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100字

时间: 2022-11-24 06:17:06  热度: 227℃ 

点击全文阅读

《雷曼兄弟三部曲》是一部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亚当·戈德利 / 本·迈尔斯 / 西蒙·拉塞尔·比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一):舞台剧最精美的样子

《雷曼兄弟三部曲》 到北京的第一天直奔Ntlive三克映画放映厅,因为一天赶场再加上时长很长,最后很困了!但是真的很绝,舞台设计,演员的功底,台词和节奏都太好了。第一幕开始就让人震撼,台词中说人生就是音乐盒,整个舞台就设计成一个音乐盒宣传起来,加上背景大屏幕的投射,把所有的背景都完美的展现了。三个演员,十几个角色,每个都有自己的特点,即时切换,让人赞叹。评论说,这是舞台最好的样子了,我深以为然。 说几个印象深刻的片段,第二代的大儿子选择合适的相亲对象并且给她们赋分的时候,饰演相亲对象的演员短时间内切换成各个样子各个性格的角色,既有笑点又有剧情。大儿子在时代沉浮中做博弈,两侧的演员摆弄扑克,他每次都能选择对的那张,也昭示着雷曼兄弟每次都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个设计真的绝了,道具简单,却意味无穷。钢琴的背景音乐虽然简单,但是和音乐盒的主题结合的恰到好处,很有感染力。中国什么时候才能作出这样的话剧?家族的百年沉浮浓缩在三个小时的剧情里,信息量比较大,自己的背景知识又不够,可能没办法全部get到,希望补了知识再刷一次,虽然贵了点,但是绝对物超所值。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二):《雷曼兄弟三部曲》NTlive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一定不会相信,三个演员只在一个玻璃房里竟可以将一个家族子孙三代的170年演绎的如此完美。

传奇史诗般的故事,难得的是编剧和导演全程说“人话”。用一种通俗又诗意的语言把控着节奏,故事的讲述被饱满的台词填充,长达近4小时,但你没有不知所云没有昏昏欲睡,而是紧跟着节奏走过雷曼家族的170年。

贯穿全剧的道具箱子,简单有效,它可以是布料也可以是棉花,可以是命运的赌桌,也可以是将倾的大厦。旋转的玻璃房子是场景的变换也是时间的流逝,时间空间的纵深感竟然就靠它表现且张力十足。铺满背景的电子屏在每一次重大的变故出现时,都能够表现出一种风云变幻的效果。

三位演员的表演更是叹为观止。他们交替着,轮番扮演着家族成员,扮演着身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的人物。虽然一人分饰多角,但丝毫不显凌乱。没有更换衣饰妆容,配合着旁白介绍,和精准的表演,你一下就明白他在演绎哪个角色。

雷曼家族被历史裹挟着向前,也在每一个历史的转角推动着历史的发展,是这部剧让我更多的了解了这一段历史,了解了我从未接触过的金融世界。打开更大的视野,我想这就是文艺作品的一大作用吧。

第一次看NTlive,影院的观看效果全局感更好,视野更佳,整个观剧过程都很舒适。听说上海的NT放映已经被取消了,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希望能够有机会多看到这样成熟的教科书般的作品~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三):一部别开生面的讲述,一部记录不朽的传记

“2008年9月15日,受次贷危机影响,雷曼兄弟发生巨大亏损从而宣布破产。”

08年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对我们来说并不太遥远的历史。提到这场罕见的风暴,可能大多数人无可避免的想到的是复杂的金融术语,房价崩盘,以及金融业大洗牌。因为有太多影视作品给我们讲述了,华尔街的金融巨鳄们是如何玩弄手段、贪婪无度的去攫取一切可能的财富,从而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那些复杂的衍生产品,众机构的推波助澜,也被写进教科书里,当作教训,供后人警惕。然而,在大厦倾倒之前,穿越更深的历史长河,那些关于故事的起点,传奇开始的瞬间,是什么样子,好像很少有人提及。我很好奇。

