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读后感锦集

时间: 2022-08-20 11:48:15  热度: 304℃ 

点击全文阅读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是一本由萨孟武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精选点评:

●2019年第29本书___8月。 很好看 虽然里面引用了很多古文 文言文(看不懂)但让我读下去的欲望还是很强烈。基本上从红楼梦开始到结束的顺序来一一分析 每个分析的副标题还引用了很多古文跟红楼梦里的节选 这样呼应的写法很不错。作者分析时参加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也非常有意思。

●说不尽的红楼梦,社科角度解读颇得我心。@2019.3.10

●分析评论的角度是要多方面的,从这点来看作者切入的角度很不错,并且也花了很多心思,语言也较为通俗易懂,但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批评的最大缺陷是,忽略文章内容的美感和人物的色彩感,并且引用了太多的古诗文和文本原话去印证自己的观点,不是说不好,凡事有个度,且这会劝退很大一批人。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学术的东西终究也只是在文人圈里互相看看笑笑(真正的研究者互相之间相轻,还不见得会看),苦的只是底层的一批人啊~

●一直在推自己的政治社会史哈哈哈哈哈哈对改革立威施恩 批判宝玉意淫 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真正的学者!!作者自己也说了,只是借里面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不是在讲文学或红学。 佩服作者学识渊博、旁征博引,能把很多东西自然而然的联系起来,而不拘泥其中或抠字眼。 佩服作者的描写和举例都是贴合现实,让人看了之后深以为然。 佩服曹雪芹写书的时候能把一个庞杂的大环境通通揉入一本书中,而且一点也不乱。

●从历史、社会和政治的角度解读红楼梦,分析中国的大家族制度颇有亮点,但作者不懂版本学,没有把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分开讨论,因此有滞胀之处。

●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以红楼梦为例分析中国传统社会。还记得是每天晚上熄灯之后偷偷看的。

●按需。

●20190430

●政治学家看问题多练达,少情愫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读后感(一):小家庭和大家庭

又见大家小书,这一系列已经看了好几本,已经深深爱上,就像名字中的“大家”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写书的人是大家,著名的、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绩的学者,第二层含义是书是写给大家、群众看的,是谁都可以看的读物。“小书”一是说篇幅,二是说开本大小,每篇都不长,读起来没有压力,开本不大,可以随身携带,随时掏出来读上几页。

这本的名字是《<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对《红楼梦》熟悉,可对作者不熟悉,书中介绍,他是政治学家,经过百度,得知萨孟武出身于著名的福州萨氏家族,其始祖为辅佐元世祖经略吐蕃有功的色目人(属西突厥部落葛罗禄)答失蛮,元代中期赐姓萨,后为蒙古族同化,明后更“从汉俗,弗称氏”。故如今其后人有的自认蒙古族,有的自认汉族。因先祖曾世居雁门,故常称雁门萨氏。元代末期一支迁居福州,名列福州八大家族。家族中人才辈出,包括元朝诗人萨都剌,明朝宣德年间礼部侍郎萨琦,近代更有萨孟武的叔祖·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曾任厦门大学校长的萨本栋和中山舰殉难时的舰长萨师俊等。从家族历史看,非常厉害了。

作者对《红楼梦》的喜爱特别明显,他自己认为“在古典小说之中……写得最好的共有三部,《红楼梦》第一,《西游记》第二,《水浒传》第三”,所以在完成对《西游记》《水浒传》的解读后,他又写出了《<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一书,以研究社会文化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引领读者深入贾府的家庭生活,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家庭,剖示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演绎社会风气的流转,见解精微,启人心智,是一部别开生面、言近旨远的大家小书。内容上,从大家庭制度、生活、贾母的地位、宝玉和表姊妹的关系、妾的地位等方面,为我们一一分析了这个大家庭的种种。跟着作者的思路和讲述,我们能从《红楼梦》中的家庭结构和成员关系,看到中国这个社会的结构和特点。作者分门别类说得特别清楚,映射到中国旧家庭,也是非常贴切了。这样一个大家庭,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旧家庭有很强的指导借鉴意义,我想作者的意图也正是如此,所以这本书,还是值得好好读读看的。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读后感(二):红楼梦里的“大”社会——读《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

文/岸晓风

因为一本书而成就了一门学问的,很少,但是有。比如,《易经》,根据统计,古代有关研究《周易》的著作将近三千种,居各种经典著作之首。而研究《周易》也已成了一门丰富多彩的专门学问——易学;比如,《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最具理论体系与思辨色彩的文论杰作,历来是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重点,对它的研究甚至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龙学;再就是《红楼梦》,说它是中国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中国小说迄今为止的最高峰,也没有人反对。20世纪以来,《红楼梦》更其所塑造的异常出色的艺术形象和极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使学术界产生了以该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红学。

