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经典影评1000字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是一部由伊丽莎·希特曼执导,茜德尼·弗拉尼根 / 塔莉娅·莱德 / 西奥多·佩尔兰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影评(一):远行
看了预告,觉得电影应该很不错,可惜目前还看不了。
两个迷途少女,相互为伴,一起远行,喜怒哀乐也只有她们自己清楚,如果可以,我也想这样不顾一切来一次远行,或有人相伴,或独自一人,舒心皆可。
在快速飞驰的汽车上,希望它永远别停下来,我就一直在路上,一直向前,那该多好,到底要去向何方,不重要。
可是,终点终会到达,或早或晚。至于是不是你想的归宿,都要下车,然后准备下一场远行,或者孤身一人,或者有人陪伴。
但愿从今往后,当我做好准备决定去赴一场前途未明的旅程时,那个约定好的人,会陪我一程,然后再好好地告别。
但愿,你也是。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影评(二):【柏林电影节首映】只要我们努力……
tark! 又是一女性题材影片,但是没有贩卖题材,以一种充满了温柔和同情心的视角流着泪坚强的诉说。与浮夸的Hustlers 完全相反的创作方式,没有男女之间的二元对立,没有充满仇恨的控诉,没有祥林嫂一样处处絮叨自己有多惨的玻璃心,没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复仇行动。虽然影片中好人都是女人,坏人都是男人,但是并没有让角色完全代表一种性别,只是让我们明白世界上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人生,而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走好自己的路,走错了可以重新来,我们也许会继续受伤,但是只要不停下来就有希望。
这是一个与Persian Lessons一样两个人的故事,Persian Lessons中两个人是命运共同体,主次关系经常发生微妙的变化,二人越来越紧密的交织在一起;本片是一主一辅,很清晰,一个负责表现问题,一个负责解决问题。两部影片的Stimmung都极为克制,暗流涌动,内含张力。是啊,真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爆发出来的drama?大部分人都是在一点点的抗争,一点点的熬出希望。
影片初始拍摄手法比较普通,标准商业制作,毕竟是Focus+BBC+Universal,但是交代完事情之后开始渐渐深入人物内心,导演开始发挥,尤其大量运用了手持和特写镜头,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手术前回答医生对身心健康例行提问的那段Portrait长镜头,承担了转折和点题作用,女主奉献了最强大的一段表演。两位女演员都很强大,姐姐要始终保持在哀而不怨的状态,妹妹是个偏理想化的角色,始终像天使一样守护着姐姐,坚强勇敢还有点小智慧,最感人的是为了姐姐不但挺身而出,而且会自我牺牲。Respekt!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但是具有强大冲击力的故事。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要努力走出黑暗。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影评(三):是什么让“从不”,变成了很少,有时,甚至总是。
说实话不是我喜欢的风格,但故事十分值得推荐且很重要,特别是提到“从不,很少,有时,总是”这段拍摄得相当有力度,算是抵消了我对影片其他地方的不满。
这其实是我看过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堕胎电影,显然因为我大部分时候看的是美国电影,而美国电影对堕胎这件事儿并不宽容。以前我看的电影电视剧中,只要提到堕胎,最终女主肯定是改变了主意,无论年纪多小,多坚决,都立刻变圣母。对此,我一直很不满。而本片算是美国电影里第一部如此细致地展示一个少女整个堕胎全过程的电影,不仅真实也展示出了她身心上遭遇的痛苦,也是特别值得推荐的原因之一。
能实现这点,自然离不开如今美国对“Planed Parenthood” 认知的不断加强,虽然不同州对待此事的政策依然不同,但本片总体来说,让人看到了美国社会对堕胎这件事的处理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故事主人公Autumn来自滨州的一个小镇,在那里,她没办法在没有父母监护下完成堕胎,才只好在表姐的陪伴下来到纽约。而纽约所能给这个少女提供的帮助实在令人感动。片中原本塑造了一个相当冰冷、缺乏人情味的环境,但Autumn所去的纽约“Planed Parenthood” 诊所,却完全不同,这里的医生、护士说话都很温柔,甚至会帮她出一部分费用,让这位原本很绝望的少女获得了安慰。
