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夏天》观后感摘抄
《最好的夏天》是一部由董松岩执导,李丹 / 黄秋晨 / 安安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好的夏天》精选点评:
●我是群演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贼有趣,上课喊起立的班长是我哈哈哈哈
●虽然俗套没啥新意,还有几处BUG,但总体在线
●国产青春片里没有狗血三角恋,没有车祸、堕胎,没有渣男,没有圣母白莲花和绿茶婊,有的只是一个干干净净的属于大多数人的青春。看着在那个夏天为了同一个目标和心愿付出努力的主角们,仿佛看到当初的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我们,没能和学霸谈恋爱,也没能捕获校草的芳心,没有和最好的闺蜜撕逼,却不妨碍我们的青春依然值得铭记。
●剧情基本靠音乐支持着
●虽然刚开始的剧情节奏会有一些慢,但是后面更有意思一些,很容易就可以把你带入到当时的情景当井当中,
●又一无聊镜头语言的青春旗号烂片
●演技一般 至少不狗血
●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太美了!!电影拍摄出的效果也很好!点赞!
●不好好学习来学校过家家来了?
●emmmm
《最好的夏天》观后感(一):年轻真好
说起来这是我今年第一部静心看完全程的电影,原本只是无聊打发时间,看了一半发现居然没有打胎!没有早恋!没有高考的压力!我的天呐!这简直是青春片里的非主流,穷人家的孩子不务正业!整个片子主题非常直白,简单,一群孩子在高考前,为自己的梦想,圆滑的逃避各种压力,最终在成人之前,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微小的愿望。
不错!
如果不是看完点了一杯奶茶,我就打五分了。
《最好的夏天》观后感(二):犯傻,犯二,犯规,趁年轻!
时代变了,传统纸媒逐渐虽败,变成了浮躁喧嚣的公众号,每天爆炸的信息量让你觉得时间流逝得太快; 时代没变,你看那些孩子们不还与当年的我们一样,烦恼而又傻傻地快乐着,每天讨论着那些无聊的话题让你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把那些变与不变揉在一起放进电影,变成了成年人的情怀。
这些孩子们做聚到一起,认真想去做那些成年人都做失败了的事情。最后当然他们也没有成功,他们只是成长了。但是,不管在那个阶段,成长不是应该比成功更重要吗?
《最好的夏天》观后感(三):片尾曲很好听
最好的夏天
小舞的头饰特别搞笑!
加入文学社,走上人生颠疯,是颠疯,还是癫疯?
陈澄喜欢看《灌篮高手》?
还有陈澄这个名字太经典了,我这辈子遇到最多的人就叫 陈晨类似读音的人,还有如
陈成 陈晨 陈诚 陈辰 陈承 陈澄 陈曾 陈程 陈丞
成成 成晨 成诚 成辰 成承 成澄 成曾 成程 成丞
程成 程晨 程诚 程辰 程承 程澄 程曾 程程 程丞
曾成 曾晨 曾诚 曾辰 曾承 曾澄 曾曾 曾程 曾丞
男生背女生,哇,好浪漫,反正我们高中没有看到过。
舞大人这个动作好经典。把笔当作胡子!
舞大人,使用童工!
