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读库1803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 2020-03-13 06:21:43  热度: 267℃ 

点击全文阅读

《读库1803》是一本由张立宪 主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读库1803》精选点评:

●看到评论里很多提到了《从工厂到大学》,仔细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关山地区确实曾经是很有故事的工业区。读库0701中《七十年代的斜阳》的传主,一代词人沈祖棻女儿和外孙女在文中所提及的汽车标准件厂生活;以《从工厂到大学》所描述沼泽地带的工业区是短篇小说《南湖月》发生地,曾经这部作品被上海电影制片厂、大连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改编成电影《湖畔》、《南湖月》,与国内一批着名作家作品一起,《南湖月》被翻译成英文,享誉海内外;土家野夫在小说《1980年代的爱情》也提及到了关山。《从工厂到大学》,感觉除了讲述了屌丝作者的奋斗史以外,其实还从侧面反映了一定社会进程,“曾经初月照人,乡村一般静谧的关山,如今也车水马龙,日夜穿梭”。

●开篇毕飞宇的文章很是仔细的读了,但第二篇《与深渊同行》是最喜欢的,那种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儿被提炼出来,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无力。从工厂到大学和中考魔方都挺有意思,看到了不同年代不同年龄不同环境的两个生活的切片,却都与学习有关,对比之下值得玩味。最后两篇因为对数学和医学知识有限,看得吃力也看得潦草。

●2019/23 《读库1803》 4/5 《黎曼假设平话》太难了基本没怎么读懂;《中考魔方》现在的学生太辛苦了,本来是放松的体育课也因为考试被培训绑定;《从工厂到大学》80-90年代中,学习和阅读的氛围真好,现在大家生活节奏太快了,唯一的时间又被各种app抢占了。

●这期的第一篇太棒了,一个月没白等!《与深渊同行》《从工厂到大学》也很喜欢,《中考魔方》这个没啥感觉

●最感动的是书中的四十幅插图与小诗,真正人间日常,储存温暖,积累感动~

●挺好的书。漫画画的好。数学科普的好。医学分析的好。学习那篇很励志。其他几篇没多大感觉,特别写孩子考试那篇,很无聊。。

●中考魔方,考试中的中国。

●第一次读读库,感觉挖到了宝藏,毕飞宇那篇我还挺喜欢的,其次是黎曼猜想,从工厂到大学,都还挺棒的,最重要的是该系列阅读通畅度很高啊,又找到了久违的读书感觉,加油鸭12月

●从工厂到大学。励志,读书改变人生。 中考魔方。可怜天下父母心。一道题的答案可以引发一场上访。 语音搜索。让我知道日常对话内容有惯性。对工具依赖越多,对大脑依赖越少。 毕飞宇。有时候作家以为抛出去了,但读者没接着。你以为你抛出去了,其实你没抛出去,你以为读者接着了,可你不是在天上飞,就是在地上滚,你让人家怎么接接触是非常重要的,我同意你这个词去。

●毕飞宇的访谈最有神采,对毕飞宇刮目相看。《与深渊同行》具有一种世俗性的温情,恰与《从工厂到大学》的精神性生活,构成尘世的两面。《穿越时空去救你》,以一个内科医生的专业重考丁文江之死,等于医学史个案,很有价值。一期有4篇吸引我的文字,够四星了

《读库1803》读后感(一):《穿越时空去救你》作者的话

《读库》1803出来之后,没有大肆声张。群聊中偶然谈及丁文江,有位大学任教的老师,毕业于川师大近代史专业,接着话题说,喔,丁文江,可惜了,死于煤气中毒。 丁文江并不是死于煤气中毒,虽然最后的死因绕不开煤气中毒。开写之前,没料到会有这么多素材,渐渐才觉得,也许就是素材太多了,掩盖了真相。

和差不多时间而更有名的梁启超“割肾”事件一样,当时的人明白如镜,现在的人雾里看花。 丁文江在我故乡去世,甚至是在我实习的医院去世。一位2018年的内科大夫,能不能将远在北京的胡适,南京的翁文灏,亲临长沙的傅斯年,主诊的杨济时荟聚一起,讨论下病情?