这并不是一个传统的,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故事。这是一部传记,一部由冰冷讲述者娓娓道来的人物故事。我看到了困扰三代人不同的梦魇,看到了每个人身上的局限和无奈,看到了人物背后历史和时代的巨变。聪明的犹太三兄弟在新的大陆上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他们也在钢索上行走,如履薄冰。时代的洪流是一个巨大的造梦机,这大路看似宽广,每个人却只能行走在属于自己的独木桥上。他们创造了不朽,也把把自己记入了历史。

1969年后,随着第三代雷曼的去世,雷曼兄弟已经没有任何一位雷曼家族的成员。周期去了又来,经营起起落落,一百六十五年后,大厦轰然倒塌。

另外,这部剧真的刷新我对英国演员演技和台词功力的认知。几乎无道具辅助,毫无痕迹的切换十几个角色,甚至同一句念白以不同的角色呈现,生动又可爱,我真的大开眼界。放映四个小时,两次幕间分别二十分钟,全程没什么疲惫感,值得推荐!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四):Lehman Trilogy——NT Lives札记

背景与灯光构成时代大幕,玻璃空间的构建妙想,通过旋转意指时间,布景随着内容推进调动,道具的重复使用至最具代表性的简约。内部玻璃空间通过钢架作为虚拟壁垒分割形成不同空间,以及后来的地域双线叙事,镜头纪录达到灯光明暗外的二次景别遮盖以留给局外演员调整黑暗空间,当然在稳定空间强调叙事内容时也会有全到局部的景别切换。精准的英式表演,服务员般的礼仪以及幽默自嘲。

对于三个演员的使用,第一幕年长者因其角色早逝而成为其他相关人物的串接者,开场起于美国梦和名字由来。戏剧性大火形成中间商,平衡之后战争进入张力形成银行伊始,最后的背影极具分幕般告一段落的影感,或本就脱胎于舞台,时代大幕,纽约2.0。

第二幕,过渡叙事,始于父与子,父的陈旧衰老,子的革新和推进,从两代人的承接开展,性格塑造伴随着事业的拓展和理念的变化也即时代影响,声音的设计在关键节点音效化处理更见重量,而不只一代的推进意在节点以人喻时代,第一幕的年长者成为主要角色,雷曼帝国新继承人的策略,也即承接,年轻演员成为角色过渡。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通过黑幕和音效使用,力度源于人物过渡而更多群像化,围绕父与子为主体,落幕,转。

第三幕,萧条始于距离纽约遥远之地的小货铺,一组家庭关系,广播收音的股票崩盘,跳楼连锁,两个时空的进行,罗伯特雷曼的赛马以及婚礼,处理的干脆有力以及瞬间的无光和音效。移民带来的传统的逐渐丢失,三代之时的难以为继,父的阴影。淌过危机,新事物的涉及,时代的跟随与丢失,成为永恒。屹立不倒,一次次跨越,却避免不了血液的更替和消散,帝国覆灭始于血脉断裂,传统不再,后继者无非因利而导。最终,雷曼伊始的三兄弟在开始之地交汇,合。宣告破产的电话铃声响起。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五):没有标题

新十年的第一部电影,严格来说是部话剧电影,在新年凌晨的阿那亚看完,非常非常优秀。虽然后半段被家里监控断了分散了注意力。是在影片开始才意识到这个雷曼兄弟就是曾经那个赫赫有名的雷曼。

故事从1844年9月11日讲起,这是亨利雷曼第一次踏上美国土地的日期,也是获得这个姓氏的日期。他从一间阿拉巴马一家小小的卖布和成衣的店铺起家,到棉花中间商,到银行,到风投公司,三兄弟共同创造了传奇,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塌了。

这真是一个典型的创业守业的故事,初代的三兄弟总能在事件中找到商机,而商机背后是一颗心。第一幕结束时,除了感慨犹太人真是经商鬼才,更看到他们拥有的乐观、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定。火灾、战争,其他人都放弃了,而他们,靠着智慧把生意越做越大。也看到了,他们对爱情的态度,是一见倾心,是努力追求,他们对传统的态度,守孝7日,不刮胡须,撕碎丧服。三兄弟有争执,却没有尔虞我诈。

来到第二代,夫人是靠打分选的;父亲去世不过停工3日;让意见多的侄子去当州长,让自己的儿子加入董事会。这些人,在纽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早已忘记上一辈的棉花、咖啡、钢铁、德国和阿拉巴马。但他们还有狂热的美国梦。

故事停在第三代,这个出生就喜欢画画和赛马的男性,将成为雷曼兄弟里最后一个雷曼。夫人是在马场人认识的离异女性,家人去世停工三分钟,堂哥在尝试着改变美国,而他,在努力支撑着即将倾倒的大厦。

如果回头对比他的祖辈,会发现,爷爷们总会说:既然这样,那一定需要怎样,所以我们可以那样…而孙辈则常常毫无热情但充满无奈地发问:怎么办?

