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书》读后感精选
《死亡之书》是一本由[美]舍温·B.努兰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之书》精选点评:
●刚开始看很感动,想起了自己与家人。故事很好,文章总体有点拖沓。
●直面生死的一套书,暂时先读了死亡之书,我们都知道死亡是必将到达的终点,却没有人告诉过我们,那时刻即将到来时我们自己和家里将会面对什么,前几篇有关心脏病、衰老、癌症这几篇因为写的过于贴合生活,导致读的过程中常常陷入回忆而不禁眼眶湿润。夜骐在林中奔跑。
●刚开始讲心脏部分觉得讲的挺好 但越往后感觉废话越多,后面看的很失望....
●两本之二,死亡之书。
●好看 只有个体死亡生物才能延续并不算新理念 但医学哲学和文学的碰撞很好玩啊
●美国医生能写是有传统的。
●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并竭力生存,就像会永远活在世上一样。
●认识死亡才能更加认识生命
●人生,其实不过是等死的过程。
●死亡没有那么可怕,尤其是肉体的消亡,在宇宙里不值得一提,但是每个肉体上都饱含着人类的感情,我想这才是死亡所能带走的最珍贵的东西。
《死亡之书》读后感(一):了悟死亡才能更好地生活
一个人可能活得很久,却只活了一点点。这世界有太多事都是不确定的,而这一件是唯一确定发生的。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追求错误的东西,是经历也是成长,而全面正视了解死亡所教给我的,是要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过得更有意义,尤其对我这样掌控欲极强的人来说,必须从始至终都按自己的意愿去安排,感谢此书,了解了各种终末期状态,更好地规划自己也能更好地对待他人…
《死亡之书》读后感(二):死亡之书
有生才有死,原计划是想要先阅读《生命之书》后再来读这本《死亡之书》,但在翻过两本书的目录之后,还是难忍好奇的打开了手中的这本一睹为快。因为比起生命的神奇,死亡的神秘更吸引我,尤其是在目录中看到“阿尔茨海默症”、“自杀”、“安乐死”等关键词之后,怎能忍住不读?
提起死亡难免会想到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死亡这一概念的阐述,尤其是对“向死而生”一词的解释,让我莫名感觉它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宿命的意味。凭借各种方式去了解死亡本身及意义,也许真的是为了更好的活着。
《死亡之书》内页的排版类似索恩系列的其中几本,同样有着令人费解的格式,字小且页边距不对称又相对空着,起初很不习惯,现在我只当是留给自己写笔记的地方,护封上写有作者舍温.B.努兰简短但不明觉厉的人生经历。
整本书除了前言后记之外被分成十二章内容,而从前言中即可大致了解作者在本书中想要讲述的内容。文中提到“有尊严的死去”立刻让我想到了安乐死,虽然很想先一步去读这部分内容,但还是先从第一间“绞痛的心”开始。
作者在正文一开篇便讲述了自己临床实习医生时所经历的第一次死亡。描述太过生动真实,呈现出毛骨悚然的场景让生命看上去如此渺小又无力。更可怕的是阅读刚刚启程,我已忍不住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状态与饮食习惯。
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渐渐陷入沉浸式阅读,我喜欢作者虽然专业但不乱抛专业术语的写作风格。通过自身丰富扎实的学术修养及医学临床经验来告诉读者什么是死亡,它常见的几种疾病成因最终造成怎样的后果。
关于死亡的作品其实之前读过很多,像《最好的告别》、《当呼吸化为空气》等,不论是艺术形式上的呈现还是医学上更直观真实的展示,我们普通读者在一次次阅读关于死亡的作品其目的究竟是什么?强烈的求生欲及对死亡的恐惧与真面目所持的好奇心相加,或者仅仅是为了“不知死,焉知生”?