“Planed Parenthood” 在一些人眼中看来是不人道,但其实恰好对这种没准备好作母亲的女生来说是救星。片中的医生强调:不需要父母出面,只要这是你自己的决定。在很多人眼中女人是否要孩子根本不是她们自己可以决定的,生育权被剥夺,而在本片中,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要不要这个孩子,是你自己的决定。”已经是女性能听到的最大安慰,也是给女性最大的自由和尊重。
少女被问到“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选项的那段采用了长镜头,医生不断重复着问题和答案,而女孩子已哽咽得说不出话。在选择这些“频率”时,曾经装得很酷的她不得不面对自己曾经的遭遇。这里的眼泪,不仅是委屈,也是自责,承认为何让一件对她不好的事一次又一次的发生。为何这个标题如此有力?就是因为很多事应该是“从不”,却在社会甚至我们女性自身的纵容、隐瞒、脆弱下,变成了很少,有时,甚至总是。
正如影片开头女主在台上唱的那首歌,明明知道对方是危险的,却无法离开。是什么让女人不能勇敢地拒绝对自己不利的行为,并让对方一再得逞?也许是本片让人深深思考的问题。
我对本片不是很喜欢的地方自然就是对白很少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留白,拍摄两个女孩的日常和去纽约的旅程。有些地方感觉比较拖沓,让人难以集中精神。但我尊重编导这样的选择。她希望展示女性无声的痛苦、挣扎与无奈,让女孩子们看起来是失去了声音的受害者,低微得像尘埃,我并没有意见。很多人,很多时候,确实如此。但就个人来说,我更偏爱“有声音”且“声音响亮、尖锐、有骨气”的女性角色。
很多人说,片中因为出现了很多坏男人,所以希望男观众都来看这部。但其实这样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你认为所有地铁里的流氓,会去因为你的推荐看这部如此文艺、讲述女性遭遇的电影吗?
我觉得,不如呼吁更多女性观看本片。至少这是讲述她们的故事。影片中描述的世间险恶我们都见过,但我相信,每个女孩看完不仅仅只是意识到周遭的恶意和危险,更多的是意识到如何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境地。
我并不觉得这部会最终杀入颁奖季,但绝对值得关注,特别是通过此片让人看到支持“Planed Parenthood” 的重要性。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影评(四):她们的大皮箱VS他的小书包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子非魚(mrfish5)。
原文链接:有没有可能「两道杠」有误差,其实是没有怀孕呢?
注:本文含大量剧透。
17岁的时候,我还是个“蓬头垢面”每天盯着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心想赶紧结束漫长的“高三战役”,就可以开启我的中国之旅了。而17岁的秋天(Autumn),因为另一个人的欲望和暴力,需要面对意外怀孕的现实,并想办法在不被父母知道的情况下完成堕胎。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Poster如果不是前几天在柏林电影节看了Eliza Hittman编剧导演的电影《从不偶尔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2020年),我对美国社会高中生怀孕堕胎议题的了解,仅限于电影《朱诺》(Juno,2007年)里那个平安生下孩子、回归校园生活的女孩朱诺。
Juno遇到反堕胎的同学单纯而勇敢的青春期女孩朱诺,在看到高中同学在堕胎医院门口举着牌子抗议堕胎时,“NO BABIES LIKE MURDERING”(没有婴儿想要被谋杀)、“All babies want to get borned!”(所有的宝宝都渴望来到这个世界!),她有些动摇。听同学说,她肚子的宝宝已经有指甲了,朱诺的反应很符合她的年龄——“Fingernails?Really?”(有指甲了?你没骗我吧?)虽然意外怀孕,总体来看,朱诺是集几种幸运于一身的青少年女孩,她自己是独立自信勇敢的,还有个开明、信任并尊重女儿决定的爸爸、真诚关心她的继母和同样处在青春期但善良细心的男友Paulie。
Juno和父亲的对话而在Eliza Hittman的电影里,秋天多数时候是沉默的,她只有过少数几次像朱诺那样,让人意识到她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的时刻,而这样的时刻甚至更让人为她心疼。意识到自己可能怀孕后,她去了家乡所在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的妇科诊所,找医生验孕。将验孕棒交给她时,医生说,“如果你检测出是一道杠(没有怀孕),过几周你可能会再来验一次,因为结果可能不准,而你内心也可能还会怀疑。”最后,秋天取出验孕棒,看到上面很清晰的两道杠时,她不想接受这个现实,扭过头问身边的医生——
有没有可能,验出“怀孕”这个结果也是有误差的,其实是没有怀孕呢?
