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温故一九四二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 2021-02-24 17:44:33  热度: 191℃ 

点击全文阅读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本由刘震云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01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故一九四二》精选点评:

●用温故来作标题,文字比影像要有更强的说服力,天灾是个幌子,人祸还是主要,历史是百分之一的人创造吗?百分之九十九的生生死死,还会有人记得吗?他们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但历史历来与他们无缘,历史只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委员长思索: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他们思索:我们向哪里去逃荒?/这位军官说:“老百姓死了,土地还是中国人的;可如果当兵的饿死了,日本人就会接管这个国家。”这话我想对委员长的心思。当这问题摆在我们这些行将饿死的灾民面前时,问题就变成:是宁肯饿死当中国鬼呢,还是不饿死当亡国奴呢?我们选择了后者。

●剧本部分能看到电影里剪掉的部分

●欣赏这种主题,但不是很能欣赏文字风格。

●书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是关于1942年河南饥荒的历史调查,后半部分则是电影1942的剧本。 故事取材非常好,反映的历史现实让人唏嘘,统治阶级对灾民的无视让人愤慨,正如书中所说,对于领袖来说,三百万饿死是远不如丘吉尔感冒重要的

●剧本不错,报告体有点弱。

●天灾往往都来自于人祸

●所谓:“据省田管处负责人谈,征购情形极为良好,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这“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王芸生)

●高级通俗纪实文学。

●[email protected]文化园。某文化圈友人很看不上刘震云,说他苟且。我没读过,这是第一本,觉得很好。

●“我紧闭起眼睛,静听着路旁吱吱的独轮车声,像压在我的身上一样。”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一):历史是掌握在多数人的选择中

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小说(小说版调查报告),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电影里的情节(当然,电影要叙事,情节更完整),当时看完电影,内心确是久久不能平静的,可能我也像那位记者一般——站位不高、目光短浅罢。我能理解,作者笔下的讥讽之意,用“宁愿跪着活也不愿站着死”来抨击当局的“自私”。其实,在我觉得,历史虽掌握在少数人的掌权中,更强调多数人的选择。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二):爷爷

一九四二,河南饥荒,爷爷从河北武安逃到山西一个小村。和村里的二爷三爷成为兄弟,他是长兄。后来在姥爷家做长工,在村里安家落户。他一辈子勤勤恳恳,典型的庄稼人,热爱食物,热爱土地。在没读这本书之前,我不懂爷爷热爱食物的程度,所以经常和他开玩笑,这个不能吃,坏掉了,扔啦。他每次都急冲冲过来和我说,不能吃,我吃!现在想想,对于一个曾经因为食物背井离乡,逃荒的人来说,这种玩笑太恶毒了。

妈妈几次说要带爷爷回老家去看一看,爷爷每次也都笑着答应。希望某天带爷爷回家看看。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三):类报告文学的中篇小说

天灾,干旱虫害,人祸,苛捐杂税,将农民丢弃在水深火热中。一九四二河南饥荒事件虽没有如夹边沟那般精神压迫人生囚禁,惨死数量可不是一个数量级,饿殍遍野,尸横大地。灾难败露了兽性,仁义道德弃之,廉耻人性抛之,最为触目惊心的是血亲骨肉来满足生存欲望,禽兽不如,扭曲沦丧。国内舆论或被封杀,或缄默不语,或满腹狐疑,国民政府视而不见,自欺欺人,若不是国外媒体披露才惺惺作态,愤起拍案,佯装痛心疾首,以求维护国际声誉。即便如此,救援财物还被中饱私囊,层层削减克扣,于是宗教势力和侵略主义趁虚而入,填补精神和生存上最低卑的需求。文字扎心刺骨,电影一九四二只能再现一二,毕竟不能做个禁片,止步于广菊过审,而且是对广大民众视觉感受,心理底线的负责。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四):吃的问题

去年在老家和发小吃饭,几杯酒下肚之后,趁着酒劲,他说起了自己家里的一些事。

发小红着脸,说:“有一次我去爸妈住的老房子看他们,到了之后突然想喝啤酒,我就打开冰箱门,结果大吃一惊。你猜怎么着?”

“怎么着?”

“冰箱里啊,已经被各种吃的东西塞的满满的,连放一瓶啤酒的缝儿都没有。”

“没啥奇怪的啊,你爸妈也不喝酒吗。”

“问题是,我爸妈也吃不了那么多东西啊。谁知道那些吃的在冰箱里放了多久了!”

“你没跟他们说清理一下?东西过期了可是会吃出毛病的。”

“怎么会没说呢!都说了几百遍了,不听。”

“后来呢?”

发小嘿嘿一笑,“我趁着他们不注意,把家里的那些过期的东西,一股脑都装起来扔掉了。简直大快人心!”

“这不就没事了吗!”

发小叹了口气,“就为这事,我还和爸妈吵了一顿。”

“你扔错东西了?”

“怎么可能!我都检查过才扔的。那些肉,至少在冰箱里放了三个月,都长毛了!还有那些饮料,保质期180天,生产日期竟然是两年前!”

“那吵什么呢?”

“我爸妈觉得,那些东西一个都不该扔。”

“为啥呢,不是都过期了吗。”

发小放下酒杯,靠近我一些,“之前我也不明白为啥他们非要把东西烂在家里,之后几年陆续听了些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算是有些明白了。”

“原因是?”

