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讲话读后感1000字
《国史讲话》是一本由顾颉刚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国史讲话》精选点评:
●五代至宋通俗讲话。
●想了解这一段从宋朝建立一直说到了辽夏金,更有蒙古人的扩张简史,通俗易懂。
●顾颉刚老师讲史就是具有大家风范,丰富的史实信手拈来,而且又那么平易近人,生动盎然。相比那些调侃历史用粗俗语言写书的小杂碎些,真是天壤之别。这本书第一次让我了解了中华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对我有很大帮助。
●因为是写给中学生的,所以深入浅出,简明生动。唐季五代的各国脉络讲的都很清楚,有一些分析(主要是评价辽、西夏、元等游牧民族政权时)私以为略带汉人民族主义的狭隘,不过作为20年代中期作品,民国初年驱除鞑虏光复中华的余势尚存也是情理之中。
●正页136页,八万字,不算厚,大约花了三个小时阅读。这本书里顾颉刚先生语言平实易懂,把北宋建立,契丹兴起到蒙古完成西征用通俗的语言叙述,许多以前不甚了解的史实豁然开朗,语言风格甚至比成书于五十年代以后的那套《中国历代战争史》好理解。尤为可贵的,虽然这段时期基本是汉族政权孱弱,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全盛期,但顾颉刚先生基本不带主观情绪且不失严谨的叙述史实,这值得现在众多的“平话说史者”们学习。历史不是血脉贲张,更应该客观公正。
●文字晓畅,阅读轻松,史实严谨。这样的史书多一些就好了。
●历史通俗化的一种尝试,虽然不算很成功。本书集中于宋朝历史,提纲挈领涉及辽西夏金蒙古等朝代。纷繁芜杂,限于短短篇幅,仅能勾勒其大概,已属难得了。
●2011.10.6想读,10月底读完。宋、金、元简史。
●一本关于宋朝统一,契丹西夏女真蒙古势力以及扩张的通俗读本,感叹我们读书那会儿知道的好书太少,对学习历史有太多迷惘可每天只有下课那十分钟可以抓着历史老师问问题。
●通俗讲述与严谨治学的完美结合
《国史讲话》读后感(一):多多益善
很喜欢。
读来不累,好像闲话家常。
是有底气、有货色的。也是能说会道的。但是不是故作惊人之语的那种。是平和的老者在讲故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知不觉就读完了。
如果每一本史书都这样,读史的人会多很多吧。
《国史讲话》读后感(二):相形见绌
书的内容可以归结为宋、契丹、金、西夏、蒙古的简略兴衰史,顾先生采取的是平铺直叙、通俗易懂的平民讲史方式,将这个时期的历史框架勾勒得一清二楚,这种轻松的氛围实在是引人入胜,它不像专业学术那样刻板,却又不失严谨之风,真可谓大家境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此书绝对是极好的普及型读物。
相比之下,当今社会上大部分的那些所谓“通俗史书”简直可以说是不值一哂,那些个火的不行的“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之流,就不免相形见绌了。
《国史讲话》读后感(三):真正的入门书
在书店为了凑数,买了这本很难找到的十元书,一本杂志的钱,真是物有所值。虽然只有八万字,但把宋的兴起到蒙古的扩张讲清楚了,以前总是很多迷雾。优点是通俗易懂,又不失做学问的方法,缺点如果说有的话,就是有的句子也大通俗了,有点哄小学生的感觉。
对我来说,这本书起的作用就是勾起了买套丛书的欲望,决定除了三本已经有的,其余全部拿下。
《国史讲话》读后感(四):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的评分这么低
今天上午花了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这本书给读了一遍,觉得相当不错。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豆瓣上对这本书的评分却只有7.7分,我个人感觉这个评分是偏低的。
