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恶的科学》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 2022-12-24 17:24:22  热度: 229℃ 

点击全文阅读

《恶的科学》是一本由[英] 西蒙·巴伦-科恩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的科学》精选点评:

●试图引导人们把对“恶”的讨论从各种神神叨叨的宗教说法转移到科学范畴,以“共情”来重新定义“恶”(将人看作物来对待)。人脑中有特定互联的对应区域参与共情机制。作恶是由于受意图、威胁、文化意识形态、早期经验、从众、基因、内外群体等因素影响,造成共情通道的永久关闭或暂时关闭。最后一章回到社会面,指出阿伦特的局限性、不支持死刑(判决者和行刑者同样暂时关闭共情)、呼唤使用共情这项人类的珍贵资源来解决冲突,over。

●看完《我们与恶的距离》,想来补补课,结果…亮点是,使用“共情腐蚀”替代“恶”进行阐述,并由此引出“共情谱系”,并将人格障碍(边缘型、反社会型和自恋型)和自闭症(阿斯伯格和典型自闭症)统一在此理论框架下。作者说,患有阿斯伯格的人,系统化高,无法应对无规律事物。人际交往基无规律可循,因此造成障碍。想起黄执中曾说,在碰到辩论之前,有社交障碍,但后在辩论中找到天赋,因为辩论场上,话题明确,规则明确。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是硅谷中,子女自闭症的比例非常高,也部分印证本书观点。天赋和诅咒,大概也只有一线之隔。对作者,“作恶是因为共情腐蚀”观点不敢苟同,存在循环论证嫌疑。另外,作者未免过分强调“共情”的好处。似乎作者认为,“有所感必有所行”,但是作者别忘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共情是把双刃剑。

●略微文不对题,主要内容是解释共情而非阐释“恶”,但总体是严谨、新颖的,还有点温情脉脉的感觉~而且我已经很久没见过这种中文及格的翻译了,十分感动

●标题有一定的误导性,没有回答开书前心中的问题,但还是读完了。自闭症的那部分有些启发。

●自闭了,共情商数25,已经在阿斯伯格综合征的边缘试探了( 不过这本书是不错的,作为该领域入门科普一中午刷完体验挺好 不太到5星的惊艳,但给4星好像也略有点苛刻了? (btw 其实是给wyn的生日礼物233

●这个理论模型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解释力很强。也如作者所说可以再进一步研究。另外共情回路受损或脑损伤或大脑发育不完全,这是给决定论加砝码呀~(被动关闭共情的情况:我无法使用自由意志-是因为我的行动是被我损伤的大脑决定的/或者大脑的发育不完全是因为童年未受到好的监护和教养-虽然坏童年不必然导向犯罪,但犯罪者必然有坏童年,因此犯罪者就依然是被制造出来的)

●才看过what's next中关于镜像神经元和“社会脑”的章节,谈神经科学的部分读起来还有几分亲切感;后半程阐释观点,有不少自相抵牾的地方。

●最近日谈公园也聊到这个问题,就是那种失控的激情犯罪怎么产生的,又或者为什么作恶的那个瞬间可以毫无人性地一直完成整个血腥事件。虽然书的内容没有多么深奥,但非常值得现代人读一读。就是朴素简单的道理懂得与践行的太少,我们的人际,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有这些糟糕。

●当然我得大部分承认作者对于共情的分析和总结,我也觉得某些行为偏差或者恶行是因为共情失调或共情短路,但是对于得出一个“要理解任何人任何行为”的结论就太傻逼了。借郭德纲老师一句就是,对于那些劝你要大度的人,你一定要离得远点,要不然雷霹着他时候会连累到你。

●不要相信CIP的分类 这是个有情怀的神经科学的书

《恶的科学》读后感(一):共情存在的意义

起初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奔着书封上的介绍去的。因为在很早之前就想要了解人性之恶,想要知道是什么让人起了恶念,从而做出一些可怕的事情。这本书也没有让我失望,作者西蒙提出了共情腐蚀的概念来形容‘恶’,而‘共情’又是什么呢?作者也给出回答。

共情是一种能力,它使我们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来回应这些想法和感受

其中‘理解’和‘回应’两个词至关重要,而‘共情’也是贯通整本书的关键词,书中多处给出了作者的实验结果来

《恶的科学》读后感(二):走出神秘回到科学,用共情缺失串联数种精神障碍

作者对于科学的态度十分值得肯定,内容有一点专业性,建议稍有基础再看。

全书主要写了几种典型的都是因为共情缺失导致的人格障碍,以及共情能力对应的大脑结构反应和部分基因位点的影响,和最后对于共情的思考和反思,值得一看。

不过,虽然作者有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思维,不过他的书中还是透露着主观意识形态。推测作者共情能力在第五级,或许是禀赋效应的原因,他还是推崇共情能力越高越好并且希望“治疗”共情能力底下的人群。但是这不影响优秀的内容。

