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的读后感大全
《社会冲突》是一本由[美]D,G,普鲁特 / [美]金盛熙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3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会冲突》精选点评:
●主题学习的一部分
●觉得好像很一般
●最后都是零和博弈。
●知识密集型书籍,看一遍消化不了。
●25万字,看完,真的很棒,在宏观上指导作用,简单明了,可以再次阅读,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粗略看完,有机会再读
●书籍前面章节部分内容可以配合阿克塞罗德的书籍阅读,感觉前面的章节比后面几张章可读性更强。
●当经济和社会加速发展一段时期后,接下来的往往是一个短时期的快速逆转,暴动革呵呵命往往发生在这个逆转期里。
●学术著作嘛,没有太多新鲜的内容(准确说应该是不容易让人感兴趣)
●我觉得目前评分7.6有点低,这一系列书籍都很不错,书里的内容既有理论也有具体实例相结合,很不错的一本书。
●分析的十分深入
《社会冲突》读后感(一):书整体翻译质量ok,但仍多处翻译错误
111 小标题“国内冲突的升级”,显然原文是domestic,按照后文举的年轻夫妻的例子,明显应该翻译为“ 家庭内冲突的升级”。这个小节部分的domestic 全部都是“家庭内”的意思,翻译成国内是错的。
163 小标题把social bonds 翻译为“社会约束”,也不太妥当,应为“ 社会连结”,讲的是各种情感关系和文化认同对人的行为的牵扯。在中文里“约束”式一个中性偏贬义的词汇,强调的是行为上的拘束,在英文中social bonds 是中性偏褒义的词语,带有情感意味,强调情感层面的连结导致行为上的变化。
还有更多,陆续更新。
《社会冲突》读后感(二):智者的艺术——劝架、降服熊孩子及维护世界和平指南
看完本书后,我脑子里突然冒出几个场景:
1)女朋友吵着春节要去丽江,而你想去深山里蹲几天,“咱去丽江嘛!”“去你妹的丽江!”“#%#¥……%……*”“¥……#¥……”
2)孩子要买摩托,你嫌吵,再说,这小子才17,你或者你老公又不是会唱歌的将军老干部。怎么办?劝?不听!小子理论一套一套的!
3)咳咳,主席大人,你觉得钓鱼岛这个事情怎么办?......
与一些烂俗的所谓通俗心理学书籍不同(@各种灵修大妈大叔大爷),本书出自心理学业内人士,刚用scopus文献搜索了下第一作者Pruitt,起码能搜到四十余篇论文,其中有篇被21,不,211篇学术论文引用(Pruitt,1992),甚至发表在心理学顶级期刊《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上。此外,很赞的是,出版社老老实实的在书后附上了三十页作用的参考文献。做社会心理学的同学们有福了!全书虽是学术专著,却语言生动幽默,各种身边事国家热点话题,都被拿来分析。语言翻译的还算通顺,虽偶有看不懂的长句。
作为研究兴趣在于社会认知的心理学学生,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本文的深度和广度。一本好的专著于我们,恰如一个城市旅游手册,理想中,它不是面面俱到,但却读起来如沐春风。它会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价值、方法和进展娓娓道来,并且其中设置无数个“未完待续”来刺激读者的大脑。对于非心理学专业者,它也能将你自己的生活与书的内容联系,如果融会贯通书中所讲,也许真能解决某个自己遇到的冲突问题,防止冲突升级。
个人认为,人类绝不是理性的动物。本质里也不算爱好和平的——哪一年没有战争?哪一天我们不曾经历、听闻冲突?如何在这种境地下,从容的去理解周围发生的事情,甚至,去改善现状,就是这本书对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念头一转,看到的世界也不同了。本书作者将冲突定义为“感知到的利益分歧”。既然是感知到的,那么,没有感知到的就不算分歧吗?论述即自此开始。
一个可能的问题是,知道了引发冲突的途径,或如何导致冲突升级,如何去升级化,又能否——怎么样用于实际生活中去?当我将本书推荐给同门时,有人问。这让我想到了心理学研究的四层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控制无疑是最高层的(本书甚至推荐了如何控制群体事件的书籍),但是,它是以对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的充分了解为前提的。本书实际上雄心勃勃的涉及了心理学的四个目的(重点介绍了前三个,对如何解决也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相对来说,也算不错了。不过,这种结合案例的解释,多少有点事后诸葛的感觉——让我想起精神分析:解释过去,但是没法预测未来。
至于我设想的三个场景,似乎可以使用本书的原理和技术,起码,你可以画出冲突双方的利益树,寻找潜在利益点,再从长计议。如此看来,本书还是给了一些实用的东西的
《社会冲突》读后感(三):很有操作性,非常值得政府公务人员阅读
拿到书后一直忙于出差讲课,整本书几乎都是在候机厅和飞机上读完。这本书不光提供了逻辑完整的冲突发生、发展、解决的理论体系,更是提供了很有实践性的解决方案。