看样子开通公众号发财了。
优点
两大女主角各有特色。最常见的两大性格!女主角发型经常换。还有就是发型。学生各种奇装异服结尾歌曲 《这么喜欢你》特别好听其它感觉缺乏高潮整体感觉平淡,缺乏一些小的高潮
《最好的夏天》观后感(四):转载:专访《最好的夏天》导演董松岩|青春题材网大如何做出“好的青春片”
转载自公号“ 捕娱记 ”
文|秦明(珞思影视研究组)
几年来,“国产青春片”从意气风发走向冷门迭出,于更新换代中默默宣告:这一届观众对青春的理解,确实不一样了。最近一轮的青春阵风刮过,愈加佐证市场格局的翻新。于谦领衔兼监制的《老师•好》高奏票房凯歌,镶嵌文艺基因的《阳台上》与《过春天》反响平平,以青春剧“发家”的赵宝刚被认为不懂现在的年轻人……青春题材呈现相对繁荣的大小荧屏尚且都在“变脸”,并非该类型盛产土壤的“网大”又是怎样的景象?4月6日,由天郢传媒出品,天堂映画影业、圭吾文化联合摄制,青年导演董松岩担纲编剧、导演,并由全新人阵容主演的青春校园励志网大《最好的夏天》在爱奇艺独家上线。这部从命名和海报就“青春扑面”的校园剧情片,并非近年来在分账上表现喜人的热门网大类型。而一提“国产青春影剧”就上头的观众,也很容易判断这又是一部流于表面的空壳青春片。
然而,上线三天后,截至猫眼票房4月8日24:00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片分账票房累计达13.1万,每日均跻进网络大电影票房排名前十。在国产青春影片深陷“撒狗血”泥潭的大背景下,这么一部成本仅几十万、拍摄时间只有12天,且无任何流量加持的青春网大,堪称一股清流。作为这部网络大电影的导演与编剧,曾凭借文艺公路电影《寄往昙华林78号的明信片》获国家广电总局夏衍电影剧本奖、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导演奖的董松岩,刚刚带着《最好的夏天》参加长江青年影展闭幕展映。昨日,在与捕娱记(ID:ibuyuji)的独家对话中,他毫不掩饰对青春题材的情有独钟,“青春是永远不会褪色的主题,无论什么时代背景,都值得去探讨和挖掘。”
导演董松岩相对第一部剧情长片《岛》入围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大鸣大放,成为爱奇艺付费网大的第二部长片《最好的夏天》显得有些“低调”,但董松岩说拍的时候并不会给先给作品“分类”,是要上院线,还是对标互联网人群。他坚持,只要能把故事讲好,不管走哪条渠道,都不会影响影片的传播效果。
非典型青春故事
打架车祸随机出现,堕胎绝症狂撒狗血……以往国产青春电影在口碑上屡挨板砖,豆瓣评分超过7分的青春片,不过寥寥几部。去年,《快把我哥带走》《闪光少女》《狗13》等非典型青春电影的出现,带来了国产青春片画风的悄然“变脸”。怀旧+撒狗血的老旧套路不再灵验,弱化爱情元素,聚焦大多数人成长痛感和生活温度的问题型青春片,成为一段时间的热门之选。仅看《最好的夏天》这样小清新的片名,难免让人以为会是一部主打爱情的甜酸“校园剧”。事实上,电影不仅没有把爱情作为影片的主线,就连主角们的青春经历,都是看起来不太能引起主流共鸣的校园文化。影片通过三个普通高中生复兴学校文学社社报《絮语》的故事,展现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浪潮下,传统纸媒没落的大时代面貌,如此背景下,一群年轻人对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热血坚守。