“六十年代没饭吃啊。我爸妈可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那时候,有的吃就不错啦,还管什么过不过期呢。”

“可是,现在不用这么节省了啊,东西都多到吃不完了。”

发小斜着眼睛看了我一眼。“养成习惯了呗。对我们来说,根本不知道没饭吃是什么感觉,但是我爸妈那一代人可是有过切身体会的。”

对于发小提到的这个陌生的时代,我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好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发小也放下酒杯,继续说道:“后来啊,我对以前的事来了兴趣,就去找我爷爷,老爷子特别会讲故事。”

“哦?有啥新鲜事,快讲讲。”我一下子来了兴趣。

发小眯着眼睛,“我问我爷爷,爷爷啊你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什么大事啊。”

“你猜怎么着?老爷子笑着跟我说,亲身经历的大事儿,逃难呗!”

“为啥要逃难?”

“没吃的,家里又穷,不跑就是等着饿死。”

“往哪里逃?”

“一路往西走,最终在西安落了脚。”

“为啥不去上海呢?”

“傻小子,那时候还打仗呢,总不能不要命。”

“那往南方走呢?”

“人生地不熟,过去心里没底啊。还是往西走心里踏实些。”

“到了西安就好了吗?”

“比之前好些,毕竟不是灾区,但还是吃不饱。”

“有什么办法呢?”

“能有什么办法,又不是我们一家挨饿,以前都那样。有个成语不是叫忍饥挨饿,还真是那么回事。”

“对了!”老爷子突然一拍大腿,“你大舅他们不是去当兵了吗,就是因为在部队能吃上饭啊!以前啊,军队可是个好地方,起码不会挨饿。你可以去问你大舅。”

说到这里,发小突然沉默了,好像在用力回忆着长辈亲口诉说的故事。我不敢打扰他,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手里的烤串变得更香了。

原来,中国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真的发生过吃的问题。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五):抛开政治来说,“天灾”面前或许没有“人祸”

试想,五千年来,灾难有多少,是独独1942吗,肯定不是的。可是从死的人数来说,1942是最多的吗,也不是的。那为何1942却让人记忆深刻了呢?是因为这一部小说吗?还是电影的演绎呢?也许都不是的。

人要活着,一要吃饭,二要睡觉。粮食若真的颗粒无收,应该是每一个人都饿死,显然这不是每一颗粮食无收,而是相对程度上,对于“某一群体”的,几近于颗粒无收。那么收下来的粮食去了哪里呢,书中说是苛政杂税上交军饷。国民政府还加倍收粮以供军用。蒋介石认为,军人饿死,便亡国,百姓饿死,只是饿死的只有百姓而已。这又出现了明显的悖论,军人,难道不是人民吗?那些军人不也是从一个普通百姓,被纳去充军了吗?在这样的政府观念下,只有逃难的人群,流离失所的悲剧。

书里说,蒋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可是这些事情,是凭他一己之力,一个领导班子就能拿下的吗。抗战,是他上战场,用身体堵炮口吗?

假若没有蒋介石,没有国民政府,在这场灾荒面前,在中国博大的土地上,外省不可以支援吗,外国不可以支援吗,可惜当时,中国内外交困,内无安定,外无援助,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瓜分着撕裂着我们的民族,侵占我们的一切。

这种情况下,无论天灾与否,能亡我们的,都是人祸。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并不因为天时地利,人才会和。而是因为有人和,才有了所谓的天时地利。而有了因为天时地利下的,人更和。

天,总是那个天。地,也还是那片地。人,却可以改变这一切。

天灾面前,若有人和,那天灾或许就不算天灾,而是患难见真情。像1960初国民经济困难,1976唐山大地震,1998洪水,2008汶川大地震,我们不否认这些灾难,可令人动容的是灾难无情人有情,是全国上下一心的鼎力援救,是无私奉献的官军士兵,是每一位捐款捐资的爱心人民百姓。而1942令人唏嘘之处就在于,中国这时积贫积弱,连一场雨,一块地,甚至一粒麦子,都可以成为摧毁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已不是一个人的生死或者吃过不吃外国粮所能改变局面的了,人民已被压迫千年,受侵略百年,活下去是每个人最真实的希望。不是不爱国,不是不想活,人人都想活,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只是故乡的土地结不出能哺育自己的种子,只是自己的国家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何须苛责一个孤儿不孝顺爹娘,又站在道德高地上去职责那些难民是没有骨气的亡国奴呢?他们是无辜的,或者只是逆来顺受的,只因为他们是百姓,是被统治着的只懂得看见统治者下跪的百姓。他们要做的,只是繁衍生息,做一个延续民族,或者延续自己子孙后代的人类本能。你可以说逃兵亡国,走狗叛徒亡国,而那些老百姓什么也没做,只是被逼把粮食交给了军队政府,而自己选择流亡。这时候他们接受的粮食,也仅仅是有关于生命的粮食而已。他们没有违背自己的本职——被统治,与延续生息。而被谁统治这个问题,建立在谁可以使自己繁衍生息之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姓又是有选择权的。爱国,与不爱国,又是建立在百姓选择基础上的。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百姓为仁政而爱国。

没有国家,又何来爱国呢?1942年在军阀混战政权交替中的广阔中华民族疆土上,百姓又该 “爱” 哪个“国”呢?作为一个百姓,又在被哪个“国”而“爱”呢?

偏偏在人不和的时候,怪罪给天灾。天恐怕也不会承认它给了灾。

这不是什么饥荒,这根本不是一场饥荒,这只是中国沉痛的历史中,一段关于黎明百姓的真实描绘,这是乱世的人民真实写照。不是1942,也不是1943,是从1842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以来,一百年来的受苦中的中国百姓。

好在,我们已走入新的时期,我们有了袁隆平,我们度过了那个黑暗的时代。

愿这盛世,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