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网

人生哲理 英语文章 励志文章 人生感悟 爱情文章 经典文章 情感文章 伤感文章 心情文章 搞笑文章 非主流文章 亲情文章 读后感 观后感

《革命的年代》经典读后感有感

时间: 2021-01-05 07:39:42  热度: 646℃ 

点击全文阅读

《革命的年代》是一本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50元,页数:4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革命的年代》精选点评:

●前五十页冷笑,后面是栏杆拍遍级的。这样一个会立论的人,难以辨驳,甚至难以附和。input/output都很棒,打算读完这个系列。还是得多读书啊...

●毕竟是名家之作,不乏给人启发或者印证自忖的思想,但内容过于宏达之后,有些细节值得商榷,但总体来说还是一部优秀作品。

●瑕不掩瑜

●此书不单提出了建设性理论,且营造了广泛讨论空间.值得细读.另,读书较少,第一次碰到给雅各宾点满32个赞.

●作者的知識面太廣了。書中描述法國大革命的章節對我很有用。其他部分快速翻過。(於臺大)

●双元革命好是好,就是读起来很累。

●iPad,地铁

●很冰冷的一本书,全书以生产力、团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为历史演进的动力为基础,分析双元革命期间的历史进程。除了拿破仑外,几乎没有英雄的角色在其中,即使是“拿”这个很容易被赋予浪漫色彩的人物,在老爷子的笔下也写得很平实。后半部分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以叙述为主,史析中也许并不会出现太多论证,而我并不了解作者,所以也不能确切知道作者对社会主义的认同为何、在何,不知道是怎样的情形。

●翻译没能体现书的价值

●书是好书,只是真心读不下去

《革命的年代》读后感(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就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劫掠史,哀!

书是极好的书,就是翻译时好时烂,影响阅读效率!英国工业革命,看的热血沸腾,商人、中产、大资本家财富积累太快太容易,铁路如海绵般吸取大量可得资金,拉起产业资本,否则就是另一个日本了,炒地产、炒股票。1825年修世界第一条铁路,鸦片战争后我们要是从基础产业学起,全面工业化推进,只差20年而已啊,洋务运动只搞了军工,惨败,痛心。

《革命的年代》读后感(二):关于书写历史

写历史其实就是写一个社会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要么就变成纯粹的史料,就如同把时空复原,让人可以随意穿越回到任何时代任何地点,去观看和了解任何事件,一则这样看起来目前难以实现,或许将来也无法实现——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不得不想到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下断言说我们永远无法理解理性以及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说我们不会理解大脑的运作原理,他们当初说这些话的时候可能也是出于同样的一种思维过程:在大脑中翻遍当前资料,遍历可能的推理过程,然后带着一种自信做出这样的断言。我说或许将来也无法实现的时候,已经像波普尔在《开放的宇宙》中一样,做了一个让步,加上了一个“或许”。但是,在我的内心,依然是非常的矛盾,一方面从我所了解的知识上看上去确实不可能,但是另一方面过去任何一个说不可能的人貌似都错了,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问题就在于,我所知道的理性和知识可靠吗?我觉得我应该保留意见。

史料唯一的好处就是,那些最聪明的头脑能够从中加工出最有洞察力的见解。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所有人文学科都不过是涉及了关于社会的某个方面,但是没有一个学科能够包括所有的方面,尽管它们看起来想要或应该包括全部,比如社会学、人类学以及历史学。当然,如果存在这么一个学科,或者说不需要这么一个学科,社会就在那儿摆着,人人都可以去研究,但是也大概没有人有这么宽广的智力能够进行这种研究。所以,人类的知识就像是一种群体性成果。我印象中在哪儿读过(记忆的source confusion),蚂蚁搬家的时候,有的蚂蚁往前搬,有的蚂蚁往回搬,简直就是一团乱糟糟,但是最终确实能够完成搬家的工作。就像,这个人提出一个看法,那个人提出一个看法,有时候对,有时候错,有的人支持这个看法,有的人支持那个看法,有的人再对这些看法进行加工,或者往正确的方向挪一步,或者往错误的方向挪一步,但是最终,那些错误的东西,无论是短命的还是持久的,渐渐失去活力被更多忽略掉,越来越多的后来人停留在正确的方向上,渐渐和最终形成一个大致的效果。这种效果在每一个时刻和具体的地点上是很难看到的。

