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白痴》读后感锦集

时间: 2021-02-25 11:49:18  热度: 222℃ 

点击全文阅读

《白痴》是一本由[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0.00,页数:67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痴》精选点评:

●看的陀氏第二部作品 如果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有点长又有点难懂 这本书长度合适又极其好看

●“别人的灵魂黑咕隆咚,俄罗斯灵魂也是黑咕隆咚的”-“可怜的骑士”

●这本书居然大部分都是在讲爱情,简直不可思议!当然是比《白夜》要深刻得多了。读到最后堵得慌,公爵是白痴吗,我却觉得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清醒得多。可是最后悲剧的发生似乎在向我们揭示:好人不一定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 一个漫长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假期终于结束了,祝我自己经受住了人性的考验。

●社会腐败群像 道德丧尽世相

●神经质……

●人们有时候就是会这样无顾忌、不经意地表示幸灾乐祸的心情 抽象地爱人类实质上几乎总是只爱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典型性似乎给掺了水,所有这些乔治·当丹和波德柯廖辛都是确实存在的,他们每天在我们面前来去匆匆,但好像以比较冲淡的形式出现。

●书里没有白痴,只有神经病。一群一群的神经病。但没病的又显得那样没劲。人人都爱神经病。犀利的作者总能够把现实中常有但被忽略或者被正视但无法准确表达的感觉、状态精准表述出来。比如陀氏笔下加尼亚的愤怒,“他已经恼怒到了这等程度,那时一个人几乎自己欢迎这股怒气,不加任何克制地把自己交给感情摆布,并且越来越觉得这简直是一种享受而置一切于不顾。”这种感觉我数次体会深有所感。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纸张质量还真不赖。

●公爵是真的天真,像一面镜子能照见善恶。天真也是真的残忍。

●我想梅金诗公爵是耶稣本人的化身吧,并且老陀汇聚和塑造了我为之深深折服和喜爱的复杂性格。其实到最后没有一个人理解了他,到底为什么能够同时爱上娜斯塔夏和阿格拉雅,一切滑向原点,甚至更糟糕的境地。他为所有人奉献了自己,最后又回归了混沌,他醒来然后一切归于死寂,所以作者最后借叶丽扎薇塔之口吼出了“通通一切都是空幻”的愤慨,终究是又回归了虚无。所有人嘲笑他,骂他,半真半假当着他的面说他白痴,可是所有人不可否认,都渴求他,需要他,爱他,甚至想要占有他。他超越一切来热爱人的本质,“我们都还是十足的孩子”所以他能够真诚的深爱和惶恐疯狂而不幸的娜斯塔夏,也能深爱高傲而因狭义之爱心生妒忌的阿格拉雅,甚至坦诚面对所有质疑和误解。而且这本书极具戏剧张力,文字驾驭力极强,生日会,要债,独白,两女对峙等都让我为之折服

《白痴》读后感(一):评《白痴》

因为余华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读了几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个人认为小说特点。三本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白痴》中人物癫狂、谵妄,情感热烈,对话内容颇多且情绪色彩极重感染力极强,同时又不乏严肃又煞有介事让人觉得脱离日常生活的讨论,这些都是以前读的小说中很少或者说没有看见过的。本书记叙了公爵以康复之姿回到故国又以治病之由回到来处期间所发生的事情,一个普通人遭此摧残恐怕一生也会蒙上梦魇,更别说一位并未痊愈且想法天真的病人。本以为本书会像另外两本书一样给大家一个不算圆满但尚有希望的结局,但最终只剩下了“残羹剩饭”供人品味。

《白痴》读后感(二):无差别的爱就是无爱

看完全书,最后一句话恰如其分地描写了我的心情:“激愤之状几乎溢于言表”。美丽、善良、坚强、决绝、受到侮辱和损害而又如此骄傲冷艳的娜斯塔霞,善良、美丽、聪明、感情强烈而细腻、如此任性却又如此可爱的阿格拉雅,她们的人生不应该有如此遭遇。如果要责怪谁,那只能责怪这位善良坦诚到了极致的公爵。正是公爵对她们无差别的爱害了两个可爱的女性。无差别的爱就是无爱,甚至还不如无爱。谁能对人给予无差别的爱?基督。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实际上从探讨、反省爱情上升到了对宗教信仰的反思甚至怀疑。无差别的爱就是无爱,记住这一点,爱就是自私,不要以基督自居,要爱全人类,结果害人害己。

