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科隆911》读后感锦集

时间: 2020-07-31 10:51:46  热度: 201℃ 

点击全文阅读

《科隆911》是一本由[德] 弗兰克·施茨廷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0-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科隆911》精选点评:

●谎言不会掩盖事实,而是呈现真相。—彼得·阿拉伯

●断断续续的看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其中虽是讲述短短几天狐狸雅各布的经历,但从中牵连出很多欧洲的历史和宗教故事,值得一看。

●在线阅读

●越读越精彩,紧张,引人入胜,画面感十足,找不到词了OTL拍成电影吧!!

●完全没读懂。而且题目这个翻译很怪。

●虎头蛇尾之作去,前面布局精准细致,高潮迭起,后面收尾较为平淡

●写出了12世纪欧洲的城市生活,悬疑得好不好已经无关紧要了。

●中世纪题材的故事本来是很受我喜欢的,但是这本书也仅仅是在讲一个历史故事而已,情节生硬,难啃啊,靠我的强迫症才勉强看完的,唉~~

●需要点背景知识,不是一点。

●不错的悬疑小说

《科隆911》读后感(一):标题党

处女作就是处女作啊。

chaetzing老师那时候驾驭情节的能力还非常稚嫩。就是一件谋杀案,凶手要找目击者灭口。从一开始,犯罪事实清楚,各个涉案方也毫无悬念,唯一的悬念就是动机。情节基本没有推进,就磨叽到最后了结。

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在科隆几条至今有名的街道,估计这本书大部分是在科隆本地卖出去的吧。矛盾的中心是教皇,大主教,贵族和企图自治的手工业者之间的争权夺利,科隆向来最引以为豪的是最早的自由城之一,这让这本书赚足了同情分吧。

对于能给这本书评四星或五星的同学表示极度的怀疑,这本书的翻译实在太差,基本跟google translate一个水平。阅读起来非常痛苦。给高分有装那什么的的嫌疑吧。

《科隆911》读后感(二):“止于至善”的期待——《科隆911》

作者:台湾读者 小昭

自从看过《群》之后,就对弗兰克•施茨廷渊博的知识及引人入胜的情节印象深刻。这本《科隆911》,是他跨足历史小说的首部著作,带着读者回到中世纪,从一个悬疑的故事中,抽丝剥茧地探讨,那些原本属于上帝荣光的教会,为何会牵涉进一件惊悚的阴谋中。

故事就从一个小偷雅各布目睹了一件谋杀案开始。因着这个不该看到的阴谋,雅各布成了那个地狱使者追猎的目标,也连带使得两个无辜者受累。

随着一个神父雅斯帕尔与他的家人决定帮助这个偶遇的雅各布,“三个臭皮匠”开始追查这个谋杀案的前因后果,也因而让我们这些读者看到中世纪的教会,对这个世界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而那个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东征”,又来自于怎样的一种价值观。

最后,让人讶异的是,那个“地狱使者”,不过就是一个拒绝面对现实的“受害者”!天使与魔鬼,不过在一念之间……

对我而言,听从自己的内心,再理智地判断,绝对是个困难的挑战。但不也就因为如此,生命才有着“止于至善”的期待吗?即使我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只要我们如同雅各布一样,不去否认自己失败,不去逃避自己的责任,每一个明天,都值得我们投注热情与信心,迎接它的到来。

《科隆911》读后感(三):历史与传奇

一个绰号叫“狐狸”的小贼雅各布,在一次行窃中无意间卷入了一桩谋杀案。和雅各布接触过的人相继遭遇不测,都死于一把迷你十字弓之下。雅各布凭借他混迹市井的能耐和运气,一次次逃过神秘杀手的威胁。

逃亡期间,雅各布得到了一些人的帮助,先是美丽的莉琪蒙蒂丝,而后是莉琪蒙蒂丝的舅舅,学富五车的司祭长雅斯帕尔。雅斯帕尔运用他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分析,把谋杀案背后更大的阴谋渐渐揭示开来。与此同时,幕后黑手也加快了对了解真相人们的追杀……