就是不知道这场讨论中,会不会有杨大夫的惊讶,胡适的黯然,翁文灏的叹息,傅大炮的拍案而起。

《读库1803》读后感(二):值得看的理由

看完《读库1803》全部文章后,感觉《毕飞宇和他的王家庄》中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审美能力的熏陶尤其重要,无论日后是否成为文艺工作者,都对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对美的发现与和创作保持一份尊重与欣赏。《与深渊同行》是一篇非常感性亲民的诗文与图画,特别羡慕作者诗画俱佳的创作能力,让自己的表达有了更多的纬度。《语音搜索会带来什么》让人对未来语音形成记录和档案有了更多思考和期待。对社科人文的研究多了一个“听觉”角度,对探查人类行为学,现象学方面有很完善的指导意义。从而得出了“日常生活有很大惯性……让人们不按从前的过法生活,这实在太难了”的结论。 《从工厂到大学》通过作者对往昔生活工作的场景极为细腻的描述,勾勒出自身前途与现实状态压迫下的焦虑感,由此产生对自我前途的危机感,不断质疑自身的价值,特别是自省于“在工厂的各种规章制度下被禁固的心灵”和“进了有围墙和门卫的工厂,就意味着必须被各种制度和结构所约束,进入被征服模式……价值创造者的价值被边缘化……”,这让我想起刚刚了解到的萨特所论“存在主义”中的“自欺”说,作者此处的“规章制度”和“围墙、门卫”就是人们给自己不再突破自我的自欺的借口,并努力维系(护)这种生活的惯性而随波逐流。被体制化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的这种自省和危机意识,与孜孜以求的阅读热情,远离工人宿舍区“不绝的清脆麻将声”不无关系。最终作者成为博士生。在读博前取得研究生入学通知时,作者结尾处写到:“我将有心安理得属于我的教室与图书馆”,这与那些因为懒惰而抱怨忙、书厚、繁体字或外国人名长作为看不下书的理由而自以为“心安理得”的人有着云泥之别。 《中考魔方》对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优先于学习文化知识的理念深以为然。 《黎曼假设平话》对于笔者这和文科生兼学渣的人来说,没有太吃力。确实感受到了作者尽可能照顾笔者作为数学“智障儿童”的情绪,甚至为“看懂了”某些段落而沾沾自喜。 这篇文字以黎曼假设为中心,将历代数学大师,数学定理背后的发展脉络梳理得条分缕析,并穿插妙趣横生的八卦和历史典故,也令笔者感佩历代数学家天才般创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现代科学的大胆又准确的预判,笔者的膝盖都不配去献上…… 《穿越时空去救你》是一篇不错的医学科普文章,文章借助发生在民国时代救治地质学家丁文江煤气中毒的真实案例,来解读病理学,历史记录,药理治疗中的种种科学实践,严肃认真,交叉稽核多本著作,整合若干文本资源,给笔者梳理历史事件以极大启发和借鉴。

《读库1803》读后感(三):升学的另一种可能

看到本期《中考魔方》一文,想到2015年看完马先生的《家长的小升初》后,我给六哥写的一封没有回音的信。有感于几位读者相似的感受,我把旧信贴到这里。

六哥,您好。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及一名学生家长,我想就1503里面的第三篇文章《家长的小升初》谈谈自己的感受。

我的女儿今年高三毕业,考取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准备投身于自己喜欢的专业---美术学的终身学习,而她小学和初中都是就读于的我们自己户口所在地的公办学校,然后考取了重点高中。我们并非什么智者,也不脱俗,当初的选择也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但我们尝试了升学的另一种可能,似乎证明了这种受教育过程也可以达到一般家长认为的成功---考上好大学,但是在我们全家人的心目中,意义远非如此。