当然,大部分人并无热情也无必要阅读史料。人类知识积累的历史,是人类群体中那些聪慧头脑的耕耘史。千年前的许多人都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不仅这些问题直到今天我们也还在思考,他们的书写我们今天也还在阅读、研究,就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的思考。但是谁又能想到,就如霍布斯鲍姆所说,“除日耳曼人、荷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瑞士人和美国公民外,没有一个民族能在1841年被形容成是有文化的。有几个民族可说几乎是文盲,像南部斯拉夫人,他们在1827年只有不到1.5%的识字率(甚至在更晚的时候招募到奥地利军队中的达尔马提亚人,也只有1%能够读写),或者像只有2%识字率(1840年)的俄国人,像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半岛战争后,似乎总共仅有8 000名儿童在校),以及除伦巴底和皮德蒙特之外的意大利人。”在知识的角度上说,大众似乎从来都不曾参与。虽然人类创造了让很多人自豪的文明,但是总得来说人类看起来依然不过是一种受生存繁殖本能推动,追逐自我利益的生物罢了。从我的受到Sowell批判的the vision of the anointed来看——我的出发点是和the tragic vision一样认为人类自身存在很大的缺陷造成人类的社群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人类应该努力超越自己的这些自利本能,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才能拥有美德和自由,这才应该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或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观点是相比其他观点如socialism更好的方法,来防止有缺陷的人类走向一个更糟糕的境地,但是也不能就这么着呀,为何不想想有什么办法来解决人类的这些局限呢?哈耶克和Sowell的问题在于,他们弄错了一点,他们以为,由于“信息”,特别是关于价格的信息,或者用Sowell的话来说是mundane knowledge,肯定是散步在整个社会中并且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只能由具体的千万万个个体来跟着这些信息反应,而无法进行任何收集和掌握,因此无法做任何central planning,所以只能维持这种“自由竞争”的机制来最大化产出——但是,今天来看,最大化产出并不那么重要,这也是我对其他自由主义者包括弗里德曼的意见所在,牺牲掉一部分经济的发展来确保那些生活在悲惨生活中的同胞的福利,尤其是给这些家庭中的孩子以一种完全的物质和精神成长保障,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目标。

无论从本能上说还是从理性上说,最好还是去读那些人类当中最为聪慧的头脑对材料进行加工所得来的洞见,除非你就有这样一个最为聪慧的头脑,你可能才希望去读史料,而不是读笨蛋的观点或者那些过去的聪慧头脑的过时的产物。但是不管怎样,由于智慧的局限,往往存在诸多的问题。一个好的历史文本,应该是一个正确的文本。从这个角度说,如果把历史写成小说的样子,就不会有错误的问题,似乎这样难以实现,因为你无法进行详细的描写,具体的细节貌似只能靠想象来填充完整,这样就不能保证正确问题。我的意思是说,假如能把一个事件完整还原,那么就不存在任何问题,即使不能提出深刻见解,也贡献很大。假如不能进行thickest description,而是采用一种简化的描述,我以为就不再能保持一种准确性,反而引入一种混乱和陷阱,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在叙述当中把“群体“人格化,这样群体之间的互动就变得类似个体之间的互动,比如阶级、国家、民族、职业、某个地区、团体,变得有了“人”的意愿并且像人一样根据当时的情景进行思考和行动。我以为这里存在一种很大的误导。还有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社会的复杂导致因果关系的复杂,尤其是在涉及群体的情况下。很多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存在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的假设,似乎就是某个原因促成了某个结果,把很多偶然的事件看成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这种thin description式的历史叙述,我以为都是毫无价值的。

《革命的年代》读后感(三):读《革命的年代》有感的皮相与本相

傍晚时分,铅灰的云层在维也纳上空凝固,仿佛催促着人们回家的脚步。密云不雨让人觉得压抑,内心对酣畅淋漓般暴雨的渴望近似呼唤——这种"更吹羌笛关山月"的呜咽便是阅读Eric Hobsbawm 所能体会得到的风情。

寻常人的生活多平淡无奇,没有例外,读史则不然。薄薄一本《革命的年代》里战云聚散无常,现实错综复杂——炮火与革命在历史学家的笔下成为无声的铅字。过去同样普通的日子经霍氏提炼,如同将手插入水中,一提手,月光便在手中闪动环绕。