世界的动荡裹挟着所有人,即使辉煌如雷曼。再一次,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但太阳照常升起。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六):终于看到了太太推荐的话剧

确实,buy buy buy是感触最深的一段! 当时我就在想,这要是知道中国双十一具体怎么的,怕不是直接笑出声来。 最近听说了那句话“你花的钱不是真的花出去了,只是换了个方式陪在你身边”,md马化腾真是个营销小天才。 手臂先生求爱的过程也是讽刺,女人,你订婚了又怎么样,你有独立意识,有女性自主意识又怎么样,你是虚伪的贵族,你永远不会和钱过不去。简直是某个时空里的盖茨比,穷小子拳打脚踢只身来到纽约,心里装着恼怒、欣喜又好奇的白裙女神。curious真的是把这种黛西式的白月光体现得淋漓尽致。(话说土豆先生真的是笑死我啦xxxxxxD) 编剧对经济学白痴真的挺友好的,看完之后竟然连证券是啥都大概明白了,可惜经济史或者美国史空白,看之前不知道29年黑色星期四。雷霆万钧,危机爆发那一刻我特么还以为这是08年。 在天桥艺术中心看的ntlive,看之前有个小哥blabla讲了一堆,搞得我看完有点不爽,大致就是“这是一部史诗,具体blabla,不是你打我”,太过笃定,导致有了某种“这就是史诗”的先入为主的印象,过程中忍不住想起,judge,但是我想要完整的观影感受,我想观看后发自内心兴奋地和小伙伴bb“这是史诗!”,而不是像是在跟着别人讲。

这样快速看一遍有点仓促,想去找找剧本或者原版广播剧看看,我觉得片源应该是找不到的吧,一些台词太诗意,以至于反应不及它在隐喻什么。

狭小空间对于营造沉凝、胶着、风雨欲来、雷霆万钧都有奇效(话说音效真的蛮吓人hh旁边女生都被吓得叫出声了)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七):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0191124,三克映画。

三个男人、一架钢琴,在巨幅LED屏幕前,在玻璃旋转舞台上,用四个小时铺展开一场持续一个半世纪的幻梦。大段大段长篇幅的台词机关枪一样地输出,高密度的叙事和表演紧紧地抓住你的思考和情绪。仅有的三位演员呈现出数十个有男有女、老少各异的角色,表演精准到位,全程没吃一次螺丝。

老亨利雷曼说美国是个八音盒,在这个五彩缤纷的八音盒里,他的家族织就的美国梦始于无比轻盈的棉花,终于更加虚幻的资本博弈。如果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讲的是爱与时间,那《雷曼兄弟三部曲》讲的是世界和价值。(单拿这两部剧对比来说是因为这两个是我今年看过的最优秀的两部话剧作品,无出其右。)同样幻灭、同样沉重,也同样举重若轻。就好像梅耶对小儿子说的那句话:“如果别人盯着你的鞋子,那说明你从远道而来。”

非常喜欢雷曼三代人的噩梦。这三个映象不仅仅是对家族三代人面对的不同局限和恐惧的具象化,更是三个时代美国在拓展疆域和模糊边界上面临的种种困境。尤其是在最后一幕,LED屏幕上展示的纽交所的巨幅数字交易展板,鲍比在会议桌上癫狂地跳着摇摆舞。最后一个雷曼在如此荒诞中落幕,而世界上其他的角落,又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多少社会单元在那一个个跳动的数字中分崩离析呢?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自全。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

(最后隆重表白一下Adam Godley。)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八):对不起,它只做到了技法上的先锋