记得一位身为小学老师的同事的妻子得知我们准备上家附近的公办小学时说:我的一位师范同学在那所小学工作,她要做家访,到菜场溜一圈就行了。谈及那个学校人们总是轻蔑的说:都是菜场卖菜的。直升公办初中时,又很多人说:生源很差,学风不好。(《家长的小升初》就有此话)。这些话隐含的意思一是卖菜的孩子和一般市民的孩子就不能享受所谓好的或是昂贵的教育资源;其次我的孩子很好,别人的孩子不好,会把我的好孩子带坏……凡此种种的傲慢与偏见在孩子成长和求学过程中我们见到太多,也看到许许多多家长的盲目以致有些疯狂举动。 我常听到各级老师和家长说一句话,就是“考上大学就好了”。我做大学教师二十年,又看到太多太多进了大学就“不好了”的孩子。模仿马先生的文字,应该是:到了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时,应试教育的恶果就现行了。

从我和孩子爸爸的社交范围来看,我女儿上学的经历实数少数,一开始人们说我“胆子大”;考上重点高中,人们说“你真淡定”;考上重点大学,人们说“你们是特例”。可我发自内心认为我们做的是最自然的事情,最符合教育规律的事情:就近入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不去补习班;有效率的完成作业,不拖沓牺牲睡眠;耐心聆听孩子的意见,平等交流;以身作则,营造家庭学习氛围;学习是自己的义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追求自己热爱的事情……我们做家长的一直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长,从不敢接受别人说女儿“优秀”“成功”这些话,对教育充满敬畏之情。

现在说说马先生的这篇文章。 首先我认为马先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根本没谈,只是轻飘飘的提及一下,不知他怎么想的。比如马先生在文章中多次谈到投入到这场考试中的主要原因是想得到“良好的教育”。我很想请马先生解释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人人都知道所谓的名校,其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升学率。高升学率不等于良好的教育,而片面追求升学率是最坏的教育。

马先生文章还多次使用”牛孩儿”这个词。我以前就听过这个词,深不以为然。因为人们所指的“牛孩儿”就是考试名列前茅,又许多可以加分的特长,将来必是人生赢家的学生。可这样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啊。教育不就是使每一个人成为一个人吗。可在这篇文章中,马先生用的很自然,甚至认为自己的儿子即是。马先生丝毫没有想到非“牛孩儿”及其家长的心情和处境吗?

马先生谈到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似乎把一切乱象都归结于此。甚至说“假如有机会,你我一定想让孩子去北京参加高考”。似乎马先生的教育目标就是考上大学,大城市必然有好资源。我不知道马先生认为的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怎样的, 我的孩子九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上下来,我们的整体感受是公办学校的设施完备先进,教师合格;家长都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孩子性格作风很朴实。相对宽松的环境和缓和的竞争,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还有一些心存异议的地方不一一提及了。

如果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马先生,我大概发几句牢骚就过去了。可当我注意到作者马国兴先生还是《读库》的特约审校,名字印在书封面内侧,我认为他的文章观点一定程度代表六哥和《读库》的认识和定位。文章虽然写出家长的辛苦和无奈,可我更多地感到的是一位积极投入在疯狂应试闹剧中,并为自己的最终胜利而庆幸得意的人。在我心里,一向认为《读库》的编者、作者和读者都是“改变不了世界改变自己”的人,都有一份文化的自觉,有自己的坚守。可马先生做一件自己也知道不是很正确的事情,还那样全情投入、兴致勃勃;文章发表意味着得到了六哥的认可,这些是我作为一个老师和家长所不能接受和认同的。马先生不能因为自己是省城人,争夺起资源就那么心安理得,忘乎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想想那些被你的“牛孩儿”PK掉的孩子,那些在郑州买不了房子无法来考试(按马先生的意思是来加剧竞争的)的孩子,甚至那些刚刚自杀的留守儿童?

