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長樂路读后感锦集

时间: 2021-02-26 00:34:09  热度: 353℃ 

点击全文阅读

《長樂路》是一本由羅伯.史密茲(Rob Schmitz)著作,時報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42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長樂路》精选点评:

●也许每个当代中国人讲述人生和和家族故事都不可避免地碰触到时代动荡和无耐。局外人的清醒、信任优势、简单化的理解甚或偏见,作者都没有刻意隐藏。能看到对于倾听与理解所做的努力,穿插重要历史事件地解释方式因为目标受众是美国民众而可以理解。某种程度上, 对于我这样历史学得支离破碎的人也算一种新角度。有些故事荒诞如同传奇,但另一部分的我清楚地知道他们熟悉而真实。其实不太同意带着恶意或者只关注负面的说法,那些在体制中坚毅地隐忍顺从,等待机会调整角度迎接时代浪潮的人们,那个出逃父权和暴力横行的家乡成为独立女性楷模的花店老板,那种坚韧和毅力,还有在无限膨胀的自由中寻求皈依始终向善的年轻人,都是上海向前奔跑的注脚。

●不屬於老百姓的夢~

●这条我出生的路上,几个人和几个家庭的故事相互穿插,投射出整个国家70年的跌宕起伏。新闻采访和非虚构写作的典范之作,我会推荐给每个记者做教材。可惜台译者还是有意识形态局限,很多选词习惯性地过于偏负面,过于生硬。

●读驻华记者写的四五本非虚构类作品,从《行路中国》到《工厂女孩》,都有所感触,但书中写实人物毕竟与生活相去甚远,所以读过就读过了。直到这本。长乐路一带可以算是以前经常走动,现在还是愿意探访。书里记叙也似乎是我生活中可以窥见的部分,虽然越读越沉重,而且令人悲哀的是,这些似乎都是真实的…

●已购。以长乐路上几位居民为样本,从他们个人的历史中能反映出中国建国后的重要事件,再反观他们现在的生活。大体而言,中国梦就是一个巨大的讽刺,那不是百姓的梦。好奇大陆版本中会删掉多少,虽然作者也没有说出太多内幕,但是问题恰恰在于在大陆,即使是人尽皆知的东西也无法出版,那样属于妄议朝政。。。

●怅惘。看完心里像是郁结了某些东西,我以后要通过自己的笔表达出来。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全都被裹挟在同一个漩涡里,或挺身挣扎,或随波逐流,但殊途同归。身不由己是早已注定的命运。如今,这个漩涡正在发生变化,却无人能预测它的结局。

●1.这样的纪实题材作品本不需要由外国记者来撰写。2.中国作者写同样的题材只能无奈地扭扭捏捏曲笔。3.这位外国记者像中国作者一样精准地捕捉了中国人的“国民性”。4.这位外国记者比中国作者更为敏锐地捕捉了中国人的“个体化”。7.简体版的删改处理整体上没有伤筋动骨,但是删掉了若干作者的精彩论述和段落,导致有些地方行文逻辑出现跳跃。9.此类单看上去仿佛“人畜无害”的个人故事,合在一起就成了以小见大,不同中国人的小历史拼贴在一起,足以窥见更接近真实的中国大历史。于是,《长乐路》遭遇了与央视口述历史《客从何处来》突然被停播类似的命运。10.老一辈善于故意遗忘个人的过往历史,新一辈难以知道过往的那些历史,甚至不知道身边正在发生的历史,于是我们真的需要更多的此类作品,为我们记录这个时代最真实的脉搏与细节。

●魔幻现实

●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无比的真实

《長樂路》读后感(一):老外看中国

老外看中国,日本人准确些,老美不太行,半罐水多,不管他在中国待了几年,实际上并没融入到中国的文化中,不理解中国文化,就凭接触到的个别人与物,容易以偏概全。何伟也是,只是稍好点。其实中国人写中国人是最好的,但是我们有些顾虑和限制。所以我们对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什么样特别好奇,不过看看就好,不要太当真,真正的中国,他们不懂。