霍氏是位我非常喜欢的左派历史学家。才华横溢并不足以形容他的卓越风采,比起他笔下趣味横生的历史叙述,我更喜欢的是他慈悲的怜悯。诗人的温柔与史家的严肃在他身上完美地合二为一,学术的理论分析与个人的直接经验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好似身兼降龙十八掌和空明拳的郭靖,一路拳脚下来,刚柔相济,一招一式无不清清楚楚。1789至1848年间的世界变革写得意兴飞扬,也交代得干净利落,无半点模糊拖沓。

霍氏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dualrevolution),《革命的年代》讲的就是这双元革命的历史。现代文明血脉中“双元革命”的荣矜,无论从何种角度来描述追思都不过分,这是历史学家讲述这段往事不绝如缕的因由。中国大陆钦定历史课本里对双元革命同样给予了无以复加的肯定,下一次再这么做,要等到1918年。身为左派历史学家的霍氏,在西方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眼光观察世界而著称,但比起大陆这名义上马克思主义的正朔,霍氏算得上脱幅而去——我掩卷感叹,一花开出两色,一花结成五叶,皮相与本相竟然皆不同也。

一、皮相

阅读是种趣味,一书在手,江山我有。中国人传说苍颉造字,夜有鬼哭,文字便是这通灵之物。下笔下言,得天独厚者体现了天地之间灵气的凝敛聚散。看书读史,古人以汉书下酒,取的是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意兴。阅读如观赏美色,环肥燕瘦,要有灵气,又怎能不起皮相之见?

霍氏笔下的革命年代与国内传统式历史描述相比,这皮相之差来得何其之大。

中国古典式的历史描述方式传承自太史公,以人为本。间或有编年,但终究还是以人为本,追寻的目光大多盯在国君、将军、忠诚和叛逆的臣子等之上。国门洞开之后,西学成了显学,我们的历史学家也学会了西方这套讲述历史的手法,但比起真正地道的行家,还是流于表面。你看霍氏,在说革命之前,先告诉读者,1780 年代是一个比我们今天的世界既要小得多也要大得多的世界。他从地理上的发现、旅行家的笔记、人口的分布、征兵的体格统计、报纸的广告、粮食的出产、农业的保守和商业的进步等等上入手,连歌德、果戈里都是他笔下按着圣经宣誓讲实话的证人。这种描写如同一张大网,读完就掉进去出不来了。为什么?因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每个画面都被他一网打尽,你甚至可以得知,在1820年,从伦敦发往汉堡和荷兰的邮件,邮路每周只通两次。而到了1833年,从巴黎到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邮件递送却只需36小时了。

同样的,霍氏坦率地说工业革命的起点令人捉摸不定,英国领先了,但在科技方面不占优势。而这种领先来自于英国人民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审判并处死了国王,个人利益和经济发展变成了政府政策的最高目的,这些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一个多世纪。因为这样,英国人找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革命性办法。从土地,《圈地法》开始,工业革命怎样一步步地在英国得以发展开来,又为什么最终落在棉纺织业。

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发生,乃支持在于另外一场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所带来的君主政体财政困难。霍氏说尽管凡尔赛宫的挥霍经常因危机而受到谴责,但宫廷的开支仅占1788年总支出的6%。战争、海军和外交支出占四分之一,现存债务负担占一半。战争和债务——美国独立战争及其债务——破坏了君主政权的根基。

三级会议成了导火索,推翻巴士底狱则更加具备象征意义,更具影响力。以至于康德得知巴士底狱被攻占的消息都延后了他惯常的散步,他所住城镇的居民习惯于用他的活动来校正自己的钟表,居民们推测并相信震动世界的事件真的发生了。

革命以势不可挡之势克服了交通极度不便,席卷地方城镇和乡村,进而改变了整个法国——普遍征兵(the‘levee en masse’,全民皆兵),对“卖国者”采取恐怖措施和全面控制物价(“最高限价”)被发现或发明了出来。并且最终证明了一点,封建制度一旦被打倒,就不会再回头。

接下来,霍氏用“显微镜”深描历史事件中社会细节的同时,更在宏观的角度讲述了历史事件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推动作用。大处成网,小处成结,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历史观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本相

皮相的美丽,皮相的不同,会带来对本相的思考。禅家说文字是指向月亮的手指,要剁了那手指,才看得到开满鲜花的月亮。

1、历史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的?