能够称之为红学,说明了《红楼梦》的无穷魅力。所以鲁迅评价《红楼梦》,是“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当然,民国时候的大家,除了鲁迅先生,其他对红楼梦有深入研究的也大有人在。如胡适,如俞平伯,如当时就已年少成名的周汝昌。

当然,还有今天要说的这本书及它的作者。这本书叫《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作者叫萨孟武。萨孟武何许人也?我国政治学古典研究学派的宗师,台湾政治学研究的启蒙者。他的学术成就这里不详细展开,只说他写的几本关于四大名著的小册子就让人敬佩不已。《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实际上,萨孟武最先写的是关于三国演义的,只是感觉太过学究就放弃了。

在这样的大家的眼里,显然,在《红楼梦》里能够看到许多我们常人看不到的地方。比如,就红楼梦与家庭这个主题,作者就能写出一本洋洋洒洒且足以传世的杰作来。全书一共讲了17个主题,比如大家庭制度的流弊,显然,贾府在这方面曾经是当朝响当当的大家族,但是最终的败落也与家庭有关;比如,贾府的奢靡生活,因为书中的“刘姥姥”,让我们对于贾府的奢靡程度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得出“物极必反”的道理;比如,宝玉与三位表姊妹。在作者看来,一开始就注定宝玉只可能娶宝钗,黛玉一开始就已“落败”,这不是性格问题,也不是个人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总之,在这本书里,读者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贾府的运作方式,理解了“家”,也就顺带着理解了“国”。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读后感(三):大家庭,小社会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是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之一。作者萨孟武是福建福州人,政治学家,曾任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

萨孟武应该是比较认同高鹗续写的《红楼梦》的,所以他写的很多观点都是以续写的内容为依据的。而我作为一个“红迷”,觉得最遗憾的事是没有完整的曹雪芹写的《红楼梦》流传于世,我是不认同高鹗所写的后四十回的,尤其是关于探春的结局,所谓的“断线风筝”,是注定不会回来的。不过虽然观点不同,也不妨碍我看这本书。

这本书像是一篇巨大的议论文,每一章都有作者的一个论点,先说出了这个论点,然后围绕这个论点引出了很多论据,有时候还会有很多分论点来支持总论点。当然,论据都是《红楼梦》中的内容,而且作者还很贴心的在每一个论据后面标注了是书的哪一回,方便读者去《红楼梦》里面查阅。这样的书读起来像议论文一样,条例清晰,逻辑严谨。但是也像议论文一样,有点枯燥,读起来学术性太强了,可能受众不那么多了。

《红楼梦》可能是世界上被研究的最多的一本书了。曹雪芹所写的后四十回的失传,是文学史上巨大的损失。许许多多的“红学家”在研究《红楼梦》里面的吃、住、行,还有很多人研究“金陵十二钗”的结局。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有人通过《红楼梦》研究这个的家庭,而透过这些小家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

很多读者读《红楼梦》觉得很难的一个原因就是里面的人物太多,而且人物关系复杂。《红楼梦》里面的“四大家族”是很标准的中国“旧”家庭,家庭内部的阶级分明,贾母作为家里最年长的长辈,享有绝对的家庭地位。贾宝玉是家里的嫡子,而且前面的哥哥贾珠英年早逝,所以他真的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可是贾环就不一样了,他是宝玉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就因为他的生母是赵姨娘,是一个妾,他的地位和宝玉就有了云泥之别,连稍微有头有脸的下人都有点瞧不起他。这个就是中国旧家庭里面嫡子与庶子的区别了。

作者一共论述了十七个论点,涵盖了中国旧家庭的方方面面。通过这十七个论点,不仅可以看见中国旧家庭,还能窥见当时的社会。社会的嫡庶分明,重男轻女都在《红楼梦》里面体现的很明显。不过我一直觉得贾府好像没有那么礼教森严,丫环小厮地位虽然低,但是好像比较自由了,主子高兴的时候也可以逗个乐子什么的。不像有的家庭那么压抑,下人不敢主动说一句话,活得行尸走肉一般。

总之,这本书虽然有点枯燥,但值得一读,尤其是广大“红迷”。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读后感(四):中年重温红楼梦 方知年少懵懂美

带着萨老的这本《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的“导读”,我又一次重温了经典小说《红楼梦》,还记得上一次看这本小说时读小学,那时候央视总在不断的播放这部同名电影剧,它一遍一遍播,我就一遍一遍看,不亦乐乎。终于觉得自己有能力看大部头的书了,于是还偷偷摸摸背着大人躲在被子里看《红楼梦》,故事的开头有些神话,中间有些不明不白,唯独印象深刻的便是几个少不经事的宝玉黛玉袭人们的你来我往,做诗结对,当然还有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乐不思蜀,其他的真心没有太多印象。

如今,通过萨老的研究分析,让我觉得《红楼梦》里的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伦理道德让人细思极恐,以往那些没注意的或是根本没有阅历理解的人和事,伴随着自己的年龄和成长,忽然全都知晓了,甚至还看到了某些少儿不宜的描述,但这就是真实的红楼梦,一部每个人都能看出不同解读的红楼梦。