《長樂路》读后感(二):内容上,作者态度上,文体讨论上

内容上,我看到这个名为“体制”的东西向幽灵一样盘旋在人们的头上,有人选择反抗,有人选择逃离,有人选择身处其中寻找机会,共通的是他们都想获得更好的人生,无论是功利性的挣钱还是面向自我的心灵追寻; 逃离家乡却被户口制度制肘的赵小姐,年轻批判的却成为现在社会提倡而无可奈何的冯大叔,希望富裕过上自己渴望生活不断陷入骗局的傅大婶,政策造成一家人分崩离析的王铭一家,自由自在四海为家夏天回乡避暑的乞丐张乃善,逃离体制单位追求个人价值的三明治店老板ck,被地方强拆却又坚信领导和体制法制正义的陈里长。每个人物都是如此的鲜活,他们活在当下,和我们一样每天面对着苦楚和无奈,但也苦中作乐。

对于作者,我敬佩这样的田野调查态度,就像拍纪录片一样,和采访/拍摄对象成为朋友,彼此交换不同的看法,聆听、记录、总结、反思,不急不躁脚踏实地;

对于文体,我不确定书中的景色和氛围描写是否适用于纪实文学,因为文学性的描写渲染了心境和气氛,产生被作者带着感受的感觉。同时,作者对于一些采访对象的主观揣测我不知道是否应该相信,观察到的现象如果被作者主观冠以观点进行拼凑,这样应该如何看待?

我看的繁体版,和简体版有一些差异,都懂。

《長樂路》读后感(三):庶民的长乐路

涉猎台版书至今,已购阅数百册。历史政治题材,由于内容熟悉,品读甚快。其他的台版书,就数《长乐路》看的最快,两天不到看完了大半。

长乐路位于上海老城厢的旧法租界,作者在书中的每个章节都写到午后抑或是傍晚,长乐路上梧桐参天,树林阴翳,扎根生长。

就文学色彩而言,台湾译者的翻译只能将就台湾都市人的语境。针对某句、某词,我不禁要揣摩再三,方才明白作者的本意。接地气的内地版本,一版印刷后便悄然下市,奇货可居。

作者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中国大陆用了40年时间取得了西方国家400多年的经济成果?书中,作者仔细深入访谈发掘了每户人家在49年后经历的事件: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困难、文革、政治风波等等。是的,光文革所波及的人口就超过一亿人,普天之下,谁能偏安一隅,悠然自得?国家政治力量强力主导下,长乐路上的庶民丧失了自己的权益。土地被征收、房屋被强拆、诉冤无路,以至于不得不以自身性命激烈抗争。在诉诸于国富民强,国家才有希望的宣传下,个人的悲剧只是一桩个案,一篇报道里的一句话,被淡化、漠视。最终一道围墙,满墙壁画,生生隔离了繁荣与现实。

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有空访沪,想象把自己装扮成破帽遮颜过闹市的路人,走一遭长乐路,对号入座CK的餐厅。也许寻访的结果一无所获,那就独自伫立在落日楼头,回望申城苍天吧。树犹如此,情何以堪?

《長樂路》读后感(四):我的上海,以小见大

身为上海人,实际并没有“真正”走过几次长乐路。对于长乐路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与淮海路几乎平行的一条双车道马路而已。

看了某人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还有一个人用长乐路写了一本书。但说到这本书没有再版,不禁好奇书中到底有什么东西,使它无法广为传播。

有机会终于看到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外国记者用在上海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写的一本有点类似“专栏故事”组成的“集合”。有些背景叙述可能涉及了一些不太希望被讲述的领域,所以造成整本书无法再版。

作者将其在上海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个个小人物,将他们的平凡生活集合在一起,一个上海乃至中国现代的发展历程也就被缩影成了一个个为所知或不为所知的“点”。那种平淡的叙事感,会让人觉得,或许有些故事,中国的作家或记者或许能用更深刻的手法去剖析。但现实,确实那些深刻的东西并不能让人畅所欲言,所以让外国的记者用中西方社会对比的方式,能更好地谈一些国人不方便公开谈论的东西。

