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100字

时间: 2021-02-24 21:22:24  热度: 228℃ 

点击全文阅读

《九月的十三天》是一本由[美] 劳伦斯·莱特 (Lawrence Wright)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月的十三天》精选点评:

●里面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失明的以色列士兵的儿子把父亲牵到坐轮椅的埃及士兵面前,两人互相问候,而这位失明的父亲对儿子说,不要害怕,这些阿拉伯人是好人。这个场景让我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有限的和平如此珍贵。作者的写作风格很有特色,有历史的冷硬,也有坚硬之下的克制和悲悯。

●原来萨达特就是那位阅兵时被打死的总统…

●如何把枯燥的政治会谈写得引人入胜?作者无疑采用了一个取巧的方法:插入与会者们的过往

●回顾了戴维营的十三天,中间穿插了很多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和相关人物生平的介绍,看过此书,对了解早期中东战争的历史很有帮助,也可以让我更加辩证地看待如今的巴以关系。作者是个严谨的学术派,表达的观点比较客观,

●140916

●实现和平比打赢一场战争更难,即便只是有限的和平。2002年诺贝尔奖是对卡特迟来的颁奖。

●插敘亂七八糟 後記最精彩

●在主题内容中添加对历史背景,重要人物的穿插叙事,让枯燥漫长的会议纪要显得立体丰满又惊心动魄,此书可作为新闻著作的一个典范。作者立场不偏不倚,针对中东问题的症结将阿以双方各打五十大板。整个戴维营会谈仿佛就是一出历史的闹剧,最后诞生的协议更颇具戏剧性。如非卡特这位富有宗教救世情节的超级大国领袖硬要充当中东地区的弥赛亚,埃以间的纲领性和平协议可能永远不会达成。但血腥的事实让戴维营中憧憬的和平显得异想天开,萨达特死在他国民的枪下,贝京在自己发动的战争中倒台。在今天,内塔尼亚胡继承雅布廷斯基与贝京的衣钵实现着“大以色列”计划,阿拉伯诸国仍旧拒绝承认以色列,独立的巴勒斯坦遥遥无期。纵观中东几十年的冲突,和平在尸山血海中艰难前行,可能只有等到墓穴填满的那一刻,中东人民才可能看见和平实现的曙光。

●挺好

●九月的十三天,卡特、萨达特和贝京妥协中缔造的有限和平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一):续疑似勘误

1. P001 Para1 Line1 “大提顿国家公园”,P173 Para2 Line4“大蒂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通常译为大提顿国家公园;

2.P173 Para4 Line4“拔示巴”,Line5“拔士巴”,英文Bathsheba两种译法都有,但前后文应当一致;

3.P229 Para3 Line1“布里克”,P230 Para2 Line1“布瑞克”,前后文应当一致。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二):什么是不能谈的?

这是一本关于1978年戴维营埃以和平谈判的书,作者以艰难的谈判进程为主线,将中东几十年纷争的历史,每个谈判主角的人生经历递次展开,看起来非常过瘾。 只是说,历史毕竟不是电影,谈判不是某个英雄的振臂一呼而各方摈弃前嫌,而是各方有些肮脏的利益交换;谈判最终还是得依靠卡特的强势,以埃以两国对美国的利益依赖,逼迫各方接受谈判条款;条约的签署成功地分裂了阿拉伯世界,以色列成为最大赢家;而谈判中真正的英雄萨达特,则被伊斯兰极端分子视为与魔鬼妥协的罪人,在谈判3年之后被当众枪杀;中东从此固然实现相对和平,没有再次出现全面战争,但纷争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继续在国际新闻扮演主角。 BTW,意外收获,书中讲到,谈判方案制定中,美方参考了哈佛大学 Roger Fisher的谈判技巧;循着脚注,找到了Fisher教授的一本畅销书《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Without Give In》,看了几十页,非常棒。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三):贝京和萨达特两个最强硬的领导人竟然谈成了和约

约旦国王被阿拉伯自己人刺杀,萨达特被埃及自己人刺杀,拉宾被以色列自己人刺杀。极端分子,假借所谓正义之名,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进一步推向深渊。

