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抗拒:柳宽顺的故事》经典影评1000字

时间: 2020-08-31 08:34:48  热度: 254℃ 

点击全文阅读

《抗拒:柳宽顺的故事》是一部由赵民镐执导,高雅星 / 金玺碧 / 金艺恩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抗拒:柳宽顺的故事》精选点评:

●纪录片式的电影,一代宗师式的汉奸,呃不,是韩奸,呃不,应该是朝奸?总的来说,选取女性角色作为核心来演绎历史,是顺应时代的。

●韩国江姐,为凸显主旋律和塑造人物性格而显得故事性不是很强,但依然是一款不错的电影了

●选择活着还是要抗争?既然生命只有一次,想尽情地用在所希望的地方,那就是成为为了民族独立第一个喊出来的人。——柳宽顺

●很剧情,很让人思考!

●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有不同的理由喊出万岁,就如她所说的,比起耶稣更关心人民,所以她才会有这种超脱于个人之外的“义务”感。

●「每個人都有各自站出來喊萬歲的理由」。並沒有採用有笑有淚的商業片模式,雖然是偏暗的黑白色調,但情節不沈悶,演技也過硬。感覺韓國演員日語水平挺高的啊,不過也有被吊打有點尷尬的。

●宽顺逝后母校梨花学堂追讨尸首,她被誉为韩国圣女贞德。开场前看到韩领馆文化处一句标语「大韩民国独立万岁」觉得怪怪的,看完电影明白了,「万岁」和「三一」独立运动同义,改天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转转

●从高墙里透出歌声 只要有希望 裂缝里也会照进阳光 她会为了高呼万岁的动机不够崇尚而后悔落泪 抱着那一天到来了只想做些什么 不曾想变成一个场运动的发起领袖 小小的身躯 简单的愿望 执拗的脾气 有些人的一生不算伟大 但注定灿烂不凡

●活着的意义

●真的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待殖民地反抗者还残虐

《抗拒:柳宽顺的故事》影评(一):生而为人,所为何事?

历史题材是个双刃剑。有真实的民族记忆和情感积淀,容易理解和代入,但同时,也因此被纳入更高的价值体系来衡量,故事和细节都难自由发挥。 黑白质感用好了易出彩,这一部也还算不错。只是有《东柱》和《朴烈》珠玉在前,一部将文艺外壳光影诗意充分发挥,一部靠激情昂扬的大段独白来抓人,相比之下《宽顺》就显得平淡如水,波澜不兴。 但选择女性题材,本身自有珍贵之处,回忆部分以彩色出现,在结尾再回归彩色,恰恰呼应着身处自由的时刻,个人认为这是导演的一个妙笔。 后悔自己连累爸妈的段落也不错。所有大风大浪中的英雄儿女,首先都还是还原出真实的人性,才更容易动人。 演员选的也好,高雅星的倔强特质和稳重演技相得益彰。加上音乐冷静,表达克制,最终一张一张出现的档案卡,应该还是成功传递出导演想要的审美情绪。 三星的故事,加半星给女主,半星给自由。

《抗拒:柳宽顺的故事》影评(二):是活着还是要抗争?

今年是韩国三一运动一百周年,《抗拒:柳宽顺的故事》就是纪念此运动而拍。

一、关于三一运动

三一运动(삼일운동)又称独立万岁运动,是指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半岛于1919年3月1日爆发的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一运动最早的发轫是在日本,一战结束后,留日朝鲜学生看到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过去被奴役的国家获得独立时,不禁热血沸腾,后来就有了《二八独立宣言》,并爆发了1919年的“二·八独立运动”,二·八独立运动是三一运动的先声,有力推动了朝鲜国内独立运动的开展。

而朝鲜国内的独立运动在1918年底开始酝酿,京城府(今韩国首尔)的青年学生利用辞旧迎新的机会,聚集在教堂或郊外讨论国际形势和恢复主权、争取独立的道路。1919年1月21日,高宗李熙之死刺激了朝鲜人民脆弱的心灵,成为加速独立运动的催化剂和三一运动的导火索,朝鲜半岛反日情绪陡然升级。而留日学生宋继白回到朝鲜京城,带来了《二八独立宣言》,青年学生以及宗教人士看了之后都大为振奋。

于是,在日本殖民当局为高宗举行国葬的三天前,也就是1919年3月1日,由33名朝鲜宗教界人士组成的“民族代表”和青年学生在京城塔洞公园举行民众集会,宣读《己未独立宣言》,进行示威、请愿活动要求独立。在镇压政策之下,三一运动迅速由和平示威转化为人民起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最后由于日本的镇压,到1919年6月,运动以失败告终。