秋天测出两道杠医生或许已经见过不少这样年轻的意外怀孕的女孩,听她的疑问,很平静地说,没有可能,怀孕就是怀孕了,这个结果是准确的。
秋天拿着结果回家,开始想应该怎么办。在思考具体措施之前,她从厨房取出一根很粗的回形针,将针头掰出来,在火上烧热后,去洗手间,对着镜子在自己的鼻子扎了一个洞,这种粗暴的自行打洞,是影片中秋天少有的激烈行为。更多时候,她像个影子一样,不被看见也不主动发出声音。第二天,她的鼻子上多了个小小的鼻钉。
我不知道导演为什么设计打鼻钉的情节,或许是暗指秋天将内心对不负责任的“播种者”的愤恨之情通过打洞这一行为来转移,或许是她想要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影响腹中的胎儿。
家乡小镇的诊所如同这整个小镇,观念保守,对堕胎持反对态度,无论对方是因为什么原因怀上了孩子。在一次孕检做完B超后,秋天问诊所医生:我可以堕胎吗?
医生没有马上回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你确定你要堕胎吗?我们这儿有很多想要孩子但多次失败的夫妇,你可以考虑生下来后找一个领养家庭。在你做决定前,我给你看一个视频。”
秋天不情愿地站住,开始看医生播放的视频——从画质和风格来看,像是制作于五六十年代的“反对堕胎”视频,主持人用夸张的口吻,说着堕胎是一种罪行,是对婴儿对生命的伤害等等。秋天没有看完,便推门而去了。医生说了,未成年人堕胎,必须要获得父母任意一方的签名许可。
在DIY打鼻洞之后,秋天的另一次改造身体的尝试是“DIY自行在家堕胎”。她上网搜索“在家堕胎”的方式。她先吞下一瓶维生素C,接着去卫生间,手握拳,不停捶打自己已经有点隆起的腹部。捶打时,眼里写满恨。
秋天不像朱诺,她没有一个全力支持她的父亲,她的继父是个明显的大男子主义者,把这个继女当空气一般,家务都由妻子包办包括早上替自己穿衣服,甚至当着全家人的面,挑逗家里的宠物狗并唤它为“slut”(荡妇)。而她的“男友”,或许早已锁定了新的目标。完全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什么支柱的她,没有想过要生下孩子。她只想赶紧打胎,也结束和这场意外怀孕有关的种种负面记忆。
去纽约的大巴上第一次来纽约,找不到北的两姐妹整部电影里,秋天的“男友”,或者说是性伴侣,这个角色是完全缺席的。这是导演的刻意安排,因为秋天的状态和回应已经刻画出了一个渣男的形象。 最后,秋天在堂姐Skylar的帮助下,两人偷了打工的超市里一些钱,坐上去纽约的大巴。辗转了几处,在曼哈顿区找到一家接收她的堕胎医院。走向医院的路上,秋天发现街边站满了反堕胎的游行人士,她和堂姐加速往医院走,尽量不去看那些将堕胎行为妖魔化的标语和图片。在堕胎手术前,有一位医生负责先和秋天沟通:
在正式开始堕胎手术前,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回答,有的问题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你只需要在以下选项选一个“从不、偶尔、有时、总是(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我需要确定你是安全的。第一个问题,你是因为任何人的压迫威胁而做出堕胎的决定吗?
