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悉达多》读后感精选

时间: 2021-02-24 17:37:29  热度: 229℃ 

点击全文阅读

《悉达多》是一本由[德]赫尔曼·黑塞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悉达多》精选点评:

●一个人可以砥砺自我,超脱满足。而一个家庭的维持、一个孩子的养育却必须是世俗的。感触最深那一段是他在河流惊醒,发现自己度过了多少荒芜的虚妄的岁月。

●会重读

●其实就跟普通人一样,在成长中年轻是自信,蔑视一切,冲动,容易迷失自我;稍微年长时,经过年年岁岁经验累积悟出了很多关于生活的实用性道理,但仍旧会被亲情这种东西束缚;但现实中的人不会做到像老年的悉达多那样四大皆空的,所以所谓的“唵”只是一种美好的向往。

●三分半

●爱是信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每个人都是悉达多,每个人都不是悉达多。

●人的一生对于宇宙万物来说如此渺小,所以我格外珍惜一切我所见,爱万物,爱所有事情,除了爱其他都不重要。

●这本悉达多算是诸多译本中较新的版本,购自京东。书中对智慧的传承阐述得十分明确,那就是:智慧或者真正的悟道并不能透过所谓教义或者言语来实现,简单来说就是一定要身体力行的去悟道。而不是像戈文达一样,他虽然追随了悉达多,也是一心悟道,可因为不愿独立思考,永远只能是个追随者,是众生的代表,不能顿悟。 说这本书还让我们看到了,西方精神形态接受并传承东方意识的一种特殊融合。 不管你把它看做宗教类书目或是仅仅将它看作对自身精神世界的一种剖析工具,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渐入佳境

《悉达多》读后感(一):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的杰作

《流浪者之歌》(国内译为悉达多,Siddhartha)是黑塞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大学生几乎人手一册。

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大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其作品影响着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百年不衰。他一生阅读过大量中文书籍的德译本,如《道德经》、《庄子〉、《易经》、《论语》等,曾在给作家罗曼罗兰的信中写道:"老子多年来带给我极大的智慧和安慰,道这个字对我意味着全部的生活真谛"。黑塞在接触老庄哲学后,他曾给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一封信中写道:"老子在德国目前十分流行,但所有的人都认为他的理论十分矛盾,然而老子的哲学思想实际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地看待世界,认为生活是两极的。” 他说“我想弄清楚所有宗教以及表现在人类身上的一切虔诚的形式中那些相通之处,那些超越一切民族差异的、那些每一个种族和每一个个人都能信仰和尊重的东西”。

《悉达多》读后感(二):杂感

看完以后思绪万千。我不知道它应该算是文学还是哲学。不过又何必分得这么清呢?最终来看,实质来看,也是分不清的。

黑塞说,这部书写的是他的信仰。黑塞的信仰,是爱吧。

从书里,看到婆罗门悉达多的一生,从青年到老年,最后,我们看到了自己。

我们总是被目标牵制着,一个接一个,马不停蹄,永无止境。这样真的好吗?我觉得不好,正如书中所言,我们探的时候,是看不到其他东西的,生活从旁溜走了。

或许我们应该寻找:自由自在,独立存在,漫无目的,而非探索。生活在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生活之外。也就是说,我们得去经历所有那些,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懂了的东西。我们要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走自己的路。

最重要的是,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东西。爱是让我们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东西,爱是我们的天性。突然想起moss那一句:“要你们人类学会永远理智真的很难。”

真的很难,也很难得。也幸好学不会永远“理智”。

人的一生,究其根本,是多么短暂虚无,所有人都会走到一个终点。

可是终点,同样是起点。看众生相,就可以看到,人生是体验,生命是永恒,爱是永恒。

和谐统一,善恶交织,美好与丑恶共存。

复杂的,完整的,完美无缺的“唵”。

《悉达多》读后感(三):一点感想

初闻德国作家赫尔曼 黑塞的作品《悉达多》很容易联想到佛教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即佛祖释加牟尼。“悉达多”的意思是”目的达到的人”。小说的主人公可以看作与释加牟尼联系密切,却又不尽相同。

