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与科学读后感100字
《心、脑与科学》是一本由(美)塞尔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1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脑与科学》精选点评:
●都忘了,要重看
●波德里亚的感觉,外行意气方遒指点江山,老有所依
●John Searle的风格:通俗,清楚,论证有力
●每一篇都开启后世一个恒久讨论的问题。目的论归因,意向结构和决定论的讨论很有启发。而且干净利落。
●mind-body problem, 自由意志
●现在看来有些观点有些老了,由于是演讲稿,很多论证也是不够充分,但因此读来很是简洁明快,对了解分析哲学心灵哲学的论题,方法和风格也很有帮助。
●summary:一方面认为心与脑之间并不存在信息加工的鸿沟;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和与人有关的“科学”之间竖立起因“意向性”而产生的壁垒。【卫矛我总觉得这中间有哪里不相容啊(PД`q。)·。'゜!!中立病重症患者流下辛酸泪……若前者为真,我以及很多人就都可以休学回家了_(:з」∠)_
●人有脑子会想事儿就像东西由粒子组成有引力一样。。
●这本书真是有趣
●越来越喜欢读塞尔的书,从文风中就能感觉到这个人特别可爱,尽管我特别爱吐槽他。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一):。
因为原书大概是两年前看的了,当时未留有读书笔记所以塞尔在具体的意志自由问题上的看法我也忘得差不多了。很早以前就想填坑,随便说好了。
量子力学的诞生似乎给了意志自由新的地位
---------绝逼不是这样。首先量子力学仍是统计力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其次如果大脑的运转跟量子力学一样是一种非决定性的话,那我们肯定不会有意志自由,我们绝逼会精神崩溃。量子波会无缘由地让某个神经突然兴奋,你根本掌控不了行动,比精分还严重。
灵魂或者神秘X驱动了这一身的原子
---------这是种逃避型的解释,每遇到什么难题就搬上帝来救驾,当然,在理论上,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塞尔在身心问题第一章做出了某些解释,但我觉得仍解释得不够清楚。 一堆毫无意识的原子组成起来怎么就有了意向性,有了生物性呢?难道存在某种神秘X或者有意识的原子吗?
这么问好比,一本小说只是汉字或字母,怎么里边会有爱情和故事。不同层面的描述,可以得到不同层面的信息。意向性和自由问题的产生得益于人体高度复杂的有序,而有序并不一定需要超自然的加入才能形成。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二):《心、脑与科学》书评
1984年的书,我在30年后的2014年对其进行评论,似乎不太公平。
塞尔因为他在语言哲学上的贡献,被写进了教科书。更因为他的“中文屋”思想实验,被普通公众所知。
他在第一章提到,心灵之与大脑,就像某物的宏观属性和微观属性。但他在这里讲得很模糊,用的比喻是宏观下冰的特征与微观下H2O分子的排列。以这种角度看,塞尔是支持同一论的,但他同时又反对还原论,这点在后面的几个章节能看出来。涌现在某种意义上反驳了还原论的观点。就本体论而言,我是一个强物理主义者,所以我不认为心灵是实存的。也许,对于心灵,我今天会支持一种类似功能主义的观点。
第二章他提出了中文屋思想实验以反驳强人工智能的主张,丹内特等人对这个思想实验进行了有力的反驳。正如塞尔自己所认同的,单个的神经元不懂语义,只按照规则进行活动。一个CPU也是如此,那为何认为由CPU组成的电脑没有心灵,而由神经元组成的人脑又有心灵呢?我认为塞尔的中文屋实验是不成功的。今天谷歌已经用机器学习做出了“认猫”机器人,也收购了制造“大狗“的公司。我有理由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通过另一种方式造人了。
第三章,塞尔对认知科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1984年还有没有今天这么丰富的脑成像技术。我就不对塞尔基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所作出的论断提出反驳了。随着数据的累积,我认为”大脑地图“的实现是有可能的。
第四章,塞尔提出了”意向性“在行为当中的重要地位。的确,意向性似乎是区分人类行为和自然现象的重要标志。但针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想清楚。一个物理主义者不会承认”意向“是实存的。塞尔在后文既然提到了自由意志,就应该明白意向也很可能是幻觉。
第五章,塞尔认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差异正是因为社会科学研究具备意向性的人类行为。基本宏观看来,社会科学可能做出预测和规律分析。但是在微观层面,社会科学不具备任何意义的确定性。这不是因为要处理巨量的复杂数据,而是因为每一次意向都是任意的。这有点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当我们去研究人类行为时,我们就已经改变了人类行为。关于这点,我还没想清楚。
第六章,塞尔认为前人对自由意志的证明都是不成功的,这点我十分认可。我甚至认为自由意志是不存在的,虽然我们有一种自由感,而这种自由感也许是生物演化带给我们的错觉。
综上,我认为,《心、脑与科学》是一本非常优秀的书,值得一读。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三):《心、脑与科学》总结
一。心身问题
主要提出了心是脑的整体功能性表现,犹如消化功能之余肠胃系统。在塞尔看来一元论二元论可以融合,意识与物质脑都是存在,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二。计算机能思维吗?
