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大象的证词读后感1000字

时间: 2021-02-24 20:28:53  热度: 285℃ 

点击全文阅读

《大象的证词》是一本由[英]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象的证词》精选点评:

●还不错,闲时消遣

●可能主旨很好,但是内容(或者翻译)连贯性、可读性一般吧...

●娓娓道来的故事,絮絮叨叨的叙旧,阿婆的书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本的立意很好,但是故事一般,连我都能猜出来

●简直是我看过的最烂的一本,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差点弃了

●猜出凶手!

●啰嗦的想直接看剧透...

●其实还是很温馨的,但是前2/3确实有些单调,而且人物没有立起来

●一般般,最后一章看下就好

●小说比较套路,作为译者为了自己的付出果断加一星 -V-

●柔情故事却没有产生什么感触……

《大象的证词》读后感(一):本可以成为多元真相的智性探索 ,却虎头蛇尾结了局的平庸之作

读到一半已经猜到结尾,算是最没有挑战性的一本。不过讲到大象和记忆的部分倒很有意思:

“了解人们记忆中残留的事情是很重要的,尽管他们也许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发生,以及什么导致了它的发生。但是他们可能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也无法知道的事情。”

人人都是大象,但人人看到和记住的东西不一样。在这个意义上,真相本就是多面的。如果波洛不是侦探而是历史学家,他最后大概会变成一个承认真相相对论的人吧。然而他是侦探,这本小说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真相作为结尾,才能让人放心地合上书。所以这个精彩的开头,到最后模模糊糊地结了尾。

不过,再怎么精彩动人的爱情故事也不能掩盖我对于这个多元真相的智性探讨没能进行下去的失望。这本书到一半就已经让人猜到结尾,也没法带来一般读侦探小说时与作者斗智的快乐。

三星,为了虎头蛇尾。

《大象的证词》读后感(二):三角恋的悲剧

这个故事的新词语不错,大象不会忘记。

奥利佛太太又出现了。

在某个文学午宴上,一位从来没见过的太太考克斯夫人向奥利佛太太询问她的教女西莉亚的父母死亡是怎么回事。西莉亚是考克斯夫人养子的未婚妻,她试图拆散他们,为了养子的亲生母亲留下的钱。

那么西莉亚父母双双死亡是怎么回事呢?在她父母死亡之前,她的阿姨在几周之前也去世了。真相是,几周之前去世的是她妈妈,被她阿姨害死,而她的阿姨在她妈妈死亡以后代替她生活,她爸什么都知道,为了解决他跟这两姐妹的事情,他杀死老婆的妹妹后自杀。啊我讲故事真的不太行,少了很多东西。

波洛和奥利佛太太从各个角落收集信息,从四顶假发上推断出两姐妹身份互换,再找到关键人物获得真相。

我奇怪的是,快结束的时候是特意让读者看出来姐们身份互换,还是因为我看多了所以抓住了重点?

还有结局有点仓促,我还以为后面还有呢。

《大象的证词》读后感(三):看完猪看象

不是更公平吗? 连读五只小猪和大象之后发现它俩的共同点:以前的案子 靠的是在场者和关系者的回忆而拼图 对读者来说 现场破案的话侦探可是能由现场的空气感受到不对劲 也能随意走动 检查现场物品的联系 而读者的处境可就离得很远了 而对于猪象这两本来说 信息更接近侦探掌握的 侦探和读者要比之前平等许多 。好在写写书本身 感兴趣心理学这本书读了好久 最后也离真相很近了 但可惜没在终章之前好好整理做出自己的推论。其实这个结果和动机并没有很难猜也没有太意料之外 个人更喜欢猪一点 最后放一点摘抄 1人们看到某个人从过去向他们走来总是很高兴的 2有证据,有动机,有作案时间,有线索。案件就此了结(反话) 3您知道有些人是什么样的,他们总是带着疑问,问一些事情、想知道你的一切。您从来不问问题。您过去经常带我出去看戏,或者让我吃好东西 4不错,也可能不是那么明显的好处。可能会使某人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说动机) 5“许多人热衷于跟他们无关的事,”波洛说,“还有更多的人甚至抛开自己的事而去关心那些跟自己无关的事。” 6爱可以很容易地变为恨,恨一个你曾经爱过的人,总是要比继续爱这个人容易得多。 7但我们是人类,而人类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够忘记过去。

《大象的证词》读后感(四):大象的证词(完全泄底)

故事摘要奥利弗夫人(A)请求波洛(X)帮忙调查一件十多年前的案件。她教女西莉亚雷文斯克罗夫特(B)的父(C)母(D)多年前被发现在一处悬崖上被射杀,现场有一把手枪,枪上有两人的指纹。警方不能判定到底是他杀还是两人互相射击的自杀约定。

A出席文学晚宴时,伯顿考克斯(G)说B或许会嫁给她的儿子德斯蒙德(E),她想知道究竟是C杀了D还是D杀了C。

通过与相关人员谈话得到的线索:

1.CD均有可能出现外遇,所以可能是情杀。 2.D拥有四顶假发, 3.D中有人住了两三个月的院,有可能是身患绝症绝望后相约自杀。 4.D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姐姐F,传言她杀死了自己的一个孩子。CD死前三周,F梦游摔下悬崖死亡。5.E是G收养的,E的生母死后将大笔遗产留给了G。 6.F患有间歇性的精神病,时好时坏。最早C喜欢F,后来喜欢上D并与D结婚,F心怀怨恨。 7.CD死的那天,带着一条狗去散步,D的尸体上有狗的咬痕。