弗兰克•施茨廷这部处女作节奏较为紧凑。与一些惊险小说一样,故事发生和结束都在很短的是时间内,本书的故事就发生在短短的五天内, “9.11”是影响整个事件的关键一天,只不过这个“9.11”是发生在13世纪。

本书除了惊险的情节、悬疑的气氛,对人物的塑造也比较成功。混迹于市井里巷的主人公,位居高位、商界中长袖善舞的阴谋家们……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特别是那个长发飘飘的杀手,他的身手敏捷,手段毒辣给人印象颇深,而他的心路历程更是让人喟叹世事无常。

小说的另一大看点就是13世纪德国科隆城的历史、政治和当时市民的生活百态。施茨廷巧妙地把这些历史、宗教,融入到小说中,有时是生动活泼地描述市井里巷的生活,有时又借人物的口把历史评论一番,其中雅斯帕尔对十字军东征的论述就颇为出彩。书中穿插的这些历史让我读着不仅不枯燥,反而饶有兴味地想去了解这些知识。

读了《科隆911》,难免就要和丹·布朗的作品相比较。众所周知丹·布朗擅长把历史,特别是稗官野史融合到自己撰写的传奇故事里,但是一些段落有时只是为挑起读者的猎奇心,有些危言耸听;施茨廷所引用的历史典故,大多都是史家笔下的正统历史,只是在书中加入了作者的观点,这样更能使读者进入到历史中,不过这样做猎奇性和颠覆性稍逊丹·布朗的作品,阅读时的畅快感稍弱些。

《科隆911》读后感(四):《科隆911》——极其内敛的炫学

看到911这个数字,可千万别同几年前的美国911事件联系起来。虽然《科隆911》发生的时间也在9月11日前后,但时代却在黑暗的中世纪。作为德国作家弗兰克•施茨廷的处女作,从一开始就能看出他的写作风格:严谨、炫学、情节推动按部就班,内容略显枯燥但在看完之后又会体会到小说的丝丝入扣。

小说以科隆教堂建筑师的死亡为开端,以“狐狸”雅各布的冒险历程为主线,在惊心动魄的逃亡生涯中把科隆这座城市的阴谋大白于天下。对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弗兰克•施茨廷恐怕还是个很陌生的名字,来自遥远德国城市科隆的故事也不见得熟悉。外国文学在引进国内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本土化的问题。大概只有对德国有好感、对历史有兴趣、对文化有诚意的读者才会从繁多的外国小说中把这本书挑出来仔细阅读。为了让陌生的读者对本书有一个初步印象,不妨先用风格近似的小说来类比,这样也便于提起读者的兴趣。

从小说的行文风格上来看,毫无疑问,本书有丹•布朗的影子。章节众多、每个场景简明扼要,宛如电影的镜头切换,众多人物纷纷登场而又匆匆离去,像精密钟表一般滴答滴答地流转。曾有人评价说弗兰克•施茨廷就是德国的丹布朗,而弗兰克•施茨廷书的销量在德国也超过了丹布朗。

但如果仅仅因为风格相似,就认为《科隆911》能像《达•芬奇密码》那样通俗易懂,那就大错特错了。恰恰相反,因为《科隆911》牵涉的是中世纪德国宗教与世俗权力之间的争斗,所以行文稍显艰深。在这一点上,《科隆911》倒是和《玫瑰的名字》有相似之处。小说当中穿插了大量的宗教方面的知识。但《科隆911》与《玫瑰的名字》的不同之处在于,《玫瑰的名字》更侧重于形而上学的探讨,而《科隆911》相比之下就多了一些尘世气息,毕竟弗兰克•施茨廷本意是想描绘13世纪德国城市科隆的世间百态,所以行文上有电影一般的风格,通过故事主线把市井生活串联起来;在这些市井生活中,还加入了大量炫学知识。