钦定历史课本及相关的一干官方历史学家爱说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革命的爆发是必然,从阶级的角度去分析历史成了万能钥匙。而按照中国古典历史的观点,似乎大道由“天”,换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有一种不可逆转的规律。读完霍氏的《革命年代》,看着他洋洋洒洒举证繁多的那个时代,我会在想,历史的发展真的是必然的么?

例如工业革命,爆发始于1780年代。在之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衡量,工业革命需要的条件都已具备,却不偏不倚发生在1780年代——发生得更早不会让人感觉慌了手脚,推后也合情合理——这个,如果从逻辑上推理,得出的结论只会让逻辑爱好者沮丧。

2、历史事件中人民的影响力到底有多深?

马克思历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

《革命年代》里霍氏如此写到,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不是有组织的产物,而从1792年开始,发生在欧洲的历史却有迹可循,基本上是按照政治家和商人的意志所行事。历史事件中所谓的人民,无论是无套裤汉还是烧炭党,也无论是每周仅10先令的微薄工资的工人还是无知愚钝的农民,(他们都没受过基本的教育)在这段历史中与其说是创造者,不如说是被裹挟者;与其说是主人不如说是被激情所引导的奴隶。

用马克思的阶级划分论来看,政治家和商人所组成的精英阶层毫无疑问不属于人民的范畴,他们更多地以反动者的身份出现。

历史到底是由人民还是由精英所创造?至少在这本书里,给出的答案是后者。

3、革命是否已经结束?

霍氏一直没有改变过他的信仰,但他说过“苏联代表的那套制度过去无法、将来也不可能运行”。《革命的年代》是他早期的作品,但字里行间却同样透露着一种信息,似乎革命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可以盖棺定论了。他说:拿破仑只破坏了一样东西:雅各宾革命,那是一种对平等、自由、博爱的梦想,以及人民起义推翻压迫的梦想。这是一种比拿破仑神话更强有力的神话,这种梦想,而不是对拿破仑的记忆,激励了19世纪的革命。言下未提及20世纪和21世纪,联系到他后来的书籍,我并不认为这是他行文的疏忽。

列宁说过,二十世纪的历史就是战争与革命。二十一世纪刚刚开始了十年,相较起上个世纪头十年欧洲励兵秣马的军备竞赛和发生在中国的义和团与反清运动,21 世纪无疑更为和平与安静。这种所存在于头十年的安静与和平是上两个世纪不能比的,那么,革命是否已经结束,将不再发生?人类发展的主导将由战争的政治转换为商业的政治?

这个问题显然已经不是历史的范畴,至少在目前来说,属于预言。但可以肯定一点,我们已经开始远离革命。

阿论特女士逆流而上写出《论革命》一书,她说:革命就是政治,政治也就是革命——吾不忍见革命精神丢失殆尽矣!

《革命的年代》读后感(四):英国、法国——双元革命的选择

本书作者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n)是世界著名的近代史大师,他也是英国有名的左派史家,14岁就加入共产党。在剑桥大学期间,霍布斯鲍姆是共产党内的活跃分子,与马克思派学生交往密切,在1952年麦卡锡主义盛行时,他更是与希尔等人创办著名的新左派史学期刊《过去与现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背景虽令霍布斯鲍姆的教职生涯进展艰辛,但是也使他对国际社会有着更广泛的接触以及研究机会,得到更多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从而建立了他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他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研究地区在欧洲大陆和拉丁美洲,在劳工运动、农民运动和世界史范畴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他著述丰富,其中有最为著名的年代四部曲《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和《极端的年代》。

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主要追溯了1789年到1848年间的世界变革。他把1789到1848年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书中描绘了:1)双元革命发生时欧洲的社会面貌,双元革命中各项重大事件之间的先后过程及其意义与价值,双元革命所引发社会制度的各类变化;2)双元革命发生后的余波,世界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元革命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重要的:它不仅在于改变了世界,它还要继续改变世界。作者在导言里谈到:“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的革命,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区(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 双元革命的巨大意义在于:虽然法国的政治革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主要的载体是法国和英国,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两次革命看成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因为这两次革命所改变带来的影响,不仅仅限于其发生国国内的,还有欧洲和整个世界的。这就好似一枚炸弹在英法两国被引爆,其炸裂带来的余波震动了整个世界。

