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是一本由梁启超 / 等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1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精选点评:
●民国大家的作品选读,深入浅出,适合初读者。
●好书
● 那个时代的人治学严谨,态度端庄。《论语》要好好读!
●梁先生眼界和思想的确是高。
●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太喜欢这套书了。“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 ̄▽ ̄)
●一些很好的演讲稿
●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这书感觉极好极好滴
●好书。我们青年时期迷茫的问题,前任早就考虑过了。集合了大家的智慧给出的方案。充满力量的演讲集。感谢推荐给我这本书的人
●生活极简单,内心极其丰富
●沈从文那篇最精彩!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读后感(一):七七之书评
书名很鸡汤,取于书中梁启超的演讲,也为此书名买单。豆瓣评分高达9.3,个人却认为言过其实,其实就是收录了民国时期一群大儒的一家之言,现在读之多有晦涩,不同的时代同样的观点却难有共鸣,不推荐!不过,最经典的还是书名,给人以期望,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新时代,我们也要努力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读后感(二):推荐青少年读的书
#专注书单#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今天读完一本#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书名取自梁启超先生的文章,是上世界各领域大家的演讲文集,当然主要是文学大家。这本书并不是如书名一般的鸡汤合集,而是诠释读书人生等话题的一本文集。 时代不同所处的角度和看待问题上还能得到统一,这怕不是读旧文的乐趣之一了。总有些见解能历久弥新,即便历经岁月长河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如果我更年少时读到它,可能会更加喜欢,因为每篇文章都蕴含独特且真诚的道理,也许能点破我当时的疑惑,洞悉之前的处境。 这本书整体也很可爱,非常小而且薄,适合平时很忙的人偶尔翻翻也许能有所感触,但我更希望青少年去读读,也许对他们大有裨益。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读后感(三):先思索,再读书
看书名以为是鸡汤文,没想到都是国学大师文学名家对后生的经验之谈,怪自己太主观,摘录鲁迅关于读书的两条:
1。 "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2。 "萧是爱尔兰人,立论也不免有些偏激的。我以为假如从广东乡下找一个没有历练的人,叫他从上海到北京或者什么地方,然后问他观察所得,我恐怕是很有限的,因为他没有练习过观察力。所以要观察,还是先要经过思索和读书。
总之,我的意思是很简单的: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读后感(四):有用的鸡汤
极简阅读这个系列不喜欢的地方就在于书名太鸡汤了,好在它的鸡汤都有勺子。这一册汇编的都是演讲稿,包括胡适、钱穆、汪曾祺、鲁迅等大家作品,书名来自梁启超1922年受苏州学生联合会之邀的一次演讲。
如果编者能注明每一篇的时间、地点及受众就更好了。好在每一篇都是名篇,百度一下基本都有。阅读前后还是应该了解背景,但无须用力考据。
无论是谈为什么读书、如何读古诗,或是谈中国文化之精神、谈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这些名家的演讲稿里,普遍是用浅显直白的语言把专业的事情说明白,把复杂的道理捋清楚,让人觉得亲近和佩服。
时移境迁,那些观点依然有着现实意义。例如沈从文1941年在西南联大的演讲谈短篇小说,他谈到与商业习惯上的“成功”相比,不受关注反而能随心发展,反而能从“附会政策”向“说明人生”转变。
与其“得到多数”,不如成为诚敬从事的少数。
《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读后感(五):记录有所收获的观点
胡适《为什么读书》中说到读书是为了读更多的书,拥有新的眼光和更高的境界去看待以前看不懂的书。所以笔墨越多的人越能从简单的材料中看出深意。对这一点深以为戒。
钱穆《我们如何读古诗》:人格精神与文学创作息息相关;“我们学做文章,读一家作品,也该从他笔墨去了解他胸襟。我们不必要想自己成个文学家,只要能在文学里接触到一个较高的人生,接触到一个合乎我自己的更高的人生。比方说,我感到苦痛,可是有比我更苦痛的。我遇到困难,可是有比我更困难的。我是这样一个性格,在诗里也总找到合乎我喜欢的而境界更高的性格。我哭,诗中已先代我哭了。我笑,诗中已先代我笑了。读诗是我们人生中一种无穷的安慰。有些境,根本非我所能有,但诗中有,读到他的诗,我心就跑进另已境界去。”“读诗”是人生的无穷安慰,这一观点让我心有戚戚焉。
老舍《我的创作经验》:“我的脾气是与家境有关系的。因为穷,我很孤高,特别是十七八岁的时候。一个孤高的人或者爱独自沉思,而每每引起悲观。自十七八到二十五岁,我是个悲观者。我不喜欢跟着大家走,大家所走的陆似乎不永远高明,可是不许人说这个路不高明,我只好冷笑。赶到岁数大了一些,我觉得这冷笑也未必对,于是连自己也看不起了。这个,可以说是我幽默态度的形成——我要笑,可并不把自己除外。”这种悲观的幽默态度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
沈从文《关于短篇小说》:“必须把人事和梦两种成分相混合,用语言文字来好好装饰剪裁,处理得极其恰当,才可望成为一个小说。”“我们得承认,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照例会使人觉得在真美感觉以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我说的向善,这个词的意思,并不属于社会道德一方面做好人的理想,我指的是这个: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普通做好人的乡愿道德,社会虽异常需要,有许多简便方法工具可以利用,上帝或鬼神,青年会或新生活,或对付他们的心,或对付他们的行为,都可望从那个多数方面产生效果。不必要文学来作。至于小说可作的事,却远比这个重大,也远比这个困难。如象生命的明悟,使一个人消极的从肉体爱憎取予,理解人的神性和魔性,如何相互为缘,并明白生命各种型式,扩大到个人生活经验以外,为任何书籍所无从企及。或积极的揭示人,一个人不仅仅能平安生存即已足,尚必须在他的生存愿望中,有些超越普通动物的打算,比饱食暖衣保全首领以终老更多一点的贪心或幻想,方能把生命引导到一个崇高理想上去。这种激发生命离开一个动物人生观,向抽象发展与追求的兴趣或意志,恰恰是人类一切进步的象征。这工作自然也就是人类最艰难伟大的工作。推动或执行这个工作,文学作品实在比较别的东西更其相宜。”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另一首有名的唐诗:“君家在何处? 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看起来平平常常,明白如话,但是短短二十个字里写出了很多东西。宋人说这首诗“墨光四射,无字处皆有字”。这说得实在是非常的好。 语言的美,不在语言本身,不在字面上所表现的意思,而在语言暗示出多少东西,传达了多大的信息,即让读者感觉、“想见”的情景有多广阔。古人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是有道理的。 国内有一位评论家评论我的作品,说汪曾祺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每一句都是平平常常的话,放在一起,就有点味道。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语言不是一句一句写出来的,“加”在一起的。语言不能像盖房子一样,一块砖一块砖,垒起来。那样就会成为“堆砌”。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包世臣论王羲之的字,说单看一个一个的字,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字的各部分,字与字之间“如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中国人写字讲究“行气”。语言是处处相通,有内在联系的。 语言像树,枝干树叶,汁液流转,一枝动,百枝摇;它是“活”的。“语言的美在于话与话之间的关系。”“文气”概念,我应该好好研究。这个同样适用于电影之中。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