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妹妹,我的爱》读后感10篇
《我的妹妹,我的爱》是一本由(美)乔伊斯·卡罗尔·欧茨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512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妹妹,我的爱》读后感(一):这种案件原来不止一起,那个全美小小选美皇后,也是被奸杀在自家地下室。
恋童癖无处不在的世界里,不是恋童癖的反倒会被诬陷。也没处讲理去。怎么说,成人的世界总是太多东西,最可怕的是,成人总是那么无所顾忌,希望实现自己脑海中的东西,一逞兽欲。其实,自己有那么值得自己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人,都会是一等一的野心家。也许,一个人的方法适合于工作和学习,但是一个人的任何方法,不管看起来多么合理多么正确,都不会适合于生活。生活不是一个人的生活,我们不住在孤岛上,我们住在地球上。信任别人,比只信任自己好,最好的是,我们有那双慧眼,不但可以认识别人,也可以认识自己,知道应该怎么办?借给我一双慧眼吧,我也借你一双。我的慧眼是我的心。我觉得,爸爸的慧眼是看过太多的恶。妈妈的慧眼是只看的见利益。最管用的,还是爸爸的眼睛。
《我的妹妹,我的爱》读后感(二):重大剧透慎点
没有细看 因为要还掉了 写了不完整的梗概
kyler在体操时受伤 也许瘸了一条腿 他的妹妹bliss纯真可爱 是美国式的小明星 孩童的性感 常央求他在手上画红墨水心 他看到过母亲偷情的录像 母亲想在bliss额头上打针 好让她更美 bliss出现神志不清 瞌睡 失忆 skyler嫉妒她 bliss被神秘地杀死在家 心理治疗师给他观看女子生殖器和男子勃起模型 诱导他承认可能的罪行 被skyler抗拒 他成长为一个高大 独来独往 成绩很好的学生 爱上了一个女孩海蒂 有躁郁拔下的头发和太阳一样美丽的眼睛 喜欢自残 在乳房下缘和腹部划出伤口 所有人都认为他杀死了妹妹 友人埃利奥特和他绝交 他的母亲死去了 他的父亲告知是真空抽脂手术卷出了她的胃和肠子 她的遗物是录像带和信 表明是因为丈夫的偷情使她失手杀死了女儿并嫁祸给儿子 他的父亲也许被车撞死 之后skyler选择好好活下去
《我的妹妹,我的爱》读后感(三):力顶
感谢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虽然还没读过,但是看了简介就有一种想读的欲望,大家有空就来读读吧~
悲剧发生时,史盖乐·蓝派克年仅九岁。事隔十年之后,史盖乐才开始完整地回溯这起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的迷案——蓝派克一家住在新泽西的富人区,史盖乐的父母都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的代表,进取,虚荣,过得貌似体面而和谐的生活。在妈妈执着、严格的培养下,史盖乐漂亮的妹妹布莉丝·蓝派克在室内滑冰赛场上屡创佳绩,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泽西冰雪小公主”。正当六岁的小布莉丝离妈妈梦想中的成功日渐逼近时,她却突然失踪,尸体在家里锅炉房幽暗的角落被发现。蓝派克一家一夜间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各种猜测纷至沓来,其中有不少将怀疑投向了因为妹妹的得宠而有些被冷落的史盖乐……案件多年来一直无解,而史盖乐一家终于分崩离析。史盖乐迷失在记忆的泥淖中,备受折磨地穿越了其后梦魇般的童年和青春期。直到回忆录写至最后,故事接近尾声时,令人震撼的迷底才最终被揭开。。。。。。
《我的妹妹,我的爱》读后感(四):因为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
我想说,乔伊斯•卡罗尔•欧茨是我们熟悉的美国作家。仔细想想,这里的“我们”,大概只有一小拨对纯文学还不死心的铁杆读者。不知道有多少,数量应该很少。所谓的“熟悉”,也许只是因为欧茨几乎每年都出现的博彩公司开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赔率表的前几名。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她在我国也曾经出名过一阵子。她早年的代表著《奇境》、《他们》,中译本的销量都非常好。