为什么这场重要的双元革命会发生在英国和法国,而不是其他地区;为什么这样内容差异很大的两场革命(一个是政治革命,一个是工业革命)会相继在那个时期发生。在作者看来,这不是偶然。就当时的各国社会面貌来看,人们根本不会指望双元革命发生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在当时,英法两国发生这样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而其他国家生如此革命的条件却还未成熟。社会的发展是循环上升的过程,比如:稳固闭锁的中国封建社会还未发展到质变的时候,等待着国外枪炮来打破这一局面,而欧洲的一部分地区已经来到了质变的阶段。作者在导言当中还指出:“在这个时期所发生的革命,除了资产阶级自由资本主义的胜利以外,我们无法想象还有其他任何形式的革命。” 新旧技术、新旧阶层的日益分化,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大,急需要一场变革来一扫过去的局面,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双元革命发生在欧洲的部分地区,其产生的最直接最明显的影响也是在欧洲地区,然后再向世界的其他地区散发其影响力。从世界范围上看,双元革命发生后,欧洲的几个政权特别瞩目地建立起了对于全世界的统治。在来自于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的攻势下 ,世界上古老文明的帝国不堪一击。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西方殖民主义者自开始15世纪入侵非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巅峰;庞大的封建中国也被迫向西方殖民者打开门户。应该可以说,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耀武扬威,搜刮这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凭借的正是其制度及工业发展上的优越性。但是也无法否认,西方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侵略殖民活动,仿佛一剂催化剂,加速着各地的革命发展进程,加速着世界面貌的改变。

1789年的世界,在作者看来就是一个乡村的世界。首先,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范围很小,欧洲人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知之甚少;其次,人们的活动范围被限制在生活的地区,当火车等交通运输工具出现后,人们的活动范围才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第三,那个时候“城市”的概念不同于现代对“城市”的定义,大多数是小城镇的形式,且农村人口的比例非常之高;第四,地方城镇从属于所在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除贵族和地方官外,小城镇居民靠周围农民和自己劳作维生。

虽然此时的欧洲是乡村世界,但是它的社会与世界上同时段的其他地区有着不同的面貌。欧洲早早开始的殖民统治完成了早期的资本积累;英国的圈地运动使得部分农民失去生产资料,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必须的雇佣劳动力;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管理资本,基础设施诸如:道路、港口、船运等方面得到改善;技术领域的革新早在工业革命开始前就已渐渐发展,只不过当时的人们未能清晰感受到它的存在。当工业革命到来时,资本供应、生产资料来源、雇佣工、贸易市场、交通运输等等问题英国社会都能够消化解决,它已有的社会条件能够支持工业革命的发展。

在上文的条件下,英国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序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经济体。虽然英国当时产生的经济体与现在无法比拟,但是它带来的成就是非常伟大的,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道:“用现代的标准衡量,这个经济规模小而陈旧……而以1848年的标准来衡量,它的成就是非常伟大的。” 从书中所给的数据来看,在1830~1848年,英国的贸易量是法国的两倍,国民的棉布消费量是美国的两倍,法国的四倍;英国生产的生铁占世界经济发达地区生铁总量的一半以上,居民平均使用生铁的数量是比利时的两倍,美国的三倍,法国的四倍。英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英国工业革命的介绍在此先告一段落。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在法国,农民人口占了法国人口数的80%,但是,他们却是被剥削的一个阶层:很多人没有土地,还面临生产技术落后、苛捐杂税等等问题;此外,通货膨胀还使剩余商品的价值日益减少;第三阶级与国王、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时间来到了1788年和1789年,干旱导致的歉收和异常的冬季使得农民遭受了大量的损失,法国的农民陷入绝望当中。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法国大革命以前,启蒙思想运动也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埋下了思想的种子。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同其他国家相比,声势最大、影响最为深远。“天赋人权”、“人人生来平等”的呼号无疑为普通人打了一针向往自由的“兴奋剂”。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之后法国的吉伦特派、雅阁宾派、热月党人先后登上法国的政治舞台,探索法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我在这里还想加入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关于法国大革命之所以在法国爆发的讨论。关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托克维尔指出:并不是压迫最为严重、人民生活最为贫困导致了大革命的发生。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虽然国家负债累累但是个人的财富是增加的;并且法国政府已经开始改革,不再单纯地实行专政。而为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是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托克维尔得出的一部分结论是社会心理的变化:封建制度开始瓦解使得人们对于残存压迫变得更为敏锐,想要将它完全剔除,当政府无法满足人们的心愿时,便产生了人们对于政府的极端仇恨,从而爆发出革命。