谁也不能否认,舞台设计挺巧妙的。而表演是可以说是布莱希特式的(?),通过gestures而非costumes来表演,演技也是很好的。

但故事真的把我无聊到了,我honestly对纯粹讲赚钱的故事不感兴趣,即便它努力和历史同步,意图表现得波澜壮阔,但在我看来,寓言性上十分失败,简直像起点小说或《货币战争》的话剧翻版,因为它人文方面的灾难性:首先,对资本与金融市场本身根本没啥反思,它从头至尾展现雷曼家族在商业上的如鱼得水,却不敢更深一步揭示他们参与的整个美国近代史中隐藏着罪恶的混沌性(比如讲讲南方种植园经济);它力图对几次金融史上的灾难的原因进行独创性的解释,最终却无力地归咎于掌舵人的“预言失误”,用一种浪漫主义式的“生不逢时”“世移事迁”的叙述,来掩盖他们自身早已深陷金融垄断资本的盲目可怕逻辑之中的贪婪状态。

其次,有关雷曼兄弟作为近代的美国犹太移民的轻描淡写,哀悼仪式作为一个犹太传统的象征符号,其实相当模棱两可,它成为“怀旧式”情怀的替代品,和那种虚无缥缈的浪漫主义情怀形成同构:故事中表现出来的这个家族的核心价值是金钱,而非族群(他们重视家族关系,做家族企业,但为什么呢?丝毫不提,似乎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他们在故事中似乎也对自己的犹太身份毫不在意——故事只强调他们在金钱方面表现出恐怖的控制力和天赋,且对他们移民身份与困境避而不谈(即使雷曼家族是移民里混得最成功的之一)——而这实际上更就契合了白人近现代史里对犹太人的刻板印象(所以我说像那个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疯狂yy的畅销小说的翻版呢),或者说编剧根本不敢且无力做出更大胆的创作(因为涉及到更庞大的政治问题)。

然后,表演的时间线进入我们熟悉的计算机时代后,戏剧似乎是想对当代的消费主义进行巧妙的反讽,但却用“雷曼家族”被外人控股这种“变质”和“失落”叙事,来掩盖更深的存在于后资本主义时代本身内部逻辑之中的巨大陷阱。

戏剧的外壳是先锋的,但内核却是十分保守的。看完这个故事除了能获得一堆本来看encyclopedia和memoir就能知道的信息之外,还能获得什么?更不必说戏剧主题十分有意识地在做“重现辉煌”的庸俗叙事,而在“反讽历史”上触之即离。

好几次想提前退场,最终也因为时间原因在结尾前走了,谁能告诉我,拍到08年破产前,有没有演911?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九):中间剧院雷曼三兄弟

#一篇流水账#

三个人(大脑 手臂 小土豆)演绎一个知名家族兴衰变迁奋斗史。三个人演绎一部丰富传记里的所有人物与旁白,舞台只有一个能转动的玻璃正方体,根据灯光走位旁白变换场景,这种形式可以在小型演出上借鉴。

缔造雷曼家族史的核心人物:雷曼三兄弟(大脑亨利,手臂Emanuel,土豆),二代(Emanuel大儿子philip-always pick right card),三代(philip儿子Bobby-喜欢绘画与赛马) 原片在英国西区上演,获oliver奖,与泰晤士报和卫报五星推荐。原片由NT live录制,国内中间剧院引入。中间剧院是民营影院,也会翻拍舞台剧(比如翟天临要出演的某系,但估计不如看原本影院版),这次组织的冬季高雅艺术系列影像展,英剧居多,品味还不错,值得关注。 雷曼兄弟的生意从成品(纺织布)转向上游(工具 种子),从2C转向2B(棉花加工厂),从实业(原棉broker)转向金融(banker),从掌握工业重要原料(煤炭 钢铁)到火车道工业命脉能源(石油),从bank转向股票。 所有规模的大生意都源于细分领域(原棉)的领先,进而扩大规模(27家种植园原棉的销售权),形成垄断地位,掌握定价权,从而拥有跨行业合作交换的资源与谈判筹码(老二到纽约与成衣商谈判)。 危机与机遇并存(Alabama大火-重建需要的工具,南北战争的失败-Alabama银行)

世界turnover越来越快,从德国巴伐利亚州而来的犹太人雷曼兄弟的祭奠方式也从7天服丧(不剃胡子,不开火,不出门)21天悼念变为3min的默哀,因为newyork never stop,wallstreet never stop.