开始都这本书也是偶然的机遇,最初听说来自b站小隐的推荐,她对这本书的推荐重点在于悉达多“历经世界欢愉,最终明白死亡才是最终归宿。”还提到一部美剧《shameless》将这本书作为一个重要的道具,可为全剧点睛之笔。看到她介绍这本书的激动之情,我也不禁多这本书产生了好奇。周六和弟弟逛书店的时候,竟然看到新华书店有售这本书,就直接买回来读了,很惊喜,因为觉得我们县城的新华书店进书非常的任性,遇书几率更大于找书。

书非常的薄,读起来也非常的吸引人。当然,往简单来说,这只是一本对自我内心的探究过程的书,还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但是,说到他为什么具有吸引力,我又想起b站的另一位up主发条张对于霍建起导演的《大唐玄奘》的评价。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未觉得精彩,画面很美,演员很卖力,竭力还原了历史,但是很难说明白为什么就是觉得不好看。发条张一语中的,这部电影的人物没有内在冲突,玄奘自己的内心没有任何波澜。这就造成了观众并未与他一起经历生活的历练,与思想的升华。人与人,自己与自己内心的冲撞,在冲撞中经历痛苦与欢愉,思想也由之蜕变,这一历程或许正是人生最具光辉,最吸引人的所在。

佛祖释加牟尼出身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净饭王的太子,少年时代接受婆罗门教的传统教育,学习吠陀经典和五明。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生子。释加牟尼自幼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生活,29岁离家,到处寻师访友,探索人生的解脱之门。(摘自百度百科)可以说,释加牟尼是经历了人生、家庭的欢愉之后选择了追寻内在自我的道路。

小说的主人公悉达多是一位生活优渥的婆罗门人,从小接触的便是雄辩、艺术、深思潜修。他的生活十分单纯,探求智慧便是他的所求,当他感觉到周围的人们已经将自己最好的才智都传给他的时候,内心的不满足感让他的灵魂无法安宁。悉达多开始走向往更高、更大的智慧探求的道路。

《悉达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二部分由八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都是悉达多思想进程的一个段落。

“婆罗门之子”阶段的悉达多与好友戈文达一起修行,练习雄辩,练习欣赏艺术,练习沉思潜修。被父母视为骄傲,深得周边人的喜爱。但是周围人所教授的智慧远远无法满足悉达多的需求,他毅然选择离开故乡坐上苦行僧的道路。

“与沙门在一起”阶段,悉达多与戈文达成为了沙门,在树林中修行。作者描述到,“他杀死自己的意识,扼死自己的回忆,让自我潜入上千种陌生的躯体之中,如:动物、尸体、石块、木头、流水,但是每一回他总是又惊醒转来,时而在阳光下,时而在月光下;他仍然还是自己,在轮回循环中摇摇摆摆,感觉渴望,制服渴望,又重新感觉新的渴望。”我感觉这一阶段的悉达多的参悟方式很像早期的王阳明的“格物”,对着竹林,对着山水,希望感知宇宙奥妙,却并未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单纯的潜入万物,循环往返,日复一日,或许只能得到片刻的宁静,睁开眼万物依旧。

“迦泰玛”是作者塑造出的一位智者,被信徒们尊称为活佛。戈文达决心追随活佛,成为其弟子,归于其思想。而悉达多依然未从活佛的思想中得到满足,他询问活佛,“噢,尊敬的圣者,你能不能用话语,或者通过演讲告诉我,你在领悟时期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领悟活佛的学问包括许多内容,你已经讲授了许多,要活的诚实正直,要避免做坏事。而在你这番极其清晰明白,极其可贵的演讲中却没有包括某一项内容:这就是没有包括可尊敬的圣人自己亲身生活经历的秘密,他曾如何作为一个个人生活在数以万计的人中间。”或许这时候悉达多领悟到,亲身的历练才是自己修行的正途,听信他人的学说只会让自己更加的困惑。他说道,“这样也是我为什么还要继续流浪的原因——并非去寻求另一种更为美好的学问,因为我明白,不存在这种学问,我只是要遗弃一切学问和老师,我要单独一人去攀登我的目标,或者死亡。”

悉达多或许从内心的禁锢中“觉醒”过来,“我再也不学《瑜伽吠陀》,再也不学《阿达婆吠陀》了,我也不再当苦行僧,从事任何一种苦修了,我要从我身边学起,要当一个小学生,要认识我自己,认识悉达多的秘密。”

第二部分的悉达多开始了俗世的历练,他能够感知身边的万物,欣赏他们外在的美,跟随卡玛拉学习爱情,跟随商人卡玛斯瓦密学习经商。在悉达多看来,他们都是儿童似的人,他参与其中,却又将自己孤立其外,保持时沙门的思维方式。但是渐渐的,他也堕入轮回循环之中,成为儿童似的人。他不禁开始忧虑,他感觉自己陷入了“僧娑洛”之中,自己就像在玩一场儿童的游戏,这场游戏也许玩起来很迷人,一次,两次,十次——但是可以永远永远一再玩下去吗?