二、关于柳宽顺

被誉为朝鲜圣女贞德的柳宽顺(유관순/류관순,生于1902年,死于1920年,是朝鲜半岛女性独立运动家,三一运动的殉难者。1919年3月1日,原为梨花女子学堂学生的柳宽顺在朝鲜京城钟路的塔洞公园参与三一运动,之后把独立运动的消息带回家乡,并主导了当地的独立运动。后来柳宽顺被捕,第二年在西大门刑务所拘留所内因为严刑拷问致死,享年18岁。

三、关于电影

今年,韩国为纪念独立运动百年拍摄了多部电影,有《词典》、《自行车王严福童》,之前还有《东柱》、《朴烈》、《密战》、《暗杀》、《大将金昌洙》等等。其中,《东柱》、《朴烈》、《大将金昌洙》和《抗拒、柳宽顺的故事》同为传记电影,讲述独立运动家们和诗人为了民族独立而奋斗,最终献出自己生命的故事。

《抗争》和《东柱》一样,黑白镜头,重现日侵下朝鲜人民生存状态和斗争。如果说东柱用诗歌与日本侵略者反抗,而柳宽顺则在“是活着还是要抗争”中选择了后者,她用行动和生命阐释着抗争的意义,似乎更为悲壮。

与柳宽顺坚强斗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万锡娘为代表的大部分朝鲜人民,他们是选择活着的那部分人,以为铜墙铁壁的监狱听不见声音,所以在觉醒和抗争面前可以忍气吞声,受尽屈辱。

柳宽顺却要成为第一个在监狱里呼喊万岁的那个人,她的呼喊让人在缝隙中看到希望,她的死尽管没有推动民族独立,但是引领了全民族的星星之火。

然而,百年后的今天,不仅让人深思的是,活着和抗争究竟哪个更重要?

《抗拒:柳宽顺的故事》影评(三):1919柳宽顺:NAVER电影(影评)

在韩国政府设立和三一运动100周年之际,相关电影也纷纷涌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抗拒:柳宽顺的故事 》,获得好评的同时也取得了佳绩;而另一个柳宽顺的故事,就是这部由政府出资制作而备受关注的电影《1919柳宽顺》。

在看电影之前,我看了一些已有的信息,但还是无法了解这部电影的魅力。导演“申尚民”没有突出的履历,饰演柳宽顺的李新春演员更是如此。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临时政府设立100周年由纪念事业协会出资制作的作品,就是因为这个才备受关注吧。而这部电影作为纪录片,旁白由演员夏喜罗担任,这无疑是电影最值得期待的地方之一。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很难直接拿这部电影与电影《抗拒:柳宽顺的故事 》作比较。不只是电影的方向不同,这部电影的制片方也不是专门制作电影的公司,所以很难直接比较。看完电影后,可以确切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意图。

这部电影不像其他电影那样夸夸其谈,真的不是为了票房而制作的电影。纪录片这个题材本来就缺乏商业电影的特性。如果真的是想通过这部电影赚钱的话,是不能这样制作的,因为电影讲述的故事本身就不够商业。

总之,这部电影只是一部宣传柳宽顺烈士的电影。制片方也是“柳宽顺文化产业专门公司”。这个公司不只制作关于柳宽顺烈士的电影,还有关于她的小说、电视剧、音乐剧和唱片等,也在制作或计划制作中。

因此,与故事片《抗拒:柳宽顺的故事》的立场不同,很难将这两部电影相提并论。

因为几乎没有故事片的性质,所以也没有印象深刻的场面或台词。虽然是我个人的看法,但我觉得这部电影缺乏魅力。

虽然有如实还原历史的重要意义,但电影本身缺乏魅力。如果说有意义的电影就是好电影的话,那《自行车王严福童》可以说是旷世杰作了。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电影竟然会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彩蛋。台词就像过去的柳宽顺对现在的我们所说的话,这部分让我最为难忘。她想要的究竟是什么,她的愿望对现在的我们有何意义,彩蛋包含着这样的内容。如果看这部电影的话,推荐一定要看一下彩蛋。

《1919柳宽顺》是一部以还原真实故事为背景的纪录片。通过对柳宽顺相关人士的采访和专家的解说,以及演员夏喜罗的旁白,再现了当时的情况。

当然,这样的再现从历史角度来说并不完美。再现只出现在说明历史事实的部分中,再现历史的电影就应该满足于单纯的再现。

唯一的疑问是,电影存在宗教色彩。虽然知道柳宽顺烈士有宗教信仰,也知道她努力的进行宗教活动,但这一内容不断反复出现,与剧情着实有点违和。电影人物唱的歌曲和唱歌时的样子也有一种在看历史书的感觉,总之就是很生硬。