电影主要拍摄地点选在武汉十四中学,群演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学校门房大爷不时蹦出两三句当地方言,主要角色虽然讲普通话,但从片中可以看出,新人演员的台词还有些许青涩,稍显表达钝感。影片开头是女主加入文学社的渊源,怀揣对风云学长的仰慕心意想要入社,却与时任文学社社长的男主结下梁子,你来我往的互怼中,女主被男主忽悠入社,又与另一社员小舞成为同桌。面对难以为继的社报《絮语》,三人从各有打算的貌合神离,逐渐磨出一定要坚守下去的默契,最后克服一切困难,集结全校师生的力量,用第100期纪念刊为社报《絮语》的纸质版画上句号。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追梦故事,电影并未赋予情节太多的跌宕起伏,而是将重点放在三个文学社最后的社员想要守住社报的目标上,同学的不看好,老师的催促停刊,三个人的磨合,就是影片的主要冲突来源。其中,女主和风云学长,男主和广播社校花,男主和女主,风云学长和校花之间,虽夹杂着若有似无的青春悸动,但都不影响故事的主线。选择这样一个看似非主流的青春校园故事,董松岩毫不掩饰自己对青春题材的偏爱,“我喜欢写青年人,青春的永远不会褪色的主题。过去不是说青春万岁吗?这段人生阶段里,充斥着那些看似不可能,没有希望,甚至不守规矩的事情,但它又是人最具能量,拥有最多热情和最大执念的一个时段。”和大多数80后一样,被《灌篮高手》里一个团队的成长故事编织出诸多青春光影,董松岩坦言,《最好的夏天》其实有一个相近的故事内核。希望通过电影展现的少年人的“挣扎”,传递给观众一种心有戚戚的情绪共鸣,“年轻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心情,明知道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但就是想去冲一把、试一把的轰轰烈烈。”
所以,尽管放在眼下看来,文学社、社报这样的符号,貌似有些距离感,但董松岩不认为这会成为阻拦大家对影片产生兴趣的障碍。
速成但不将就
严格意义上来说,《最好的夏天》是一部群像电影,文学社三人组,是牵起电影叙事主线的中心。这是一部看到开头以为能猜到结尾的青春片,而在故事尾声,伴随女主转学到北京,社报《絮语》的纸质版结束在第100期纪念刊,让“守住社报”这条明线停在一个不太圆满的结局上。同时身兼这部电影主要编剧的董松岩,认为故事的精华就在此处。“就算会失败,但也要去做,这就是青春热血的魅力。”写过不下10个青春题材剧本的董松岩,《最好的夏天》是他所有剧本中“出品”速度最快的一个,“我们只有18天的时间来做剧本,中间改了差不多5、6稿。”董松岩透露,最初编剧提的是一个传统玛丽苏青春片的方向,但他认为,爱情故事本身不好写,在时间成本和各方面条件都受限的情况下,要做一部确保品质的青春爱情长片,“太难了”。
将原本的玛丽苏爱情扭转到如今的校园励志,并定下复兴文学社社报的故事脉络,对董松岩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我身边有很多从事媒体工作的朋友,所以对于他们所处的行业变迁,我是有感而发的。”而在选景过程中,董松岩从学校负责人处也了解到,文学社和社报都是校园中真实存在,且的确式微的现象。在边创作边考察的高效节奏下,董松岩和团队,仅用了18天的时间,完成了影片的剧本和前期各项筹备。“拍摄我们也只有12天的时间。”和所有受成本牵制的网大一样,《最好的夏天》的“速成”,某种程度上,是目前整个网大产业链上的共性。一条预算有限,足以影响筹备、拍摄、制作等每一个环节链条中的具体事项,实际上,12天的拍摄时间,已经是董松岩能够争取到的“保证品质完整性”前提下的最大时间上限,“制片方原本给到的时间其实更短”。虽然精品化正被视为整个行业的制作趋势,但相较于院线及网剧的长周期,网大周期短、成本低、回本快,仍被认为是互联网目前几大内容形态中的品质“洼地”。以新人为主的内容生产,以跨界者为多的投资来源,令其在综合成色上更贴近“短频快”的快餐产品。几年前,一个星期,曾是网络大电影的普遍生产时长。
在所有环节被成本“紧箍咒”倒逼着加速前进,必须承认,《最好的夏天》在呈现上虽不可避免有不成熟的地方,但导演在情节推进和节奏把握上很精准,画面质感更接近一部院线长片,“不像一部网大”,或许是观众在弹幕里给出的最高评价。“无论是网大、网剧,还是院线电影、电视剧,观众都不像以前那么好‘糊弄’了。”董松岩直言,自己在拍摄时并不会提前给作品“分类”,不管在何种渠道播出,不同的艺术形式,对故事内核的品质要求都是一致的,“用小成本能拍出大家都喜欢的电影,更有成就感”。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