此时的悉达多经历爱情的欢愉,拥有了无上的财富,经历了一次次惊心的豪赌,经历过赢,亦经历过输。他感觉到自己无法再这样继续下去,曾经他的引以为傲的能力——思索、等待、斋戒,已经离他而去,他感到自己想要离开了。

“在河边”他重遇了好友戈文达,经历年岁流转,他们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戈文达依然追随活佛,悉达多依然在独自探索。他跟随渡船夫华苏德瓦学习摆渡技能,两人平静地生活于河边,摆渡僧侣民众,与河流对话,从河流中汲取智慧,成为人们口中的圣人。

日子并不会这样让其平静,悉达多遇见了自己的儿子,一个生活境遇,所思所想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悉达多极其痛苦的与儿子相处,经历者父子两种思维的冲撞。茫然间的悉达多想起了自己的父亲,自己毅然决然的离开家乡,想起父亲的隐忍与退让。他最终亦感觉到,“对儿子的这份爱,这份盲目的爱是一种狂热,是十分世俗人性的,它就是僧娑洛,一道暗淡的泉水,一股阴暗的水流,尽管如此他也感觉到,这种感情并非毫无价值,而是必然的,它产生了他的天性。他不得不遍尝一切,乐趣也好,甚至还有愚蠢。”

悉达多的所有经历,一点一点累积,最终塑造了他的思想。作者最后安排的是他与好友戈文达的对话,一位历经了苦修与世俗,一位用智者的思维包裹自己。戈文达口中永远是哪些充满哲理的思想,但是他的内心却并未达到平静,他依然会怀疑,会惊惧,会向往,但是他的修行让他必须压制这些思绪,强制自己进入所谓的正途。

悉达多对戈文达说,“对于我,唯一可做的事情是:能够爱这个世界,不蔑视它,不去憎恨它和我自己,能够怀着爱,惊叹和敬畏的情感去观察它,我以及其他的一切生物。”这或许就是经历万千之后的悉达多所获得的最终的平静,闪耀着圣人的光辉。而人也一样,捷径所得往往囫囵,只有经历万千,才能感悟万物,心境平和。

《悉达多》读后感(四):文字本身的魅力

1.他爱喜大多的一切言行,而他最爱的还是他的灵魂,他的高贵的、火一般的思想,他那些炽热的愿望以及他的崇高使命。

2.他愿意追随悉达多,这个最可爱、最完美的人。当悉达多有朝一日成为一个神道,终于到达光辉灿烂的境界时,戈文达也将自愿追随他而去,做他的朋友,他的伴侣,他的仆人,他的持枪随从,他的影子。

3.洗礼当然很好,但它们终究是水,它们不可能洗去罪孽,不可能治愈精神上的渴求,不可能解救心灵的恐惧。

4.——所有这一切在他眼里都毫无价值,一切都是欺骗,它们臭气熏天,散发出欺骗的恶臭,一切都是假象,而装得却似乎有思想、很幸福、很美好的样子,实际上全都在无可奈何的腐烂变质。世界的味道很苦涩。生活是痛苦的。

5.他杀死自己的意识,扼死自己的回忆,让自我潜入上千种陌生的躯体中,如:动物、尸体、石块、木头、流水,但是每一回他总是有惊醒转来,时而在阳光下,时而在月光下;他仍然还是自己,在轮回循环中摇摇摆摆,感觉渴望,制服渴望,又重新感觉新的渴望。