有人会说,贝京是这些极端恐怖分子的榜样,成王败寇,但至少贝京对犹太人的温和派是忍让的,有时候甚至自身受辱受攻击也没有制造内部混乱。

好多人说卡特无所作为,但促成埃以和谈,虽然协议不完美,但其意义怎么夸奖我都觉得不过分,埃以实现和平,消除了该地区爆发大的战争的可能,为冷战两大超级大国消除了一个战场,避免了多少生灵涂炭。

贝京和萨达特两个最强硬的领导人竟然谈成了和约,简直不可思议。要是谈不成,形势会怎么发展,以色列就能占住西奈吗?卡特反脸,还能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吗?新的战争新的冲突是少不了的,那么以色列还能吸引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去支持这个扩张的事业吗?犹太人的悲情还会获得广泛同情吗?那些反犹势力岂不更得势?

中东问题今后往何处去,看不到方向。以色列是民主国家,经济科技军事发达,与美国价值观一致,这使其优势会保持相当长时间,但以色列和美国的极右思想和势力的存在和占主导,会使其道德优势越来越下降,也会使其内部分裂,社会的进步受到更大阻碍,当然巴勒斯坦人是最受损的一方。

中东问题从阿拉伯各方角度看,也看不到积极的情况,埃及、约旦是稳定的一方,但其力量太小,文明进步太慢,无法成为主导力量,其他阿拉伯国家,各种专制独裁混乱宗教极端主义,不能指望其起到积极进步的作用。

巴勒斯坦人,包括西岸加沙及在周边国家的难民,将往何处去,这是最大的现实问题,他们自己斗争解决吗,难。谁会真正帮助他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看不到。如果时间再回到1947年,他们还愿意按联合国的决议建国吗?有欠缺地解决问题,难道比几代人流离失所、无家无国更不能接受吗?

我觉得进步的事业,每一点点进步都应该抓住。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四):《九月的十三天:卡特、贝京和萨达特在戴维营》读后感

在《九月的十三天》中,作者按自然日划分章节,详细讲述了1978年9月5日至17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撮合下,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举行谈判,磋商和平解决中东问题,并最终签订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戴维营协议”——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此书出版于2017年9月,但为了突出事件的年代感,封面封底都采用泛黄的老照片设计,乍一看给人一种年代颇久远的老书的即视感。

将此书列入书单是因为之前读“大国外交三部曲”之《峰会》时,被三位有着不同宗教信仰、背负着三个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发展使命的领导人,在冲突的夹缝中辗转腾挪,峰回路转的谈判过程所吸引。

摆脱了《峰会》中单一篇章的束缚,《九月的十三天》得以有更大的空间还原历史,将峰会上各类观点的交锋、各方对诉求的坚持与让步刻画得更为淋漓尽致,足见作者对史料收集、整理、编排的熟练。个人认为全书最令人称道的是在每一章节中,作者都会有意识地铺垫一些“知识点”,包括主要人物的成长历程与性格特点、埃及以色列的建国历史、中东局势与军事冲突的背景等,让读者充分感知与会各方,特别是萨达特和贝京——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二人鲜明的个性和处事风格,在历史抉择时刻所面对的局面和需要考虑的情势,进而影响个人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对议题的争持与妥协。

单纯从峰会的成果来看,“戴维营协议”仅仅算得上是一个妥协性产物或者半成品,因为诸多决议仍然需要埃以两国政府审议,仍然需要两个国家更多细节的进一步磋商,和平的最终落实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甚至是一个“没有人满意”的和平协议,这一点从事后卡特输掉大选、萨达特遇刺身亡、阿以巴以纷争不断皆可体现。但就结束当时阿以战争状态,加速地区和谈进程,使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由对抗转向对话发展来看,无疑有着巨大的分水岭般的历史意义。

无论是卡特、萨达特还是贝京,都不是以个人身份参加戴维营峰会,也不是以个人身份发表观点和进行决策的,而是代表着身后数以亿计的普通民众、利益集团,乃至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从这点来看就不难理解协议谈判过程之艰难和成果之可贵了。

全书内容丰富,翻译也无明显瑕疵,推荐给对国际关系、阿以冲突、现代中东历史有兴趣的人读。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五):做抉择的是有情绪的人

(仅写给自己作为读书笔记)

