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医院中》读后感摘抄
《母亲·在医院中》是一本由丁玲著作,复旦大学出版的278图书,本书定价:19.00元,页数:200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母亲·在医院中》精选点评:
●几十年前就展现过的忧虑现在依然存在,也可以说情况并没有变得更好。
●母亲(丁玲的文笔真的很一般)
●读了在医院中。新的生活虽要开始,然而还有新的荆棘。人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不消溶才能真真有用。人是在艰苦中成长。
●在那个年代有点叛逆的书 难怪延安整风丁玲被斗了 有助于了解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 我们的教科书描述得太理想
●有点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意思了~
●看过....
●丁玲一如既往的细腻的人物心理剖析
●《杜晚香》——晚年的丁玲真是惨不忍睹啊!但是《母亲》还是可以的。
●她有足够的热情和很少的世故。 新的生活虽要开始,然而还有新的荆棘。人是要经过千锤百炼而不消溶才能真真有用。人是在艰苦中成长。
●知识分子的娇柔浪漫个性与现实条件无法满足其表现个性的冲突。
《母亲·在医院中》读后感(一):无产阶级思想不是救世主
名人的著作不看是不行的。更何况为了体现出鲜明女性意识而改名为黠的小盆友说看到莎菲,眼前浮现出的都是我的脸。
一本薄薄的册子吃力的看了很多天,都是名篇。亲见了昨天总有哭泣欲望的文小姐变成今天无产阶子思想的武将军。
人家说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于是,某学长对出下联,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座植物园。其实,女人的心很大的,除了植物园,还有莎菲的红眼圈。情人、朋友、丈夫三位一体精神肉体双重诱惑的确是个托付终身的好人选。正如男人们经常在肉体的情人与精神的母亲中间徘徊,毕竟,鱼与熊掌两者兼得很难实现。听说远在1927年,这惊世骇俗的日记一发表,世人当时就震惊了。泪眼汪汪的莎菲女士玩弄两个男人在股掌之间,还装的气息奄奄欺骗他人,这真是一个资产阶级女知识分子对传统男权的无情挑战。
世间男人不是凌吉士就是苇弟,女人也有多重选择,可以做蕴姐,也可以做莎菲。
下午看丁玲晚上看苏童,刺激的体验。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此时竟然还有人呼唤精神的回归。思想深邃的杨泊生活总是不幸福,世俗的枷锁不那么容易摆脱,他发现身边的一切总是莫名其妙的乱哄哄,他发现看轻自己也未必真能飞上精神的高空。无产阶级思想说不要个人主义爱情至上,要多为广大劳动人民想一想,但是它不是救世主,没法教会人飞翔。
《母亲·在医院中》读后感(二):丑陋在医院
这是丁玲的一篇短篇小说,和之前看的《莎菲女士的日记》风格相差甚远,《在医院中》是丁玲在解放区创造的文学作品,有些浓厚的文学加政治的因素,这篇短篇中,丁玲揭露了解放区的种种矛盾。
浓重的官僚主义,首先是贿赂腐败之风盛行,李管理科长就是典型,文中有一句话“当勤务员犯了错误的时候,他们也会微妙的送一点鸡,鸡蛋给秘书长或者主任”,其次是利用职务便利的利己主义,有一个细节,陆萍难怪期待,而一群妇女说了句“呵,又是来养娃娃的呀”,可见领导阶层利用职位在这里给他们子女谋了多少福利;最后,上级领导贪图安逸,不作为,手术室不装煤炉,直接导致了后来黎涯的晕倒和陆萍的失落。
还有就是不正常的现象处处显露,人们粗鲁,不爱干净,女人们文化水平低,傲慢,张医生老婆这是一个最会糊糊涂涂的懒惰的打法去每一个日子的人。同时人们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情冷漠,他的两个朋友黎涯和郑鹏就说她太热情了,说热情没有通过理智便没有价值,最后她病倒了,经过的人却没有一个人帮助他他的。最后帽子乱扣,说陆萍小资产阶级意识,知识分子的英雄主义,自由主义等,归根到底就是说她党性不够。
丁玲通过她冷冷的笔触,深刻揭露了解放区存在的种种问题,批判了不正之风。
《母亲·在医院中》读后感(三):边走路边读书-丁玲《母亲·在医院中》
第一章《梦珂》
红鼻子先生真的形象不佳
哈哈哈,鞋子做错了什么呢?梦珂找她的小姐妹-匀珍,商量转校。搬到了姨妈家,开始融入了这里奢华的生活。
爱情似乎有了萌芽,女主一无所知。姨妈这里并不适合梦珂。父亲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梦珂愧疚难当。
这句话不错。丁玲的笔法比较稚嫩,有些人物的经历挺虚的,不太真实,写得不仔细。
《沙菲女士的日记》
大名鼎鼎,我不多说了,文学史书上都会提到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母亲·在医院中》读后感(四):我找到了自己 《在医院中》读后感
我看到了自己 在我拼命想要追求自我的时候,我看着身边的人的自我一点一点被剥蚀。
我没有看过丁玲的很多小说。我印象里有两部,《莎菲女士的日记》和《在医院中》。看这两部小说过程中,两位女性的心理都明显地表露。对人怀疑、蔑视等等,很多为一些不积极的情绪,却也正是这两位女性异于其他女性的特别之处。她们更有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追求自我。
开头冬天,细腻的环境描写,让我想起了萧红《呼兰河传》开头的冬景。这冬景像是白描,却又觉得那河、那风、那野雉、那阳光。。。。。。皆是有生命的,包含着动态。令人感觉真实。 那年轻女子出场了。 虽说她年轻,脸上有稚气,但她却是深谙世俗的女子。
她习惯用讨好的声音,作者替她解释,这讨好的声音并无卑屈之意,这是作者的解释,折射她心中的一股豪气。但又觉得可怜,生活是有等级的,很多等级高的需要等级低的来讨好,最好希望等级低的永远会那么卑屈。 她来到一个住所,明明这住所她很不满意,这住所又小又冷。有另一位女性同在,但并不会与她作伴。她仍安慰自己使自己愉快。她的理想虽与现实极大冲突,但她依旧不会失望。她很坚定,坚定自己的选择,相信光明一定会照在她的身上。她想认真承担自己的工作。 她听见别人误会她是养娃娃时,她觉得恶心。难道一个女人生来就是为了生娃娃吗?女性不应该作为一个生殖工具被对待。孩子的到来也应是爱的结晶,不要说的这么理所当然。现代,很多女性仍旧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男性身上,男性与女性在很多方面的确有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得要放弃为自己生存的权利。如果女性就得放弃自我,那男性们就一定会找到自我吗?