在本书中提到,群体比个体更容易产生冲突,而且冲突双方更不容易选择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化解冲突。中国文化相对英美来说更加倾向于集体主义的文化,在乡村尤其如此,个体往往基于乡谊、亲缘等结成群体,而京沪等大都市则集体主义相对弱化。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为什么县、市级别的群体事件往往会发生在乌坎、什邡、湖州等地,而北京、上海则近二十多年几乎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群体事件,最大也就是小区居民的集体维权而已。这就是本书中所提到的,都市中个人角色之间存在交叉和联合,一个人可能既是公务员,又是某小区居民,又是行业协会会员,又是车友俱乐部成员等。这种跨界的角色使得不同群体之间很容易找到沟通的渠道和建立信任关系,因而更容易使得冲突双方找到共同的利益点,实现问题解决导向的策略。
就目前政府解决群体事件的策略来说,大部分采用的是争斗的策略,也就是高度关注政府自身的利益(招商引资、提高财政收入等),而较少关注民众利益。采用这种方式在以前效果还算可以,但是在现时的收效越来越小,甚至会导致冲突规模变大,事件不断恶化。根据本书的阐述,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民众和政府双方缺乏信任,民众认为政府的政策要么是威逼,要么是利诱;政府认为民众的诉求要么是“无理取闹”,要么是“别有用心”。在此基础上,双方的信息都被选择性加工,更加恶化了冲突。
其二,由于政府长期采用强力的斗争手段迫使民众就范,使得大量有资产(比如自有房产)、有素养(比如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白领从原来群体事件的中立旁观者,变成同情城市贫民或失地农民的支持者,使得原本处于弱势的群体因为得到了中立方精神甚至物质上(法律援助、捐款等)的支持,处于和政府实力相当的群体。而当双方实力相差不悬殊的时候,单方采取的斗争手段几乎是无效的。
相反,有些地方的政府采取放低身段主动采取让步策略来解决群体问题的时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方面民众看到了政府表达和解的诚意,另一方面使得更多的人处于中立状态,消减了当事群体的实力,使得冲突向着问题解决的方向迈进。
其三,互联网应当成为化解冲突的重要工具。本书提到化解冲突的重要手段是接触和沟通。而在冲突当时,双方的代表往往带有很大的情绪性,正式坐下来面谈的可能很小,而通过互联网的“隔空对话”,则能起到很好的沟通双方意图的作用,避免直接的言语或肢体冲突。
同时,互联网本身的海量“网民”可以成为“第三方”,起到监督政府和当事民众双方的作用。在双方沟通出现“梗阻”的时候,还可以通过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在网上进行斡旋。互联网的非正式斡旋具有速度快(几乎实时)、非暴力(无直接接触)、有尊严(不会损害到双方的“面子”)、保证据(很方便留下记录)等多个优点。因此如何用活用好互联网,而不是一味“限”、“封”、“禁”,是当代公务员的必修课。
洋洋洒洒说了一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社会冲突——升级、僵局及解决》应当成为公务员的案头必读书。有效学习冲突的解决之道,不仅可以减少社会的不安定性,有利于广大民众,对于政府及其公务员自身来说,也可以提升其安全感和社会声誉。
《社会冲突》读后感(四):社会冲突研究面面观
阅读之前思考的角度
一、社会冲突与社会运动紧密相关,又有所区别,试图比较两者的区别。
二、社会冲突中的策略选择,让我想起了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或社会选择),然而对新政治经济学策略选择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建立在“把国家的边界推回”的努力及其公共政策已经导致了更大的低效率,而这恰恰是新政治经济学想要避免的政府失灵。社会冲突的策略选择及和解机制是否能建立起一套适恰的强政府保自由体系,寻找到社会控制与社会监督的平衡点值得关注。
三、探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社会冲突化解机制,探寻契约和命运两大方式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保障机制和价值追求。
四、诺思的暴力潜能说把社会冲突的机理过于简单化、后置化了,我们更需要一种集心灵、文化、器物为一体的复杂性的解释,把握社会冲突的历史来源、人类发展和当下特色。
五、探寻社会冲突在近代以来几大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集中关注英国光荣革命中的两波完全不同的社会冲突。
六、作为西方概念的“社会冲突”和“社会控制”是否能在中国传统概念“天下”中做进一步的发挥和创新。在多元主义、法团主义、恩庇侍从主义、极权主义之外寻求新的社会-国家关系。
七、卢曼的系统理论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和异化是否加剧了社会冲突的频率和力度?如何提高社会冲突双方(尤其是官民)在沟通中的价值认同和共识民主?