著名的“中文屋”思想实验的出处。反驳了“强人工智能”:人脑不过是一台数字计算机,人心不过是一种计算机程序。即心与脑的关系是程序与硬件的关系。主要论点是:
1,人心不仅是语法的,还有语义方面。
2,计算机程序只是语法的。
即人心不仅是形式结构,还有内容。
人在理解事物上不仅按语法,还有语义的体现。而计算机只有语法,无法进行理解。
3,“模拟”与“复制”。意识现象是生物系统的体现,而计算机“模拟”永远不可能达到,“复制”可以。
~没有说是因为缺少什么,塞尔只强调了意识是生物学性质的。但生物学与机械都是物质基础,那么何以前者才可以?这里不解
三。认知科学
塞尔不看好认知科学的发展,因为认知科学是以人脑与计算机的类似研究而进行的。而这点他已经在上一节否定了。
物理世界的脑中的微观粒子运动与精神世界的意识特点的鸿沟是寻多科学家哲学家想来填补的。塞尔认为无沟可填,宏观的意识现象是微观粒子整体作用的功能体现。正如他在《一。身心问题》中所说那样。
~不解,这个过程还是还是没说清楚。消化之余消化道的作用和意识与脑中粒子性质并非是一个性质。另,当今的认知科学都以数字计算机为模型吗?
四。行动的结构
主要探讨意向性的特点,为下一节的说明做准备
五。社会科学的前景
物理等严格科学,没有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这种自我涉及的过程。意向性有无影响是关键区别。
较低层次的活动决定较高层次的活动,物理学是从下往上的坚实的科学系统。而社会学的基础之一是人的意向性,是“不稳定”的。
另外,社会学的现象取决于人的态度,而人的态度会随着对社会学及其他方面看法不同而改变,自我涉及。这是社会科学的缺陷,也是特色所在。
六。意志的自由
物理世界严格的决定论和精神世界经验的自由意志的矛盾,塞尔也仅是探讨说明,没有得出结论。
所谓的相容论,意识被严格决定但不会感到“被强迫”从而感受亦为自由的意志,这其实是决定论,“自由意志”只留下了外壳。
若自由意志存在,那么与科学里下层决定上层的性质也是不容的。因为自由意志存在,便说明我们的意识可影响脑中粒子的运动,是上层决定下层的。
附录两章。
第一章看得比较困难,分析哲学范畴?
