐被建制化为行业规则与高人一等的身份标识。知识不再为启蒙而存在;“敌对”不再是基于不同的矛盾,而是被制造的仇恨,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流再难可能。
正因如此,我并不认为安德森是能够被复刻或模仿的。在一切复杂问题都被简化,而真实政治的“复杂性”也成为了虚伪的、用以模糊混淆左派要求的竞选噱头之时,跳出椰壳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叛者与创新者,无论温和或激进,也最易成为守旧的专制者,做一只椰壳碗外的青蛙需要多么强大的谦逊自觉与清醒意志。这位留下来和我们多聊了五分钟的老爷爷是伟大而出色的人文学者及教育者,毫无疑问。
附一段用以警醒自己的摘录:
在印度尼西亚,当有人问你要去哪里而你要么不想告诉他们要么尚未决定的时候,你回答说“lagi tjaji angin”,意思是“我在等风”,好像你是一艘帆船,正在驶出港口冲向浩瀚的大海。这里的冒险不是充斥在我还是一个孩子时常常喜欢读的书籍中的那种。学者们倘若对自己在一门学科、一个系或者一所大学中的地位感到舒服自在,就会设法既不驶出港口,也不等风。但值得珍视的是等风的准备,以及当风朝你的方向吹来的时候去追风的勇气。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