其实我感觉他少考虑了人的理智思考对于行为的影响,也可能是因为实验样本都采集于社会各界的原因导致此因素不明显(例,中国本科率仅不到5%),因此我感觉例如对于系统化商数第六级和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描述略有偏颇。

《恶的科学》读后感(三):评《恶的科学》

强烈推荐,流畅精干地介绍了前人及作者关于共情的研究成果,虽然有局限,我们也未必赞同他的价值判断(他非常专业地清楚区分了科学实验和个人观点),但其中有很多直到今天仍算新颖(未得到社会足够多关注)的观点。任何对相关话题感兴趣的人(心理学、社会学),任何想减少、阻断这世间恶的滋生循环的人,都值得一读。

补充一下:每个人对书都有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就我个人看来,这毕竟是大众出版物,不必用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要求。科研工作者谁会读这个来了解最新成果……对大众来说,如果有更新更好的介绍,将学术成果转化成可消化、应用的东西,自然更好,但目前来看,这就算市面上心理学质量不错的书了(翻译水准不如原作,但不影响理解)。大家都能看懂,即使是没有创见、但共识的东西被更多人了解,我绝不认为是坏事。

《恶的科学》读后感(四):“通向奥斯威辛的路由憎恨铸就,但以冷漠铺成。”

疫情突然爆发,因医院收治不力,很多网友在微博上求助,而评论里却有很多质疑和谩骂,我在想是什么让他们体会不到别人的痛?还有那些官员的散漫和对生命的漠视是如何形成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共情腐蚀。共情是指能够识别到他人的情绪,并做出相应的反馈。而缺乏共情的表现是将他人视为一种物品。作者从恶的原因提出共情腐蚀的概念,继而探讨影响共情的因素,包括共情回路、基因和环境的。接着作者探讨了缺乏共情的表现形式,包括零度负面和零度正面,其中零度负面包括B型、P型和N型零度共情;零度正面的表现为虽然缺乏共情,但系统化机制超强的自闭症及阿斯伯格综合症。最后作者提出共情是一种还未充分利用的资源的观点,认为最好结束战争的方法即是产生共情,但集体共情又谈何容易呢? 随着这本书的结束,我的疑惑也得到了答案。那些质疑谩骂求助者的人和无所作为的官员的共情回路或许都出现了问题,才能对他人的苦难漠然视之。 这本书还是一本很好的育儿经,在作者谈到环境对共情的影响时,作者很贴切的用“一罐内心的金子”来比喻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对孩子内心灌注的积极情绪。希望每个孩子心里都能被装满“金子”。 最后,这本书论述逻辑简单清晰,很方便做思维导图,但同时也有论述过于简单而不彻底的瑕疵。另外,本书重于探讨恶的原因,显有涉及到探讨缺乏共情的解决方案。

《恶的科学》读后感(五):笔记

共情指关注自身的同时,能够关注他人,理解别人的想法或感受,并用恰当的情绪回应。

共情包括识别和情绪(反应)两个阶段。

共情关闭则只考虑自己的关心。

共情弱的人意识不到自己共情较弱。因为既无法关注他人感受和想法,也无法想象自己在别人心中的样子(自我觉知弱)。

零度共情有三种类型:边缘型B,病态型P,自恋型N

边缘型:缺乏身份认同,空虚,无法认识自己和他人

精神变态型:不择手段,幸灾乐祸,有工具性攻击行为,识别功能正常

自恋型:把他人当作物品

共情回路活跃不足有暂时和永久两种形式,对应人格心理学中“状态”和“特质”。

零度正面共情:认知可能低于常人,情感(反应)可以正常

发现模式,追求真理,超常道德(阿斯伯格)

系统化是一个人分析变化的模式、从中发现事物原理的能力。

系统化程度高,对严密性需求高,不关注没有定律的现象(如情绪),共情低。

共情回路的影响因素:

社会:文化约束;意识形态因素,比如人的信仰和政治目标;从众和服从;内群体/外群体认同;

心理:意图;威胁,感到威胁时,很难再体会共情;早期经验,儿时的安全依恋会促进共情的发育;腐蚀性情绪,包括愤怒、憎恨、妒忌或复仇心;

生物:基因;激素;神经系统的状态;身体状态,比如疲劳、饥饿或是醉酒;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