第二章仍探讨意向性。
总体感觉,语言上不通。。另外关于“非表现行为”的定义网上搜不到啊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四):【读品】梁捷:塞尔与心智哲学-评《心、脑与科学》
近两年,我个人喜好的分析哲学著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译介进来。其中主要是陈波的努力。斯特劳森的《个体》,蒯因的《词语与对象》,以及马上要出版的安斯康的《意向性》等都是历史上最经典的分析哲学-心智哲学著作。而那一代哲学家里(广义上说,我是指罗尔斯那一代有分析倾向的英美政治哲学-心智哲学家,最多向前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塞尔算得上是鲁殿灵光了。
就塞尔的著作来说,近年来容易见到的有外教社那套原版语言学丛书里的《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这当然是从语言(语用学)的角度来理解塞尔。另一支角度是从心智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理解塞尔。去年人大社出了塞尔的《心灵的重新发现》,陈波策划的那套黄皮书之一,也是被陈波写到那篇著名的“投票序言”(过去50 年最重要的西方哲学著作)中的书。但我个人觉得那本书分量一般。还有一册更薄的白封面小册子,是塞尔关于生物伦理的一次演讲,与另一册哈贝马斯的书并列,我也觉得分量不够。
好在这次译文社重版了两本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中的两本塞尔的书。这是推动以塞尔为代表的分析哲学研究的好机会。第一本《心灵、语言和社会》我觉得市面上有时还能见到,第二本更精彩的《心、脑与科学》却是很久很久没有见到了。
就说这本《心、脑、科学》,其实是一次演讲集。英美哲学家都不会写长篇大作,典型如维特根斯坦,只能写出大量分节的碎片,像戴维森这样的更是几乎没有专著。这本书很短,六个部分,每一部分摆出一个重要问题可供大家思考。
1 心身问题。即心理过程与生理(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这也是研究“自我认同”的核心问题。以前我顺着这个思路研究“自我认同”,读的是米德,詹姆士还有一些认知科学的著作。后来偶尔读到泰勒的《自我的根源》,读了几页就扔掉了,实在是不知所云。
2 计算机能思维吗。仅仅这个工作,塞尔就足以被列为人工智能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他提出了“中文屋模型”,“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区别。现在仍是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出发点。
3 后面的3 到5 章,我认为是提出一个由高到底,向外扩展的心智哲学基础,从认知到行动再到社会秩序(制度),这方面的思考和哈耶克那本《感觉的秩序》其实是完全一致的从认知到行动这一环节,常常被看作哲学工作,包括哈贝马斯这样的社会理论学者也是在这个层面与塞尔对话。从行动到社会秩序,这就是更底层的社会科学,较少有学者参与这方面的讨论,韦森似乎是这样想的。
4 第6 章是自由意志问题。我觉得这应该单独拿出来,所有的哲学著作最后都绕不过这个问题。书后还附了两篇长文,也许是为了弥补书厚度不足的缺陷吧。厚度不够,附录来凑,这是出版界内部的传统了。附录的第一篇是名篇,“什么是言语行为”,不过我想很多人在其他文集里读过这篇了。第二篇“意向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大致反应了塞尔论述“意向性”的思想,当然他那本专门的《意向性》还有待翻译。
商务在很多年前就出过利科主编的《当代哲学趋势》,李幼蒸译,人名错误百出,但这是80 年代的工作也不能苛责。近年来重版了,但文字完全没动,也许觉得李幼蒸是大家吧。但这本书里的很多章节真的不错,虽然是西方学界70 年代的主流工作,但至今仍然值得国内哲学界来学习,其中也包括塞尔的哲学思想。
上海译文还曾出过一套“当代学术思潮译丛”,黄皮本,是全国各地打折书店的必备书。这套书从封面到排版到设计,都是很典型的失败的书。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选题和译者都不错的书,比如孙周兴和陆兴华译的阿佩尔《哲学的改造》。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分析哲学著作有两本。一本是丹尼特主编的《心我论》。这本书里收集了最著名的哲学幻想,比如“缸中之脑”。遗憾的是,我对比过英文版,这本书翻译的时候删去了近一半篇目。虽然我理解这是80 年代大跃进的正常做法。还有一本就是玛格丽特·博登主编的《人工智能哲学》,这本书的第三章就收录了塞尔的名篇“心灵、大脑与程序”,这篇文章里塞尔系统地回答了各方面对“中文屋”模型的批评。现在想来,我并不同意塞尔对第一种意见(即那本GEB 的作者霍夫斯塔德的批评),但这篇是人工智能领域必读的文献。
塞尔是个典型的跨学科学者,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社会理论等各个领域的学者各执一词。其实阅读塞尔本身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情,应该彻底开放自己的大脑,哈贝马斯可以读的那样开心,我们也可以做到的。而且分析哲学著作一般质量都还不错,因为篇幅较段,也不会旁征博引,他们推崇的是清晰直白。面对那么多的垃圾废物,还是去读清新的分析哲学吧。
约翰·塞尔:《心、脑与科学》,杨音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年3 月重印,12 元。【细读指数4】
《心、脑与科学》读后感(五):无题
作者简介及主要教育经历:
约翰·塞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担任过哲学系主任、校长特别助理等职位,是该校负有盛名的哲学教授及美国科学院院士,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多年以来专注于研究导师约翰·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使他成为当今英美哲学界继其导师以来于该领域内为人公认的权威。