做自己喜欢和不讨厌的事,以此谋生。

雷曼家族每个时代的leader都不完全是他自己,是命运的时机。命运在不同的历史背景 经济环境下选择了最合适的掌舵者,选择了敢于冒险的Emanuel,选择了对数字尤为有天赋的菲利普。

看传记历史回顾很爽,一切都那么make sense,我们要经历的未来的趋势又是什么呢?看不清。那很重要但是也不是必要。跑个题,有的人是大脑,有的人是手臂,大脑靠思想和语言赚钱,手臂靠双手和体力赚钱。手臂不用想赚大脑的钱,把浅显的人人都懂的道理(比如健康的作息,持之以恒的身材管理)付诸实践就足以获得回报。(这里的大脑与手臂与本剧无关。)

《雷曼兄弟三部曲》影评(十):10.22 广州大剧院全国首映

工作日放映,时长接近四小时,但是看完之后只想说:“值得。”极简极致,深入透彻。在三个半小时的有效时间里塞进了一个多世纪的家族史,经济史,甚至是世界史。虽然全剧只有三个人,一间分为三个区域的玻璃房子舞台,但比很多经济题材,用了众多场景和演员的电影更加出色。来自德国的犹太移民家族从游船上下来,来到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开启了这个以后将贯穿三代人的经商故事。在美国南部的小杂铺里,萌生了第一个二手转卖的想法。从棉花,到咖啡,铁路,他们什么都做,他们什么都赢。家族庞大的遗产从大胆投资的前人到谨慎计算的后辈,转移到最后沉溺于赛马收藏的最后一代雷曼手里,最终在2008年的新闻报道声与敲钟声中宣布破产。他们曾经超越了时代发展,所以他们成功了,接下来他们看到了时代的方向,加快步伐跟上去,也成功了,最后在时代的洪流下他们不再只是唯一的成功者,但也不是唯一的失败者。In the beginning, there is nothing. And in the end, there is nothing, once again. 第一人称表演,第三人称叙述。三个人的舞台挤下了二十几位人物,他们是故事的旁观者,也可以是故事的表演者。转换角色之流畅让我怀疑演员是不是有多重人格,台词量巨大但是十分轻巧,这部讲一个巨擘家族的话剧没有选择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用恰到好处的幽默缓解了历史跨越人物变换频繁思考带来的疲劳感。但就在体量如此之大的剧本中,Sam Mendes 还塞入了对家族传承的暗示与细节。Henry Lehman去世时,家族中所有人为其守灵七天,关店,蓄胡子,靠向邻居乞讨食物度过,后在只在华尔街跳动的红绿色数字前默哀三分钟,再后来,一秒都没有。传统的消逝与大厦的倾倒,初来时轰轰烈烈,倒下时寂静无声。 第二幕的节奏是我最喜欢的,而第三幕未来三个接手这个巨擘的外人成长历史与家族的教育,成长历史两线并行的叙述方式更是十分惊艳。舞台是金属材质的边框与玻璃镶在边框里,有些地方留空了并没有全部封闭起来,形成了一种有型无边rimless的感觉。冰冷的工业感来自于不同材质的黑色,办公椅的黑色,桌子的黑色,玻璃上黑色的马克笔字迹。唯一光亮的色彩似乎是那朵插在花瓶里的花。每当女性视角的表演上场,这朵花就会出现。背景的投影幕布揭示的是时代大背景的转变,初来美国时的自由女神像,家族转变契机的阿拉巴马州大火,浓雾之中渐渐明晰的工厂与高楼,一时间陷入黑暗只剩下黑夜中堆砌起来的亮着灯的隔间。灯光的调控,“第四个讲述者”的钢琴伴奏音乐对情节推进的掌握,以上没有一处是缺点,大胆而成熟的改编与导演的精准调控,造就了这一部我下半年看过的所有话剧里唯一的五星作品。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