6.我们探寻慰藉,我们探寻麻醉,我们学习种种修行技巧以求得自我麻醉。然而最根本的是:我们没有找到那条路中之路。

7.一个人怎么思想都是合宜的。

8.唯有通过思想才可能给感觉以理性认识。

9.这个女人解开衣裳,从衣裳里露出一对丰满的乳房,乳房里流出了汨汨乳汁,悉达多仰卧着,吮着乳汁,这个乳房里的乳汁又甜又浓。这乳汁有女人和男人、有太阳和森林、有野兽和花朵、有每一种果实和每一种乐趣的味道。

10.一对情人在一次爱情的欢乐后彼此不应当立即分开,如果他们还没彼此让对方惊叹,还没有像应有的那样互相征服,那么两个情人就谁也不会产生腻味和无聊的感觉,也不会出现滥用自己感情或者被别人滥用感情的恶劣情绪。

11.你也不爱任何人——否则你怎么能够把爱情当做一门艺术来经营呢?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人也许不会爱人的。儿童似的人们却会爱,这是他们的秘密之处。

12.这种感觉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是必然的,因为它产生于他的天性。他不得不尝遍一切,乐趣也好、痛苦也好,甚至还有愚蠢。

13.这个智慧归根结蒂无非就是一种灵魂形成的准备,一种能力,一种神秘的艺术;它能够在生活中的每一瞬间进行和谐统一的思索,既能够感受到和谐统一,也能够吸入这种和谐统一。

14.世界上的人,只要还没有熬到头,没有得到解脱,那么一切都会重复,重复忍受这同样的痛苦。

15.当悉达多全神贯注地谛听河水所唱出的千百种声部的歌曲时,当他既不带烦恼,也不带任何欢笑地倾听时,当他的灵魂并不同任何一种声音相关联,却让自我的融入其中时,他所听见的是一切,是整体,是统一,因为这首由千万种声音组成的伟大歌曲已凝聚成一个独一无二、无比出众的字,它就是完美无缺。

16.探索应该称为:我有一个目标。寻找则应该称为:自由自在,独立存在,漫无目的。

17.人们能够找到它,能够生活于其中,能够享受它,能够因它而造成创伤,但是人们却不能够叙述和讲述它。

18.一种真理如果是片面的,那么就会让人们挂在嘴边说个不停。人们头脑能够想到的思想,嘴巴能够说出的话语,都是片面的,一切都是片面的,一切都只是不完整的一半,一切都是整体、圆形、统一体中的残缺部分。

19.因为我们受到一种错觉的支配,认为时间大概就是现实。其实时间并不是一个真实的东西,我对此已有过许多次经验,如果时间确是非真实的,那么,看来存在与自然世界和永恒之间、痛苦和幸福之间、善和恶之间的差距,似乎也只是一种错觉了。

20.在有罪孽的人身上,现在和目前就已存在未来的活佛的影子,他未来的一切已全部具备在他身上,你会崇敬他、崇敬你自己,崇敬每一个未来可能会变成活佛、眼下却隐蔽着的人。亲爱的戈文达,世界是不完善的,或者可以理解为正走在一条通向完善的漫长道路上。不,它在每一瞬间都是完善的,一切罪孽本身便包含着宽宥赦免,所有孩童身上都具备老年的东西,一切婴儿身上都带着死亡,而一切死亡者却有永恒的生命。没有一个人能够预测另一个人的道路会有多么长,强盗和掷骰子的赌徒会发展成活佛,而婆罗门会发展成强盗。在深邃的冥思中人们有可能使时间中断,使一切过去的、现存的和未来的生活同时呈现,使一切都美好,一切都完善,一切都属于婆罗门。因此在我眼中什么都是好的,死亡和生存一样,罪孽和圣洁一样,智慧和愚蠢一样,万物原本如此,一切都只需要得到我的认可、我的允诺、我的亲切承认就行,因而它们于我总是美好的,绝不会有任何损害。我从自己肉体和灵魂的经验中知道我十分需要罪恶,需要肉欲欢乐,我追求财富,爱虚荣,需要最卑劣的悲观失望,以便学会放弃抗拒,学会爱世俗世界,不再使任何人对我寄以希望,那我和假象的世界相比较,把我想象成某种完人,而我则对世俗世界只是听其自然,还它的本来面目,我愿意爱这个世界,愿意隶属于它。——奥,戈文达,就是我意识中的一部分思想。