通常作家喜欢在故事主线中加入与其无关的大量知识,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有鸡肋的感觉。不过弗兰克•施茨廷的炫学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科隆911》的炫学和故事主线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要让读者了解阴谋的来龙去脉,就必须恰到好处地把中世纪的知识讲述给读者。弗兰克•施茨廷的炫学是极其内敛的,关于宗教和世俗权力的斗争,还有十字军东征的内幕,或是科隆小城里面的风起云涌,都把握得恰如其分,仿佛涓涓细流一般完全融入了小说之中。而主人公雅各布从发现阴谋、夺命狂奔,到联合朋友一起挫败阴谋的过程,也不亚于此类小说当中的佼佼者。所以这本看似有些枯燥的小说,其实细细品味之后,才能从中读出德国人的严谨和内敛。

《科隆911》读后感(五):亡灵与魔鬼

就个人比较喜欢的几本悬疑小说而言,如果说哈兰科本的《林中迷雾》取胜于作者对悬疑的巧妙布局----几个误解中编织着无奈和迫不得已;《44号孩子》最大的亮点在于主人公以坚定的意志突破重重压力进行反击;《杀手亡命》的语言轻松诙谐;那么,《科隆911》的最大看点就是作者对阴谋的层层解析。

如果直译,书名应该被翻译成《亡灵与魔鬼》,亡灵先是杰哈德,然后一个接着一个,而世上却没有魔鬼----魔鬼只居住在人们的心里。读了几十页,便已猜到几分结局----一场未知的阴谋。一向都认为,一个能够简单解释一切、用明显推脱责任的结尾搪塞掉不可欠缺的推理的骗局,是悬疑里最无聊的恶作剧----比如那本写得天花滥缀却草草收场的《失控的逻辑课》,而种种阴谋则是悬疑里相对比较俗的话题。然而不同的是,《科隆911》的作者却没有为了拆解粉碎这个阴谋而安排一个高效能干的主人公,本书的主人公的确有着很高的办事效率,极少失手,但这只是对于他的职业技能而言----他是个小贼!

停,停,我们的主人公不是什么大英雄,而仅仅是个小贼,他住在当仁不让的贫民区,他冒着被斩断手的风险去偷萝卜,偷苹果,他破衣烂衫,生活中的最高追求无外乎不是食可果腹,衣可掩体,当然如果有可能也想喝上几杯。面对一个高效优雅且略显顽皮的杀手,他唯有内心大喊一声beat it,然后付诸行动----不是“揍他”,而是“快逃”!于是,小贼only oneVS杀手+阴谋团体,一场实力完全不对等的追杀或者说是逃亡展开了。思维随着雅各布狂奔,心跳随着雅各布的紧张而加剧,甚至连肺也因为雅各布的躲藏而自动屏息。尽管《科隆911》是作者的处女作,但作者的笔触却丝毫不见任何晦涩,他的笔法富于德国式的严谨和幽默,情节紧凑,环环相扣,读他的作品,先是跟从,随后是尾随,当阅读速度不得不随着情节的进展而加速时,情节的发展却有如疾驰的过山车,在瞬间转了一个弯-----揭开一点点谜题,然后以德国式的幽默让你继续在游乐场中留恋,却不知,更多的真相就恰恰隐藏在你无意中浏览到的风景里面。尖刻的话语反复出现在高德和雅思帕尔的酒后争吵中,就如同落日的余辉般不动声色地给整本书的紧张气氛抹上一笔舒缓的色彩,而很多真相,或者说真相的背景,就正是来自这些貌似没有实际意义的争吵中。

不同杀手凯勒的复仇之旅,小贼的反扑也是被迫的无奈的,一个被命运控制甚至玩弄的人,事情一件件的发生,阴谋一点点的真相大白,雅各布如同被一步步挤上悬崖,最终只得决定去亲自阻止凶手,这也不得不说是命运或者杀手无意中的安排。合上书,在为库诺的死而遗憾、为杀手的经历和最终结局而唏嘘时,不由地为这个掌握了自己命运的小贼而喝彩。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