《白痴》读后感(三):《白痴》读后感

20多天的闲暇时间读完。人物名字很长,需要记在纸上,不然后面就晕了。 陀翁的书读起来总是像在连续闷热的夏天盼望已久又忽然而至的狂风暴雨中奔跑般酣畅淋漓。 娜斯塔霞还未出场就已钳住了每个人的心。每次出场都是带着光环,神一样的存在。喜欢她的美丽、高傲、自卑、自尊、矛盾和疯狂。第一部娜斯塔霞家的宴会、第四部娜斯塔霞和阿格拉雅的对峙相当精彩,直叫人大呼过瘾。每次娜斯塔霞总能扭转乾坤,不为人所掣肘。她不是天使,但这样神奇的女子怎能不叫人喜欢。 梅诗金公爵对娜斯塔霞的爱仅仅是怜悯吗?当年公爵在瑞士养病时同情患肺痨病遭周围所有人唾弃的玛丽的那一个吻并不意味着爱情。我想公爵对娜斯塔霞的爱是源于好奇心和他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而他并不懂娜斯塔霞的疯狂,他没有足够的力量,甚至感到畏惧,或者更害怕的是自己拯救不了这个脆弱又倔强的女人。 阿格拉雅,一个傲慢、叛逆、幼稚、娇纵的大小姐。也许正是这样的特质吸引着梅诗金。娜斯塔霞和阿格拉雅对公爵的爱完全不同。娜斯塔霞的爱是成全,阿格拉雅的爱是占有和被服从。两人对峙,高下立见。阿格拉雅用不合身份的侮辱性话语发泄自己内心的嫉妒和不安,却不想局势急转直下,最终导致了三人的毁灭。 梅诗金救赎不了娜斯塔霞,也不能融入阿格拉雅的阶层。 结局并不是很意外,只是梅诗金最后见到娜斯塔霞刚开始时是冷静的。 他是一个老好人。

《白痴》读后感(四):理解自己,总是理解多于自己的东西。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大的幽默就于是他不喜欢将一件羞耻,卑鄙的事,放在私下说。他喜欢将那些卑鄙的,自私的,残忍的事情,放在广大大众面前揭露。而这,是充分违背人性的。就像一个人长时间盯着自己裸体看。

另外,我喜欢他笔下非常极端的人物性格描写,依我看,被娜斯塔霞鄙视的罗果仁,才是这世界上与她拥有同色灵魂的那类人,都是爱脑子抽风,被激情主宰人生的人。可惜,罗果仁和娜斯塔霞在一起,只能相杀大于相爱。

一张美丽的脸拥有痛苦,会比单纯拥有美丽的脸,更迷人吗?我不懂,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显然认可。相比娜斯塔霞的出身和成长,阿格拉雅的出身高贵又优越,两人还几乎同样好看,同样爱梅诗金,记得陀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里也有安排娜塔莎和卡佳一起喜欢阿廖沙,但《白痴》里明显有升级,娜塔莎是个圣母,她总是宁可牺牲自己,都要成全别人。而娜斯塔霞就不一样了,她具备嘲讽和毁灭的力量,又具备过分骄傲的和令人心碎的创伤。美是一个谜!这是梅诗金最初评判阿格拉雅的话,然而我却觉得更适合娜斯塔霞。

当然,我还感动于梅诗金对于死刑与希望,孩子与自在的思考。包括阿格拉雅在公爵面前朗读关于堂吉诃德诗句,我都太感动。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真存在类似梅诗金这样同时具备极度天真又极度具备同情心的人,但在陀的小说世界里,这是一个让人感动不已的角色。黑塞评论这个人物说:“梅诗金是一个相当聪慧的人,但因为他是白痴,是癫痫病患者,所以比他人更直接地接近潜意识,由此,才能把梅诗金跟他人区别开来。对他来说,最高的体验就是那曾经品味过若干次的最高敏感与洞察洋溢的半秒钟。”我太喜欢这段话!我想起了小说里一句,在描写梅诗金癫痫病发作时的那句:“凭他充分感觉到的无限的幸福,这一秒钟恐怕抵得上一生的价值。”

《白痴》读后感(五):关于其中人物的一点想法

这本书对人物的描述极为精彩,每个人都是多面体,并且整本书里,我认为并没有一个真正罪大恶极的人,哪怕是杀害了那斯塔霞的罗果仁。

全书中心人物当然是“白痴”梅诗金公爵。他是一个仿佛活在真空中的人物,洁白无瑕、却完全不合时宜。也因此心存善良的人会特别喜欢他,比如那斯塔霞、将军夫人、阿格拉雅、郭立亚。但就是这些人,也会担心他说了蠢话,把聚会搞得不欢而散。而在更多的人那里,他就像个小丑,挺好玩,适合当个谈资,却全无任何尊重。

两位女性,那斯塔霞和阿格拉雅,她们两个很像罪与罚中的索尼亚和杜尼亚,前者极度自卑,具有献祭情结,后者则是另一方完美的映衬。所不同的是,索尼亚因为拉斯科尔尼科夫犯下了重罪,自认两人可以匹配了,而公爵永远不可能犯下重罪,那斯塔霞永远自卑,永远自认配不上公爵,因此她不断在理智与本能中挣扎,永远在公爵与罗果仁之间徘徊。

但遗憾的是,索尼亚杜尼亚相互爱护,那斯塔霞认为阿格拉雅是完美的,极力在两人之间牵线,阿格拉雅却并不了解那斯塔霞,两人争风吃醋,刺激得那斯塔霞决定嫁给公爵,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就是罗果仁也受到刺激,杀了那斯塔霞、公爵精神受创过大,不再认人,而阿格拉雅也自暴自弃,随意嫁人。

这一连串的不幸,很难说责任在谁,只是根据个人的性格,事到临头,自然而然作出的选择。

事实上我认为变成真的“白痴”,也许对公爵反而是一件好事。他不适合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假如他和那斯塔霞结婚,两个人互相尊重,也互相恐惧,一个自卑,一个带着怜悯,日子不太可能好过。假如他和阿格拉雅结婚,首先阿格拉雅的父母绝对不允许,其次他也无法融入那个阶层。他的存在就是与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

所以,反正他继承了大量遗产,就这样在治疗中心安然度日吧,这个世界配不上他。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