这本书中的内容是作者在某次给大学讲课的内容,不是严肃的学术专著。但觉不能因此认为这本书是没有分量的。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辽、金、西夏、蒙古的兴起的历史,这在中国传统的历史题材中一直是一个冷门,但这部分恰恰是中国历史中最有内容的一段历史。就我这么多年读历史类图书的经验来说,这类题材并不太受读者的欢迎。这么长时间来,只有袁腾飞在百家讲坛上的塞北三朝之辽对这一段历史有了一点宣传,可惜这一工作中途就不了了之了。不能因为关于辽、金、西夏、蒙古不是汉族建立的政权就不重视这些历史,这些历史可以提供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中国的历史。
这本书中的内容和袁腾飞在百家讲坛里所讲的内容广泛程度差不多,也就是说这本书也就是个普及读物。目前市场上的历史类普及读物相当泛滥,但是质量就良莠不齐了,很多完全是胡说八道,连小说都不如。怎样确保我们所读的历史不是胡说八道呢?读历史专业人士的作品是一条很可靠的途径,尤其是大师的作品就更能确保作品的质量。
最后再说说这本书的作者。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顾颉刚先生的:“顾颉刚(1893—1980),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解放前,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则推崇备至’。”
可以看出,顾颉刚先生的学术地位是很高的,成就也是举世公认的。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其实顾颉刚先生让我起敬的不是他的学术成就,我不是学历史的所以我不太理解他的学术成就有多大价值。但是顾颉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或者说知识分子是有着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东西的。顾颉刚先生是五四之后的第一代学人,承上启下,他敢于质疑历史上的定论,敢于提出新的思想,要知道这在今天都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觉得只看评分可能会使想了解这本书的朋友错过这么一本好书。希望喜欢历史的朋友能读一读。
《国史讲话》读后感(五):少数民族的立国守业 ——关于《国史讲话》部分章节的总结
大学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一个人闲在家没什么事做。偶然想到老师曾提到学社会学科一定要多看看历史,就抽出书架上的一本《国史讲话》来读。
此书是顾颉刚先生1924到1925年间为北京孔德学校所作的历史讲稿,主要讲述了南唐后期到元政权巩固这三四百年的历史。这段时期里有五代十国、南宋北宋、辽、西夏、金,以及最后登场的元。作者以论述辽、西夏、金、元为主,五代十国和宋为辅,将那个混乱的充满民族矛盾的年代娓娓道来。印象里,这是继魏晋南北朝后,少数民族势力第二次崛起影响乃至控制中央政权,成为中原历史的主角。
顾颉刚老先生的讲稿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对鲜卑、党项、女真、蒙古四民族的建国征战做一次对比总结,看看他们的成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共同要素。同时,我在一定程度上认为少数民族的立国和汉族的立国有一定的相似性(考虑到他们总要学习汉族),他们的经历的某些方面,说不定就是汉族经历的浓缩。
最先介绍的是辽,又称契丹,辽太祖是耶律阿保机,凭着自身的勇武和妻子述律氏的计谋,他先是解决了部落的内部矛盾,排除异己,势力壮大后自称皇帝。接着机缘巧合捉到汉人韩延徽,依妻子建议打动他,让其帮忙管内政经济,富强国力。之后利用石敬瑭入侵中原,做了中原皇帝的“父皇帝”。后来虽经历几次汉人反攻,但都利用汉人内部矛盾瓦解。辽圣宗时期和宋真宗的檀渊之盟更是壮大了国力。然而圣宗死后帝位争夺混乱,辽终于被积怨已久的生女真,即金所打败,后来在南宋时期被蒙古所灭。