我觉得与其说这部电影是在如实的展现事实,不如说是把事实告诉别人。反而《抗拒:柳宽顺的故事》更有真实性和亲近感。不是把柳宽顺这个人物说成独立烈士,而是讲述她作为一个人的故事。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她不为人知的一面,感觉更接近柳宽顺,也更有遗憾之感。

因为这样的基调,演技也略显夸张,导致电影本身更具感性。正是因为电影的这种感性,造成了电影讲述的故事缺乏说服力。

她的故事,即使不用这样感性的方式,也能引发全国民的共鸣。这样的故事如果仍然用感性方式讲述的话,就像吃巧克力时沾糖,太过甜腻到喉咙发苦的感觉。所幸电影比较简短。如果还要说的话,关于技术部分我也有很多想说的。

尤其是电影的音效部分与剧情非常违和。另外还有很多想说的,但我就不再多说了。

我在想,这样的纪录片一定要制作成电影吗?还不如在三一节那天作为特别纪录片在公共台播放更有意义。如果真的想通过柳宽顺烈士赚钱的话,至少不能拍出这种品质的电影吧?我觉得这只是把爱国心作为市场营销手段而已。

译者: yuye1985

本原文可以登录火星译客网站查看,谢谢!如有翻译不准确之处,望请指出,谢谢!

如有小伙伴对翻译原版影评感兴趣的,可以注册火星译客,加入 电影电视剧爱好者乐园 。具体信息可以豆油咨询我,谢谢!

《抗拒:柳宽顺的故事》影评(四):抗拒: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历史!!

己未年(1919)3月1日,“3·1独立万岁(示威)运动”之后……, 在不到3平的很狭窄的‘西大门刑务所’第8 号室里面,至少其灵魂是比任何人自由的柳宽顺和8号室女性们的一年中的故事!

我们所不知道的故事,3·1 运动后1 年中的故事……

1919年4月1 日,17岁的柳宽顺(1902年生),她在老家天安的市场主导了大韩独立万岁(示威)运动。渴望自由和解放的3000多民众所聚集在一处, 进行了非暴力示威,但日本帝国军队和警察用枪和刀凄惨地屠杀了朝鲜民众。这过程中,柳宽顺目睹了父母的死亡。(她的父母、兄弟都参与了这示威。)

主导独立万岁示威的柳宽顺被日本帝国宪兵队逮捕,以罪人的身份站在了法庭,但她一眼不眨地说:“我是大韩人。为了祖国高呼独立万岁也成罪吗!你们没有给我定罪的权利,我也没有接受你倭寇之审判的理由!”。甚至,她向着审判长甩出了凳子。因此事,柳宽顺被判为比其他人更长的3年刑期,被拉到‘西大门刑务所’(当时韩国独立运动家基本上被监禁在这地方)。当时,柳宽顺的年龄才是17岁!相当于现在高中二年级的幼小的年龄。

这样,她被安排到女子刑务所8号室。在3平左右的空间,已经有了数十个人被监禁,不仅无法躺着睡觉,连坐都无法坐下,她们只能一整天得站着,简直是很不像话的很残酷的地方。

“若一直站着不动,腿会浮肿,柳宽顺你也过来跟我们一起转圈圈吧。” 被监禁在8 号室的女人们就这样一整天都在转圈圈,若有人悲伤地唱起“阿里郎”或者“爱国歌”,那其他人也一同边唱边流眼泪。这歌声沿着墙壁传到旁边……再旁边,最终歌声填满了整个事务所。对此,哑然失色的帝国警官要求安静,但柳宽顺却顶撞说:“我们不是人来了就停止哭泣的青蛙,呱呱呱…… !”,结果柳宽顺受到了残酷的拷问。

我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柳宽顺受到的拷问的残忍性。这部电影考虑到残忍性问题,所以简单介绍了三种方法,而且是黑白胶片,所以能减少了残忍程度。

但我们访问西大门刑务所,能够发现柳宽顺等独立运动家们受到如何的拷问,以致令人浑身发怵。

柳烈士受到如下的拷问,➊在头部抹上煤焦油,像假 发一样剥掉头皮的拷问;➋用钳子将手脚指甲拔掉的拷问;➌将管子连接到肠胃,强制性地将烫水、刀片、人粪等注入其内的拷问;➍用烧得通红的烙铁烫伤女性阴部的拷问;➎利用喜欢往潮湿阴暗的洞口往里钻的泥鳅的习性,赤身的状态下将她关进灌满水的缸内,再把泥鳅放进里面的性拷问……。