最早认识欧茨的小说,是在一本美国短篇小说集上,上过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版。我是在旧书摊上买的,一转眼已经是快十五年前的事了。书上有索尔•贝娄、卡波特、麦卡勒斯、菲利普•罗斯、厄普代克等人的小说。我记得很清楚,欧茨的小说在最后一篇,篇名叫《在冰山里》。前两年我在《译林》杂志上还看过新译本。这是一篇描写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小说,讲一个修女在大学里教文学,遇到一个有才华但患有精神病的学生。修女受到这个学生的激情的影响,心神不宁,甚至对自己没有爱情没有婚姻的生活产生了怀疑。这个学生因病休学,回校后向修女借钱逃跑,修女不同意,不久后他自杀了。《苏菲的选择》里面有个桥段跟这篇小说非常类似,不知道威廉•斯泰隆是不是受了欧茨的启发。
《在冰山里》的最后,有一段欧茨的话(类似于创作谈),大意是说悲剧源于一种执念,源于人的性格、经历和生存环境。哈姆雷特的悲剧是因为他是哈姆雷特,李尔王的悲剧是因为他是李尔王。后来读过的欧茨小说,都是悲剧,无论篇幅长短,都非常注重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冲突,把主人公几十年的经历写得非常具体。应该说,她真正做到了描写“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
欧茨创作过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她最为人称道的大概有两点,一是心理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一是创作数量大,据说现在已经出了一百多本书了。所谓“心理现实主义”,或许是指比较偏重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文学中所谓的“主义”,大多是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我搞不清楚。实际上欧茨也不喜欢别人称她是“心理现实主义”的作家。说到高产,那就不是吹嘘的了,她几乎每半年就要出一本书,而且不少大部头(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本《我的妹妹,我的爱》)。她出身贫寒,靠写作成功,是“美国梦”的代表。当然,这样大量的创作,肯定会有重复,文笔也不可能太精细,自然不受某些文学权威待见。1993年,比她稍晚出道的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森是出了名的热衷于精雕细刻的“低产作家”,获得诺奖前只出版了六部小说。
《我的妹妹,我的爱》,我只看了前面几段,基本上还是我熟悉的欧茨,文笔流畅,写作技巧高度纯熟,非常详尽地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生经历,题材也是她最擅长的中产阶段苦闷的生活、扭曲的心理。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她的作品中不常出现偶然性很强的桥段,比较具有生活的逻辑。所以,这肯定不是一本悬疑侦探小说,应该不会让人觉得太惊奇。当然,以欧茨编故事的能力,也不会太枯燥。
在一篇介绍创作经验的文章中,欧茨建议青年作者要多读报。她的很多小说,选材都来源于报纸的社会版。所以,她以真实案件为由进行创作也就不足为奇了。她的创作经验,最主要的就是勇敢地拿起笔来,坚持不懈地写。此外,她还告诫青年作者,从来没有所谓的大题材,只有大手笔。
回到前面说的《在冰山里》,这篇小说的细节我几乎都忘记了,但对小说前那帧欧茨的黑白照片却记忆犹新。那大概是她二十多岁时拍的,浓密高耸的头发,瘦长的脸,气质高雅,仿佛童话中的仙女。
《我的妹妹,我的爱》读后感(五):为“插曲”吞噬的生活