21.我却不能够爱话语,因而种种学说对我毫无作用,它们没有硬度,没有温软,没有色彩,没有棱角,没有香气,没有味道,它们除去话语外便一无所有。

22.他不再看见自己朋友悉达多的脸,却代之以其他的面庞,许许多多、长长一大串的脸,像一条汹涌大河似的面庞,成百张脸,成千长脸,一张张来了又去了,又一下子同时出现在眼前,所有这些脸都不停的变化着,不断更新,然而统统都是悉达多的脸。他看见的是一条鱼的脸,一条鲤鱼的脸,永远痛苦的大张着嘴,这是一条死鱼,眼球也已破碎;他看见一张新生婴儿的脸,红红的,满是皱纹,因啼哭而歪扭着;他看见一张杀人凶手的脸,那人正将一把刀子插进另一人的身躯,——就在这同一瞬间,这个犯人被捆绑着跪在地上,一个刽子手猛然一下砍掉了他的脑袋;他看见男男女女的赤裸裸的躯体,正做着爱情的剧烈姿势;他看见直挺挺的尸首,它们安宁,冰冷,脸色苍白;他看见无数动物的头,有公猪的,有鳄鱼的,有公牛的,也有鸟类的;他看见许多神道的像,有克利什那神和阿耆尼神。他看见所有这些躯体和脸庞以千万种方式互相联系在一起,每一个都声援着另一个,他们爱着,他们恨着,他们消亡了,他们又获得了新生,每一个都抱有死的愿望,有一种对于短暂人世的痛苦而热烈的忏悔感,然而没有一个得以死去,每一个都只是自我转化着,连续不断的新生,又连续不断的获得一个新的脸庞,而在这一张脸和另一张脸之间并不存在时代的区别——所有的这些躯体和脸庞都静息着,流动着,生产者,漂浮着,又互相汇集在一起,而恒久的在一切之上的仍是某种薄薄的、无实质的,但却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好似铺上了一层由水所形成的薄壳、模型或者面具,这个面具微微含笑,这个面具正是悉达多含笑的脸庞,这脸庞这是他,正是戈文达刚刚在一瞬间用嘴唇轻轻接触过的。此刻戈文达看到,这个面具,这个和谐统一的面具是高高超越于一切流动的躯体上,这个永恒存在的面具是超越于千百万生者和死者之上的,而悉达多脸上的笑容也完全同他一样,同时也和迦泰玛活佛脸上的笑容完全一样,活佛的笑容他从前曾满怀崇敬地凝望过上百次,都是同样的平静、细致、不可捉摸,也许还带点儿亲切,带点嘲讽和聪慧的神情,是千百种变化多端的笑容的总和。

《悉达多》读后感(五):如何成神—关于《悉达多》的一些摘抄和感悟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而悉达多所追寻的这一种境界,也就是黑塞所追求的这一境界,就是老子的道法自然了。悉达多从出生伊始就生活在形而上的宗教教义、仪式和言语中,为了内心先天被灌输的信仰而学习努力着。但是他怀疑这周围的一切,他要寻找心中的真理,但身边虔诚智慧的父亲和教士却始终未寻找到内心的真理,于是他又执拗地离开家乡和好友一起,试图从沙门的苦行主义中探求真理。他自认为内心的不好的欲望已被苦行主义的生活所压制。他和好友一起参见了活佛,好友因此投靠活佛,他们分道扬镳。他觉得自己是孤独的,因为他要寻找的最终的事物是自我,因此他不要归属于某人的思想或某个集体。他来到城市,起初是以客观好奇的心灵来打量这世俗中的一切,但是他又以苦行僧的身份讥笑处于世俗中的人们。而内心压抑的那种欲望在现实中才得到展现。他在堕落之后又重回虚无,依旧无法找到真正的自己和真理,还把以前的纯洁弄丢了。后来他在河边倾听河水的声音,和船夫一起生活,开始回归人间,真正开始接纳身边的一切事物,但当他的儿子出现后,他又陷入了一种世俗般的执拗的爱的境遇,而这恰恰是他一直看不起的。但是自此以后,他却接受了这种世俗的爱,开始理解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情欲和脆弱。他开始真正的热爱起身边的一切,万事万物,爱他们本来的样子,因为现象就是本质,这是类似于现象学的一种说法。但不难看出,他是反对世界有某种主义和思想存在的,因为他认为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都是自然的、完美的、和谐的,都应该以爱的心理去接纳,包容。而达到这种境界并不需要什么教义,思想,言语。而相反是这些东西影响了人们的思考,使人变得愚蠢。就像活佛伽泰玛,虽然两者的思想和理念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实践和行动,爱着所有的人类,并希望他们可以从中得到解脱。

