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我们一家人读后感精选

时间: 2021-03-26 19:16:42  热度: 284℃ 

点击全文阅读

《我们一家人》是一本由[美] 谢尔盖·多甫拉托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元,页数:1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一家人》精选点评:

● 对俄国人越来越没有好感了,为什么那么凶残的民族偏又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文学艺术天才。

●到图书馆借到了,续借了一次。沉重的现实,用他的腔调写来,幽默冷峻。

●2008年2月14日购于自贡文轩书店。

●挺好的一本小书,看得我睡意全无,认真读的话大概只用花两天里的空闲时间。这样的生活记录与细节抽象也让我想起很多事来。4.30-5.6

●传奇人生

●悲乐交加的镜像。

●2007-54

●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女儿讲故事:国王让画家随意画一幅画,只要不画灰色昆虫就行,等了好几年画家也没画出来,国王问怎么回事,画家说,我想画的就是灰色昆虫啊。

●非常可爱。

●那本《手提箱》难买!

《我们一家人》读后感(一):我们,在那个时代

其实书早看完了,但不知道该说啥

所以一直没有说

很简单的一本书,不过写得很有特点

很写实,不过又不是传统的写实

对于逝去的苏联,那个曾经的专制时代,作者以一种简洁的笔墨作出了自己的阐释:

“这里,就是我和我的祖国的经历”

对于专制,对于曾经的历史,我们,无法忘记

《我们一家人》读后感(二):小感

不厚的一本儿书,文字间流露着典型的俄国文学式的幽默。叙事平淡却又不乏诙谐。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小说家一家人的轻松可笑故事。而这些轻松可笑的故事背后,反映出的是苏联那段时期相对沉重的历史。虽然不能把本书,从严格意义上讲,界定为讽刺小说。但人物故事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得本书流露出了一种不经意的荒诞感。

虽然无论从文学价值的角度讲,从历史的角度讲,本书都无法承载太多的内容。但是,有时间读读也无妨。毕竟,这终究还算得上是一本儿相对轻松的小说。

《我们一家人》读后感(三):不boring的人生,你值得拥有

太有趣的一家人了。

他们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有时甚至可以说是潦倒。但他们有趣极了,他们没有虚度此生。

外祖父是个严厉而固执的高加索老头。长得挺帅,脾气却很坏,喜欢骂脏话。地震来临,全城人都跑路了,他坚守在自家书房,震后在废墟上泰然自若的看报纸和葡萄酒。年老后常年坐在轮椅上,没人敢接近。可突然有一天自己站起来,径直走向水沟淹死了。

舅舅是个二流子,在大庭广众下让自己妹妹出丑。他信奉好身体才是王道,普希金和果戈理都没读过,却想考大学读哲学。后来因为住过精神病院,说话神神叨叨。作者顺便讽刺了一把哲学,说缺乏明确生活目标生活混沌的人都想研究哲学。

表哥曾经是个又红又专的进步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可突然有一天,因为给校长头上撒尿,从此走上歧途。酒驾肇事、偷盗、坐牢,白白葬送了大好前途。每一次危机时都能绝处逢生,每一次亨通了都会断送大好前程。他说表哥是个无意识的非理性存在主义者,只有在边缘状态下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与妻子的故事缘于某一天聚会醉酒后清晨醒来,躺在家里沙发上的女人,之后就若无其事的住在他家里了,一起搭伴生活,没有任何越轨行为。作者感觉不可理喻,质问她,她说不想得到什么,如果要她走请明示,若要那个请自便。然后作者就在一次醉酒后跟她发生了关系,然后有了女儿,然后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年。

《我们一家人》读后感(四):“我”之于“我们”的意义

【读品】罗豫/文

中外文学史上从来不缺宏篇巨帙的家族史叙事,滥觞甚至可以追溯到诗经和圣经。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一个普通家族几代人的经历,随着历史大事和大势的双重放大,再配上一个《战争与和平》那样高耸入云的题目,足以构筑一幅关于人物命运在历史变迁中跌宕起伏的长篇画卷。