描写凶案的小说,除去林林总总的悬疑探案,最有名的要算“非虚构”或“纪实小说”名下的那类作品了。比如杜鲁门•卡波特的《凶杀》(一译《冷血》),便从各个角度详尽记叙了凶案从案发、侦讯、审判到执行的漫长过程,加之对美国风土人情、犯罪心理、司法制度等各方面所作的全景式描绘,使小说以一种卓而不凡的社会洞察而独具严肃文学的深度与广度。但这类小说有一个前置因素,即案件是清晰的,逻辑推理严谨,证据环环相扣,而那些在文本中起障眼作用的非相关线索属可有可无,因其只具“移情”(就读者而言)或“非必然性”(就案件本身而言)而对整个事件不发生重大影响,亚里士多德《诗学》将之称为“插曲”:“在简单情节和行动中,以插曲式的为最次。所谓‘插曲式’,指的是那种场与场之间的承继不是按可然或必然的原则连接起来的情节”。
然而在现实中,尚有很多无法解开的谜团充斥我们的生活,对于这些事件,我们该如何确定和描述它们?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我的妹妹,我的爱》即源自一起悬案,小说揭示了“插曲”与“可然”、“必然”并非两厢对立的存在,而是模糊和易位的,前者甚至会慢慢渗透后者,取而代之为我们生活的真相或现实。
小说开场时,凶案已发生十年。布莉丝是滑冰小童星,被家人与社会寄予厚望,却在事业走向巅峰的半途意外陨落。除去书中的一个恋童癖,属笼罩在妹妹星光阴影下的史盖乐嫌疑最大。整个小说便由十九岁的史盖乐讲述九岁的史盖乐的故事构成,前者以一种局外人的眼光照视后者。然而时隔已久,懵懂少年的想法岂能轻易读出?两个史盖乐彼此分裂,各执一词,叙述在第一和第三人称之间摇摆,叙事者的身份同所叙述的事件一起迷失在叙事之中,究竟是谁在说?对谁说?究竟是客观的白描,还是主观的评论?甚至叙述的语言都是不确定的,“接下来,我居然不清楚刚才是否确实大声说了以上的话,那些话是否悄悄来到我脑海中,然后又悄悄地退出我的大脑”。叙述中那么多的切换、快进、后退、停顿、删除和修正——通常以旁注、脚注、括号、涂黑,或异体字的方式标出——透露的是叙述(无论是嵌入文本中的文字、影像还是录音资料)对于所描述的现实的一种犹豫和乏力。
亲历者的感受尚且无法梳理,何况事实真相?那些构成我们生活的“插曲”、“可然”、“必然”由是分解为一个个难以甄别、联系涣散的断片。更重要的是,小说视觉化的叙述还别出心裁地提供了一个非常规的“窥视”角度,反讽地迎合那些“善良的、聪明的、不耐烦的、有偷窥欲的、疑心很重的、对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理学有病态兴趣的……读者”,在这样的视角下,对于一桩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疑案,大众心理的阴晴转圜决定了事实的走向,旁出斜逸的种种臆测干扰甚至成就事实的真相。
在凶案发生前,蓝家本已涌动着背叛与疏离的暗潮,布莉丝实是“母亲兼经纪人”叩开名声和财富的敲门砖,然而在娱乐和消费至上主义的功利驱动下,蓝家俨然父慈子孝、夫妻恩爱的模范之家,布莉丝更被打造成了典型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励志神话。
这种内里与表象的微妙互置一直延续到凶案发生之后,彼时蓝家将所有线索尽数清除,名曰保护史盖乐实则将之推向舆论和道德的靶心,而各种“消息灵通的匿名人士”则散播种种谣言,报刊、网络、电视等媒体以无孔不入的方式,就如《1984》中的老大哥那样“看着你”。舆论监督本为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保障,在这一事件中却表现为双刃的另一面,远胜“人肉搜索”的民主暴政打着人民大众的幌子实施着极权的事实:被“看着”的鲁斯查依循着“恋童癖-性犯罪-变态杀手”的思路被逮捕发疯以至自杀,在同样的思维定势下,被“看着”的史盖乐一路辗转于各种精神卫生中心和少年教养机构,而美国发达的教育和精神医学理论也十分默契地将之纳入其研究范畴,以科学的名义得出想要的任何结论。
整个事件的重心便被如此转移和雪藏。对于史盖乐而言,最后的真相固然能够洗刷他所蒙受的不白之冤,然已无实际意义,惊悚到失真、恐怖到黑色的“插曲式”过去已经填满了他的小半生,抽空了他本如其他少年那样充满各种可能性的十年。而布莉丝的死亡和案件长期延宕乃至成疑,则是被物欲反噬的美国梦和势利虚伪、保守狭隘的社会联手造成。《我的妹妹,我的爱》并非颠覆《凶杀》,而是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揭示了“插曲”与“必然”、“可然”的置换与颠倒,这不仅是诗学意义上的,也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猜你喜欢
推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