幼时总在七点的黄金时间听到某个我不甚了解的词:巴以冲突。他们为了什么而发生冲突?为什么二战后那么多边界划分问题都已被妥当的解决或暂时地搁置,而到了2020年1月,特朗普仍然需要推动双方达成 “犹太人在西岸有定居点”的协议?在我读过上一本更重故事性的《破碎大地》中,作者将中东问题归结为种族和政治问题,而本书则将重点放在宗教冲突之上——表面如此,事实上更进一步拆分,莱特所勾勒出的是千年宗教影响框架下文化和历史的冲突,以及对土地占有合法性的根源问题。可以说,其它的所有问题都围绕着后者展开:

1. 当大多数的人民都相信某些地点有着超越土地本身价值的意义存在时,没有政府可以做到在这一问题上让步,除非当权者带着勇气政治自杀。但即使是采取了这种自杀,也不能保证条款在下台后仍然有效——事实上,莱特在文中多个事件中都巧妙的点出了“人”所具有的反复无常的特性,条款是用来提供稳定性的,但是当内容没有被认同,也没有手段能强迫执行时,任何时候条款都可能变成空洞的几行字。争议下的土地里有油,有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有宗教意义,有以往被夺去的生命和家园,所以到最后,其实双方也没能真正的达成一致。

2.对土地的占有——如果我们说一块土地应该属于某些人民,那么这种占有应该如何定义?是人可以在上面居住,自治,具有军事力量吗?占有是否意味着排他性?对定义的讨论衍生出一系列更多的问题——以色列人是否可以具有自己的定居点,是否可以有空军基地,是否可以有军队?这种占有可以被改变吗?反击是不是意味着占有土地具有合法性?莱特笔下的贝京在这些问题上是执拗的。可能他的坚持本质就是贪婪(靠堆砌建筑材料抢建无人的定居点是很脏的行为),但是追溯源头,正是宗教上的各执一词以及犹太人的历史角色给了他周旋的空间。

莱特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他在为过去的事件和现在的行为搭建桥梁,展示过去如何像修长的影子那样不可分割的和当下的行为交织在一起。在写人和写国家历史时他都用了这种手法。大抵也是因此,评论中有对其‘学术性’不强的批评,因为他个人构建出的事件逻辑确实占了一定的篇幅,看起来像故事而非简单的事实叙述。但是,这种写法也让他展示出了历史问题是如何由层层叠叠的巧合堆积起来的。历史并不简单的是‘在某一天发生了x’的事实,有很多的浪潮推动着它,才会最终呈现出人们所看到的结果。他很诚实的展现了我们如何会在很多事情上犯错,说谎,固执己见——他展现了人性起到的重要作用。这很重要,因为最终作出抉择的,其实大多数时候仍然是有情绪的人。在读到最后卡特给每一个贝京的孩子提供签名时我真的有被打动到,因为那种行为确实展现了礼貌、关怀、以及在意,即使它抱有一定手段和目的。莱特写贝京有被感动,甚至因此重新开始考虑自己的抉择,我愿意相信那是真的。

除了阿以冲突的背景知识外,在本书中另外还有很启示性的内容我大概能想起两处,一是谈判的“单一文本理论”。这是一个真实有效的谈判手段,即使在日常讨论中也能被运用,表现为在意见不合时先聆听对方的发言,认可那些你确实能够接受的内容,再就其它内容较平和的提出意见。赞同的技巧会营造一种难以被拒绝的氛围,本质上也是在作出开放的接受姿态并企图达成‘相互理解’的积极尝试。人很难和反对自己的人交流,这是一种本性。另一处是散落在各处的,从来没有被纠正并且以后人类也会不断再犯的各类错误,包括且不限于:选票作假(p123, 死人出现在投票统计中),对不利于自己的信号视而不见(p244, 战斗集结),死亡统计数字修改(p281, 前后报告不一致),为自己的行为撒谎以赋予合理性(多处,p281中说杀死逃跑村民因为敌方军人穿女装逃跑)。这些错误提醒我,人很容易自欺。

萨达特最后被恐袭身亡其实还是有些令人唏嘘。在推进事件中每一方都有极大的勇气:通宵达旦的写出几十版的卡特,提供让步的萨达特,甚至是放松一点自己执着的贝京。也许当推动的意愿足够强,行动足够坚定,仍然有一些好的结果能被达成,虽然并不总是如此。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