手头这本《我们一家人》,短短115页篇幅,却要写出“我的家庭和我的祖国的遭遇”,有点超出我的想象力范围。也许作者另一部小书的名字《手提箱》,揭示出了其一贯的旨趣:对于一个有过刻骨经历的流亡者,短小精悍,少到可以塞入一个手提箱带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文字亦是如此。他没有写成又一部《布登勃洛克一家》或《百年孤独》,当然也不会用历史阶段或社会事件来划分章节,而是给家庭里的四代成员——从已作古的到刚出生的,还有一条终生未嫁的处女狗——每位一视同仁地分配了一篇人生小传。粗看起来,人物经历平淡无奇,似乎极尽真实宛如纪传体家谱;细细琢磨,故事细节却荒诞不经。这恰是作者高明之处,“伪纪实主义”风格中形式的荒诞感,表达小说内容即苏联现实的荒诞性,恰到好处。且看几个为克格勃卖命的年轻人的私下对话——

“自由?!”第一个人说道,“俄罗斯缺的就是自由!有了自由,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丈母娘杀掉!……”

我问道:“为什么把米沙•海菲茨下狱?别的人在国外出书都没事,海菲茨连自己的作品都没发表过。”

“不发表白不发表。”第二个人说道,“发表了也许就坐不了牢。否则他对谁有用呢……”

“萨哈罗夫的论调就像天真幼稚的小孩。”第三个人说道,“他的思想徒劳无益。仿佛叙述得很有条理,只有一处修正。其实,他所建议的东西只有在一种条件下才能实现。那就是逮捕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成员……”

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异端”言论,或许像多甫拉托夫这样“解冻”后流亡异国的苏联作家才捕捉得到。这批被称为俄罗斯侨民文学“第三浪潮”的作家,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高压政策,使许多作家深感抑郁,因而出逃,同时官方也“主动”驱逐了一些持不同政见的作家。后者的代表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而多甫拉托夫属于前者。他们作为一个时代和一种制度的见证人,不但出色完成了记录历史的使命,还悄然汇成一条沟通传统与现实的文学暗河。更长远地看,其思想意义亦已超越反专制、争自由的本意,而赋予更多人性的光辉和永恒价值的思索,留存于后人内心深处。

多甫拉托夫继承了果戈理的自嘲、布尔加科夫的调侃、左琴科的讽喻,语言机敏巧妙、口吻轻松幽默,又痴迷于制造强烈的契诃夫式的戏剧效果,行文的“幽默密度”,丝毫不亚于俄国文学史上的幽默大师的力作。他在故事情节中特意安排姨妈玛拉同左琴科路遇的场景,更是直接向前辈幽默大师致敬:处境艰难的作家面对熟稔的编辑,有意侧转身子,擦肩而过。姨妈追上去问他:“您为什么不搭理我?”左琴科无奈地笑笑:“请您原谅。我是在帮助朋友们别搭理我……”这一幕读来令人心头充溢着“带泪的笑”,不免联想到身边荒诞的现实种种,使这本小册子读时尤难忍俊。

好小说的关键不仅停留在阅读快感的获取,对人性的思考才是品读小说对我的致命诱惑。很难说人和人的共性真的大过彼此间的差异,以至可以把彼此的命运作一番数学加和,并推导出宛若神启般的集体意志。多甫拉托夫笔下的人物,不是乖乖听从政治学、经济学分类术语的角色,更非扎米亚京笔下字母与数字构成的“号码”。他们有自己的恶癖或爱好、执着或顽固、大义大勇或猥琐滑稽,这些是他们在文学世界中的血和肉,而作者选取它们的最重要标准,是它们都在作者的记忆里深深扎下了根,以致历史潮流虽一波波呼啸而过,家族成员的个性却依然鲜明矗立。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家人》的俄文书名НАШИ其实应当译成《我们》,和扎米亚京的反乌托邦名著《我们》惊人一致。这恐怕是多甫拉托夫对前辈的又一次致敬。扎米亚京《我们》的结尾充满反讽:“我希望胜利会属于我们。我不只是希望,我确信,胜利属于我们。因为理性必胜。”理性的“我们”中间,没有个体的“我”的位置;集体意志背后,还站着一个看不见却无时不被感知到的领导权威。相比之下,《我们一家人》结尾自然随意,如曾经沧海般平静道出个体价值的弥足珍贵:“这就是我的家庭和我的祖国的遭遇。”“我”之于“我们”,其意义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