张医生老婆与她住在一个屋子里,张医生老婆对她的到来是很冷淡的态度。我想,这种冷淡是一种正常。有时我自己也会想,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很多东西都不感兴趣了呢?无欲,无动力,其实也蛮可怕的。但从后文张医生老婆对另一件事情的态度可见,她这样一个小人物,对张医生老婆是没有吸引力的。
她是饱含着深厚情感的,她憧憬着光明的前途,可总是有人禁锢她的热情。很多人都给她冷淡和失望。她讨厌那只关心自己外表的人,不喜欢糊糊涂涂地过日子的人。她想要一股热情,一种平等,她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方向。也会不断鼓励自去追随自己心中所想。
她不同于一般人,呆滞寻常过人生。她对自己工作的环境,接触的人有自己的意见。意见不是一个受人珍重的东西。她的新奇的想法像泡沫,绚丽只在一时,终将成为幻影。
越有想法,人愈压抑,尤其当没有改变,想法得不到释放时。没有人鉴定她的对错,从一而终,她是一名孤独者。 很多事情后,她感觉到了现实的可怕。 但她一直从自己的眼光出发,她觉得自己是比别人高一等的。而他人的意见和想法也很重要,交流很重要,否则人很容易被消磨下去的。在一种剧烈的自我斗争的环境里,保持自我甚难。
最后一句忠告——“人在艰苦中成长”,是那些有思想的人的生活的缩影。作者让那位怪人出现,也是对许许多多有思想的孤独者的一种侧面肯定。
《母亲·在医院中》读后感(五):青年不宜之二:《母亲·在医院中》
09年写的,今天读到居然感觉还不错。
如果真有时光机,丁玲不但能看到自己“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还能看到未来的批斗会和牛棚。所以说时光机真是个无情的机器,幸好还没被发明出来。
《母亲·在医院中》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套近现代作家选集中的一本,之前还看过一本庐隐的《曼丽·象牙戒旨》,选篇都短小且有代表性,是不错的近现代文学史补充读物。
在这本丁玲的选集中,每个独立的短篇都张扬着她不同时期的信念,可集结在这薄薄的小册子里连续来看,却有种让人“阅尽一生”的凄惶。
书前导读里,某老学究按丁玲笔下不同的女性形象给选篇做了小小的分类。我倒愿意按她不同时期的思想转变来分类。
《梦珂》和《莎菲女士的日记》是那类贴了五四标签的言情小说。《梦珂》这名起的就忒琼瑶手笔。一个年轻女学生,受了些当时流行的左翼思潮影响,眼见周围一些人的卑琐无聊,感到苦闷厌烦,却又摆脱不了身边的狭隘天地。到了莎菲,彷徨的文艺女青年变得轻浪不羁,耍别人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
从《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和《我在霞村的时候》开始,丁玲把自怜的心转向了广大的人群。她去了陕北,关切妓女和慰安妇。我有时觉得同情心也许并非那样伟大。当一个人同情那些与己无关的人时,原因也许是:1.分散对自身痛苦的注意力。2.说服自己我还是崇高和有价值的。
最危险的转变来自《在医院中》。故事里的年轻产科医生陆萍,从上海来到延安的医院服务。她聪明有抱负有野心,身处革命的圣城,看到的却是一样的官僚作风以及无聊男女乱嚼舌根。甚至老乡们落后的卫生习惯也不容于她小布尔乔亚的眼里。于是她对工作的热情和负责反而使她孤立于人群成为异类。头一次,她明确表达了对革命理想的动摇。而日后这篇小说也成为丁玲受批判的佐证之一。
《杜晚香》是丁玲晚年的作品。按理说人到了晚年,写东西也该更随兴洒脱。奇怪的是这篇小说却最接近于主流政治宣传。导读里老学究说,这是她“晚年面对社会信仰危机,而要表示的一种坚守”。说得有理:若她否定了最初的理想,便是否定了自己的一生。要一个人老来承认一生的虚妄,有多残忍。
而我,正与梦珂并肩而立,却已看到了最后。好比千尺深潭一眼望到底,没意思得很。我懂梦珂所厌烦的,以及她无处使用的虔诚卑微的济世之心。若我有个延安可以去,我会毫不犹豫地动身前往。只是我生在建国之后,生在反右大跃进文革之后,生在改革开放和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后,所以注定没有延安来收留我。有的,只是人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一句,"It has been prooved that Communism just doesn’t work."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