突然想起了每周禁言的甘地,这种境界便是神的境界了吧。

第一部: 《婆罗门之子》 主要讲述悉达多初入婆罗门教,对一切的教义和仪式都感觉非常困惑。他开始决定出走,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就寻找那个最本质的“阿特曼”(真理)。 《和沙门在一起》 他的好友戈尔文和他一起上路,但依旧怀疑他所经历体验的一切,认为只是对逃脱自我的某种麻醉。 “听任自己死亡,心里不再有自我,在摆脱了一切的心里找到宁静,在消失了自我的思想里听任奇迹出现,这便是悉达多的目的。倘若自我在一切中消失不见,倘若自我业已死去,倘若每一种追索和探寻的欲望在心中俱已沉寂,那么这最后的、最内在的本质便会觉醒,这也就不再是自我,而是那个神圣的秘密了。” 苦行主义的禁欲,悉达多却发现这只是空洞的概念,是一种为了短暂逃避自我的麻醉,和牧羊人喝醉酒逃避现实是相同的本质。 《伽泰玛》 好友戈尔文皈依某种信仰,悉达多在与活佛的交谈中,实现了彻悟。他认为活佛的学说是对自己的一种禁锢,他需要抛弃一切知识和思想,去寻找自己的路,勇攀自己的高峰。他不想依附于任何人。 《觉醒》 “我自己害怕自己,我是想从自己中逃脱出去!我寻求阿特曼,我寻求婆罗门教,我是自愿地将自己分割解体,剥去皮壳,以便脱尽外皮后找到那最不为人了解的最内在核心。找到阿特曼,找到生命,找到神道,找到最后的一切,而我自己本人却在这一过程中消失不见了。” 寻找自我的道路成为他此时此刻的目的,但是同时他又因为不再寻找某种真理和信仰,缺失了对某个组织的归属感,现在剩下的是无处可归的、彻头彻尾的孤独。 第二部 《卡玛拉》 悉达多在自己新生的道路上学会了很多事物: “因为世上万物都并非本质,因为本质的东西显然只在那边。而如今他那解放了的眼光停留在这边了,他看见并认出一切清晰可见的东西,他在这世界上找到了家乡,他不再寻求本质,他的目标不再是那边。只要人们不是带着深究的目光,而是带着孩子般单纯的目光去观察世界,那么世界就是极其美丽的。” 从看山不是山到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他目前正在竭力汲取并开始体验的东西。现在他必须获得自己亲身经历的体会。” 他发现了头脑和思想的不可二分,而是两者都应当注视的事物。他在河流上遇见了上善若水的船夫,船夫要的报酬只是悉达多的友谊,悉达多发觉路上遇见的一切人都像孩童般一般纯真。 遇见了渴求欲望的女子,悉达多第一次拥有了性欲,但是他还是在教义之下对之冷却无感。他后来遇见了卡玛拉,一位美丽贵重的艺妓。 “爱情可以祈求,可以收买,可以赠送,可以轻易到手,但抢劫不到。” 悉达多的沉思、等待、斋戒、俊美的容颜为他带来了好运,他开始脱离沙门的身份,转向世俗中的获取金钱、爱情、富贵。 《和儿童似的人在一起》 悉达多跟随卡玛斯瓦密学习商业知识和规律,却始终只把这当作一种游戏,参与商业活动的人就是一起参与游戏的人,他像一个旁观者一样享受但却始终注视着这一切,他热爱却又鄙视像儿童般生活的人。他只是乐于参与人们的生活,了解人们的兴趣,但是有一种沙门苦行主义的隔离。 “他的心、他的生命的源泉却不和他们在一起。这股源泉离他远去,越来越远,渐渐消失不见,和他自己的生活不再有任何关系。他希望自己能够摆脱这种思想,希望自己能够满怀热情、全心全意地做一切每日必做的幼稚的事情,希望自己也能真实地生活、真实地工作、真实地享受、真实地活着,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只站在生活一边。” 悉达多把人分为像落叶一样飘零无根,摇摇晃晃,没有知识和规律的人和像活佛一样犹如微小的星尘,拥有自己的轨迹、知识和规律的人。