真相

F在和D散步时将D推落悬崖,D在临死前嘱咐C照顾好F不要报警,于是C让F带上假发冒充D。虽然不能报警,但是C决定扮演处决者伸张正义,杀死F然后自杀。

G关注这件事是希望利用精神病遗传这一点阻碍B与E结婚。

细节(加洛韦):“波洛先生,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您偶尔会有一种调查过去凶杀案的冲动,这种情况已经有两三次了吧。”。 “当然,有三次了。”斯彭斯警长说,“我应该不会记错,又一次是受一个加拿大女孩所托。”(五只小猪) “还有另一个案子,…,一个女孩说她在一次聚会上目睹了一起谋杀。”(万圣节前夜的谋杀)(加洛韦):“所有的证据都记录了肉眼可见的事实,…,但是一切又都不对劲。” “你以前也有这样的感觉,是吗?”波洛转向斯彭斯说道。 “是的,在清洁女工谋杀案中。”(清洁女工之死)(奥利弗):“就是那件油漆匠被枪杀或毒杀的案件。那是在海边一个防御工事之类的地方吧。尽管一个当事人都不认识,你还是找出了凶手。”

《大象的证词》读后感(五):现有条件下,正义无法实现时,该怎么办?

高能预警,涉及大量剧透,除非对阿婆作品极其了解,否则不要随便【展开全文】

刚看完《大象的证词》,案情不用猜,简直就是明摆着,私以为算阿婆水准以下作品~不过好玩的是,本书延续了作者一直以来对于实现正义的某种看法,简单列一下:

1934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s 东方快车谋杀案

1939 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无人生还

1949 Crooked House 怪屋

1972 Elephants Can Remember 大象的证词

1975 Curtain-Poirot's Last Case 帷幕

除《无人生还》《怪屋》,其他均属波洛系列。五本书,探讨了在现有法律条件下,恶人、罪人无法得到应有惩罚时,以私力救济实现正义的理念与方式。前后跨越四十余年,阿婆态度始终未变。而且在阿婆(1890-1976)晚年作品《大象的证词》中借各种人物多次强调:

他(阿里斯泰尔)说:“……因为我接下来要做的事——你一定要知道。多莉不能再继续活下去了。如果她靠近小孩,她一定会夺走更多的生命。她没有权利再继续活下去。但是你一定要理解,泽莉,【为了完成我将要做的这件事,我必须同时付出自己的生命。……正义必须得到伸张,而我要来充当这个处决者。……】”德斯蒙德:“【一个人被杀死了,另一个人则充当了处决者,从而保证了不会有更多的孩子被伤害。即使他做错了,人们也能原谅他。而我认为他并没有做错。】”西莉亚说,“【我认为我父亲是个勇敢的人,他做到了我母亲临终前祈求他做的事。她拯救了我母亲深爱的姐姐。我想要这么去想这件事——我这么说真是傻——】”……西莉亚的声调忽然恢复了正常,“她并不是个好人。你没法让自己喜欢一个这样的人。如果她尝试改变自己的话,也许她能够变好,也许不能。如果她无法变好的话,人们应该把她看作一个得了重病的人——比如说,一个得了瘟疫的人,村子里的其他人不会让她出门,也不会给她送吃的。因为如果那么做了的话,全村人都会死。类似这样的情况吧。”

至少在我看过的书里,阿婆过去从未像在《大象的证词》中借多人之口,从各种角度如此清晰地阐明私力救济中直接由个人行刑以实现正义这一理念的正当性、道德性。尤为重要的是,大侦探波洛也是在《帷幕》中以此作为临终的谢幕。

其中稍有差异的是《东方快车谋杀案》,此书处决者非一人,且没有以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这显然不符合阿婆在自己作品中所体现的正义与道德观~但换个角度就明白了,其本质是一样的,多个处决者相当于现代法律框架下的陪审团,他们可以决定犯人、罪人的生命,且不用牺牲自己的性命。

当然,时过境迁,对于死刑、一命换一命式的复仇、私力救济,今天人们的看法又有不同。比如,死刑,其实是在以杀戮的方式制止杀戮。既然杀害人命是罪恶,那么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命——即便他是杀人犯,难道不也是罪恶?在我朴素的道德观看来,杀人就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这一点上我支持死刑。但问题是,处死此人时,总得有个人来执行杀人的动作,挥刀者、扣扳机者、触电击按钮者、注射者等等,为什么要让这些无辜的人来背负杀人的罪责、心理压力、精神折磨?围观者可能无所谓,但这并不是简单轻松的工作,如果换我来,我下得去手吗?未来我将如何面对自己?所以,由此我又有点反对死刑~

为了实现正义,善良正直的处决者杀死了十恶不赦的罪人、恶人、邪恶的推手……最后,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以死作为代价。阿婆的小说世界完美地解决了我对死刑的种种纠结。可现实世界永远不可能像如小说般,给你一个如此圆满的因果……

又及:

《大象的证词》中另一位配角是常见于波洛系列的那位著名女作家 Ariadne Oliver阿里阿德涅·奥利弗。由于我正在看《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An Autobiography》,惊喜地发现奥利弗夫人对保姆的看法、少女时代在法国求学的经历等等明显都有阿婆自身经历的影子~显然奥利佛就是克里斯蒂的投射,至少可以简单粗暴地讲Ariadne跟Agatha,连打头字母都是A,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