如鲠在喉,一吐为快;如有冒犯,敬请见谅。

2015/7/16

《读库1803》读后感(四):艺术作品的价值

拖了半年才看完的《读库1803》,其中有几篇很是值得反复咀嚼和记忆,尤其是《毕飞宇和他的王家庄》,实在是给人许多启发以及共鸣。

我越来越肯定的一件事情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无论是小说、电影、画作还是其他任何一种形式,其真正的价值在于给受众启发,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现实价值,最终都是为这种启发服务的,当作品启发你去思考、去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命、去用新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生命,这个作品才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和价值。

张立宪说,在编辑访谈的过程中,数次有与毕飞宇老师起身拥抱再喝杯酒的冲动,其实我读起来也大多有这种感觉,真是畅快。

毕飞宇老师现在在南京大学给学生们讲写作课,他说是做着多年前他的老师所做的一样的事情,所以感觉平静。我们现在写的东西,可能不能算是作品,但是倘若能给看的人一点点星光,那就是在做着我们所读的书本的作者们所做的一样的事情,也是感觉很幸福的。

张立宪跟毕飞宇的观点类似,一个人如果没有在青春期之前就积累大量的营养,并配合超大量的练习,是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的。可能写字的我,无论写多少年也不能有什么大成就,但是至少这样写下去,是发自内心的渴望,是本能,是荣幸而且快乐的。

最近发生的各种新闻,或者说不是最近,是最近几年以来,常常让人有世道很乱的感觉,傻子很多,骗子也很多,人性的恶和社会性的令人恐惧的威胁也更多,但是越是这样的世道,就越是应该珍惜自己思考和说话的权利。

要知道,跟毕飞宇说的现代性一样,生命的价值并不是一开始就被认可的,今天的我们有机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继承来自前辈的遗产。如果没有近几百年的启蒙和革命,没有前面的人的牺牲,现在的我们连发出如此微弱萤火之光的机会都不会有,更没有机会感知到这些焦虑、疑惑和恐惧了。鲁迅先生说的,倘若没有炬火,你就是唯一的光,应该我们每一个人记在心里,并写到每一个字的背后,这大概就是毕飞宇说的精神诉求,就是写字的人的命根子吧。

另外两篇有意思的,是《语音索索会给你带来什么?》和《黎曼假设平话》。

语音搜索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詹姆斯·萨默斯,梳理了人工智能在语音搜索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思路。对于科技部分的描述,作者的思路平滑清晰,提炼出了技术发展的内核,这是对于细分领域理解透彻才能做到的事情。除了技术方案的描述之外,文章中对于“科技改变人类生活”部分的分析和描述,也非常有趣。有些人认为语音识别技术的爆发将会完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考习惯,作者却认为,在新科技问世的情况下,“我们脑袋里运行的硬件从来没有升过级,而软件变化之缓慢,要以世代为尺度做对比,才能看得出来”。

“有了语音转路,我们也不必留心对话中的某些细节了。但是我们关注细节的能力并不会因此消失,就像发明了日历之后,我们并没有失去做计划的能力,发明了钢笔之后,我们并没有失去记忆的能力一样。”

“当然,有了语音存储数据,我们可能会变得更加自恋,做事更加缺乏耐心,对人更加多疑,甚至可能会一同腐化堕落,气消神迷。我们不是没有经历过这些,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电视,镜子还是酒精,我们都曾沉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但无论如何,人类就是这样成了自己。”

黎曼假设这一篇,在事后来看,是踩在了一个很有趣的时间节点上:在《读库1803》出版后没多久,9月24日,英国数学家迈克尔·阿蒂亚爵士在海森堡奖获得者论坛上作黎曼假设论证,这位接近九十岁高龄的数学家的论证并没有被认可,他本人于今年1月11日去世。

这一篇平话的作者是贾辉军老师,可以说是非常精彩,数学家的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被串联起来,其中蕴藏的纯粹理性的美是十分动人的。我的数学一向学得不太好,大概还是因为智商不够高,但是并不妨碍我能读懂这一篇文章,在真正的天才眼里,数学这个工具大概要算作他们大脑智力的具现化延伸,因此也是非常有乐趣的一种游戏。

我很容易被这种猜想里蕴含的美学迷住——看上去是很直觉的猜测,最后却发现与现实中的运算无比吻合——仔细想想又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如果这些数据,都是一个更高维度的存在所预先设定好的,自然会呈现出这种简单公式所表达出的美感和和谐了,我们以为自己是靠着个人内心的自由选择走出的轨迹,也不过是一种更高规律的设计罢了……