疾病导致的死亡过程在作者的笔下被详细而精准的描述着,你从未亲眼见过的身体内部构造决定着你的生死。阅读这样的内容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常常让我思考其意义所在,逃避并不会改变什么,但直接面对又能怎样呢?死亡的过程永恒存在,我的内心又不足够强大,所以并不是我认清它就不会恐惧。
在作者描述的这几种常见又致命的疾病中,我是先看了心脏病与阿尔茨海默症后才看的自杀与安乐死的部分。尤其是安乐死,一直是吸引我去了解的主题,比如纪录片《恶》中有一季的其中一期就是“安乐死”,还有新知文库系列中的一本《我不是杀人犯》亦是相关主题。而在本书中关于这一主题的内容感觉不是那么详尽。
用了几日才消化完这本书,虽然它正文不足三百页,但我真的是读得断断续续,因为太过现实,我的内心总忍不住想保持距离。
疯猴勿杀20190717
k:��R�Uv
《死亡之书》读后感(三):直面死亡。
死亡的话题如果在以前看来是不可提及的话,现在就是人类敢于直面生活的话题了。饭桌上的家常,同事之间的茶话会,还有一个人安静的思考时间,都是一个可以拿出来探讨的的话题。
人类在感叹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医学科技的发展对生命的救赎。这是我们开始直面死亡的原因之一。90后很流行的一个段子是说在年轻的20代中也很流行随身带着保温杯,因为到哪里都需要喝热水喝茶养身。随着中国养生的低龄化,可以看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也开始有做定期体检,过自律生活的观念了。同时健康知识的普及也是人们表现出对死亡的拒绝之心。我们开始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护理知识,以便不时之需。
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医学科普文学,对于医科生来说应该是很好的研修素材。里面有讲述冠心病,心绞痛,人类的老化脑死亡,阿兹海默病症,安乐死,艾滋病,癌症和许多其他的病症。作者用我们常人能理解的语句加上他作为医生几十年身边遇到的案例构成了这本书。所以对不是医学专业的读者来说也不会太难。
我们如何去理解到了年纪慢慢老去的状态?我其实也和作者一样有在观察身边的老人,对于作者来说,他的例子是他的祖母。对我来说,也是我朝夕相处的老人,慢慢没有力气,干不动家务活,眼睛也慢慢看不清东西,听力变差,常常躺着都觉得呼吸不顺畅,半夜上厕所的频率增多,嗜睡但是睡眠质量变差,脾气也开始易怒。他会情绪化地跟我说让我注意自己的健康,因为到了一定的年纪,很多事情都无法挽回。一边说一边落泪。这种时刻都会让我觉得很心疼,我会把头别过去,这是我对于亲人老去不想面对的现实。但是我也理解,我们无法对抗只能顺应自然。布朗写过:“我并不太害怕死亡,而是对此感到羞愧。这对我们人类而言是非常羞愧的事,我们的形象在一刻内能如此被扭曲毁坏,然后我们的最亲密的朋友,妻子,孩子,害怕地站着并瞪着我们。”我想说我不会感到害怕,我的难过一定超越于害怕。我知道每个人都将面对死亡。只是希望在医学的发展下可以把分离的时间一直往后延迟。如果能等我强大到足以克制悲伤就好了,但是我想在至亲面前这永远不可能。感情在我的生命轨迹中一直是一道无解题。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台湾的安乐死的视频,妻子孩子都陪伴在身边,老人喝完药很祥和的走了。虽然安乐死现在在中国是不合法的,只能去荷兰而且价格不菲。这可能也是对于有这种想发的人群一种限制。我无法去评价这种制度的好坏,只能说从我的角度看是一种自我选择和救赎。如果得到家庭的的理解也能够负担的起这笔费用,这也是属于自我人权的实现吧。当然首先这种制度还是应该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国家,以免被用来当作犯罪的工具。
无法一一列举这些病症,只能提到我大概比较感兴趣的几个例子。看完此书,我想说人生短暂,在重视生命的同时也不要害怕死亡。这是一个正常个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也是我们回顾一生最好的阶段。只希望我们可以感到此生圆满,船终于可以驶向港口。
《死亡之书》读后感(四):生命之舞
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封面的设计惊叹到:五个人,手拉着手在翩翩起舞,每个人的姿势都各不相同。自然界的神奇美妙让人不禁感慨万千,从只有短短数小时生命的蜉蝣,到长命百岁的人类,再到生命可以无数次循环的灯塔水母,每一个生命都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生物学的观点认为,个体存在的意义在于繁衍后代、种族延续,一旦个体繁衍后代的目的达到了,个体的生存意义就不大了,这个时候,衰老个体的死亡反而能为年轻健康的个体节省出更多的资源用于繁衍后代。从这个角度来说,死亡有利于种族的延续,是不可避免的。
衰老是死亡的前兆
我们常常会听说,某某某死于心脑血管病,某某某死于癌症……却很少听说谁死于衰老。然而,衰老确是大多数人死亡前所必经的过程,衰老的终点是死亡。食品有保质期,商品有使用年限,人体的器官其实也是一样,经过多年的使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损耗到了一定程度,必然就无法正常运转,从而走向死亡。
在这本书里,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不同的疾病后期走向死亡的表现形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作者见证他祖母衰老的过程,从外在可见的皮肤失去弹性、步态不稳、牙齿脱落,到内在的视力退化、起夜次数增加……人的衰老真实而残酷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尽管我们惧怕、不愿意面对,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走向衰老,这是不可避免、不可逆转的事实。其实想想确实有些可怕,今天是我们余下生命中最年轻的一天,我们只会越来越衰老,身体越来越差,直到死亡。