1932年,约翰·塞尔生于美国的丹佛市,1949年至1952年就读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55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同时在牛津基督教堂学院任教,1959年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返美,此后一直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牛津留学期间,他开始在日常语言哲学家约翰 奥斯汀的指导下研究语言分析哲学,由此奠定了他毕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他认为,言语与其他行为一样,是一种行为,对语言进行哲学分析就是对人的行为进行一般的分析,在行为背后是人内心的意向性。对意向性问题的研究引导他去探讨人性的问题。在他看来,意向性行为是心理现象的表现,这表明行为哲学与言语哲学只是心理学这个更大的研究领域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本书的稿件说明:
本书的初稿是作者在1984年英国广播公司举办的里思学术系列广播讲座上的演讲稿,经过修改完善后,以此书名于同年出版。
本书在内容、篇幅和风格上基本保持与原稿一致,比较集中地反映作者对心理学问题以及与此有密切联系的几个哲学问题的研究成果和哲学见解,被西方哲学评论家誉为“比他以往任何著作都更广、更深地表述了他的心的哲学的观点”。
内容概述:
在写作手法上,这本书是作者阐述他自己的哲学观的一部重要著作,自出版以来受到英美哲学界的普遍重视。这是因为:首先,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种试图把常识与科学统一起来的哲学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不同于传统分析哲学一贯主张的还原论的哲学立场,也不同于传统二元论以及当代行为主义、功能主义的哲学立场,是当代分析哲学对待哲学基本问题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表明分析哲学在不断发展中的新动向,没有得到分析哲学家的一致赞同;其次,在解决每个具体问题时分别运用具有独创性的论证方法,这些分析方法对丰富分析哲学的理论方法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
书中六章所探讨的六个问题始终围绕着“从哲学上去探讨人类与周围宇宙之间的关系问题”,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被今天的许多哲学家有意回避“大问题”,也是当代哲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他看来,回答人类如何地与周围宇宙统一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把人类关于人类自身作为有意识的行为者这个常识性概念与把世界视为一个物理体系的科学性概念相统一的问题。他坚持认为,这种常识的概念和科学的概念不仅彼此是不矛盾的,而且是完全一致的,书中所讨论的六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从六个方面说明和论证这个基本的哲学立场的。前三章主要围绕心的哲学的中心问题即心身问题展开,这个传统哲学难题在当代通常采取心脑关系问题的形式:在第一章从正面提出了解决心身问题的方法,并简明地表述了他称之为“朴素物理主义”和“朴素心理主义”的两个观点,坚持认为这两个观点的一致性是塞尔在心的哲学的立场上一个基本的特征;在第二、三章,塞尔从他的这种基本观点和立场出发,驳斥了把计算机程序和硬件的关系等同于心脑关系的所谓“强人工智能”的观点以及试图在心脑之间插入一个信息加工层次的认知主义研究的原则(纲领?);后三章,塞尔探讨了三个与心的哲学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所谓的行为哲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从人的心理特性及其与身体特性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析人的行动结构;把他的关于心的哲学和行为哲学的观点应用到社会哲学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社会科学的概念具有“自我涉及”的性质(即自含性),社会科学涉及意向性的种种方面能,研究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意向性问题,因此在自然科学概念与社会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中断。最后,他向自由意志这个“典型的哲学之谜”提出挑战,以一种“修正的相容论”观点试图协调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论之间的冲突,认为关于物理世界的科学概念与人们对自由意志的确信这两方面有着不可驳倒的事实,并且主张“物理的决定论”与“心理的自由意志论”是能够彼此相容的。
书中所阐述的哲学立场和观点有待进一步作出评价。应该指出的是,站在塞尔所坚持的哲学立场上是否能够正确地解决所谓人类与周围宇宙之间关系这个难题,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本书也是作者力求通俗地介绍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的一次尝试,对所涉及到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尽可能地加以简明、通俗地介绍,在与不同观点的论战中提出他自己的哲学观点的同时,作者采取这种叙述方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代英美哲学在这些领域里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