实际书中很多的场景、抱怨、不满……,或许是每个老百姓的日常话题,但这些东西总是不能在明面上说的。有时,“皇帝的新衣”背后的缘由其实并没有让人啼笑皆非。

在各种宣传下,很多现实问题被各种引导式的宣传所遮盖。所以在微博等媒介上所看到的对一切“国外势力”的“喊打喊杀声”,颇让人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似乎现实与我们的感受是隔离的,公开场合所看到、听到、感到的体会与现实生活似乎不在一个轨道。

作为一个上海人,对书中几篇以上海人为故事主人公的篇幅内容,总有种感同身受的体会。那些曾经让上海人震惊、讶异的事件,在时间和宣传中,渐渐被淡忘。但却从不曾真的被从记忆中抹去。

对任何一个制度,可能在以一群人为牺牲品的同时,总有另一群人享受着那些被牺牲的人所留下的利益。

长乐路,或许哪天会去认真地走一下,再真正感悟一下书中所说的那些曾经发生的过往。

《長樂路》读后感(五):面对这么重的戾气,我很失望。

很多朋友觉得这书客观真实。

我没有度过英文原作,但是台版翻译,让我看到了对岸对大陆的戾气。

全文春秋笔法,遣词中蕴含地对大陆的鄙夷,对思想的愚弄令我无语。

我用书里的原句来举一个例子吧。

“……即1849年确立的法国租界。打从那时起,法国就为一个个弱势族群提供庇护,比如1860年,由暴动农民发起对抗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此地就收容过成千上万寻求避难的中国难民。此后即便每任该市的中国领导都表示反对,剧场、电影院、舞厅仍在法国保护下繁荣兴盛,很快地教堂、寺庙、清真寺也多了起来。”

说实话,这段话描述的事实大差不差:1、上海法租界收容战争受害人民 2、上海法租界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产业这块整得明明白白。

但是这句话几个用词很有意思,首先“庇护”这个词就选得很有意思,荫庇保护,瞬间将瓜分中国的法国形象拔高了十倍,就是“可怜的上海弟弟你太惨了,让我来保护你吧!”让人一下子忽略了丫入室抢劫犯的身份呢。之后也使用了“收容”“保护”等词,突出了侵略者的英雄形象,让人瞬间觉得,嗯!侵略得好!多亏了你们!中国人民才受到了保护!(这叫客观这tm不是滞胀吗?)

客观的翻译应该把把法国拟人化的“保护”换掉,就事论事“在法国占领时期,上海法租界剧场blabla繁荣起来”

这其实也是比较低级的手段,更不易察觉的是这段话里对“概念”的反复混淆与玩弄。

“弱势族群”-“暴动农民”-“中国难民”这三个概念的含混不清,与刻意混淆。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暗示:法租界外的,都是弱势族群,跟法租界内的华人不是一个种族,法租界外的人叫中国人,租界内的不是中国人。

再来“清朝”-“中国”这两个概念的刻意混淆。

这个暗示就很高级,因为很多当代中国人也没搞清楚民族与国家与朝代的关系。这种混淆很容易让人将清朝等同于中国,将过去等同于现在。

再来就是“中国难民”-“中国领导”这两个概念,其实说的是清朝时期,民族战争与革命战争的受害者,与清国和中华民国在法租界派的官员。完事这里根本就不说清楚,直接中国领导,中国难民…如果单摘出来仔细分辨,自然不难想清楚,但是如果放在这段话里,一气读下来接着往下读,这就是一种强烈的暗示,暗示彼时的中国与今时的中国概念等同。

嗯,现在在察觉了这一切之后,再反上去重读一遍这段话,应该可以感觉到更明显的一阵恶心了叭。

嗯,这就是戾气,这就是…对岸很重的戾气。

这,也就是,被语言玩弄的真实。

全文如此,我很失望。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