下一个介绍的是西夏,党项族这个词听起来有些生僻,西夏的人数和势力也始终没有大到控制中原。开国之君赵元昊(被宋赐姓)是位野心家,理政时期严明军令,还大力发展文化教育,吸收汉人长处。他麾下的军队英武善战,常打胜仗,但碍于死亡人数超出西夏人口的负荷,终于选择了在各大势力之间来回称臣的迂回政策。因为地理位置并非战略要地,西夏的策略使它存活了一段时间,但仍被蒙古所灭。
然后是有名的金朝,金起源于女真中的生女真分支。因为不堪忍受辽天柞帝之骚扰,完颜阿骨打便建立武装反抗辽,期间利用宋内侍童贯的心理,挟宋之力一起攻打契丹,终于使其元气大伤。太祖在位时也重视文化,发展文字,后来太宗时候,金则直接灭了北宋。南宋时期,岳飞和韩世忠成了金的大患,可南宋朝廷中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却“帮忙”除了威胁。金中后期和辽类似,因为帝位多次发生兄弟反目,最后终于被蒙古所灭。
上面三朝的真正覆灭都要“归功于”蒙古族军队,铁木真和其子孙带领的大军几乎是所有民族的克星,一路从蒙古扫荡到地中海。书中没有详细说明元的建立过程,只是对其军队的战斗力做了一番描述。
书本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个朝代无非经历三个阶段,立国、守业、覆灭。
先说立国。对比三个少数民族的建国,他们首先得有个稳定统一的领袖,不能“一天两日”,多个领导人必然导致政权混乱。考虑到封建时期的政府建立总是要先打天下,而军队最重要的就是严明的纪律,这或许一定程度上使得一人专制成了军队战斗力的保障。辽如果没有一开始阿保机对其他几位意见不合的王设下鸿门宴,心肯定不会齐。延伸一下说第二点军队,少数民族是少数,人固然少,不会像三国时期两边交战,报那么多人数,毕竟总人口放那里报了也没人信。可虽然人少,但不至于出现百年后孙中山想革命却只能靠袁世凯的兵打大仗,因为他们男性人口中游牧民居多,往往多少男的就多少兵。同时本身身体素质好,生存能力强,再加上马,一个打十个真是有可能的。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汉人造反成功多为王侯将相或后裔,我觉得他们本身握有的训练有素的兵是重要的筹码。相比之下,少数民族的战斗力是他们天生的组织性造反条件,没有那么稀有和“昂贵”。
个人看来,除了杰出领导者,少数民族是否有意识的汉化并发展内政经济是他们能否良好立国和长久守业的关键因素。前段时间看到一些网友对《狼图腾》的争论,了解到书的作者暗示汉人的农耕文明过于保守,而蒙古人等游牧文明的激进才更值得追寻。其实两种文明是不应去讨论谁优谁劣的,争论一下在不同情况下学习使用的轻重缓急或许才对。少数民族的不安定天性导致了类似辽太宗在中原称帝,却又因不想安下心治国最终回归的闹剧。其实,就像当年北魏孝文帝急着文化改革一样,你不汉化,说不定就要早早被灭。农耕文明的守业思想,意味着战时规划战后,而战后安抚百姓、休养生息、搞好经济。胜局快定之时,相比游牧民族最原始的“打完就跑,抢完就走”的游击方式,汉之思想或许更为高明。因而阿保机器重韩延徽,元昊也要搞教育,阿骨打更最先规范文字。不过,汉人也有按着游牧思想建国守业的特例,李自成,结果不用我说了。
第三个阶段,实在是有些轮回的感觉。覆灭的原因,几乎就是立国守业的反面。我们常说内忧外患。所谓内忧?经济体系崩溃,文化教育腐败,内政混乱,兄弟相残,帝位争夺不休,这在辽和金的后期都十分明显。皇室内部的自相残杀是个不得不单独提出来说的因素,毕竟这强度于汉族和少数民族是有很大不同的。汉族直传还是容易的,一般建立隔个五六代才会有严重的骨肉相残。可少数民族直传则是难上加难,一是游牧民族孩子多,总能养活自己,铁木真不就被扔到野外自己打回来的吗!二是几代的孩子累积下来,亲戚一大堆。两个因素一结合,一旦某一代帝王年纪过小,各方“亲朋好友”就全杀进来了。相比汉族,少数民族王朝的王位之争更残酷,国家也自然更动荡。而外患,恰恰对应之前立国时的外部原因。以前强盛时对手衰弱,现在自己一塌糊涂对手兵强马壮。两相结合,国必亡。
每个朝代的建立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和汉族不同,少数民族内部也各有差异,不过总的来说仍然一句话:创业难,守业更难。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