我们不能一一介绍当时拷问的方法,她所受到的如此令人发指,且残忍的拷问共有100多个。结果,无法忍受残拷问的柳烈士在如花似棉的18岁时,悲惨地结束了一生。

死因是狂乱的性暴力和拷问导致的子宫破裂和膀胱破裂。日本帝国甚至试图焚烧柳烈士的尸身,因为为了隐瞒拷问、性暴力等的痕迹。幸亏,由于梨花学堂校长 Lulu E. Frey 和 wal ter老师的强烈抗议(3·1运动前,柳烈士是梨花学堂的学生。梨花学堂是现在韩国梨花女士大学的前身),日本帝国将烈士的尸身移交给梨花学堂的老师们。但是柳烈士的尸身是已经被凄惨地切除了鼻子和耳朵、两边胸部也被切除、身体和头部和四肢也已被砍成6大块的状态。日本警察把柳烈士的尸身装在一个石油箱子内,往地上一甩,还厚颜无耻地要求:“千万不要将尸体的情况向外界散播!”。以此来恐吓了学堂的老师们。

如此殉国的柳宽顺留下了如下的话语:

“我虽然能够忍受被拔掉指甲、被砍掉耳朵和鼻子、被折断两腿的痛苦,但 无法忍受丢失祖国的痛苦。我能献给祖国的只有‘一个’生命(没有第二、第三个 生命),这就是这少女唯一难过的地方,所以对不起祖国……。”

纵使它不是我最喜爱的抗日电影,叙述的故事亦简单直接不高深。不过当中每句对白的意思都值得令人细味。电影没有刻意煽情或激起爱国、复国的热心,反倒一直叙述柳宽顺如何在监狱逆权传达独立思想,平凡中更显见自强的力量。

「不自由」及「自由」的时刻

电影开头一名被监禁女子怪罪于柳宽顺,指她为了独立运动就不惜牺牲家人,根本是不智之举。而国难当前,有人选择俯首做白羊,甘愿被日本人任劳任怨,即使他想暗地里帮助柳宽顺,但他最后仍没有站在鸡蛋那一边。片中清晰地表达出,纵使有人做白羊,亦应召集更多的人成为鸡蛋对抗高墙。

片中一直带出的问题,就是「活着,还是抗争?」选择活着,可在乱世中苟且偷安,成为温驯无比的白羊,温水煮蛙不自知。抗争之路不容易,但柳宽顺的故事让人在无力感中感到一点温暖。

但故事中更讽刺的是柳宽顺有关的史实。1945年韩国光复后,曾一度想审判对她行使私刑的那名朝鲜族将军,但李承晚政府解散了特别调查委员会下,最终仍是不了了之。

李承晚其实是抗日运动的一份子,更有份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但掌权后为了对抗北韩的共产主义,不惜摒弃昔日的政治观,投靠美国及日本,成为亲日派。现今韩国的保守派同样有这倾向,这部电影带出的精神,可以与这班人亲日的态度成为一大对比。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及三一运动100周年了。独立的思想至今表面上很成功。

《韩民族日报》一幅漫画至今仍留在我的脑海之中,柳宽顺对着2019年的女子说要争取独立。

那么,独立战争有没有改变韩国社会的父系结构?并没有,反而强化了它。

自一月底,一件原本毫不起眼的胜利夜店殴斗一事到如今引出韩娱半壁江山的丑闻及参与人员的爆炸性新闻。

从一开始的李胜利夜店发展成“胜利性招待”、赌博、“郑俊英偷拍、迷奸”等众多性质恶劣的事件,然而这一切世界背后离不开的共同群体,是一群正值花季的女性。

对于妇女和男人应该各司其职这种观念,很少有妇女提出质疑。

多数人承认她们的价值限于家庭之中。

“把我们当成上帝所创造的人一样看待,在你们的保护下,像上帝一样利用万能的力量为我们带来幸福”。

2019年年初,韩国女团APink的成员孙娜恩,因为在ins上分享的个人照片里,被网友发现其手机壳上写着“Girls can do anything”(女孩可以做任何事)的词汇,然后遭到网友群喷。

网友说其是女权主义者,后来孙娜恩不得已为此解释道歉并删除微博。

然而,战争确实给对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带来了微妙而意义深远的影响。

正如许多韩国人所坚信的那样,这个新的国家正在孕育崇尚自由原则的新公民。

所以母亲承担着将后代培养成具有优良品质的公民的重大责任。

妻子远没有取得婚姻中的平等地位,但她们的思想、利益和家庭地位日益受到尊重。

面对社会上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种种不合理的苛刻要求,韩国女性也自有因应的方式。

在过去,她们总是被要求出门要化妆、留一头长发。

而如今,她们选择以素颜的方式反抗社会对于「美」的标准与限制。

在社群媒体上,可以看见许多人响应「挣脱束衣」运动。

这部电影能够给予那些政治人一个耳光吗?不得而知了。

作者:朱朱

复旦大学英语专业,基督徒。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工作生活多年 ,拥有丰富的媒体运营经验。现自由撰稿人,有需要内容运营,请联系作者

13671595458, 或者扫码作者二维码。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