生命诚可贵
造成人死亡的并不只有衰老和疾病,年轻的生命同样会英年早逝,比如,谋杀、意外、自杀、安乐死。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生存风险,在意外死亡的案例中,车祸占了极大多数。曾经在某些地方,只需要花钱就可以获得驾照,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马路杀手。即使是认真经过学习、训练获得驾照的人,也会由于缺乏安全意识、驾驶技巧不够熟练、违章驾驶等行为,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
自杀在近年也成为一个热点话题。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让现代人喘不过气来,抑郁症、各类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这种最简单的方式逃避所面对的困难。进化心理学家丹尼斯.德.卡坦扎罗认为,个体通过自我毁灭的方式促进其他个体进行物种的传递。当然,这是从进化论的角度来对自杀进行的解读,从现实的角度,个体的自杀对于其身边的人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有尊严地离开
关于死亡,这几年讨论得最热火朝天的话题非安乐死莫属。医学的不断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寿命,减缓了衰老的进程,却无法阻止死神的到来。从医生的角度,自然会尽一切可能之手段挽救患者的生命;从亲属的角度,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会竭尽所能延续亲人的生命。然而,如果延续生命的代价,是要终日躺着病床上,待在重症监护室,需要看护的帮助才能完成基本的吃喝拉撒,身体连接着各种叫不出名字的生命监控仪器,这样的生存,恐怕不是所有人所想要的吧?有尊严地活着,应该是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怎样有尊严地离开,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要面对的问题。
《死亡之书》读后感(五):自然死亡本就自然
人类作为地球上高级动物的一员,和它们一样不得不面对的便是生老病死,而死亡作为其中最后的一环,对于我们每个还活着的人来说都有着最终极的定义。它不仅仅意味着我们将会离开这个生存了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地球,而且也意味着我们要离开自己的至亲,忘却曾经的种种经历。我相信有因果轮回,但我也知道当我们再一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将变成陌生的模样,所有的一切在我们的脑海中都会忘的一干二净。 我们都想选择自己的死亡,可事实却是它总是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和长期隐藏的疾病身后给我们致命一击,让我们带着痛苦、带着遗憾、带着心中的那份惋惜离开了人世间。古人曾说: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活着的时候给自己留了太多遗憾的事没有完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寿命确实比原来长了很多,但终究也会面对那两个字,我们无法逃避,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让人生过的更加精彩纷呈。
《死亡之书》是由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舍温.B.努兰毕生行医生涯的智慧与思考,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死亡在生物学与临床观点上的面貌真实地呈现出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过这样一种观点:我们要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来过,同时竭力生存,就像永远会活在世上一样。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会发生,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离去,但如果这样做的话,确实每一天都会过的更加有意义,因为我们会认为这是我们的最后时光。
这本书中还讲了许多关于疾病的术语。在19世纪末期,传染病曾夺去许多孩子的幼小生命,如果他罹患的是白喉,那恐怕是窒息而死;如果是猩红热,可能死于谵妄与高烧;如果是脑膜炎,那死前恐怕有癫痫发作与无法控制的头痛。这些传染病在现代已经得到控制,孩子们离死亡也会越来越远,但据我所知,在一些贫穷的地方,比如非洲,这些依旧在肆虐横行。
作者所举的詹姆斯.麦卡蒂的例子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他是一个为高权重的建筑公司经理,当他把烟草、肉类、培根、奶油等口欲的满足,当时他事业成功的一种奖赏时,他的疾病便开始了。过度饮食、吸烟、不运动加之高血压都会导致冠状动脉硬化,然后血液不流通,血红蛋白得不到及时传送,因而氧气供应不足,最终导致他心脏猝死。这种不正常的饮食规律和作息时间加之过度的奖赏都会让人的身体处于一种微妙的不平衡状态,而死亡就在这时向我们不断靠近。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新青年们开始养生,并且懂得作息对人身体的重要性,不再被花花世界所迷惑。
这种自然死亡,才会让我们不留遗憾!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