这两篇文章,或多或少都涉及到图灵,人工智能之父。当计算到了巅峰的时候,灵性也可以被算出来吗?我们看到的“偶然”又有多少是真正的偶然呢?命运这种东西,有时候看上去像是愚夫愚妇的自我安慰,有时候又像是更高等级智慧的投影,真是太令人感慨了,想一想就要掉san值了……

读一本书,比起知道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一些启发, 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也改变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

《读库1803》读后感(五):流水行云│事关《读库1803》

一个初中生的三年(图片源自马骁班级微信群)

中考一年后,我们才得空处理了儿子马骁的初中教辅和卷子。六捆,一百余斤;一元一斤,换得一百余元。原来所谓“等身”,不仅指高度,也指重量。

先向读者汇报几件事。

一、马骁后来没有转到河南省实验中学平行班,而是在河南省实验文博学校实验班就读。

文博高中部有条规定,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均考进年级前五十名的学生(每年级有近七百人),可免除下学期学费。截至目前,他还没争取到这种待遇,两学期均在某一次考试中折戟。高中住校后,他先后沉迷于纸质的武侠小说和电子的网络小说,并开了几个小说的头。班主任没收了那些书和手稿,又将妻子牛牛唤去,沟通一番,将它们还给我们。

既然他有过剩的精力,我便将他引向整理小升初时讲解过的“成语中的傻瓜”,其成果《成语镜鉴》,如今已经定稿,即将出版。

二、郑州市是教育部中考体育全国八个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考试项目方面,从2018年开始,改为“必考项目+摇号统考项目+考生自选项目”。

2017年12月22日,2018年中考体育摇号如期举行,结果如下:第一次摇号,确定了统考类别为素质类别一;第二次摇号,确定了素质类统考项目为一分钟跳绳;第三次摇号,确定技能类统考项目为足球运球。

总而言之,2018年郑州中考体育项目如下:必考项目为男生一千米、女生八百米长跑,统考项目为一分钟跳绳+足球运球,自选项目为立定跳远、掷实心球二选一。

三、“中考数学二十一题”事件,最终不了了之。没有道歉,没人负责。而省内外媒体,也没有跟进报道此事。

太阳底下无新事。2018年高考后,全国统一卷(Ⅰ卷)理科综合单选题第八题又引发巨大争议,事涉十个省份考生,占全国总数一半左右。而各省招生办公室也先后发布公告称,经专家评议认定,该题本身没有问题,但不同考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对试题选项会有不同的理解,综合各方面意见,考虑高中教学的实际等因素,经研究决定,在评卷中,对该题单选A或单选B的,均给六分。

网上一时又是一片撕裂声。诚如老六所言:“凡他人承受的,必会落在你身上。……人这一辈子,其他人要承受的伤痛、挫折、迷茫、无助、绝望,你也一样都少不了。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

2015年11月初,我赴京参加《读库》十周年读者现场会,曾与读友“知秋一叶”同居一室,彻夜长谈。他也是学生家长,所以对《家长的小升初》颇有共鸣,希望我继续记录升学经历与感受。

此前,2015年10月23日,《南方教育时报》刊发了记者程玉珂采写的《我们与“小升初”的战争》。她在联系我时,其中提及:“在《读库1503》看了《家长的小升初》,非常喜欢。小升初也是很多深圳家长头疼的事情,我们想多了解一些您对此事的看法和感悟。”采访结束,她又说,期待能读到后续的升学故事。

此后,我便积累着资料。比如班主任群发的校讯通短信与班级微信群信息,以及各家辅导机构的垃圾短信。当然,成文时,这些东西大多舍弃了。类似的,还有水笔替芯盒子上印的话。起初,我托牛牛在购买时,专挑言语不一的,其后干脆摸到它的网上官方旗舰店,一一过目摘录。下面这些,是未被采用的:“一入文科深似海,笔芯从此整盒买”,“碳氮氧氟氖,理科含泪整盒买”,“高三党你懂的,就要整盒买”,“大男人挑啥挑,直接整盒买”,“李白乘舟将欲行,整盒带走行不行”,“不是富二代,你要整盒买”,“店长人很好,你要整盒买”……