八、如何在现实工作中利用本书的结构、内容、价值判断等提升服务品质,提升企业、单位、部门、个人的公正性、亲和力、粘合度。
九、宗教、科学、哲学在社会和解和社会冲突中的奇特地位,政治人、经济人和理念人在社会冲突中扮演的角色。
十、社会冲突如今越来越展现出不可预知性,社会冲突的主体越来越是社会边缘人,如何通过社会冲突的策略选择和化解机制把边缘人拉回到主体地位。
阅读一点点之后的感受
承认社会冲突,即是承认这个世间的多元化取向。在很长一段世间内,我们对于公民社会和国家建构傻傻分不清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把法西斯主义的民族、自由主义的民权和共产主义的民生放在一起,试图整合西方现有资源,但终究公民社会和国家建构之间的矛盾凸显无疑,也终于造成了不太成功的动员式强民主、强官僚的党制国家。虽然周作人针对西方社会没有构建一个系统的学术观念,不过毕竟文人的感觉总是提前那么一点,良好的直觉加之真理女神的启示,周作人感觉到西方社会及其社会理论的变大于常,用个我们现在的流行词——半衰期比较短,钱穆之后也说西方的冲突大于调和,但有人归之于国民性的差别,还是略显粗糙,有人也归咎于各个种族之间的育儿心经,田间地头或城市差别等等,不一而足,但这毕竟没有直指之后的社会化历程带给每一位成年人的社会影响。为什么《别让我走》中的克隆人没有逃离让他们窒息的区域,是不是失去了反抗冲突的本能,我们不得而知。冲突论者例如马克思、科塞和那位美国建国者杰斐逊都承认冲突的良好作用,社会系统的僵化实在让民主主义者很头疼,社会冲突似乎能够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当然这是西方主流理论的看法,代议制似乎给了他们社会冲突的健康平台,但社会冲突毕竟是全方位的,陈序经也承认动物世界也有语言也有文化也有社会制度甚至是政治制度,但如何看待广义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冲突之间的关系,似乎科学界和理论界拿不出像样的结论,原因我想大致也在于如今社会统计的工具很先进,但数据很难拿到或元数据相比要做出科学结论那个数据量要显得稀少许多。社会冲突的广泛存在甚至在街头绿灯通行的时候都能看到,本书也只能处理少数几方或双方的冲突,这与博弈论和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能力差不了多少。我们也看到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但机器人能记忆,有自己的语言等等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感情和复杂判断是否是为机器人可拥有,这是关键,如何定义人,也就是把人与其他自然物或非自然物区分的关键一步。社会理论的对象应该不是社会现象而是社会现象以及社会问题的意义。社会冲突也不例外。
社会冲突的化解中国人似乎很擅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很懂得社会冲突的研究和理论,前一阶段张永宏、李静君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The Power of Instability: Unraveling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Bargained Authoritarianism in China》指出将抗争中的讨价还价常规化、惯例化(物质上的让步),设计和实施一套科层制游戏(程序同意),在稳定和平安的口号下构建一个以信息和服务为导向的政府(道德领导)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缓解社会冲突和维稳工作中的主要手段,我们也不难发现社会冲突的缓解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一套程序优化和制度安排。在此种情形下,无组织的社会冲突是否还能有催化进取、活力和化解僵化、腐朽的作用实在很难说。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