萨老这本书,单是从中国旧家庭这个角度来以红楼梦举例分析,窥见一隅。我也从书中严谨的引证与论述中,更深入地了解到不少红楼梦背后的故事。红楼梦之所以如此卓越,意义便在于它是古代旧贵族家庭的“真实”写照,虽然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原型总还不至于偏差太多,它的兴衰荣辱,及故事中的每个人物命运多舛,都在萨老严谨的笔风中娓娓道来,尤其是一些可能不为读者所关注的细节,也在该书中做出了点评和延伸,对于我后面重看《红楼梦》时有很好的引导,更容易理解和梳理了。

中年重温红楼梦,不再重点关注宝玉黛玉宝钗这三人之间的三角恋了,也不会过多停留在这种你侬我侬,你怜我悲的状态中,反而会对整个故事的兴起,中盛,衰落不断反思,不断总结,红楼梦里的很多人物描写都是鲜活而饱满的,对于家庭琐事的叙述也能想象和体会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尤其是结合自己所经历和能理解的,中国古代的许多人情世故其实至今仍在继续,几千年都不曾改变过,这是一种无奈却也是一种传承。

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家长不推荐孩子看《红楼梦》,因为自己已经是一位孩子的母亲,我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其实成人大可不必担心孩子会因为看《红楼梦》而走上“歪门斜道”,孩子世界里的红楼梦跟成人世界里的红楼梦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小时候看的时候更关注的就是美食和诗令这些极美的内容,根本就看不懂所谓的成人故事,只当是一种成人世界中的游戏规则(当时就觉得是大人们之间的事,跟我们没啥关系,自动无视或看过就忘),或许等我们年老后再看《红楼梦》,就能体会书中最开头写的那几句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吧?!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读后感(五):知智合一 余音绕梁

知智合一 余音绕梁 ------〈红楼梦〉与中国古代旧家庭》

本书《〈红楼梦〉 与中国旧家庭》的作者是萨孟武,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曾经一度与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齐名,有知识、有智慧。

作者一共写过三本学术性随笔著作。其一《〈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其二《〈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其三《〈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其三《〈红楼梦〉与中国古代旧家庭》,写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社会与家庭。

这种知识与智慧表现在书中,作者经常寥寥数语就会把文学小说中的虚与现实世界中的实联系在一起,精致地解读。对于孤陋寡闻的我来说,第一次研读以研究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的角度对《红楼梦》做全新、独特解读的书,不仅启迪了我的心智,更让我豁然开朗。

本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剖析了传统社会的文化与伦理格局,别开生面、触类旁通,见解精微,让我认知了中国传统家庭的基本内涵与鲜明特色,让我看到了一种智慧的体认、文化的推广。

与上本《〈红楼梦〉探源》相对比,本书有一点不同。

〈红楼梦〉探源》作者吴世昌更注重考证的严谨性,本文作者萨孟武不反对考证,但是反对把考证作为研究的终极宗旨,他只把考证的结果为自己的论证做基础,这个观点可以引领学者的学风。

与其他学术性强的著作对比,本书更显得通俗与条理。目录里涉及到以下:

大家流弊------奢靡生活-----子弟堕落-----贾母至高-----宝玉变态----凤姐专权----贾家姻亲---三位表亲-----清 高妙玉----小妾地位----奴才探讨----清客之说---探春改革—紫鹃袭人

从目录里涉及的内容而言,一目了然。我曾经看到《红楼梦》附录后面的一大张人物关系图而陷入凌乱,看着看着就乱了。而本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让人对纷杂的《红楼梦》人物关系瞬间清晰,如果你没有时间看整本书,可以以此大家小书的《〈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为借鉴,清晰地理出一条头脑线。

《〈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与其他看过的随笔性学术著作对比,更显得知与智合一。

本书让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学术性的著作不能只就书写书,需要旁征博引。比如本书写第一章节写家庭制度的流弊时,用了近于三百里字的文字,从《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入手,援引了孔子、曾子的话,援引了《旧唐书》、《礼记注疏》等,进而论证吾国伦理之道是孝为本,进而爱敬远代的祖宗,引出《红楼梦》中贾府以军功起家,真是智慧与知识并存。如同这样的旁征博引在本书中随处可见,有《诗经》、有《左传》、有《明史》、《魏志》、《晋书》、《史记》等等,作者信手拈来、读者随手可翻。

本书让我还有一个感慨,学术性的著作一定要援引原文,论证严谨。比如写“探春的改革”一节时,以原文为例,抓住《红楼梦》中此章节的关键性内容:一为节用,二为兴利,以一驭万,牵一发而动全身,以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探春驳申请、树权威,点评探春改革的成败利钝、得失优劣,知与智合一,真是让人佩服。

书看完了,手不释卷。我现在最想看作者的《〈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与《〈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