拿破仑在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逐渐登上法国的历史舞台。他参与了多项军政、教育、司法、行政、历法、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颁布了影响深远的《拿破仑法典》。1800年拿破仑称帝,他与各国发生的冲突不再赘述,让我们直接把时间拉到1812年,拿破仑与俄国决裂,这一事件成为拿破仑命运的转折点甚至欧洲命运的转折点。作者在这里提到,当拿破仑打算进攻俄国时,沙皇并没有像法国以往的敌人一样退缩议和,因此拿破仑面对的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争。法国离俄国很远,长途跋涉会消耗大量时间,大规模军队的行进需要大量军备的补给。法国采用的速战攻势,军队所配备的粮食谷物肯定不足,在法国周围和中欧还有就地取材、获得粮食的可能,而在波兰和俄国这种拥有广大不毛之地的地方,法国的战术注定是失败的,作者在文中这样说道:“与其说是俄国的严冬使拿破仑招致失败,毋宁说是他无法使他庞大的军队保持足够的给养所致。 ”作者在本书中还分析了拿破仑发动的战争给欧洲带来的政治结构、人口、经济方面的改变。

1815年后,历史进程中继续着革命。1815~1848年间,西方世界发生了三次革命的浪潮。这些革命都是或多或少模仿着法国大革命,它们来源于法国大革命的遗产。作者提及:“法国大革命本身最重要的遗产,是它确立了一整套政治大变动的模式和典范,而这套典范为各地起义者普遍采用。” 在1815至1848年间的第三次革命的浪潮中,民族主义和无产阶级开始在欧洲兴起。在欧洲,随着教育的普及、民族语言的应用,反对与外族勾结,民族认同感得到加强;无产阶级受到民族主义的激励,兄弟会、烧炭党开始在欧洲四处开花。

双元革命后,欧洲乃至世界的农业、工业、意识形态、科学与艺术等都发生着改变。

双元革命冲击着旧有的土地制度。英国的土地被完全资本主义化,农民成为雇佣工,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劳动力来源;而在法国,由于旧制度的崩解和农民革命,法国的土地制度产生了多种所有制。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的工业发展是最为迅猛的;而法国的本国的资本注入外国工业的发展中去,本国工业较为忽视,但是奢侈品行业兴起;随着工业革命的加深,世界各地的农业迎来了机械化的时代。

社会的意识形态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宗教上信仰上,有着少数的自由思想家和多数信仰新教、犹太教和天主教的虔诚信徒。虽然随着欧洲人口的增加,宗教信仰的人数也在不断地上升,但是这一时期欧洲的世俗化正在不断加强。伊斯兰教在殖民地的传播加速,革命者创造了自己的社会主义信仰,自由主义也在欧洲蔓延,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诞生。

双元革命时期,艺术的发展是欣欣向荣的。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鼓舞了艺术创造的领域。浪漫主义成为艺术发展的主流,它主张超越现实,在有限的客体中发现无限。双元革命带来的进步直接促进了教育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研究成果被用于实践,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一些学科新兴起来,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政治经济学、哲学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但是,各种科学比如生物学、地理学仍属于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尚未开始被严肃地对待。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革命的年代》到此也就结束了。本书深刻分析了1879年开始双元革命爆发到1848年间双元革命在欧洲范围内引发的剧烈变化。就本篇读书报告而言,我更侧重于关注作者第一部分的讨论。双元革命为何会在这样的时间与这样的地点发生,这是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在双元革命中一次又一次的重大事件或是转折点作者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双元革命带来的余波,1815到1848年的三次革命浪潮各有各的特点和进步意义。而关于科学技术、宗教文化、社会信仰方面的变革,作者作为第二部进行分仔细分析、考察,对我们研究这一段时期双元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很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推荐经典文章