说起来,我原本无心作文,因为中考过程中的许多事,不过是小升初的延续或升级。比如为孩子报辅导班。众所周知,城市乃是陌生人社会,可因为孩子同龄,共同面临升学,邻居乃至相邻社区的家长,反而成了熟人。大家互通信息,集体报班。顺便说一句,“中考数学二十一题”事件发生后,家长之间关系微妙,见面之初,刻意回避谈及此事,待试探出对方孩子的解法与答案,才亮明立场。

其间,我经历了一些事,对当今语文标准化、体育应试化等印象深刻,又觉得值得写下来,或有一定价值。

《中考魔方》是《家长的小升初》的姊妹篇,可谓其“后传”。这两篇非虚构习作,是我将个人叙事与公共话题相结合写作的尝试。

《中考魔方》在叙述中考历程之外,也有意展现一个普通家庭的教育理念与实践。而在构思时,设定的主题原来是“选择”。

马骁初中二年级那年,因为单位人事变动,我心灰意冷,想远走高飞。暑假期间,偕妻、子赴闽旅行。登武夷山天游峰,在半路看见这么一块提示牌:“(一半咯!)人生的高度,一半始于努力,一半始于众多的选择。作出内心的选择,继续出发还是就地休憩?”很应景,也让人生中途面临抉择的我心有所感,遂拍照留念。闲逛福州三坊七巷,发现林觉民故居和冰心故居竟然在同一处。原来是林就义后,林家转售给谢家的。一家的男人故去后,整个家都垮了。一声叹息之余,我也确定了自己的位置。

说到选择,马骁的心理咨询课老师自然不能不提。“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顾少强老师的辞职申请,当年引发网络热议。“郑捕头”得知她与马骁曾是师生关系,托我探听同学们的反应。马骁对此并没有什么看法,而同学们的评论就一个字:屌。我分析,顾老师能顺利辞职,更多是缘于她并非主科老师。即便如此,此事应会影响某些同学未来的选择。郑捕头也说,多年后,其他人都忘了这个新闻人物,可学生会记得曾经有过这样一位老师。写作时,由于此文主题更改,我便淡化了此事。

行文时,出于各种考虑,我放弃了不少素材。比如乡村小学生源流失。过年回家,从任教的同学那儿得知,现在很多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学生最少的班只有五人,甚至还没有老师人多,堪称“研究生班”。适龄学生其实并未减少,大多数是被家长送往县城私立学校了。有位亲戚曾任校长,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乡村小学下午由三节课改为两节课,不适应农民的作息规律。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教育质量和城里的有差距。

之前看欧逸文讲座文字版,在《纽约客》的采写规范里,我对信息核实制度印象深刻。从《家长的小升初》开始,在创作中,我皆与相关人士联系,或核实信息,或征求意见,以求无懈可击。除了文中写到的人物,在此特别感谢读友林霖的督促与批评。

《中考魔方》写到下半部分,我虽有犹疑,但最后决定不再自己设限、自我删节,而是袒露心灵世界。这也得到女主人公、小主人公的理解与支持。

时光啊,时光。当写出下面两段,我热泪盈眶,不能自已——

望着马骁独自汇入考生洪流,我不禁感慨,这个比牛牛还要高的少年,真的长大了。这是他的中考,又何尝不是我们家庭教育的中考?仅仅几年前,他还相信这世间有圣诞老人,一度被玩伴打趣“太幼稚”。那缘于每年的平安夜,我们趁他入睡时,悄悄将一套书或影碟放在他的床头。“没去过你的城市,但刷过你那儿的题”“本广场×欢迎××车辆”我与同事策划的《赢在中考的秘密:语文阅读理解真题精粹》2017年4月18日,中考体育考场外“命运为努力的人架偶然的桥”“到处皆诗意,随时有华物”“请铭记这棵树和树下身边的人”“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