但在和卡玛拉的爱欲与交流中,他表示自己很羡慕这些像儿童一样的人。 “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人,也许不会爱人的。儿童似的人们却会爱,这是他们的秘密所在。” 《僧娑洛》标注:印度婆罗门教中对轮回循环观点的专门称呼,意谓人必须历尽沧桑才能获得重生 悉达多开始渗入世俗的腐败和懒散,曾经的信仰和内心的追求望而却步。 “他感觉自己比他们优越,他永远微带讥笑地冷眼旁观世人,对它们总是带有一点嘲讽意味的轻蔑感,这种轻蔑感和他当沙门僧时经常对世人怀有的感觉一模一样。” “他羡慕他们具有自己所缺乏,而他们所具备的东西:那种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其上的东西,那种对于欢乐和恐惧的热烈情绪,那种对永恒爱情的又担忧又甜蜜的幸福的追求。这些人始终不停地迷恋自己、迷恋妇女儿童、荣誉或者金钱,迷恋于种种规划或者理想。但是他并没有向他们学习这些,恰恰没有向他们学习这种儿童似的欢乐和愚蠢。他向他们学习的只是那些令人不快的、他自己也很轻蔑的东西。” 世俗世界已经掳获了悉达多,使他变得贪婪、阴沉、冷漠、优越、追求财富冒险的刺激来躲避他内心反复叩响的钟声,来躲避他内心寂寞的空虚和无助的探求。 “而这一切更为令他恶心的是他本人,是他自己头发里的香气,是他嘴里的臭味,是他自己躯壳里的疲乏和不快。好似某个人吃得太多或者喝得太多而感到难受,希望能通过呕吐来解决痛苦。于是这个失眠的人也是这样,希望自己经历这阵巨大的恶心的浪潮后能够获得这种满足,能够摆脱这种日常习俗,摆脱全部毫无意义的生活,摆脱他自己。” 这里想起了《千与千寻》中的无脸男。当他徘徊在汤屋之外时,始终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眼相看这一切。是一种不融入,了解、好奇的态度。而当他进入汤屋之后,却迅速被汤屋里的腐败、溃烂、腐化给湮没同化了,因为虚空的欲望和始终找不到自己应该驶向何方的空虚,这是一种因为寻找自我,在没有寻觅到信仰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与不安,他把视线转向为金钱,转向饕餮,转向权力和无休止的荣华富贵的欲望,但是所爱的人的那颗心却失空了。最终吐露出来的便是空虚与不能填满的欲望。但是由于对物欲吸取太多,灵魂没有了安放之地,所以感到恶心、异化、空虚。 最后悉达多选择了与花园里的果树告别,选择了独自离开。 《在河边》 悉达多在河边遇见了云游四方的戈达文。过去疲乏、冷酷、沾染着世俗气息的悉达多已经死去,现在的他重生,拥有孩童一般的心灵和好奇心。他感激这一切,但是依旧认为现在的悉达多仍旧是暂时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暂时的。同时他认为,年轻时候试图用教义和精神阻挡的那些骄傲、肉欲、世俗、享乐并没有消失,而是潜藏在自己的灵魂里。只有当他亲自接触、体验、经历时,才从中绝望、空虚、厌倦、愤恨,因而亲手扼杀这个潜藏的自我,生出新的自我。 《渡船夫》 悉达多遇见了来时的船夫,并选择留下和船夫一起生活学会渡船。 船夫:“我不是一个学者,我不善于讲话,我也不擅长思索。我只懂得倾听和待人诚恳,此外便一无所长。” “不停向河水学习,首先向它学习倾听,学习他以宁静的心境、有所期待和敞开的心灵,没有痛苦、欲望、评论和见解,静静地倾听的本领。水声对于他们两人已不是水流的声音,而是生活的声音,是神圣的声音,是永恒未来的声音。” 悉达多从一个对世界充满怀疑,要去探索未知,经历沙门苦行生活的禁欲,经历世俗享乐贪婪的腐烂,到成为向河水一样和谐,宁静,鹤发童颜的小老头,他这一刻起,不再像是被神化的神,也不是坠入凡间的肉欲,反而更接近了拥有情感、情怀、彻悟的真正的人。 “每一种生命都是不可摧毁的,每一瞬间都是永恒的。我过去曾经拥有富有和幸福,现在已更为富有和幸福了。” 《儿子》 悉达多和自己的儿子相处的过程是十分不顺利的。悉达多试图用自己的沉默、忍耐、温柔、宽容来让逆反的孩子来顺应河边的生活,来和他待在一起,但是事与愿违,孩子破口大骂后自己逃走了。悉达多陷入了世俗之爱的执念,他拼命地去追赶自己的儿子,却在卡玛拉的宫殿前回忆起自己的一生。那种僧娑洛的空虚与绝望再次袭来,他在船夫的带领下放弃了执念,回到了河边。他不能因为自己想要和儿子接触的爱与柔情来束缚儿子,强迫他走自己的路,就像当初父亲对自己的阻拦一样。 “你不会让他为难,不会打他,不会命令他,因为你懂的温柔比生硬更强有力,水比岩石更强大,爱胜过暴力。但是你既不逼迫他,又不惩罚他,会不会犯错误?你不是把你的爱当作绳索捆绑着他吗?你不是每时每日以你的仁慈和忍耐使他蒙受越来越沉重的耻辱吗?他们的道路和他截然不同,难道这一切不是对他的逼迫和惩罚吗?” “他对于这个孩子的爱,对于孩子的一片柔情,以及生怕失掉孩子的心情都远远胜于这种认识。他过去曾对什么人如此倾心相待吗?他曾经对哪一个人爱得如此盲目、痛苦、绝望而又如此幸福吗?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因为爱别人而干下蠢事。连他也拥有了这种最强烈、最罕见的热情,这种热情可悲地引导着他,让他痛苦,但也使他获得幸福,感到内心有某些更新、更丰富的东西了。” 《口奄》 悉达多不能回避儿子离开的痛苦,他试图再去寻找儿子,但却在河上看见了自己父亲的倒影,想起了他当初一心苛求父亲让自己离开,而任父亲孤老辞去也不能见到他,他开始明白了河水的精神,他所探索的目的:找到那种和谐统一的完美状态。河水包容万物,孕育不同的复杂的声音,但却汇聚在一起,朝着不同的目标走去,将各种不同的声音融化在自己的和谐间。悉达多彻悟,忘记了伤痛,接受了所有的欲望,就是对世界、微笑和统一的永恒完美性的认识。 “所有这一切欲望,所有这些孩子气,这些单纯和愚蠢,然而却极其强大,极富于生命力并掺杂着强烈欲望和贪心的情感,如今在悉达多眼中已不再是孩童行径,他看出人们为它们而活着,为它们无休止地进行忙碌。他因此而爱他们,他看到了他们的生活,那种活生生的、不可摧残的生活。” 这里感觉悉达多已经开始拥有神的境界了,超脱一切,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包容复杂的一切,和谐地热爱身边的一切。 《戈文达》 戈文达来到了卡玛拉的宫殿,听说了有一位渡船人接近了神的境界。他与渡船人交谈,发现正是悉达多。 悉达多与戈文达的交谈 “智慧是无法表达的。当某个智者试图向人表达智慧时,那智慧听起来总像是愚蠢。人们能够传授知识,却不能够传授智慧。人们能够找到它,能够生活于其中,能够享受它,能够因它而造成创伤,但是人们却不能够叙述和讲授它。人们头脑能够想到的思想,嘴巴能够说出的话语,都是片面的,一切都是片面的。话语对于隐秘的思想没有好处,每当人们说出什么时候,那东西立即就会稍稍走样,稍稍被歪曲,稍稍显得愚蠢。我会爱事物,但我不会爱言语。” “爱如今在我眼中是一切事物中最主要的事物。看透世界、阐释世界、蔑视世界,这是一个伟大思想家的事。对于我,唯一可以做的事是:能够爱这个世界、不蔑视它,不去憎恨它和我自己,能够怀着爱、惊叹和敬畏的情感去观察它、我以及其他一切生物。” “我所看重的也是他的事迹远胜于他的话语,他的行为和生活远比言论更为重要。他双手的举动也较他的思想更为重要。”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