“不是”。这是秋天唯一马上回应的问题。
过去一年里,你的性伴侣有在不情愿的时候强制性要求和你发生性行为吗?从不、偶尔、有时、总是。
一直沉默面无表情的秋天,听到这个问题,情绪开始激动,她想开口,但嗓子好像被什么东西扼住了,她面部涨红,却发不出声音。
你的性伴侣有对你施加过暴力吗?从不、偶尔、有时、总是。
在过去一年的性行为中,你的性伴侣有强行要求过不带避孕套吗?从不、偶尔、有时、总是。
“偶尔”。秋天很困难地挤出这个词。 她的表情,她眼神里的恐惧与慌乱,和最后终于控制不住的眼泪,已经说明了一切。
在医生提问过程中,秋天第一次允许自己哭在缺席的渣男播种者之外,导演设计了另一个表面“无公害”的男孩角色。两姐妹去纽约的大巴中途要换乘,换乘后,上来一个20岁出头的青年,他背着一个双肩包,脖子上挂著大耳机,T恤上印着像是摇滚乐队的图案。看到漂亮的Skylar,青年马上进入搭讪模式,“你们也去纽约吗?去做什么呢?”,“或许有点冒昧,我还是想问一下,你们喜欢live house的现场音乐吗?”。最后,看Skylar不太愿意继续聊天,摇滚青年要了对方的手机号,说到纽约了随时可以找他玩。
20岁的Skylar有着很受男生欢迎的外表与身材。从她面对摇滚青年的搭讪体现出的厌恶和一定程度的不知所措来看,她或许在感情方面比秋天的经历会少一点。第一次去大城市纽约,她没有想过要去逛什么,她很清楚自己的责任——陪伴堂妹,尽快完成堕胎,并全程负责拎着装满两人衣物的大皮箱。
沉重的大皮箱和轻巧的小小双肩背包,两个女孩的行头和摇滚青年的装备,可以理解成带有隐喻的两个符号——需要背负重担(此处的重担是承担意外怀孕之后一系列问题)的女性,和可以戴着“游戏态度”轻松上阵并无所顾忌抽身而出的男性。在很多意外怀孕的案例下,沉重的皮箱,都是由女性单方来背负的。而当时百般殷勤、花言巧语诱惑女性并进入女性的男性,往往是最快逃离的。
秋天这个角色被初次演电影的Sidney Flanigan诠释得很真实,整个片子呈现的方式平静而朴实,很多时候让人感觉像是纪录片——做B超的时候,医生需要先给秋天的肚子上涂一层透明的超声耦合剂,这时,镜头对准她的腹部,进行大特写。而秋天的脸在镜头之外。想起在家捶自己腹部的秋天,通过这个大特写,我一下能够共情她此刻的心情——夹杂着耻辱、愤怒、紧张与急迫(能不能今天马上做完手术)的复杂情绪。她只希望肚子里的小生命赶紧离开,她自己还是个孩子,无法承担母亲的角色。 Flanigan说,她被导演敏感而贴近现实的剧本吸引,“我喜欢它如此基于现实的情节,而它本身又有一种神奇的效果。”说到她如何恰到好处地诠释了秋天,她说:
我只是试着去感受从所有这些女性共同感受到的普遍的痛苦,并试图去维护这些总是受到威胁的权利。
I just drew from that universal pain that all of these women are feeling, and trying to maintain these rights that are always under threat.
Juno和男友Paulie秋天比起勇敢并被保护的朱诺,表面平静而内在恐惧的秋天显得更真实。《朱诺》的确是青少年怀孕这类题材的电影里一部不错的电影,塑造了一个独立且不惧外界声音的青春期女孩形象,如何在意外怀孕过程里了解成人社会并快速成长。而我更感谢《从不偶尔有时总是》这部影片,能够直面和尽量平实去反映这一现象。看完影片简介,我内心准备了观影过程的大把眼泪,最后并没有流泪,很多次鼻子发酸的时候,导演又突然紧急刹车,拒绝煽情的呈现,而是切换到下个场景。平凡不起眼的秋天,很多女孩可以从她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一部分。我没有经历过秋天的意外怀孕与独自堕胎,我也不曾听闻身边朋友有类似秋天的经历,但我知道,秋天并不是个例。
堂妹XY在医院做护士,记得大约四、五年前,刚去医院实习不久,她和我说,“好多未成年的女孩子来堕胎,她们没有什么避孕常识,把“打胎”当做避孕,不知道这对身体的伤害多大。”我听了很惊讶。那时,我18岁,对于性的了解还是限于初高中时看一些欧美电影里少数的性片段,譬如我印象很深的“性启蒙”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之后,我慢慢意识到自己性知识/性常识的匮乏,再想到那些去打胎的女孩,我忽然有些恐惧。年轻的她们是男性暴力与社会暴力(健全性教育的匮乏与网络上“性解放性自由”观念的广泛传播)的受害者。而十几岁时对性完全无知同时几乎没有戒备心的我,如果高中时候在赶紧高考和到处旅行的渴望之外,也产生探索身体的好奇,也可能成为其中一员。