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情感故事 感人故事 爱情故事 哲理故事 心情故事 鬼故事 睡前故事 励志故事

儿女家的“外省人”

时间: 2021-01-24 22:33:00  热度: 552℃ 

点击全文阅读

从前我们说,父母在哪儿,哪儿就是家。今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说说儿女在哪儿,哪儿也是他们的家。

拿我的父母来说,他们从没想过会在北京待这么长时间。自我结婚那年起,他们的原则一直是每年来一次,至多待三个月。我父母的观念是,你有你的生活,我们有我们的。我一直觉得这个观念有点超前,可是我的朋友说,那是因为家里有你哥哥,不然你妈才不会那么狠心。好吧,我承认我是那盆泼出去的水。可是这盆泼出去的水渐渐发现,随着事情的变化,老爸老媽进京的次数日渐增多。

比如,外孙女生病。孩子的病如同夏天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我爸我妈经常耐不住过程中的煎熬,你刚挂了电话说没事没事,他们第二天就到了。

再比如,他们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老人患病总是遮遮掩掩讳疾忌医,等你清楚病情的时候,通常已经到了要进手术室的地步,于是你发着脾气订好车票,催促他们尽快过来确诊一下病情。

还有别的突发事件,诸如要出国一段时间、家里要装修、某段时间工作繁忙等,难免又要紧急召唤。在这些回合中,老爸老妈突然意识到自己一年居然要在北京待上大半年,看清这个阵势的时候,他们自称已无力扭转。我妈还会失落地加上一句,自己的家还没暖热,就又出发了。

严格来说,我的父母是步步沦陷的,他们在老家那边,无比理智地保留着自己的一席之地。而我的一个同学,父母直接在女儿所在的城市安家落户。那个没怎么操过心的独生女,刚到广东某城市工作没多久,父母就放心不下,处置了老家的房产,随女儿迁徙至广东。之后的几年,女儿在当地结婚生子,父母也已经把那个城市当成自己的家。

当然还有基于各种原因的“被逼无奈”,各种状况的“不得不留下来”。

总之,你慢慢发现,这个城市里装满了口音各异的父母。他们相约去超市买菜,在楼下碰到一定不忘交流当天的市场行情。他们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点去公园跳舞,俨然一种大规模的露天聚会。他们推着宝宝出去散步,热火朝天的方言碰撞有一种天然的剧场效果。

他们聊天的内容多是儿女、孙辈,或者即将降临的孙辈。我有一次正好碰到我妈的新朋友,我妈热情洋溢地介绍,这就是我女儿。在还没走远之前,我听到一串老妈从未在我面前表露过的溢美之词。我着实有点意外,回家后打趣,我有这么好吗?我妈倒很实在,很干脆地回我,知道什么叫聊天吗?我终于知道自己在她们的交流中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过是个话题人物罢了。

在我看来,这些身在儿女家的外省人,有一种十分难得的精神气质,那就是明明不那么喜欢这片土地,仍然保持着热火朝天的生活状态。有一句话似乎是这么说的,我不害怕开头,只是害怕不知道结局。这些父母,他们也很清楚与这个城市的开头,只是不知道会如何收场吧。这座城市里有太多跟着老板的指令选择居住地的白领金领,没准儿哪一天,老板一纸调令或者一个许诺,他们就被空投到了另一座城市。我相信,他们的父母一定会紧跟其后,重新开始适应另一座城市。

相比而言,我们这一代做了父母就显得有些自私。我们也会讨论将来要不要生活在儿女的身边,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小区,保持一种有距离的亲近。讨论的结果是,没人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圈子。可是上一代不一样。那么多身在国外,短暂或长期照顾孙辈的老人,他们更是生活中的勇士吧。而所有这些身在异乡却义无反顾的父母们,他们心里最大的愿望,其实特别简单,那就是儿女在哪儿,哪儿也是他们的家。

猜你喜欢

推荐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