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在接受访谈时,导演Eliza Hittman说,她这部作品的启发之一是2007年的一部罗马尼亚电影,由Cristian Mungiu导演的《4月3周2日:堕胎日记》(4 Months, 3 Weeks & 2 Days,2007年)。 《4月3周2日》时间设定为1987年的罗马尼亚。当时,处于集权统治下的罗马尼亚,堕胎是不合法的。罗马尼亚在《1966年法令》(The 1966 Decree)中规定,只有40岁或以上,或已有4名子女的妇女才可以取得避孕工具,或接受堕胎手术,其他都属于违法。影片中,女大学生Gabriela意外怀孕,在胎儿4月3周2日那天,她的好友兼室友Otilia为她筹划必须当天完成的堕胎手术。整部电影是围绕Otilia在筹划堕胎过程遇到的重重困难及挑战展开的。而Gabriela只是被动等待着。某种程度上,Gabriela是有些过分地在利用好友的好心,尽管她自己也是受害者。
4 Months, 3 Weeks & 2 DaysHittman很喜欢这部电影,并从这部电影的不足中发现了新的创作灵感,
真正引起我共鸣的是片中意外怀孕的次级角色(即Gabriela),她因怀孕而感到羞耻,被认为有点不成熟、粗心和轻率,而我觉得,这部电影已经令人惊叹,不过,在拍摄过程中,它对于真正处于危机中的角色的还是有点漠视。而如何处理这个角色,这就是我在写这部剧本的过程中反复考虑的一点。
坐在房间里的Gabriela在宗教影响相对弱的中国,堕胎手术或许不会像美国那样,面临诸多的道德上的、法律上的阻碍。(不了解美国各州目前的堕胎法令,欢迎留言补充)但对于女性而言,各种显性的、隐性的暴力仍然无处不在:譬如至今盛行的“剩女”话语,譬如职业女性仍然需要努力做好“全职妈妈”的角色——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及照顾孩子的任务,一不小心就要遭受“不顾家庭只顾事业”这类的批评,而总是缺席的爸爸从不觉得自己是不合格的,也不会遭受亲友或社会舆论的指责。
2019年年底,31岁的自由职业者徐枣枣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想要冷冻卵子,她计划再工作几年,再生孩子(独自养育或是和另一个人一起)。在很多国家,越来越多单身女性选择冷冻卵子。而在人口老龄化、国家鼓励生育与整体歧视“剩女”的大环境下,徐枣枣收到医生的答复是——你的卵子是健康的,但是我们拒绝为你冷冻卵子,想要孩子,不如赶紧结婚生子。
徐枣枣起诉了这家医院,她认为,医生的拒绝治疗,实质上是对单身女性的歧视。
Gabriela的羞耻感,秋天在性关系里承受的暴力和之后艰难的堕胎过程,徐枣枣冻卵诉求的被拒绝和整个社会对单身女性群体“赶紧结婚生子”的舆论压力......这些对女性的暴力无处不在。而男性更多时候是有意或无意在享受着男权社会提供给自己的“福利”与便利,就像摇滚青年身上的背包——他们是猎人,可以自由“捕猎”,上一秒是温柔体贴的,得手之后,也可以背起包,戴上耳机,回归自己的世界,忘记上一秒对另一个人做了什么。
想起一月份时,上课前和教伊斯兰艺术的教授Wendy聊电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2019年)。她对于影片中导演对男主角查理的美化很生气。很快上课了,我们没能进一步深聊。我想,身为单身母亲的她,或许在婚姻中经历了很多的压迫,能够更深切共情到妮可的不易。她说:为什么,已婚女性想要有职业上的晋升,必须以牺牲家庭为代价,而男性可以光明正大地要求另一半为自己的职业规划作出牺牲?
看完《从不偶尔有时总是》,想到了很多,以后再写。
要彻底解除对女性的暴力或许是无法抵挡的理想,渴望自己“足够幸运”遇到一个“好男人”也是过于被动过分天真的白日梦。我无法代表“女性”说什么,我只知道,我需要保护自己,避免成为秋天;而当我身边出现秋天的时候,我要尽我所能去保护和帮助她。
柏林电影节现场,导演和两位主演《从不偶尔有时总是》在2020年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今年应该会在很多国家上映。如果你所在的城市有档期,希望你可以约上你的好友一起去看。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我们身边那些沉默的秋天,看到她们面对的暴力、压迫和困难。
小提示:最近写了几篇柏林电影节系列日记。还没阅读其他观影日记的小伙伴,(贾樟柯、李安、是枝裕和)可以挪步子非鱼公众号主页,在子菜单里点击“烂故事”即可。需要转载文章,请通过微信联系Somer。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